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在准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时,对易混淆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尤为重要。考生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梳理来进一步巩固知识。我们将持续更新更多考试资讯,敬请关注本站!

一、思想家与其理论观点

1.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源于内发。

2. 荀子:则提出性恶论,认为个体身心发展受外界影响较大。

3. 培根:首次将教育学独立出来,视作一门学科。

4. 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二、教育理论及著作

1. 《学记》: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学的雏形。

2. 《论演说家的教育》:这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同时也是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三、教育计划与标准

1. 课程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涉及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

2. 课程标准: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指导性文件,涉及某门学科的内容实施及评价。

四、课程类型与特点

1. 学科课程:代表人物如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强调学习间接经验。

2. 活动课程:以杜威为代表,主要学习直接经验。

还要注意把握教育的个体差异性、不平衡性、遗传与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因素,以及教学中的各种方法如演示法、实验法等。对于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不同、不同时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要有所了解。如我国最早的教育制度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以及世界上其他的教育发展情况等。

五、教育原则与思想

1. 孔子思想:强调有教无类、学思并重等教育原则。

2. 昆体良的观点:作为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强调教育应遵循自然规律。

六、其他重要知识点

1. 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这两种心理倾向都会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思路。

2.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三种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各有其作用和意义。

第16条,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生活及经验的改造,他反对传统教育的目的论,提倡“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以及“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第17条,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经典之作。

第18条,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专著。

第19条,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们有着各自的教育理念,如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以美育代宗教”,陶行知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晏阳初则是“平民教育之父”,黄炎培是职业教育先驱,而梁漱溟则是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

第20条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

第21条讲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包括教育目的、课程设置与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第22条指出社会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和领导权。

第23条描述了教育的文化作用,包括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以及传播、更新和创造文化。

第24条详细说明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本身的继承性以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25条探讨了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第26条介绍了各类学制的主要类型,包括双轨制(以英法为代表)、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和分支型学制(中国、前苏联)。

第27条介绍了旧中国的现代学制历史,包括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

第28条指出课程计划细分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再细化为教材。

第29条详述了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第30条对注意的分类进行了阐述,包括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第31条描述了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

第32条提到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的进度是不均衡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趋势,并且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遗忘了。

第33条描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和思维的敏感性。

第34条介绍了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第35条阐述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其中学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主要危机分别对应的是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和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第36条介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被称为“高原现象”。

第37条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一、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关键步骤

1. 识别关键词:主要是寻找那些能够概括文章主题或含义的词汇,多为名词、形容词等。

2. 探寻逻辑关系:确定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它们来明确文章的主旨。

3. 解析关键词含义:将文章中的关键词转化为与主题相关的表述。

4. 确定立意方向:确保你的文章立意积极向上,不过度引申,能够概括材料内容。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应是材料最初给出的,而不是你自己赋予的。

一篇文章要传达赞扬、批评或道理,都应具有教育或启发作用。如果文章传递的是消极、负面内容,那立意就不健康。

文章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不能分散,更不能有多个中心。避免立意过大,导致文章内容空洞、泛泛而谈。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去立意。

二、如何考取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不同于一般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或函授课程。必须进入正规的师范院校学习,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如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哲学、语文等,还包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考核科目,如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等,以及普通话的考核。训练和考核的要求非常严格。

关于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一般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报考者需符合《教师资格条例》及省内相关政策规定的报考条件。

1. 网上报名:请登陆指定网站,单击“网上报名”链接或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

2. 报名时间:自指定日期起全天受理。

3. 填写报名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培训与预订教材信息等。

4. 审查与确认:在网上报名后,还需到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审查、现场确认、采集照片等。

5. 注意事项:请确保个人信息的准确性,牢记报名序号及密码。如信息正确,可打印报名表。

三、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时间

查询教师资格认定时间有多种途径:

1. 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输入个人基本信息,即可查询教师资格认定时间。

2. 教育部考试中心官网:点击“教师资格证”菜单,选择查询方式,输入相关信息即可。

3. 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服务平台:点击“个人查询”,输入相关信息查询教师资格认定时间。

4. 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进入所在省份的官网,找到查询入口后,输入个人信息即可查询。

《关于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相关介绍》

获得合法的教师资格,意味着你已经取得了教育部门所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这项证书主要细分为小学教师资格证、初中教师资格证、高中教师资格证以及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四大类别。想要从事少儿教育、中等教育等领域的执教工作,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是必要条件。

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代表着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也是教育部门对教师职业的一种规范和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水平。

不同类别的教师资格证书,代表着不同的教育教学阶段和领域,持有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证书,意味着教师可以在所对应的教育阶段和领域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的人来说,获取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是走向教育职业的必要之路。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344623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