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考试越来越受到在职人员的关注。对于想要参加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考试的人来说,了解考试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一月份考试时间:一月份是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考试的主要时间。成绩查询时间通常在二月底至三月初。
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考试初试科目包括英语和综合能力,专业基础课命题工作由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承办。外语使用统考试卷,其他语种的试题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政治理论改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复试业务课的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承办。
金融学专业五月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时间:每年三月报名,五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一般在七月底八月初。外国语水平考试的语种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学科范围都有明确规定。
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还推荐了中国社会科研究生院金融学专业证券市场与金融投资分析课程班。
报名条件与费用:
1. 报名条件:拥护《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并能坚持在职学习;大专及以上学历,旨在提高本人专业素质和学历层次的社会在职人士均可报名参加。
2. 费用:学费共计29400元,其中包括学费28000元/2年,报名费200元,教材资料费1200元。
3. 学习时间与地点:周末班是在隔周周末(周六、日)上课;网络+面授班则是平时网络授课,每年十一月份集中授课。学习地点在中国社会科研究生院225室。
###二、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学考研经验分享
21年考研一战成功的对外经济贸易金融金融学硕学姐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验。由于本科学习的就是财经相关专业,并且希望进一步丰富财经背景的专业知识,因此选择了金融学专业。大多数学校的金融学硕初试考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而金融专硕则是431金融学综合。因为有一定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所以选择了金融学硕。
在选择学校时,她主要从型、参考书目、考试难度和统招生人数等方面考虑。对外经济贸易和中南财经政法初试统考科目相似,专业课题型偏向理解,主客观题兼有,后期背诵任务较少。并且相对于综合类高校,专业财经类院校招生人数总体更多。最终她选择了招生简章上统招名额稍多的对外经济贸易金融。该师资力量强大,报录比约为10:1。
关于具体科目的复习策略,她建议如下:
政治:强调理解而非单纯记忆,采用精讲精练配合强化班视频进行学习,重视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和记忆。
数三:从基础到强化再到冲刺,每一步都必不可少。强调实际效果而非学习时间量,推荐使用张宇的36讲和配套的强化1000题进行练习。
英一:按照单词、长难句、写作三部分来准备,重视历年真题的范文分析、摘录和模拟写作。
这位学姐的考研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希望正在准备金融学专业考研的同学们能够从中受益。个人学习历程与心得
十月份,我再次研读了手中的书籍,辅导讲义的重要性在我心中再次凸显。第二遍阅读时,仍有许多内容让我感到困惑。为了更好地准备考试,我在二十号左右完成了2010年后的真题练习。进入十一月,模拟题还未发布时,我先练习了去年的李林6+4系列。随后,当年模拟题陆续问世,我则先完成了张宇的过关8+4以及提高8等题目。我还尝试了余丙森五套卷等,但因难度较高,部分内容我仍需努力理解。部分模拟卷我选择了购买答题纸进行练习,大约用了十五张答题纸来模拟考试环境。我深感张宇的题目风格与今年考试相契合。
到了十二月份,我专注于模拟题的复习和真题的再次研读。我认为真题具有极高的价值,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将2010年之前的题目也一并练习。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重复出现的考点以及题目改进的痕迹。
对于英语学习,我自七月份开始,每天早晨坚持背诵400个单词,并记录了背诵的总量。我使用了张剑黄皮书进行真题练习,主要关注阅读部分。遇到不懂的单词或句子,我会查阅唐叔的课程讲解。从十月份开始,我还专注于翻译和新题型的练习,学习了唐静和刘琦的相关课程。进入冲刺阶段,我主要练习作文,并参考了周思成、王江涛、潘赟、石雷鹏等人的作文课程。我特别推荐大家多背诵几篇优秀作文,涵盖各种话题,这样在考试时就能轻松应对。
在备考资料方面,我主张精简而非繁多。只需准备必要的资料,如基础薄弱的考生可提前准备并多花时间复习。我自己是大一六级擦线过的水平,所以考研前期的准备相对较少。我曾看过朱伟的恋词视频,觉得很轻松。到了后期,我主要关注历年真题,特别是近几年的阅读部分。我会将每篇的生词和翻译整理出来,深入分析每道题的答题技巧和套路。
数学是我认为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科。至少百分之60-70的时间我都花在了数学上。我全程跟着张宇老师学习,他的上课风格幽默风趣,题目难度大但非常适合做题。他的方法论非常实用,我会反复看他的视频和讲义来巩固知识。除了张宇的高数18讲外,我还听了他的视频课程并配合线代和概率的辅导讲义进行学习。进入刷题阶段后,我重点做了张宇的1000题、李林的880题和660题等习题集。遇到难题时,我会找配套的视频讲解来帮助理解。
政治科目的复习我相对较晚开始,主要参考了徐涛的视频和习题集进行复习。同时我还配合了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练习。在冲刺阶段,我特别重视肖八和肖四的练习,这两套资料对我政治成绩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对于专业课815经济学综合的复习,我遵循了基础和强化的原则。我首先从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开始学习,并配合郑炳老师的经济学课程进行强化训练。我还做了高鸿业书的课后习题以及指定教材的习题来巩固知识。为了应对考试中的超纲部分,我还补充了一些其他经济学书籍的知识点。
总体而言,备考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收获颇丰。在复习过程中我深感掌握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精简资料的价值。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贸大的复试相对较早,通常在初试成绩公布后一个月左右就开始。我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犯了一个错误,没有提前预估自己的分数,导致在初试成绩出炉后才匆忙去了解复试内容和难度,准备时间显得较为仓促。如果大家预估自己有可能进入复试,一定要尽早开始准备。据我了解,2021年考研中,贸大有47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了36人。复试非常公平,不歧视本科院校,并且非常重视第一志愿的考生。复试的内容主要涵盖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投资学、公司理财以及金融衍生品,基本上就是专硕431金融学综合的主要内容。
复试与初试不同,更注重考察你对知识点的运用,是否能结合所学理论分析相关金融事件,而非简单地背诵理论知识。去年贸大的复试是线上进行,需要随机抽取两道题目,一道中文一道英文。在回答时,应保持语速适中、口齿清晰、条理分明。对于自己不确定的部分,不要强行编造,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注重礼貌用语。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也不应过于自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即可。复试老师更希望看到的是自信而不卑不亢的学生。
考研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按照步骤踏实复习,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天道酬勤,健康的身体加上持续的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差。
关于金融学期末考试的复习策略:
金融业因其高回报和高收入一直是热门行业,而CFA考试被誉为“全球金融高含金量证书”,被公认是耗时耗力但极具回报的投资。报考CFA不仅需夯实英语基础,还要尽快投入考试。除了掌握考试内容,还需了解型、评分标准、通过标准及考场特点等信息,这些都有助于顺利通过考试。
有些人因为英语或基础不好而犹豫是否要立刻投入考试。但其实只要半年以上的刻苦学习,绝对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不必寻求中文版的教材,平时多加练习才是关键。有些人想先做两三年的准备再考,但我建议最多准备一年或半年就投入考试。因为只有在备考中,你才能明确考试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短板,平时看书是难以体会到这些的。
关于备考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固定答案。这取决于你的金融基础、英语能力、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多种因素。相信天道酬勤,只要系统勤奋地复习,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对于CFA一级的准备时间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并调整非常重要。
有些考生通过仔细研究资料与样题,成功通过了考试。他们强调理解每一道错题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刷题。合理分配时间也是关键,平均分配每题的时间,同时注意从其他部分省出时间应对耗时较长的部分。
结合以上策略与方法进行备考,再加上自己的坚持与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