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原则:
1. 选择正常发挥条件下凭裸分成绩排名达不到的学校,算上自主招生加分才能考入。
2. 选择正常发挥条件下凭裸分成绩排名刚好能考入的这所学校。
二、推荐名额:
有条件的考生不应随意放弃自主招生这个机会,特别是能够得到重点中学“校荐名额”考生。一般来说“校荐名额”比个人自荐的机会大得多,获得校荐名额基本等同于初选成功。但并不是学校在推荐信上盖了章就算“校荐”,因为所有个人自荐考生的材料也必须经过中学盖章。只有拿到高校分配的“校荐名额”的才算是“校荐”。另外只有少数重点高中能够拿到高校的自主招生推荐名额。
三、报送材料:
1. 申请表(或报名表)、成绩单、个人陈述(自荐信)、推荐信、获奖材料、其他有关附属材料等,各校略有不同,大同小异。
2. 申请表(或报名表)、成绩单、获奖材料按照固定的格式提供。
3. 个人陈述(自荐信)、推荐信需要仔细推敲,写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4. 附属部分包括出版过小说、发表过论文、获得过专利等,虽然未获奖,但是也是很能说明学生的特殊才能。
四、考试安排:
1. 笔试和面试题目比较活,指的是自主招生考试与普通高考的最大区别就是能把只会读书和考试的书呆子型人才从考生中剔除。
2. 面试的事先模拟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晨雾不赞成一些专家不加以调查,笼统地说自主招生考试无法准备,也不需要准备的说法。不要为此耽误考生太多的时间。
五、多报几所:
1. 多报只需要家长多炮制几套雷同的报名材料,考生不会牵扯太多的精力。因为只有报名材料初选过关的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和面试。如果初选通过的两所学校同一时间考试,还得舍去一所。初选没过关的就无需操心了。有专家说,为了减轻考生负担,自主招生选报的学校不要超过3所,等等。这种看似十分有道理的说法人云亦云,广为流传,其实都是没有道理的误导。因为它混淆了“填报”和“考试”之间的区别。多填报几所,只是多复制几套申请材料而已,主要工作量是家长在做,不会增加考生负担。初选下来还剩下几所很难说。可以在初选之后再进行取舍。包括明知笔试时间撞车的联盟或者学校,只要你喜欢,就可以报而不必顾虑撞车。等到初选结果出来之后需要决定参加哪几场考试的时候才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2. 四大联盟联考的特点和区别:北约11校中考生可以在11校中随意选择不超过3校报名;笔试成绩13校都承认;可以简单地看作三所学校是“平行志愿”。联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共7门,每门100分。各高校自行决定本校要求考查的科目及成绩使用方式。考试科目:考生根据报考学校要求自行选择考试科目。“华约”7校联考中考生可选择A和B两所高校报名;基础测试(AAA测试)统一命题,高校特色测试由各校自行进行,考生只要参加任意一所高校的基础测试,成绩7校承认。考生可以参加两所学校认定你基础测试通过的学校参加特色测试。可以简单看作一次考试,两个顺序志愿。考试科目:“高水平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英文简称AAA测试。阅读与写作(含中文和英文,满分200分)、数学(满分100分)、自然科学(含物理和化学,满分100分)、人文与社会(含历史、政治和地理,满分100分)。其中阅读与写作、数学为必考科目,考生可在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两个科目中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科。“卓越同盟”9校中考生可同时选择2所。考试形式:数学100分自然科学(含物理和化学,100分)社会科学(含语文和英语,150分)。文科考生不参加自然科学测试。联考的笔试成绩将同时被9所“理工类”高校认可。自主选拔的条件和认定将由各招生学校自主决定。路五校联考(北邮、北交、北科、北化、北林)仅仅是统一命题笔试笔试内容为学科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考试成绩不互认面试则由各高校自行安排报名几所不限初选后你选择在哪所考试就不要指望其他4所还会考虑你。
六、申请材料的作用是让你通过初审。申请高校自主招生的材料一般包括:申请表(或报名表)、成绩单、个人陈述(自荐信)、推荐信、获奖材料、其他有关附属材料等,各校略有不同,大同小异。具体说怎样从大量的申报材料中脱颖而出让审核老师从推及如山的材料里选中你是关键所在。
大部分院校同时接受“校荐”和“自荐”两种方式,但也有少数院校只接受校荐。以2010年招生简章为例,中央财经、同济、北大医学部等便是如此。特别的是,中国人民对于拥有“校荐”资格的考生,可以选择学校提供的任意专业,但“自荐”的考生在选择上有所限制,仅在物理学、化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国学)、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党史、美术学专业等五个专业内选择。
据统计,通过“校荐”方式申请自主招生的通过率远高于“自荐”。近95%的“校荐”考生能顺利通过院校的海选,而“自荐”方式的通过率不超过20%。有能力获取“校荐”资格的考生应尽力争取。值得注意的是,“校荐”并非只是学校盖章就作数的,所有申请者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中学的盖章推荐,只有获得了中学的推荐名额才是真正的校荐。
关于2011年“华约”院校的自主招生情况,那是一个由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浙江、西安交大、中国人民这七所顶尖高校组成的联盟。他们在自主选拔工作同合作,举办了“高水平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
在2011年,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这一测试,其中6万余人获得了初试资格。具体到各校的情况,清华有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超过5000人获得笔试资格;上海交大也有超过3万名的报名人数,以及1.8万人获得笔试资格;中科大和南京的报名人数也达到了数万。许多院校的报名人数和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都在逐年增加,这对于仅凭高考分数竞争的学生来说,挑战越来越强。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制定策略时要既不过度乐观,也不太过保守。可以选择两所目标院校,一所是与考生实力相当的,另一所是略高于考生平时水平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申请材料是自主招生的重要一环,一般包括申请表、个人陈述、推荐资料及附属材料。内容要涵盖从高中阶段的成绩、获奖经历、个人特长到对教育的独特见解等。制作材料时,要重点填写高中阶段的表现,并加盖学校公章。个人陈述要务实,避免空洞的自我评价,要突出自己的主要能力,并区分主次。了解申请院校的文化内涵和性格特点也很重要,以便更好地匹配学校氛围。
关于自主招生的考试,笔试难度比高考难,但比各类竞赛题容易。考生只需在学校跟着老师做好一轮复习即可。面试题目灵活多变,考生要在心态、思维、语言表达、礼仪等方面做好准备。在面试过程中,考生要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并设想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以及如何应对。礼仪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如微笑、认真倾听、避免抢话等都需要注意。
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不要因准备自主招生考试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没有通过考试或未拿到最高级别加分时,不要过于失落;拿到加分后,不要过于自满,放松学习。
2011年,范围内有数十万学生踊跃报考各类考试,其中超过十万人报名参加初试。考点分布广泛,人数较多的考点包括江苏南京的六千考生、杭州的五千七考生、上海的四千三考生等。
联考测试科目涵盖了阅读、写作、数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与社会等多个领域。其中,阅读与写作部分满分为两百分,测试时间为三小时,中英文内容各占一半。数学和自然科学测试时间分别为一点五小时,各占一百分。人文与社会同样测试时间为一点五小时,其中历史占四十分,政治和地理各占三十分。
针对顶尖学府的情况,以清华为例,2011年报名人数超过一万,其中五千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一千三百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他如上海交通、中国科技大、南京、浙江、西安交大以及中国人民等学府,报名人数和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招生的过关率大致维持在5%至8%之间。随着报名人数的不断增加,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竞争日益激烈。
关于天津春季高考,这是针对中专、职专、技校生的考试,于每年四月份举行。非天津户口的应届毕业生也可参加。春季高考与普通高考同属国民教育统考招生。虽然春季高考的本科招生院校较少,专业选择相对有限,但高校和考生都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考试形式为“文化基础+职业技能”,全市统一考试,考生需根据自身选报类别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