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地理试题概览
关于北京的自然地理考研试题,主要涉及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国自然地理学以及相关的高数内容。试题分为名词解释、简答和综合题三部分,涵盖了土壤、植被、地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
二、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分析
1. 名词解释:这部分主要测试学生对城市化水平统计、城市规划任务和内容等基础概念的理解。
2. 简答与选择回答题:涉及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工业布局、对城市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及防治措施,以及长江沿岸城市的分布等。这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试题风格与难度
1. 知识点覆盖广泛: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的多个方面,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
2. 注重实际应用:很多题目都强调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
3. 高数部分有一定难度:从考生的反馈来看,高数部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备考建议
1. 系统复习:自然地理和城市地理的知识体系庞大,需要考生进行系统复习,掌握基础知识。
2. 重视实际应用: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3. 高数基础要打牢:对于高数部分,考生需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并多做练习,以提高解题能力。
4. 关注前沿动态: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关注一些自然地理和城市规划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以拓宽视野。
【原文】
一、说明以下名词的基本内涵:(5 X 8= 40)
二、问答题(每题20分,任选3题,多选无效)
1. 在确定城市性质和人口规模时,为什么"不能就城市论城市"?(10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劳动平衡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难点是什么?当前如何解决城市人口预测问题?(10分)
2. 在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的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为什么?
3. 航空港(大型机场)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0分)你对利用空港周围地区进行产业开发有何看法?(10分)
4. 请你评述我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北京2004年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试卷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5. 城市经济的基础理论(连续多年出题)
一个大城市集中与分散相结的空间结构
四、问答题(5×15=75分,15道题中任选做5道)
1. 我国水利建设发展迅速,但是洪涝灾害仍然是城市的巨大威胁,为什么?如欲做城市的防洪规划,你认为应考虑哪些问题?
2. 城市规划纲要的内容?为什么在做总体规划时要先做城市规划纲要?
4. 城镇化发展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引导房地产健康发展?
5. 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周一星的论文)
6. 论述上海、武汉、重庆在地理位置上特点的异同。
7. 简述城镇化战略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一般北京每年都有一道大题与中央政策有关,所以要注意当年10月11月中央召开的会议。)
北京2005年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试卷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主要是城市地理学的概念,以城镇化的概念的应用与经济基础理论为主,也涉及到首位度的概念。
1. 以下哪一个学派不属于二战后地理学所涌现出来的新流派()
(C)激进马克思主义学派(D)区域分布论阶段
(A)(B)(C)(D)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
(A)上海是中国的首位城市(B)西安是陕西的首位城市
4. 我国城市设区的市的行政辖区的基本构成单元最准确的描述是()
(A)建制市的街道办事处(B)建制市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
5. 位序规模律Pi=P1/rqi→lgP1=lgP1—qlgri,根据y=a+bx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2. 城市公共中心的分级构成和分类构成图
四、问答题(4×15=60分,5道题中任选做4道)
2. 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的特点
4. 试论城市“精明成长(Smart Grouth)”
5. 阐述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程序与内容
一、阐述以下名词的基本内涵:(5 X 8= 40)
二、简答题(每题20分,任选3题,多选无效)
1. 在确定城市性质和人口规模时,为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10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劳动平衡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难点是什么?当前如何解决城市人口预测问题?(10分)
2. 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的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何在?
3. 航空港(大型机场)规划布置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你对利用空港周围地区进行产业开发有何看法?(10分)
4. 请简述我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北京2004年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试卷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5. 城市经济的基础理论(连续多年出题)
一个大城市集中与分散相结的空间结构
四、简答题(5×15=75分,15道题中任选做5道)
1. 我国水利建设发展迅速,但是洪涝灾害仍然是城市的巨大威胁,为什么?如欲做城市的防洪规划,你认为应考虑哪些问题?
2. 城市规划纲要的内容是什么?为何在做总体规划时要先做城市规划纲要?
4. 城镇化发展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引导房地产健康发展?
5. 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周一星的论文)
6. 论述上海、武汉、重庆在地理位置上特点的异同。
7. 简述城镇化战略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一般北京每年都有一道大题与中央政策有关,所以要注意当年10月11月中央召开的会议。)
北京2005年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试卷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深思熟虑后的规划
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你已经确立了考研的决心,那么在大三学年开启之前,你需要对考研所要涉及的课程进行预览。一旦发现了将来考研的重点科目,就应当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力求达到与考研要求相仿的水平。特别是在平时上课期间,尤其是期末考试前,你可以参照考研的数学复习指导书进行预习和复习,这样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数学与英语的双重准备
在大三之前的时间里,将所有的数学课程都尽可能地学好,同时将英语水平提升到六级或者以上,这将是你考研路上的两块重要基石。数学的扎实基础和英语的流利表达,都将为你的考研之路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专业选择的策略
若你打算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我建议你可以从大三下学期开始重点攻读数学以及相关的专业课。而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最好是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学习一些新专业的课程内容,或者直接研读该专业的考研指定参考书。到了大三下学期,你可以开始阅读与指定参考书书名相同、但作者和内容有些差异的教材,这样可以拓宽你的知识视野,增强对指定教材的理解,也能降低考试时遇到陌生内容的可能性。
四、拒绝拖延,坚持到底
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必须拒绝拖延的恶习。许多准备考研的学生在起初都充满斗志,信心满满。随着备考时间的拉长,这种热情往往会逐渐消磨,进而产生一种明日复明日的懒惰心态。他们会开始为自己寻找各种不复习的借口,从而导致落下的功课越来越多,不知从何下手。这样的状态最终可能会导致考研失败。我们必须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持之以恒,方能达成目标。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