### 一、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技能试卷与答案概述
#### 题目概览
1. 患者,女性。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经硬膜外行阑尾切除术后,应如何安置患者体位?
2. 患者,男性,67岁。一年前诊断为心绞痛,今日出现心前区疼痛,服用硝酸甘油无效,检查CPK时的试管外标签不包括哪些内容?
3. 同第二题情境。心绞痛患者,检查CPK的适宜采血时间是什么时候?
4. 继续同第二题情境。采集血标本时,应采取哪些正确措施?
5. 患者,女性,78岁。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护士首先应如何处理?
6. 同第五题情境。患者尿液呈酱油色,原因是什么?
7. 继续同第五题情境。根据临床表现,该患者可能出现了哪种情况?
8. 患者,男性,70岁。诊断为COPD,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异常,调节氧流量时应该注意什么?
9. 同第八题情境。该患者的吸氧要求是什么?
10. 患者女性,59岁。诊断为乙型肝炎,如何正确消毒其?
11. 同第十题情境。如何用漂白粉消毒患者的粪便?
12. 患者,男性,7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住院治疗,静脉输液后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缓解症状应采用何种乙醇湿化加压给氧,以及乙醇的浓度是多少?
13. 同第十二题情境。为缓解症状,应协助患者采取哪种体位?
14. 继续同第十二题情境。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15. 同第十二题情境。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可能发生了什么?
16. 患者,女性,28岁。分娩时会侧切,切口部位出现红肿等症状,采用红外灯局部照射后的最佳物理降温方式是什么?
17. 同第十六题情境。照射完毕后,需嘱患者休息15分钟再离开治疗室,目的是什么?
18. 继续同第十六题情境。红外灯局部照射的照射时间应如何控制?
19. 同第十六题情境。在照射过程中发现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应采取什么措施?
20. 患者,女性,32岁。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后倾,应采取哪些体位有利于矫正子宫后倾?
21. 同第二十题情境。为促进产后子宫复原,该女性应采用什么方法?
22. 继续同第二十题情境。若该女性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为矫正胎位应如何操作?
23. 同第二十题情境。孕34周时发生胎膜早破,为防止脐带脱垂应采取什么措施?
24. 继续同第二十题情境。若该女性自然分娩,可采用哪些方法?
25. 患者女,37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一天,切口有少量渗血,且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对于采血后的注射器处理以及护理措施应注意什么?
26. 同第二十五题情境。护士更换被血液污染的床单时应该如何操作?
患者男,42岁,被诊断为晚期肝癌并入院治疗。检查发现他患有乙肝大三阳。
关于患者的消毒问题,曾经有一位患者因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在进行终末消毒时,有一些做法被指出是不正确的,例如棉胎、床垫、枕芯等日光暴晒不足6小时,以及在消毒过程中有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在进行手部卫生处理时,护士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手背上不慎污染了患者的血液,采用刷手法进行手的消毒时也有一些步骤是不正确的。
接下来是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相关内容。考试时间在减少,从原来的23分钟减少到19分钟,但每位考生的考核项目却在增加,从原来的1项增加到现在的3项。考试内容的细节也在发生变化,增加了病史采集考核项目,病例分析中增加了牙列图和X线片阅读的考核内容。口腔检查的过程也非常重要,包括颌面部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涎腺检查、口腔内检查等。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方法,如视诊、扪诊、叩诊等。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椅位的调节,以便患者舒适并且医师操作方便。口腔内的检查非常重要,包括牙齿的色泽、排列、数目、形态等。职业素质也是考试的一部分,医生需要注意自己的衣着、语言、态度等方面。除此之外,胸外心脏按压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是保分的关键。还有一个刷牙的方法叫做水平颤动法或龈沟法,能有效清除龈缘附近和龈沟内的菌斑。操作时要注意角度和力度,确保达到最佳效果。1.刷颈部龈缘时用力要适当,不要使用太大的力度,以免造成牙龈损伤。
2.短距离水平颤动牙刷的距离不能太长,控制在2--3mm左右,太长会损伤牙颈部牙体硬组织。
3.刷牙时要有一定顺序,保证每个部位和每个牙面都刷到,没有遗漏。
4.钻入的位置先邻面再面,和鸠尾固位形的位置,洞形要注意“底平壁直”,不要出现“口大底小”,或者凹凸不平,邻面洞制备时从牙齿合面的近中或远中边缘嵴钻入。
5.面洞制备时自邻面洞口向合面扩展,制备鸠尾固位形。鸠尾峡部应放在颊舌两牙尖之间,在轴髓线角的靠中线侧。
6.上颌磨牙的标准入口洞形为钝圆的三角形,不在咬合面正中央而偏至近中颊尖上。
7.下颌磨牙的标准入口洞形为钝圆角的梯形,位于面近远中向的中1/3,中央沟的颊侧。
8.全部根管口可暴露于直视洞口中。
9.根管锉可直线进入根管根尖部。
10.进入根管的器械仅尖端接触根管壁,洞缘和髓室侧壁不会对器械造成阻碍、卡压。
11.最大程度保存牙体组织,无操作缺陷。
12.在操作中可能出现操作方法不规范,更可能因不恰当预备出现各种缺陷。
13.器械选择或握持不当,没有支点;持续施压钻磨,涡轮钻不予冷却;操作顺序混乱,遗漏步骤。
14.入口洞形欠佳位置错误,形态不规范,洞口过大过小。
15.未打开髓腔,仅在牙本质深洞洞底所对应的根管口位置钻了3~4个穿髓孔,而误当作了根管口。
16.髓室顶未揭净,髓腔暴露不充分,用探针小弯端四壁探查,仍有可钩挂住探针尖之处。
17.髓室侧壁牙本质领未去除,遮挡根管口,甚至遗漏根管。
18.髓室壁磨除过多,形成凹陷,髓室呈“啤酒桶”形状,或出现台阶、穿孔。
19.磨损髓室底,自然形态遭破坏,甚至穿孔。
20.医患体位不佳,患者体位常常过高,高于医生的肘部,导致医生体位不佳,无法保持正确姿势。
21.器械选择不当洁治后牙颊侧或舌侧时的器械选择不当,导致洁治操作时器械的角度不正确。
22.洁治时无支点或支点不稳固无支点或仅用无名指作支点,是非常常见的问题。从而使得牙石不能被有效除去,也会造成器械滑动形成损伤。
23.操作中洁治器的尖端离开牙面刺伤牙龈,应注意避免。
24.操作中洁治器面与牙面的角度不正确,应注意使其角度保持在45°~90°之间,以80°最佳。
25.操作中用力方式不正确,在牙石表面层层刮削,导致牙面残留薄层牙石。应注意肘-腕部用力,将牙石整块去除。
26.洁治中对牙龈造成损伤操作中洁治器的尖端离开牙面,尤其是转向邻面时器械尖端更容易翘起,操作中洁治器面与牙面的角度>90°,支点不稳致器械滑脱,都会造成牙龈损伤。应注意避免。
27.洁治完成后忘记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或擦洗治疗区,这也是常见的问题,应注意避免。
28.在各个环节中应时刻注意无菌观念,避免触碰非术区的组织,如唇、颊舌和其他牙等。
29.完整地完成手术操作,不可遗漏细节,如拔除前的牙龈分离、牙钳放置时避免夹伤牙龈组织、牙拔出后拔牙窝的挤压等。
30.注意口腔内软硬组织的保护,特别是牙脱位时对颌牙的保护和患牙周围的软组织保护等。
31.根据各个牙根的解剖形态完成患牙的脱位动作,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防止意外断根。
32.取印模之前,一定要先试托盘找到合适的托盘再进行下一步操作:调整椅位体位头位,保证患者最放松舒适位;体位正确,张口印模,牙弓平面与地面平行。避免过多的印模材流到咽部,刺激咽部导致患者恶心;先后面就位,后前面就位。肌功能整塑;避免托盘压迫、损伤组织,保证患者舒适和印模质量;检查印模质量,如完整清晰?取全?边缘伸展适度?气泡?
一、病史采集:口述考试分值占5分,需背诵掌握的内容较多。包括基本常见症状的口腔病史共12项内容。对于助理医师,需要掌握7项病史内容。在考试中,要全面展示记忆的内容,目标是争取获得更高的分数。尽管病史采集的定义是通过医师的问诊了解患者就诊原因等,获取系统病史和口腔专科资料,但在实际考试中,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现病史和相关病史等重要内容。考试时需要注意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以及患牙位置、疼痛性质等详细内容。在考试中要注意全面的信息采集和详细的描述。对于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纸笔考试是主要的考试方式。除了口述采集外,还需要注意病例分析的细节,如主诊断和第二诊断的区分等。
二、病例分析:在病例分析中,需要注意对一个病例会有主诊断和第二诊断的区别。比如患者深龋引发牙髓炎,需要同时诊断出深龋和牙髓炎。在考试中,需要仔细研究病历,不要急于给出诊断结论。将提供的资料与所学知识相匹配是关键。只要诊断正确,后续的分析就会相对简单。病例分析主要考查考生的诊断能力和记忆力。对于诊断依据部分,只需将病例中的检查内容准确传达给考官即可。鉴别诊断和治疗部分则需要考生有较好的记忆力,类似于论述题,没有太多技巧,关键在于记忆。
三、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内容和方式: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包括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其中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采用纸笔考试方式。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部分,医生应站在患者右侧进行规范检查,并在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要求以取得配合。体格检查应按照一定顺序进行,避免重复遗漏。听诊环境要安静并注意保暖,避免干扰和附加音的产生。根据病情和听诊需要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考试内容还包括心肺听诊、影像诊断、心电图诊断和医德医风等方面。对于执业助理医师,还需增加颅脑CT影像诊断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式采用多媒体考试,考生需在计算机上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