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
为做好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依据《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及有关规定,现对医师资格考试考生报名资格规定如下:
第一条符合《执业医师法》、《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原卫生部令第4号)和《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原卫生部令第52号)有关规定。
第二条试用机构是指符合《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一)报名时考生应当提交与报考类别相一致的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的证明。
(二)现役军人必须持所在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方可报考。
(三)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当年有效。
中国大陆公民报考医师资格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文职干部证、、军队学员证;台港澳地区居民报考医师资格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为台港澳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外籍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为护照。
(一)执业助理医师达到报考执业医师规定的,可以报考执业医师资格,报考类别应当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类别一致。
(二)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应当具备与其相一致的医学学历。具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并在公共卫生岗位试用的,可以以该学历报考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学专业毕业的报考人员,按照取得学历的医学专业报考中医类别相应的医师资格。
(三)符合报考执业医师资格条件的人员可以报考同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四)在乡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工作,符合《执业医师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条件的,可以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
学历的有效证明是指承认的。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医学技术类、药学类、中药学类等医学相关专业,其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1.临床医学(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符合条件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临床实践或公共卫生实践,至当次医学综合笔试时累计实践时间满1年的,以符合条件的本科学历和专业,于在学期间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预防医学长学制学生在学期间已完成1年临床或公共卫生毕业实习和1年以上临床或公共卫生实践的,以本科学历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
2.临床医学(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作为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在研究生毕业当年以研究生学历报考者,须在当年8月31日前提交研究生,并等材料,证明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方可参加医学综合笔试。
3. 201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学术学位(原"科学学位")研究生,具有相当于本科1年的临床或公共卫生毕业实习和1年以上的临床或公共卫生实践的,该研究生学历和学科作为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的依据。在研究生毕业当年报考者,须在当年8月31日前提交研究生,方可参加医学综合笔试。2015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其研究生学历不作为报考各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4.临床医学(护理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历,或临床医学(护理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不作为报考各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5.五年及以上学制临床医学、学、精神医学、医学影像学、放射医学、眼视光医学("眼视光学"仅限温州医科201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医学检验(仅限2012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妇幼保健医学(仅限201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专业本科学历,作为报考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
6.五年制的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历,作为报考口腔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
7.五年制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本科学历,作为报考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
8.五年及以上学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傣医学、壮医学、哈萨克医学专业本科学历,作为报考中医类别相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
9. 2009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符合本款规定的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应以学历专业报考;2010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该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除外。
对于在特定时间段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卫生保健专业毕业生,其学历可以作为报考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具体来说,2000年9月25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入学的卫生保健专业毕业生,其中职(中专)学历可以作为报考资格的依据。取得资格后,他们主要被限定到村卫生室执业,但确有需要的也可以到乡镇卫生院执业。
对于入学时间在2011年1月1日以后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农村医学专业外,其他专业的中职(中专)学历则不再作为报考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类似的规定也适用于其他特定专业,如社区医学、预防医学、妇幼卫生、医学影像诊断、口腔医学等。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及民族医类专业的毕业生,其中职(中专)学历在特定时间前入学可以作为报考相应类别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对于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需符合相关规定。
关于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它主要包括病例分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考试方式包括纸笔考试、多媒体考试等。体格检查时,医师应站在病人右侧,并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检查。在听诊时,环境要安静,避免干扰,并根据病情和听诊的需要,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至于2023年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时间,根据相关规定,实践技能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时间定于6月3日至14日。考试内容包括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考生需按照统一的大纲认真学习,认真复习,以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需要注意的是,卫生职业高中学历、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历以及成人高等教育学历等都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具体规定请参见相关文件。对于已取得临床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如果想参加相同级别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请以相关官方文件为准。对于执业助理医师的报考要求,一般会有以下规定。
申请者必须拥有医药卫生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或以上学历。这一学历要求是为了确保申请者具备足够的医学理论知识基础。
申请者需拥有相关的执业资格,这通常体现在持有医师资格证书或注册证书上。这些证书是衡量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学工作资格的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准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申请者通常需要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或研修班。通过系统的培训,申请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医学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申请者还需掌握必要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包括基础的医学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这些都是成为一名合格医师所必备的。
申请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执业助理医师的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所以申请者需要符合身体健康的基本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一般不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但这一规定有一个例外,即在2002年10月31日前,通过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获得的医学类专业学历教育是可以被认可的。
想要报考执业助理医师,申请者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和要求,这不仅包括学历和资格的要求,还包括了培训经历、专业知识和技能、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要求。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