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日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组织病理学练习(日期:2021年3月18日)
本次练习聚焦于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核心内容。
解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牙骨质相较于牙槽骨具有更强的抗吸收能力,这是临床正畸治疗牙齿移动的基础。
二、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之《口腔粘膜病》试题详解
本章节主要探讨口腔粘膜病的各类病症及其特点。
1. 关于基底膜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基底膜的超微结构并非简单的膜,它由胶原纤维、致密板、透明板连接的纤维复合物构成。它是上皮和结缔组织的界面结构,主要起支持、连接和固着作用。但基底膜并不是半透膜,因此选项E描述错误。
2. 口腔粘膜的防御屏障包括:
包括唾液屏障、上皮屏障、免疫细胞屏障以及免疫球蛋白屏障等。所有给出的选项都是正确的。
3. 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称为:
这通常表现为溃疡。溃疡是粘膜上皮的表浅缺损。其他选项如萎缩、坏死等并不符合题意。
4. 口腔粘膜疱性损害的疱壁厚度取决于:
实际上,疱壁的厚度与疱内液量、疱的部位(皮下或皮内)以及疱的数量和大小都有关。选项A并不全面。而其他选项也与题目不符。
接下来的部分主要围绕口腔粘膜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进行提问,包括带状疱疹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等。
还有关于口腔结核损害、口腔念珠菌病等相关试题。针对这些内容,需要具体了解相关病症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以及治疗方法。例如,口腔结核损害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口腔念珠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等。
多形渗出性红斑的损害与病理表现多形渗出性红斑在皮肤上的损害包括:
A、下肢伸侧结节状多形红斑;B、口腔、生殖器发生固定性红斑;C、颜面、手掌、足底呈对称性虹膜状红斑;D、躯干、四肢、面部呈固定性红斑;E、面部、胸部呈带状红斑等不同类型。
多形渗出性红斑的病理表现如下:A、表皮内或表皮下水疱;B、角化层消失,棘层萎缩;C、棘层松解;D、上皮异常增生;E、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等特征。
其他疾病相关症状及治疗方法其他疾病如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睫状神经节,可能导致味觉障碍及面瘫,尼氏征阳性等表现。
对于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其少发部位包括唇、颊、舌尖、舌缘、舌腹等口腔粘膜部位。
重型RAU的损害特点是大面积深溃疡,其形状可能是圆形或椭圆形散在分布。
腺周口疮愈合后可能形成明显疤痕组织,并可能伴随其他粘膜病如结核性溃疡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注射可用于治疗雪口病、结核性溃疡和腺周口疮等病症。
在治疗创伤性溃疡时,首先应选择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白塞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白塞病除了常见的口腔溃疡外,还可能出现手背、手掌虹膜状红斑,以及干燥性角膜炎等症状。
白塞病针刺样反应可能发生于患者接受注射的部位。
结节性红斑是白塞病典型的皮肤损害,多见于下肢部位。
天疱疮与其它口腔疾病的区别当疱膜揭去时,如果连同邻近视为正常的粘膜一并撕区,这可能表示患有天疱疮。
天疱疮的临床表现包括粘膜表面早期出现大面积糜烂等症状。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组织病理学》应试题及答案针对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的试题及答案部分,涵盖了牙髓炎的转归、涎腺疾病的特点以及病理学上的一些常见概念和定义。
对于牙髓炎未经治疗的转归、涎腺疾病的自愈倾向、上皮细胞中棘细胞的形态特征等问题,都需要考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准确回答。
1. 关于咀嚼黏膜的叙述中,有一个错误的观点。
2. 前腭突的发生与某一因素无密切关系。
3. 关于黏液囊肿的描述中,有一项是错误的。其根据囊肿在组织内的深度分为浅在性和深在性黏液囊肿,浅在性的颜色为淡蓝色,而深在性的则与口腔黏膜颜色一致。
4. 关于氟斑牙的描述中,有一项是不正确的。其主要表现为牙面上有白垩色斑点或黄褐色斑点,重症者的牙釉质会缺损,牙面变得粗糙不平。
5. 不属于根尖周炎感染细菌范畴的是某种特定的细菌。
6. 在一次治疗中,四环素在牙本质内的沉积量高于牙釉质内的沉积量。
7. 关于上皮过度不全角化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是:增厚的角化层中的细胞核未分解消失,形成均匀性嗜酸性染色的角化物,粒层增厚且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
8. 关于浆液细胞的描述中,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而关于釉柱的描述中,其整个行程并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的某一部分弯曲,被称为绞釉。具体是1/3还是2/3弯曲,有不同的观点。
9. 在腭突的融合处和缝隙中形成的发育性囊肿来源于特定的组织。
10. 咽侧被覆的外胚层是第几对鳃弓的一部分。
11. 良性黏膜类天疱疮通常不侵犯某一特定部位。
12. 关于口腔白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它表现为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被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
13. 两侧球状突在中线处联合形成特定的结构。
14. 成釉细胞瘤和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生长方式和特点。
15. 在舌的发育过程中,联合突的形成主要是由某种组织或细胞完成的。
16. 良性黏膜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抗原来源于特定的自身组织或分子。
17. 关于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的特征描述中,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虽然它主要发生在口内小涎腺,尤其是腭部,但其病理特征和表现并非如某些描述所示。
18. 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中,不会出现某种特定的变化。
19. 关于颌下腺的描述中,有一个错误的观点。
20. 由外胚层上皮发育而来的组织包括某些特定的部分或类型。
21. 釉质和牙本质相交的釉牙本质界是牙齿结构中的特定部位。
22.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更容易发生在龋洞内有特定情况的地方。
23. 关于混合性牙瘤的描述中,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其X线表现、镜下特点和成分排列并不如某些描述所示。
24. 在牙釉质龋病损的分层中,除了病损体部,其他各层的出现并非在每个病损中都同时存在,其中表层的出现率有一定规律。
25. 慢性颌骨炎伴增生性骨膜炎的病理改变包括特定的特征和表现。
26. 关于鳞状细胞癌的描述中,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虽然它具有角蛋白形成和细胞间桥出现等特征,但其分级并不直接反映其恶性程度。
27. 当上皮内个别细胞发生紊乱改变时,被称为某种特定的现象或病变。
28. 根尖周炎的免疫病理反应既有非特异性炎症,也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参与。
29. 球状上颌囊肿的X线特征表现为特定的影像或形态。
30. 在牙周炎的某个阶段,破骨细胞会活跃。
31.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病理表现中不包括特定的细胞形态或结构特征。
32. 与青少年牙周炎发病相关的致病菌主要是某种特定的细菌或病毒。
33. 在牙釉质龋病损中,包含脱矿与再矿化交替进行的过程是疾病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34. 牙髓组织从外向内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包括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等。
C.从多细胞层逐步发展,经过成牙本质细胞层,再到无细胞层,最终到达髓核层。
D.牙齿发育过程中,先由成牙本质细胞层,接着是无细胞层,再过渡到多细胞层,并最终形成髓核。
E.牙齿的无细胞层之后是成牙本质细胞层,继而发展成多细胞层,并最终形成髓核。
59.关于牙本质的理化特性,以下描述中哪个是不准确的?
C.牙本质具有一定的弹性,为牙釉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缓冲环境。
D.牙本质的组织结构具有多孔性,因此它具有出色的渗透能力。
60.在涎腺造影中,主导管呈现出的腊肠状扩张所指示的疾病是...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