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西瓜学长,非常荣幸能够以本专业排名第二的成绩成功录取到川大的材料与化工专硕。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备战经验。
明确目标和效率是备战考研的关键。川大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实力强大,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二线城市成都。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我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本科专业以及行业前景来权衡。而学校的选择则可以考虑其地理位置、名气和所选专业在该校的优劣。
关于川大的材料与化工专业考研情况,录取信息可以通过四川研招办公众号查询。去年整个招收近226人,包括学硕和专硕。虽然报名人数较多,但川大的材料工程专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考的。尤其是与其他学校相比,川大的专业课难度虽然较大,但分数普遍偏低,上岸人员的平均分在70—90分之间。好处是,即使初试分数在300分以上,也有较大的上岸希望。专硕调剂相对较难,因为专业课分数较为关键。总体而言,川大的这个专业因其招生人数多、信息透明而相对容易考取。
在备考过程中,我首先进行了数学的基础复习,边看汤家凤的课程边做题。我也开始了英语的初步学习,单词是基础,我过了第一遍单词。接下来是数学的强化阶段,我选择了武忠祥的强化课程并配合相应的习题。在英语方面,我开始每天一篇或两篇的阅读练习,并进行了单词的第二、三轮背诵。专业课跟随B站王永欣的学习,辅以真题练习。最后阶段则加入了政治的学习,选择徐涛的课程作为主要学习资源。
考研英语的复习重点在于听力和写作。全程只需两个资料:真题和单词书。英语考试中阅读是最重要的部分,占据了60分的分值。攻克阅读的核心在于单词、速度和技巧。而作文的准备则主要关注写作框架和语料库的建立。
在备考过程中,我前期使用红宝书背诵单词,后期则使用墨墨背单词进行巩固,同时背诵真题中的单词。语法方面,我参考了唐迟和田静老师的网课视频。历年真题是最好的资料,因此刷真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主要刷了2001—2009年的英语一和英语二真题,并进行了精读笔记。
最后阶段,政治复习成为重点。选择徐涛的课程和肖秀荣的书籍作为主要学习资源。前期重点关注选择题,后期则进行模拟题的练习和肖四的背诵。进入10月,时政内容的把握和分析题的背诵成为重点。考研政治中,选择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选择题的训练。
我的考研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收获。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考研顺利!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1000题的第一遍练习,那么在接下来的10到11月,你可以着手进行1000题的第二遍练习。这次不必再整本书全面覆盖,只需针对第一次练习中的错题进行强化训练。
这是考研政治复习的关键阶段,主要聚焦于10-11月的备考。目前阶段不需要大量背诵大题,主要任务是提升选择题答题的准确度。除了1000题外,你还可以选择徐涛老师的《优题库》作为辅助练习,这本书的题量适中,题目质量也相当高。
部分老师的模拟卷现在已经陆续上市,其中徐涛老师的8套卷是最早面市的(今年调整为6套卷)。像徐涛老师的模拟卷,主要做选择题即可,分析题部分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精力。部分选择题可能会来自《优题库》的真题或习题,建议认真完成。
除了徐涛老师的模拟卷,肖秀荣老师的8套卷(肖八)和冲刺4套卷(肖四)也是非常重要的备考资料。肖八的使用方法是,选择题必须认真完成,对于做错的题目,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讲解或对照冲刺背诵笔记进行复习。分析题部分,建议重点复习马原和形势与政策的题目。
在这个阶段的政治复习中,你的目标就是熟悉肖四的内容,巩固肖八的知识点。肖四的使用方法和肖八类似,选择题继续加强,分析题则需要全面背诵。
对于高数,推荐跟随汤家凤老师的学习节奏,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汤家凤老师的教学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近期考研数学大纲有所调整,题量减少,选填比重大幅上升。选填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如果选填的得分率高,即便大题部分得分不高,整体成绩也会相对可观。一定要抓住选填部分,提高正确率。
视频课程的使用也要有所侧重,现在的确时间紧迫,重要的是记住知识点,搭建数学知识框架。视频课程主要用于查缺补漏,针对不熟练或不会的题目进行观看学习。
对于考研专业课86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推荐使用董炎明的习题集及真题进行练习。建议先看真题,再看习题集,以更好地把握重点。官方推荐用书何曼君的第三版《高分子物理》以及潘祖仁第五版《高分子化学》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对于专业课笔记的整理,一开始我也是无从下手,曾经经历过长达两个月的机械抄写阶段。后来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法。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关于做专业课笔记的原则和技巧。以下是我总结的经验,适用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其他专业也可以借鉴。
专业课笔记的核心原则在于信息压缩和关键词合并同类项。在整理笔记时,要避免冗长的段落,用关键词或小标题的形式总结重要理论观点,压缩信息以减少记忆负担。书中的案例部分主要是帮助理解理论,无需记忆。利用关键词合并同类项,这也是减少记忆负担的一种方法。如果在复习过程中遇到表述不同但观点一致的知识,无需再记。记笔记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关键内容,如果忘记了这个目的,再漂亮的笔记也失去意义。
学习新知识时,要将它与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形成一张大网。任何一门知识都不会单独存在,它总是与方方面面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知识的拓展阶段,包括纵向拓展和横向拓展。纵向拓展包括了解理论的发展历程、当前的结论以及深度拓展,需要在信息内部创造联系。横向拓展则是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围绕一个知识理论,思考与此类似的结论、同一时期的其他发现等。
关于考研,这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坚持不懈,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被互联网繁杂的信息所影响,不要盲目感动自己,要真正动手做题。考研也是信息收集站,选择大于努力,方法同样重要。在学习方法上也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接下来谈谈四川的专业选择。作为一所985和双一流,川大开设了132个专业,包括材料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口腔医学、土木工程、临床医学等。川大的医学、口腔医学、工科和文学方面都有值得读的专业。比如医学中的临床医学和药学,工科的材料化学和轻化工程,文学的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等。
最后分享一些生物学考研的经验。川大的生物学专业课相对来说比较难,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考研复习过程中,英语和政治是必考科目,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英语,建议多背单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刷真题。对于政治,可以先看名师讲解视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然后做题巩固知识点。对于专业课,需要认真阅读相关书籍,掌握知识点并做相应的练习题。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普通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习指南》
第二版于2008年出版,由许崇任等主编,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2018年,林宏辉等再次进行了主编的修订与出版。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包含了教材中的习题,还有网络课程的配套学习资源,比如B站上吕俊鸟老师的课程讲解。
在备考中常涉及到一些生物学的具体考试,例如93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考生们在准备时常常参考多种参考书目,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化学》第4版,分别由朱圣庚、张洪渊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相关的几本著作等。这些书籍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源。
除了课本的深入学习外,为了更高效地掌握考试要点和复习重点,同学们应该开始做题与梳理历年真题。题目种类有习题、网络上的目以及课本所对应的答案集锦等。学习过程应该是有序且系统的。可以先看目录结构,把握全局内容后分模块进行深入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知识结构,还能在复习时更有条理。
对于四川的939真题,其特点在于考点细致、考题难度较高。主要涉及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论述题以及实验题等。针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复习策略。比如,对于名词解释类题目,要着重于理解概念的基础性含义及其涉及的结构特点、类型等信息。同时注意书中不显眼但是可能会出题的细小名词。填空题虽然考察知识点比较细致,但有重复率较高的题目需要引起注意。
至于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等课程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学生们必须吃透课本并搭配相应的讲义来加强理解。一般建议比其他学科提前复习这些科目,确保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读书看题,而是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多做历年真题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尤其是近几年的生物技术相关热点问题如基因编辑技术以及相关联的病毒事件等也需要密切关注,这往往会在考试中有所体现。
对于每轮复习和答题的细节把握也是关键,比如在完成一轮真题后要再次回顾和巩固答案中的知识点,对每道题目的出处和考点有清晰的记录和总结。暑假期间是复习的黄金时期,可以专注于一些需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进入9月后开始大量做真题并总结答案,为进入全面背诵阶段做好准备。
《普通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习指南》不仅仅提供了基础教材和学习资源,更重要的是如何系统地准备和高效地学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既包含系统知识掌握又涵盖知识应用的综合过程,需要同学们耐心、细心和恒心。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