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办学思路: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在正常完成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学任务以外,特别加强小学英语、信息技术教育两科教学。同时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及爱好,由我校专职教师和聘任的专业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一门特长,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还能提高各方面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育人目标:学校会把“文明、求实、健美、创新”的校训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育人为中心,把学生培养成人格上自尊、学习上自觉、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治,学有特长,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
3. 办学条件:一小现有一幢22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暑假后,一幢4500平方米的集教学、实验于一体的综合教学大楼将投入使用。远程教育网、高标准语音室、计算机房、实验室、美术室、钢琴房、舞蹈练功房、190平方米的阅览室和多媒体大厅将为孩们的学习、成长提供最现代的教育服务。
4. 教育质量:一小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及全县统一考试活动中成绩优异,所输出的毕业生一直被中学赞赏,社会肯定。
5. 学校管理:一小有着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领导集体,带领全体教师创出了学多佳绩。学校被评为“目标教学先进学校”,“河北省教育教学管理先进校”,“河北省德育示范学校”,“河北省心理教育实验校”,“河北省‘双语’教学实验校”……
6. 招生范围:面向县内外招生,不限户口,不限地区。
7. 招生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
8. 录取办法:随时报名,随时考试,成绩合格者录取。
9. 入学期手续:带原学校转学证即可,其余手续由学校统一办理。
10. 教学内容:学校按教育部和省市教委指定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授课。期末参加县、校级统考。
11. 课余安排和特长培养:学校分书法、美术、声乐、器乐、鼓号、舞蹈、英语、数学、语文、田径、小篮球、微机等时多个课外活动小组,由专职教师定时、定点上课活动,让学生在全方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兴趣、培养特长。
12. 补课问题: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地点和教师,为部分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重点为语文、数学、英语,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迅速提高。
13. 饮食问题:学校实行包伙制,每日“三餐两点”。根据学生生长发育需要实行营养配餐,早餐品种多样,中、晚餐四菜一汤。每日中午有一主菜。“两点”即加餐和晚点。供应牛奶、点心、水果,让每一位学生吃饱、吃好,吃得卫生。
14. 住宿问题:每一生活区设有一名教师负责管理全区学生的起居、安全。一至四年级每宿舍有一名教师陪住。五、六年级每楼层有两名值班教师。所有宿舍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安全、整洁、舒适的住宿环境,公寓式的管理,保证每位学生享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15. 安全问题:学校内有专职保安人员24小时巡视保卫。在校学生严格控制外出,校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教学区和生活区。学校设有医务室,学生生病随时可以得到治疗。全校师生每学期统一体检一次,凡有传染病者,一律请退。
16. 接送问题:学校第一学期每周放假一次。第二学期每两周放假一次,对路途较远学生,根据学生意愿,学校组织接送。家居县城的学生,根据本人要求,也可在每天晚自习后接回家去住。
17. 洗浴问题:学校设有洗衣房,学生的外衣、床单、被罩、枕巾有专职生活教师负责定期清洗。内衣等小件衣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清洗。学校设有浴室,按班级定时轮流洗浴,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个人卫生习惯。
二、日照小学入学条件
1. 入学条件:各省市可能因办学条件不同,入学条件也有不同。以河北省为例,年龄方面,根据往年小学入学政策,规定结合市区实际,生源较少的地段应该招收六周岁儿童入学,保证六周岁三个月儿童全部入学;个别生源较多的地段,经当地区教育局的批准,可以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必须保证六周岁六个月儿童全部入学。对于外地户口,可以凭借户口本,暂住证,身份证完成入学。
2. 学校划分: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区域划分方案如下:实验小学:日照路以西、丹阳路以东、海曲路以北、营子河以南区域(不含店子村)。实验中学:利民社区友谊街东巷以西、丹阳路以东、山东路以北、后楼河以南区域(包括丹阳路以西石桥村)及向阳河村;东关北路以西、日照路以东、海曲路以北、山东路以南区域;日照路以西、新中国小学教育制度变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小学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废除了民国时期的初小与高小之分,实行了一贯制小学,包括五年制和六年制等多种学制。这一变革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
目前,我国已全面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不再需要通过考试选拔。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
关于小学入学问题,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规定。以日照地区为例,孩子入学通常需要提前了解并符合当地的入学条件。孩子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落户,并准备相应的入学材料。
在广州市,小学生入学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证件和材料。这些包括房产证明、租房合同、户口本、适龄儿童的身份证明、预防接种证明等。根据孩子的户籍和居住地情况,家长还需要提供额外的证明材料。
在入学过程中,有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例如,如果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没有房产,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如果孩子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需要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医院证明;对于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还需要办理“五证”审核等手续。
不同地区的小学入学政策和地段划分也有所不同。家长需要了解当地的招生政策,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为了准确掌握入学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入学服务,入学系统通常只提供在一个区县进行入学信息采集的机会。
对于山东日照地区的家长来说,孩子上小学需要符合划片招生的条件,即户口需要在日照城镇。而对于上私立小学和公立小学,所需的证件和条件也有所不同。公立小学的入学条件相对更为严格,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幼升小的家长由于无法了解小升初统考和分数,他们对小学的认知通常只能依赖于原有的认识或口碑相传。尽管如此,幼升小却是未来进入教育质量优秀、中级层次的区县好中学的重要跳板。在选择小学时,家长不仅要考虑小学本身,还需关注可能进入的初中和高中学校,这使得幼升小择校和升学变得复杂。
针对幼升小问题,已实施相关政策。随着小学划片入学政策的推行,家长们逐渐不再过于关注小学入学考试,而是依据户口和房产所在地就近入学。这减轻了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压力。
尽管如此,许多家长仍希望孩子在入学前能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口碑良好的幼小衔接班受到家长们的追捧。
关于小学入学报名所需的证件,私立小学通常没有特别的证件要求。公立小学则需要一系列证件,包括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的居住证件、父母的居住证和务工证明等。还需准备房产证、租赁协议、户口本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还包括父母一方的工商营业执照或劳动合同,以及居住证或居住登记证明等。
小学报名后,关于“就近入学”和“划片入学”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我国早在1986年就在法律上明确了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权利和地方的责任。《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也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确保教育公平。
对于孩子户口在河南但今年要在山东日照升学的家庭而言,需要符合山东省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的相关规定。具体包括父母的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含租赁)和社保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为了保障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山东省还发布了相关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措施。
幼升小和升学过程中的各种政策和规定都是为了保障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家长们需要了解并适应这些政策,同时关注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为他们选择最适合的教育路径。三、进一步明确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
(一)从2014年起,凡具有我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均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当地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二)各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规定在当地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制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段学校升学考试的具体政策,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四、完善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的配套措施
(一)各地要进一步摸清底数,准确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人口流入较多的市、县要综合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因素抓紧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二)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市、县,要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教育资源配备,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育经费投入,适当增加高中段学校招生计划,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三)对不符合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确保考生能够回流出地参加升学考试;经流出地和流入地协商,有条件的流入地可提供借考服务。
(四)各地教育、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严格规范、公开透明地执行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随迁子女升学考试人数合理调配资源,做好招生计划编制、考生报名组织、考试实施以及招生录取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及时提供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居住登记等相关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时提供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和社保信息。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的宣传解读,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三、石柱县县城中小学教师考调学科和名额有哪些
1. 石柱县城相关学校的考调学科和名额
2. 从乡镇中学考调2人。其中初中化学教师1人,初中地理教师1人。
3. 从乡镇小学考调13人。其中语文教师9人,数学教师4人。
4. 从乡镇小学考调14人。其中语文教师5人,数学教师5人,英语教师2人,体育教师1人,美术教师1人。
5. 从乡镇小学考调5人。其中语文教师2人,数学教师1人,英语教师2人。
6. 从乡镇小学考调2人。其中语文教师1人,数学教师1人。
7. 从乡镇小学考调3人。其中幼儿教师3人。注:报考幼儿教师者需具备第一学历为幼教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或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且2020年春季学期任教幼儿教育阶段。
8. 从乡镇小学考调3人。其中幼儿教师3人。注:报考幼儿教师者需具备第一学历为幼教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或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且2020年春季学期任教幼儿教育阶段。
9. 从乡镇小学校考调1人。其中小学数学教师1名。
10. 以上就是对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