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二)关于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实践能力相关联的领域,以及对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掌握水平等。

(三)关于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内容,涉及分析教材、设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等能力。

(四)基本教育教学素质方面,包括仪表举止、口语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因素。

关于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的方式是怎样的?

答:测试由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组织,主要通过试讲和面试两种方式进行。试讲要求根据选定的内容独立设计教学方案,并在指定班级进行试讲;面试则主要采用问答形式,围绕试讲、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动态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学科的申请人,面试时还需测试专业特长。申请认定小学教师资格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需加试拼音字母知识。

测试程序包括:

1. 认定机构提前公布测试内容、人员名单、时间及地点;

2. 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面试和试讲,通过抽签确定测试顺序和试讲内容,并提交教案给学科评议组;

3. 学科评议组独立评分;

4. 汇总测试结果并由组长签署评价意见;

5. 专家审查委员会进行民主评议并签署意见。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为:面试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试讲成绩总平均分达到60分及以上为合格。面试和试讲均合格者,其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合格。

对于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二乙及以上标准。申请认定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甲及以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可通过参加各级语委办组织的检测获得。申请认定人员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并在指定医疗机构体检合格。体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体检表及检验单的传递和保管、复杂情况的会诊以及复查等。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要求考试内容暂定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科,并根据申请的教师资格层次分为A、B、C、D四个等级。考试的具体报考事宜由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补修课程的工作也在该办公室的指导下进行。考试时间:每年4月和10月(具体报名时间由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确定后面向社会公布)。

报考经费:每人每科次26元(由省自考办收取)

报名须知:申请人持本人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县(市、区)自学考试办公室报名。高等学校非师范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就读学校所在地县(市、区)自学考试办公室报名。

一、什么时间办理教师资格认定申请?

答:每年两次,市规定上半年为5月,下半年为11月(具体事项由认定机构统一规定,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二、一次可以申请认定几种教师资格?

答:申请人一次只能申请认定一种教师资格

三、市级认定机构是否可以面向社会受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申请?

答:不能。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只有已在高等学校工作或者高等学校拟聘的人员才能申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不得面向社会受理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申请。

四、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提交哪些材料?

答: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应提交下列材料:

1. 所有申请人员均需提交以下基本材料:

(1)由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二份。

(2)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3)(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学校出具的学业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4)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一式一份。

(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6)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或者工作单位(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学校出具)对本人的思想品德鉴定或者证明材料一式一份。

(7)近期二寸半身正面免冠彩色照片一张;

2. 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应补充以下材料:

(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考试成绩单或成绩证明复印件一式一份;

(2)教育教学实习鉴定表复印件一式一份;

3. 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还应提交《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4.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还应提交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5. 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还需提交《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或者《省高校教师教育科学理论自学考试合格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式一份。

五、对于受理期限终止后补齐的有关证明或申请材料认定机构是否应继续受理?

答:不会。根据《省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有关证明或者材料在受理期限终止时未补齐者,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可不予受理。

六、申请教师资格认定需缴纳多少费用?

答: 1. 师范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第一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只需缴纳教师资格证书工本费6元。2. 非师范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和申请另一类教师资格的人员除需缴纳教师资格证书工本费6元外,还需缴纳教师资格认定费每人每次268元(不包括补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费用)。

七、哪些机构有权认定哪些种类的教师资格?

答: 1. 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2. 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3.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4. 具有学士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可负责认定在本校任职的人员和拟聘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八、教师资格认定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答:1. 申请人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2.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3. 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考察,提出审查意见。4.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于受理申请期限终止之次日起30个法定工作日内(不含法定节假日)作出是否认定的结论,并通知申请人。5. 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对认定合格者,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保存档案,并在教师资格信息管理系统中作出认定记录。

九、教师资格证书的印制、订购和颁发单位分别是什么?

答:教师资格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订购,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负责颁发。

十、《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有没有统一规范?

答:有。《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是教师资格的法定文本,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格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十一、《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的有效性如何确定?

答:《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统一编号,并加盖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公章、钢印后方为有效。

十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及其它申请材料如何保管?

答: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份应存入本人人事档案,其余材料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归档保存。

十三、若教师资格证书遗失或损坏,怎样补办?

答一、证件补办及遗失处理程序

1. 遗失证件处理流程:

步骤一:持证人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

步骤二:持证人持有遗失声明向原发证机关提出书面补发申请。

2. 更换教师资格证书程序:

步骤一:持证人向原发证机关提出书面更换申请。

步骤二:经原发证机关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将予以更换损坏的《教师资格证书》。该证书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收回并集中销毁。

3. 教师资格的丧失与重新取得:

情况一:对于被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将无法取得教师资格。

情况二:已取得教师资格但因特定原因丧失资格的,需由其工作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收缴证书并归档备案。丧失教师资格者,在规定期限内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4. 教育行政部门撤销教师资格的情形:

情况一:对于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人员,教育行政部门有权撤销其教师资格。

情况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也将被撤销教师资格。被撤销资格者,需办理相关注销手续,且自撤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二、江西南昌教师编制考试时间及相关信息

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每年的教师编制考试报名时间通常安排在3月中旬,笔试则紧随其后在4月中旬进行。笔试成绩及面试名单的公布、调剂公告等后续环节则安排在5月中下旬。

三、关于南昌教资考试及教师职业发展

1. 教资考试的意义:参加教资考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是保障教育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获得教师资格证和职称将为教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

2. 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性:教师职称评定考试主要考察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科研成果等,是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3. 教资考试概述:教资考试包括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职称评定考试两个方面,是选拔和评价教师从业者的重要途径。

4. 教师资格证的详细解读:

教资的全称是教师资格证,是从事教育行业的必备证书。获取该证书需要经过报名、考试、认定等环节,其中考试又分为笔试和面试。并非所有人都能考取教师资格证,必须符合相应的报考条件。自2015年改革后,教师资格证的获取变得更加标准和公平,但难度也有所增加。

5. 考试后的注意事项及后续操作:申请人经认定取得教师资格后,需在指定时间内领取教师资格证书,并妥善保管。获得普通话等级测试相应证书和参加《教育学》《心理学》考试也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必要步骤。若相关科目在学历学习过程中已修过并获得合格成绩,则可免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政策可能因地区和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请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343628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