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后,将考生的笔试成绩(含政策加分)折算为百分制,再与面试成绩按照60%与40%的总成绩占比进行折合相加,即: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含政策加分)÷2〕×60%+面试成绩×40%,考试总成绩可于面试结束一周内在报名网站查询。
(1)笔试时间:以笔试准考证上的时间为准。
(2)笔试科目及分值:笔试为一套考卷,内容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总计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笔试地点及注意事项:最终要求见笔试准考证,考生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笔试准考证原件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如本人身份证丢失,可持临时身份证)进入考场,其他证件无效。如因证件不全,无法参加考试,责任自负。每名考生需准备黑色碳素笔、2B铅笔和橡皮。其他与考试无关物品一律不准带入考场,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4)查询笔试成绩:笔试结束一周后,请登录报名网站查询。
(1)确定现场资格确认人员:笔试结束后,将笔试卷面分数与政策加分相加合成为笔试成绩,按招聘岗位人数1:3的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现场资格确认人员。入围考生笔试成绩出现并列,则并列人员共同进入现场资格确认。
(2)进行现场资格确认:考生须根据报名网站发布的现场资格确认通知,按时携带本人报名登记表(在报名网站自行下载打印)、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毕业证、学信网《教育部电子注册备案表》和报考岗位要求的相关材料等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进行现场资格确认。2023年应届毕业生暂未取得的需提供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在籍学籍证明或学籍管理系统打印出的本人成绩单。在职人员报考需出具现所在单位推荐证明。
(3)凡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信息不实或与招聘岗位要求不一致及自愿放弃现场资格确认的,均视为现场资格确认不合格,由本次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笔试成绩(含政策加分)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资格确认合格人员,现场签订《诚信承诺书》《考生个人健康状况承诺书》。
(4)经现场资格确认及递补环节后,招聘岗位人数与该岗位资格确认合格人数之比仍达不到1:3比例的,将取消或缩减该招聘岗位。
(5)现场资格确认具体时间、地点及相关环节要求详见报名网站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
(1)进入面试人员的确定:经现场资格确认合格的人员进入面试,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在报名网站上公示3个工作日。
(2)面试规则: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谈方式,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综合分析、应急应变、人际沟通、业务素质和潜在能力等;面试成绩总分为100分,达不到60分者不予聘用;面试当日出现缺考者,不影响其他考生面试。
二、您好,那个生村官考试具体是怎么个流程
您可以参考下去年黑龙江的村官招考公告
按照中央组织部的部署,2013年黑龙江省继续开展从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选聘优秀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2013年全省计划选聘1926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各市(地)选聘计划:哈尔滨市389名,齐齐哈尔市286名,牡丹江市200名,佳木斯市190名,大庆市108名,鸡西市100名,双鸭山市100名,伊春市50名,七台河市42名,鹤岗市55名,黑河市130名,绥化市238名,大兴安岭地区22名,绥芬河市2名,抚远县14名。
选聘对象为年龄30周岁以下(1982年7月31日以后出生)、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毕业生,符合年龄、学历条件、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项目生。还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志愿到农村工作,身体健康,具备在聘期内能够正常履行合同的身体条件。
2、思想作风好,组织纪律观念强,在校期间无违规违纪行为,2013年应届生能够如期毕业。
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党员(含预备党员);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涉农专业毕业生;“211”、“985”院校(不含其合作办学的独立)毕业生;“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生;以及报考生源所在地的县(市、区)、乡(镇5、聘期满后,不再续聘的,引导其自主创业、自主发展、自主择业。
选聘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按以下程序进行。选聘工作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请及时上网(龙江先锋网)查询。
1、网上报名(3月18日9时至3月29日17时)。符合条件的考生在龙江先锋网(www..cn)按流程自愿申请报名,每人只能报考一个市(地)。报名时查看《报名须知》,按提示如实填写相关信息,打印《黑龙江省2013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报名审查登记表》(系统自动生成,一式两份,学生本人留存一份,资格复核时上交一份);需上传个人近期1寸免冠电子版照片(白色或浅色背景标准证件照,JPG格式);并在报名日期截止前采取网上缴费的方式交纳100元考务费。
2、资格初审(3月18日至3月31日)。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负责核实《报名审查登记表》中考生的相关信息,签署审查意见并盖章。省委组织部对考生进行网上资格初审。考生可及时登陆网站查询初次审核结果。通过资格初审的考生从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和诚信承诺书。实行选聘工作全程资格审查制度,对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选聘资格。
3、笔试(4月20日)。笔试由省委组织部统一命题、制卷、阅卷。以市(地)为单位划分考区,考生需携带准考证、身份证、诚信承诺书到所报考市(地)参加笔试。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满分100分。参加考试人员多于报考地计划选聘人数1.5倍的,根据笔试成绩按每个市(地)岗位计划数1﹕1.5的比例确定面谈考察对象;不足1.5倍的,参加考试人员均作为面谈考察对象。
4、资格复核、核定优先选聘项目(5月3日至5月4日)。进入面谈考察范围的考生需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准考证、《报名资格审查登记表》、表彰奖励证书等证明性质的材料、(2013年应届生需有学校出具的能如期毕业的证明材料和学历证明材料)、项目生服务期满的证书或证明材料等相关佐证材料,在面谈考察前到所报考市(地)进行资格复核,并以量化得分方式核定优先选聘项目。通过资格复核的考生方可参加面谈考察。
优先选聘项目的分值请考生及时查看网上通知。
5、面谈考察(5月5日)。由市(地)委、县(市、区)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实施面谈考察。面谈考察采取量化方式进行,满分100分,面谈考察内容由各市(地)自行确定。面谈考察考官采取异地聘请方式组成。
6、确定拟聘人选(5月8日)。笔试、面谈考察成绩按7:3的比例计算考试得分,加上考生优先选聘项目量化得分,计为考生总成绩,各地根据考生总成绩按报考人数与选聘计划1:1的比例确定拟聘人选。
7、统筹调剂(5月9日至5月15日)。第一批次拟聘人选确定后,未被聘用、同意调剂的考生可申报有空余岗位的其他市(地)。由拟调剂市(地)按第一批次确定面谈考察对象的比例和办法确定调剂考生参加第二次面谈考察的对象,进行资格复核、核定优先选聘项目和面谈考察,并根据结果确定拟补充聘用人选。
8、体检(5月25日至5月26日)。由市(地)负责组织两个批次确定的拟聘人选一并进行体检。
9、公示(5月30日至6月1日)。由省委组织部对体检合格的拟聘人选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为5天。由市(地)受理有关报考本地区考生的举报问题。对查实不适合作为选聘人选的,取消选聘资格。
10、签订服务合同(7月中下旬)。公示期满无问题的拟聘人选由市(地)审核,经省委组织部批复后,由各市(地)按照批复意见商县(市、区)确定拟聘岗位,以县(市、区)为单位与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签订服务合同,一式三份,选聘生、县(市、区)委组织部各一份,报省委组织部备案一份。选聘人员未在规定时间签订合同,视为自动放弃选聘资格。
11、培训上岗(7月中下旬)。由各市(地)、县(市、区)委组织部对选聘到村任职生进行岗前集中培训。集中培训结束后,由各县(市、区)安排选聘对象与聘用单位对接,选聘人员上岗。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由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有关部门和各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