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2023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定于2021年的最后一周,具体日期为12月25日和26日。对于那些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需要使用画板等特殊工具的科目,考试时间则安排在12月27日。这一信息,是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规划和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表:
1. 网上报名的时间窗口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的报名时间为上午9点至晚上10点。
2. 预报名阶段则是在9月下旬的几天内,同样每天的报名时段为上午9点至晚上10点。
至于具体的考试科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等基础学科。
外语类考试如英语一、英语二、日语、俄语等。
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等专业课程,还有针对中医、西医、教育学等专业的基础综合。
还有对于一些特殊专业如临床医学等,有着其独特的考试安排和要求。
### 二、关于研究生考试科目及初试时间安排的详细解读
备考指南:
在准备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时,教育部已发布了详细的考试时间表,明确了关键的时间节点和重要事件。具体而言:
1. 网上报名及预报名时间:分别在每年的特定时间段内进行,供考生们选择和确认自己的报考信息。
2. 考生在报名时,只允许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并需遵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3. 对于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需要按照招生单位的要求如实填写学习和工作经历,提供真实材料。
4. 在整个报名过程中,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初试阶段:
初试时间通常为每年的最后一个月的某个周末,持续两天时间。超过3小时的科目则安排在后续的时间进行。
初试科目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等部分专业还设有专业基础综合等考试科目。不同专业和学科门类的考试科目和分值有所不同。
在考试前后的各个环节中,考生还需注意各项规定和要求,如现场确认、提交相关证件和材料等。任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处理。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们,祝愿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三、南开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分享
本科阶段:我就读于西南普通高校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报考志愿:我选择了南京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作为一志愿。
我成功考入南开历史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该专业的考试科目包括:政治(150分)、英语(150分)以及专业课(300分),总分500分。
之前,我曾听闻一位学姐,她收获了哈佛、剑桥、牛津等多所名校的offer,她强调成功的关键在于时间管理。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学习上缺乏整体的规划,导致最后未能完成所有的复习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并设定进度至关重要。
对于日常作息安排,我考研的每个阶段的休息时间都有所不同,并没有严格按照日常作息表进行。我一般完成当天任务后,就会去做自己的事情。日常作息应根据个人情况来调整。例如,我睡眠时间较长,强制早起反而会头晕脑胀,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备考期间我并没有要求自己早起。
上午通常是我比较困的时候,因此我安排了专业课学习。专业课逻辑性强,学习起来较有趣味性,不易让人犯困。而头脑最清醒的晚间时段,我则用来学习英语和政治。
接下来,我想谈谈政治学习的经验。
我在考研复习政治时,听过徐涛、腿姐和肖秀荣的课程。资料方面,我使用了肖秀荣的全套资料、徐涛的强化课程资料以及腿姐的冲刺班课程。
我政治复习从2020年5月底开始,初期主要听徐涛的强化班课程,配合肖秀荣的一千题进行练习。通过做题来检验学习掌握程度,如错题较多则重新听课和做题。我认为一千题主要是考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考研真题有一定差距,因此错题不必过于担心,关键是多次学习基础知识。
9月至11月,我开始听腿姐的押题和技巧课。腿姐的课程对考研套路的讲解很有成效,课程中的技巧也很有帮助,但前提是学好基础知识。
11月中旬后,由于专业课和英语的压力增大,我在政治上投入的时间减少,主要是刷历年真题并反思错误。
从11月下旬开始,我跟随徐涛和腿姐背诵大题,同时完成肖四肖八的练习。在12月进行多次模考,把握做题时间并检验背诵效果。我要强调的是,每天坚持学习政治十分重要!
关于政治复习的建议:
1.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跟一个政治老师的学习步伐,如暑期跟徐涛,9月开始跟腿姐。
2. 11月之前每天投入2小时左右的时间学习政治,认真听课并学好基础知识。
3. 12月重点背诵大题资料。
4. 不要追求过多的资料,选择一本精研即可。
关于英语单词的学习,我从2019年11月开始背单词,每天必须坚持。我推荐使用纸质书籍如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等进行背诵。听一些单词课程也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重要的是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
“田静老师”每天都会发布一些长难句,建议每天跟随模仿一句,起床背单词后尝试写一句。这样坚持到大约10月份,你就能够熟练掌握近十年英语一、二阅读中的所有长难句。通过笔译和长难句练习,你的翻译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在阅读方面,当你能够任意选择一句并流利地表达出其考点、重点及翻译时,就可以开始尝试新的篇章。不必过于担心正确率,错误是常态,从最初的错误中逐渐进步是学习的过程。
关于新题型,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难度有所不同,英语一相对更难。对于得分,英语二至少需达到8分(满分10分),英语一则需6分。新题型是一个相对容易得分的部分,因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翻译方面,我主要参考了唐静的翻译课程,他的讲解非常细致,推荐大家试听。在之前阅读笔译的基础上,翻译会有更快的突破,不必过于紧张。
关于大小作文,我最初尝试了王江涛的方法,认真背诵了20篇大小作文,但发现即使花费大量时间,还是容易忘记,自己写的时候也无法运用。后来,我转向跨考教育的课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于英语不好的人来说,作文的首要要求是不犯错。我的目标是大作文得分在11分左右(英语二满分15分),小作文7分左右(英语一、二都是10分)。
在阅卷过程中,大作文阅卷时间约30秒,小作文约15秒。除非跑题严重,阅卷老师更关注的是文中是否有语法和单词错误。对于作文,我认为不犯错是关键。如果你的英语水平很高,目标自然可以更高。
我将大、小作文分解成不同的部分,并为每一部分提供几个句式模板。这样,无论内容如何变化,都能轻松应对。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联系我,我很乐意分享这个方法。
作文的书写也很重要。如果字母书写不好看,建议购买衡水体英语字帖进行练习,每天15分钟,一个月就能看到明显改善。
每个人的报考专业不同,所以我只提供一些复习思路供大家参考。我报考的是南开历史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该专业只考一门专业课——“文博综合”,300分,3小时的考试时间。我的专业课学习开始得较早,早在大二时就开始看相关网课资料。
在专业课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参考书和考试重点。充分了解才能成功考研。在复习时要多与老师、学长学姐交流,少走弯路。多看几遍参考书,核心资料至少看15遍,其余资料也需多次阅读。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强迫自己深入研究参考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符号,甚至是找出书中的疏漏之处。一定要自己整理笔记,而不是仅仅依赖他人的总结或商业机构的笔记。
复习进度方面,6月之前需要浏览一遍参考书并整理笔记;7-8月开始第一次背诵并整理第二遍笔记;9月至10月中下旬深入拓展专业知识并开始第三次笔记的背诵;10月下旬之后持续加强背诵;11月下旬开始模拟历年真题以把握时间并进行第四次背诵。
我的心态一直很好。考前我并不十分确定自己能否考上,但我认为即使没考上,系统地复习一遍也对未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积极的心态对于考试成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备考期间也要多与学长学姐交流以获取经验和建议,比如哪些书不需要看、近年来常考的知识点、如何背书和写分析题等。不同学校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要从历年真题和研究方向出发进行选择。在确定学校后还需了解该校是否有压分或歧视双非的情况。
我选择南京是因为对书画篆刻和艺术考古感兴趣,而南京的相关研究恰好符合我的兴趣点。南大的考试内容和题型也适合我。最后是学校的地理位置,因为未来想在江苏就业,南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大家在选校时也要综合考虑考试内容、研究方向、录取情况、就业地以及学校实力等因素。
考研需要良好的心态、构建史学框架并关注前沿研究。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适当休息和放松。不要觉得休息是浪费时间,真正的休息指的是睡觉和真正的放松就是不学习、出去玩!在放松的时候最好远离手机、走进自然环境会更好。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