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不招收社会考生,只招收现役军官。符合国防报考条件的现役军官可以报考该校。
1. 招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现役军(警)官、文职干部(不含边防、消防、警卫三个警种),正式党员,35周岁以下(截止录取当年9月1日),取得本科学历并获学士学位。除政治坚定、道德纯洁、作风过硬、身体健康。
2. 在本单位干部考评结果等次为称职以上。
3. 经过初级院校正规培训,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截止录取当年9月1日)。除报考军事思想、军事历史、军事运筹学专业外,报考其它军事学学科专业及军事指挥(专业学位,下同)得要有1年以上指挥岗位(包括机关干部、指挥教员)任职经历。
二、消防警官考国防研究生!
国防2013年统招硕士研究生招生简要说明
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高学历联合作战参谋人才。
三、学习年限与毕业分配:学习年限两年半,毕业后原则上回原单位,学校不负责分配工作。
四、招生对象和条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现役军(警)官、文职干部(不含边防、消防、警卫三个警种),正式党员,35周岁以下(截止录取当年9月1日),取得本科学历并获学士学位。除政治坚定、道德纯洁、作风过硬、身体健康外,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单位干部考评结果等次为称职以上。
(二)经过初级院校正规培训,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截止录取当年9月1日)。除报考军事思想、军事历史、军事运筹学专业外,报考其它军事学学科专业及军事指挥(专业学位,下同)的要有1年以上指挥岗位(包括机关干部、指挥教员)任职经历。
(三)由师(旅、团)级单位推荐,经军级单位政治部审批,报大军区级单位干部部门备案,持师(旅)级单位干部部门同意报考证明报名(证明样表请到中国研究生招生“国防网报公告”中下载)。
(四)报考军事战略学、战争动员学、联合战役学、军种战役学、作战指挥学、军事训练学、军队管理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专业及军事指挥的,为副营职或技术11级以上干部;报考军事思想、军事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防经济、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为正连职或技术12级以上干部;报考军事运筹学专业,作战指挥学武警内卫指挥方向和军队政治工作学武警政治工作方向,为副连职或技术13级以上干部。职务或技术等级的认定,以招生报名时所在师(旅)级单位干部部门同意报考证明为准。
鼓励作战部队(含军兵种)干部、机关指挥部门干部、基层分队主官和指技兼备军官报考。
军事战略学专业(除国际战略、安全战略研究方向外)、联合战役学、军种战役学、作战指挥学(除信息作战、指挥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外)、军队管理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专业及军事指挥,仅招男生。女生录取人数,不超过军事指挥类专业录取人数的5%,不超过总录取人数的10%。
按照中国研究生招生(见参考资料)要求于10月10日至31日进行网上报名。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务必遵守有关保密规定。填写考生单位只能用对外公开名称,不得使用部队内部番号;对涉密学术成果等信息一律不得填写;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务应填写准确。
在网上报名后请记住报名号,并于11月10日至14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未办理身份证的,须持“未办理身份证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证明”,证明样表从中国研究生招生“国防网报公告”中下载)及学历学位证到当地研究生报名点确认报名信息并缴费、照相,不按时缴费、照相的网上报名作废。
11月20日前,将师(旅)级单位干部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原件、本人证件复印件、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寄送至我办(逾期未到的,因受招生工作程序限制,不再核发准考证)。证明必须如实填写考生工作单位(内部番号)、职级、军衔、学历、单位意见等情况。对伪造材料、资格作假等行为将严肃查处,并一律取消初试、复试和录取资格,通报其所在单位、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和干部档案。
各系要认真组织,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和献身国防事业的荣誉感,鼓励他们投身军营、建功立业。特别是对于即将毕业的05级学生,这是一个极佳的就业机会,必须确保人人知晓。
关于做好征兵工作的通知
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发布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的征兵准备工作。今年的主要征集对象为各级本科、大专、高中(包括职高、中专、技校)的应届毕业生,并优先征集学历高和应届毕业生入伍。
一、进行院校征兵普查。按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的相关通知,组织应届毕业生征集工作。各级征兵办公室要尽早展开普查,摸清底细,做好准备。各县(市、区)征兵办公室要会同教育部门,通过调研座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辖区内院校的情况。要与院校建立沟通机制,及时通报征兵政策。普查结束后要形成报告,提出意见建议。
二、深入开展征兵宣传活动。各级征兵办公室要围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宣传国防和军队的新形势,宣传学生投笔从戎、报效祖国的行动,宣传生士兵的典型事迹,宣传应届毕业生的相关政策。要把兵役法规、国防知识等内容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课堂教学,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
三、做好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工作。当前,是应届毕业生准备就业的阶段,各级要抓住时机做好兵役登记和预征对象的确定工作。要组织他们报名应征和初步检查,条件具备的地区要进行基本体检。要把表现优秀的学生确定为预征对象,建立专门档案,做好管理工作。
各省(区、市)征兵办公室的院校征兵普查报告和统计表,要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和各军区征兵办公室。
对于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的征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为切实提高新兵质量,各级要高度重视,深入发动,严密组织,把握政策。要通过宣传、教育、新闻媒体等资源,搞好宣传发动,增强毕业生依法服兵役的观念。要组织人员深入院校、乡村、街道、人才市场和学生家中,了解掌握情况,进行面对面宣传。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预征对象确定工作,确保初检初审质量。为调动毕业生参军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级要认真落实。
此通知发至县级人民征兵办公室,全体征兵工作人员需认真传达学习,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实施。关于征集高校毕业生的具体政策,如定义、年龄限制等也一并通知。
这次通知强调了高校毕业生征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级认真组织、深入发动、严密组织、把握政策,以从源头上提高新兵质量,推进征兵工作改革。政治标准实施细则
依据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2004年10月9日公布的《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及相关法规,政治条件的执行严格而详尽。这旨在确保新兵源的政治素质,维护的安全与稳定。
体格要求及标准
根据国防部于2003年9月1日颁布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和相关规定,对体格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此标准旨在保证军队新兵的身体健康,提升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全面开展征兵宣传活动
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人生理想,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在高校中全面展开征兵宣传。深入宣传兵役法规、征兵政策,以及典型人物事迹等内容,从而充分调动高校毕业生的参军热情。
深入进行调查摸底工作
县级兵役机关需与教育部门合作,对辖区内所有男性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数量、参军意愿等进行普查,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征集底数。做好兵役登记工作,为后续的征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择优确定预征对象并实施优先政策
在5至6月份,县级兵役机关将联合教育、公安、卫生等部门,前往高校进行身体初检和政治初审。符合基本条件的将被确定为预征对象,并填写相关登记表。在体检过程中,将特别关注视力、肝功等项目。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毕业生,将享有优先报名应征的政策。
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的优惠政策
除了基本的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等政策外,高校毕业生还有以下优惠政策:如在同等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士兵在选取士官、考军校、技术岗位安排等方面享有优先;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定向岗位招生时享有优先录取等。
征集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性及组织领导
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是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旨在优化兵员结构,提高部队战斗力。各级有关部门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准备。教育部门、兵役机关、财政部门需各司其职,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保证体检政审合格的高校毕业生能够及时入伍。
经费保障及工作落实
财政部门需加强经费保障,确保高校开展兵役登记和确定预征对象等工作的经费及时到位。高校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当地兵役机关和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切实抓好征兵工作的落实。
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是国之大事,需要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以确保征兵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素质兵员的有效输入。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