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市教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框架,将两考合一,这一改革自2018年入学初一新生开始实施。
一、考试基本情况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涉及语文、数学、外语等12门科目,全部纳入考试范围。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听力和口语考试,以及实践活动等。其中,语文、数学两科采用笔试方式,而外语则采用笔试、听力和口语考试的方式。其他科目则采用笔试与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考试成绩以原始成绩和等级成绩呈现,原始成绩主要用于中招录取,等级成绩则用于毕业认定和自主招生。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1. 语文、数学等笔试科目,以课本知识为主,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 听力和口语考试则侧重考察学生的听说能力。
3. 实践活动部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考试分数计算与录取
按照新的方案,学生需从12门科目中确定8门科目的原始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物理6门科目必须计入,其他两门则根据文理兼顾原则择优确定。录取时,除了综合素质评价达到B等外,还需达到一定的录取总成绩。
四、对初中学业的影响
新政策的实施,对初中学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强化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考察,不再单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新的考试方式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新的录取方式更加公平公正,不仅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期中试卷与答案(仅供参考)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我国境内最早人类的相关信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等。答案详见后页或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
探索古代中国的历史足迹
关于山顶洞人的研究,有一种观点指出他们尚未进入氏族公社时期,这是否准确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据史书记载,妇女在山顶洞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这样的社会结构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独特风貌。
接下来,我们转向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历史背景。他们位于我国哪个地区呢?是在长江流域吗?让我们一同追寻他们的足迹,深入了解这一古老农耕时代的文化。
来到商代时期,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司母戊鼎。这些青铜器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信仰。
当我们谈及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的统治方式和对的贡献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在周朝时期,周文王以其睿智的决策和用人之道闻名于世。他所任用的贤才中最为著名的是谁呢?他的这些决策对于周朝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些历史之谜。
西周的分封制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关于这一制度的各种说法中,哪些是准确的呢?它的实施对西周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体系。
当谈到西周“国人”时,我们知道这是发生在哪个国王在位期间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于西周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回顾这一历史事件,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青铜文明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灿烂时期是指哪个历史时期呢?让我们一同探寻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了解它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战国时期,晋国分裂出的诸候国引发了历史的巨变。这些诸候国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对于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变革。
齐桓公作为一位伟大的统治者,他的霸主地位是如何确立的?让我们回顾历史,了解齐桓公的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
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的使用标志着古代社会的一次重要变革。这一变革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呢?让我们了解铁器的普及对于古代社会的影响。
战国时期,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这场运动的推动者是谁呢?他们的动机和目标是什么?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人物背景。
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中,有些是不准确的。那么哪些说法是不准确的呢?让我们一同探讨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了解它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的一次决定中,我国的某位著名诗人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这位诗人是谁呢?他的作品和贡献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同了解这位诗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贡献。
在古代的众多思想家和思想流派中,哪些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呢?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和观点,探讨他们对于古代社会和哲学的影响。
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哪一项呢?让我们回顾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体系,了解他的教育和政治观点对于古代社会的影响。
哪位人物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了呢?他的学说对于秦朝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贡献。
教师教育理念漫谈
7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态度应保持谦虚、踏实,并时常复习所学知识。
74、历史事件(27)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的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流失和迁移,表明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和挑战。
75、三、历史上的重要变革(28)强调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性,皇帝掌握着大权,同时地方贤能之士应定期向中央推荐。
76、为强化管理,实施郡县制以打击地方豪强,同时颁布“推恩令”,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以增强的经济实力。
77、在文化政策上,“焚书坑儒”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的实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和推崇。
78、在军事方面,北击匈奴、南征越族,扩大了的疆域,消除了对汉朝的威胁,保障了的安全。
79、经济政策的调整(29)中,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措施的实施,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最终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
80、这些经济政策的成功离不开三方面的因素:改革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措施得当,以及商鞅坚持改革的精神。
关于中小学期末考试时间2022的信息
3、2023年中小学期末考试时间主要集中在12月下旬,学生应在这个阶段集中精力进行复习。对于数学、物理等学科,应多做练习题以训练应用能力。语文学科复习时应注意与教材内容相关联。
5、关于期末考试安排,各学校会有所不同。请以各校公告为准。例如,河北省小学初中阶段的期末考试时间定于2023年1月8日至14日之间。寒假开始于2023年1月15日,结束于2月5日。
9、考试时间定在6月下旬至7月初之间,学生和家长应及时做好准备并关注学校公告以获取具体时间安排。
14、对于即将到来的中小学生期末考试,学生们应认真复习所学知识。在语文学科中,特别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课本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选择题等题型要仔细审题、准确作答。
结尾: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希望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