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一模时间揭秘:北京八区已定!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在焦急等待中考一模时间的确定呢?小编最新整理的相关资讯,将为大家带来这一重要信息。备考路上,及时了解最新考试动态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随着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北京市的等级已经下调,同学们即将迎来重要的考试。据悉,北京市高三学生已全部安全开学上课,初三学生也将在不久后开学。令人振奋的是,中考时间已经明确,同学们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进行备考。
值得一提的是,评卷时,解答题是根据考生的答题要点“踩点给分”。建议考生根据分值多回答一个要点,因为阅卷是“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所以三分的题目最好能回答四点,避免“踩分点”不全。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了解更多资讯,掌握最新考试动态。让我们共同助力大家备考,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二、通州区小学初中入学工作实施细则(2015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北京市教委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区制定了《2015年通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实施细则》。以下是详细内容: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经报请区批准,提出如下实施细则:
1.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最新精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2. 坚持统筹,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作为行为予以保障。
3. 坚持免试、就近原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4. 规范程序,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作为规范办学的重要环节,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一)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适龄儿童须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并持相关证明及户口簿等材料到实际居住地小学办理登记入学手续。小学毕业生按区教委确定的分配方式升入初中。残疾儿童少年经测试可接收其入学或随班就读。除市教委批准外,其他学校不得招收特长生。特长生招生项目和数量要向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向倾斜。
(二)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需持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核确认后,开具在京就读证明并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小学入学采用“多校联合电脑派位”或“分配入学”的方式,初中入学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确认并联系就读学校。凡属人才引进的子女入学按相关规定协调解决。申请寄宿制学校就读的需提供体检证明。民办学校限在本区接收新生。
对于拥有烈士子女、台籍学生、华侨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劳动模范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根据相关规定,在同等条件下将给予适当的照顾。
本区的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在区教育考试招生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区教育考试中心全面负责组织实箕。对于区直中小学的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由区教育考试中心进行组织、协调,而乡镇中小学的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则是由各乡镇教委办进行组织、协调。
各中小学会严格执行区教委制定的工作实施细则,建立全局意识,精心组织、细致安排,确保每一名应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在新学年开学时能够顺利入学。具体的入学工作时间安排可参见附件《2015年通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时间表》。
在入学办法的执行上,我们也会严格遵守区教委的规定。小学入学方面,对于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我们坚持“以住房为主,兼顾户口”的原则。对于在学校招生范围内户口与住房地址一致的新生,保证其在相应的学校就读;对于户口与住房地址不一致的新生,则是以住房地址为主进行入学;只有户口无住房的新生,在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我们也会接收其入学。初中入学方面,则是按照“单校对口划片分配入学,学生实际居住地在中学服务范围内”的办法进行。
对于未在规定时间内登记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我们将根据属地原则,安排他们进入有空余学位的公办、民办学校入学。我们也实行计划管理,结合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等制定招生计划并上报市教委备案。
我们还有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依据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为新生建立学籍。各中小学会严格执行市教委统一规定的时间表和入学工作程序,坚决治理乱收费、违规招生等行为。我们还将通过多种方式对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进行广泛宣传。
在义务教育入学工作中,我们还特别关注非本市户籍但持有特定证明材料的适龄儿童少年。对于持有如“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等证明材料的各类人员子女,我们将按照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对待。
对于通州区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小学入学工作,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对于在通州区直属小学服务地区实际居住并通过“五证”审核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我们将采取“多校联合电脑派位”的方式派位入学。派位工作将严格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咨询、信访和监督举报电话分别如下:通州区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咨询电话81533292、81533294;信访电话69540961;监督举报电话69545155。我们也提供了相关附件供家长参考:《2015年通州区小学、初中招生计划》、《按本市户籍对待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情况》、《2015年通州区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小学入学工作实施方案》等。一、乡镇小学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服务
针对乡镇小学服务地区内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需开具在京就读证明。这些儿童将由相应的乡镇教委办进行入学分配。
二、全区非本市户籍小学入学时间安排及流程
(一)5月至6月初,区直小学服务地区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需登录通州区教育考试中心网站填报志愿。
(二)6月下旬,家长可登录网站查询电脑派位结果。
(三)7月初,全区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家长需持“五证”和在京就读证明,到派位和分配的小学进行审核登记。
三、入学资格及信息填报要求
未按规定时间填报志愿及未到派位和分配的小学审核登记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将视为自动放弃在通州区小学的入学资格。家长在采集信息时应如实填报,信息不准确将影响孩子正常入学。
四、北京市小升初最新政策解读
1. 今年小升初政策提前两个月公布,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
2. 特长生招生规模有所限制,并向传统文化倾斜,招生过程需经过区级审核。
3. 100%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初中划片入学。
4. 非京籍学生入学仍需提供“五证”,并由区县制定实施细则。
5. 各区县力推对口直升,让学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6. 全市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进行信息采集,并纳入电子学籍管理。
7. 注册信息需通过公安系统比对验证,确保信息准确。
8. 家长需如实填写注册信息,虚假信息将影响学生正常入学。
9. 信息采集完成后,如需变更区县,需经原登记区县教委审核撤销信息,由新入学区县教委审核登记。
10. 入学服务系统将通过网络平台和短信告知家长孩子被哪所学校录取,入学结果不能更改。
11. 不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的京籍学生不能建立学籍,无法正常入学。
12. 各区县将提供帮助,为不会使用电脑或家中没有电脑的家长按时采集入学信息。
13. 民办学校和寄宿制招生学校可提前完成跨区县招生工作,但需早于其他学校电脑派位时间。
14. 特长生招生将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倾斜,引导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
15. 除市教委批准的可招收特长生的学校外,其他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
16. 各区县教委将统一组织特长生入学,增加区级审核,严格限制特长生招生规模。
17. 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仍需“五证”,各区县将细化相关细则。
关于入学“五证”及相关政策说明
32、“五证”具体指的是:儿童少年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京的明、在京居住证明、全家户口本、暂住证以及在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的证明等材料。
入学申请流程:非京籍学生入学时,家长需持上述“五证”到街道办事处审核,审核通过后参与入学信息采集,再联系居住地所在学校就读。若学校接收有困难,可向区县教委申请协调。
持有特定证明的学龄子女可享受本市户籍待遇,如: 人力社保部门开具的子女身份证明
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
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等
此外还包括部队随军家属证明、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等。
今年,本市继续推进教育新地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贯通学段的立体通道。各区大力推行对口直升入学方式,让学生在片区完成九年乃至十二年学业。过去“升学”概念将逐渐淡化,纵向扩展优质资源成为教改重点。今年新增若干对口直升校,如安外三条小学与北京一七一中学等。对口的两所学校将在课程、教学等方面深度联盟。各区出台对口直升工作方案和办法,明确直升范围和方式。如西城区将整合中小学,成立九年一贯制学校或建立对口直升机制。去年已整合多所中小学,今年海淀区将启动学区制改革试点。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