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一、关于高中化学竞赛

如果是准备竞赛,预赛题目一般不会构成太大问题。尤其对于四川地区的一等奖得主来说,竞赛的常规内容已经掌握得相当扎实。各省的预赛难度有所不同,福建的预赛难度接近于国初水平,而其他省份的预赛则更偏向于高考内容。

二、关于化学竞赛题目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竞赛题目。

1. 关于铝酸盐和SiO2的酸性描述,铝酸盐被描述为强Brfnsted酸,而SiO2在有了Al3+后酸性加强。这是因为Al3+的引入改变了SiO2的晶格结构,增强了其酸性。

2. 有两种形式的氮化硼,一种是在常见状态下为灰色物质,另一种是在高压下合成,是已知最硬的物质之一。在300℃以下,两者均为固体,这两种构型的氮化硼分别类似于...(此处缺少具体描述)。

3. 某黄色固体是主族元素的简单化合物,不溶于热水但溶于热的稀盐酸,生成橙红色溶液。当溶液冷却时,有白色晶态沉淀物析出。加热时,白色沉淀物又会溶解。这个化合物是...(此处也缺少具体描述)。

三、绿色化学法制备天青石

绿色化学法制备天青石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生产方法的种种弊端,制备的碳酸锶产品化学纯度平均达到99.5%。该过程中,天青石与NH4HCO3溶液反应,添加适量的NH4Cl作为催化剂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度。

四、碳的化合物问题

在浅海地区,由于温暖的气候条件,常常可以发现有厚层的石灰岩沉积,而在深海地区却很少见到。这是因为CO2在水中形成大π键,进一步形成碳酸盐沉积。关于H2CO3的真实解离常数以及亚硫酸盐与硫酸盐在造纸业的应用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五、其他问题

关于COCl2的路易斯结构、VSEPR理论预测、VB法成键过程等也进行了阐述。还讨论了用CaCO3制取C2H2作为燃料的问题,以及一元有机弱酸HA的pKa值计算等。

六、有机化合物制备

从苯可以制得多种有机化合物,涉及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同时讨论了如何处理制备过程中的氯化氢气体,以避免污染空气。

七、抗高血压药物维普罗斯托中间体化合物5的合成

给出了合成路线中的试剂空缺,以及由乙烯、丙烯合成的化合物6-8的结构式和所需试剂。

文本一:

关于化合物1的合成方法,可以通过1-戊炔与不同的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具体来说,1-戊炔先与试剂J反应,然后再用试剂K处理,即可得到化合物1。另一种方法是,1-戊炔先与试剂L反应得到化合物9,再用稀酸水溶液处理,也能得到化合物1。我们需要确定J、K、L代表的试剂,并对化合物9进行系统的命名。

这是一道来自2008年福建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题的答案及评分标准。

关于溶度积原理的应用,当某些化学反应发生时,它们可以通过该原理进行解释。例如,一个涉及SrSO4、NH4HCO3和SrCO3的反应,可以根据溶度积原理判断其能否发生,并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还有关于石灰岩形成的过程,以及其与CO2、H2O之间的平衡关系。

关于碳酸的解离常数,设其真实的第一步解离常数为Ka1′。真实的Ka1′与理论值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实验条件下的影响因素所致。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如4Na2SO3反应生成3Na2SO4和Na2S,由于Na2S的碱性较强,会导致某些化学特性的变化。对于加热后的产物,我们可以通过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 2-、S2-等离子来确认其成分。

在亚硫酸盐浆液的蒸煮过程中,会产生SO2,它与有机色素结合形成无色化合物。关于Ca(OCl)2的反应以及ClO-的歧化速率等也涉及一些化学原理。

关于物质的ΔfH(298 K),我们知道一些物质的摩尔焓变值,这些值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很重要。例如,制取1 mol C2H2(g)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虽然其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但在实际利用时需要考虑热量的消耗和散失情况。三个反应的熵变均大于零,反应的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也要考虑。

关于HA的总量计算以及其与NaOH溶液的反应情况也涉及一些化学原理和应用。在有机化合物中,有时存在旋光异构体或顺反异构体的情况。关于一系列有机反应的过程和机理,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能理解。在处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时,需要注意安全,使用气体吸收装置处理氯化氢等有害气体。

文本二:

在化学世界的探索中,化合物1的神秘面纱被揭开。通过不同的路径,1-戊炔巧妙地转化为化合物1。在这背后,隐藏着试剂J、K、L的奥秘和化合物9的系统命名。这是化学竞赛的热门话题。

溶度积原理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深层逻辑。以SrSO4、NH4HCO3和SrCO3的反应为例,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原理预测反应的发生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石灰岩的形成过程与CO2、H2O之间的平衡关系也引人入胜。

碳酸的解离常数探究中,真实解离常数Ka1′揭示了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差异。

在Na2SO3的反应中,Na2S的强碱性带来了化学特性的变化。对于加热后的产物成分检测,我们可以通过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特定的离子来确认。

亚硫酸盐浆液的蒸煮过程中产生的SO2与有机色素结合形成无色化合物,这一化学反应同样令人着迷。关于Ca(OCl)2的反应以及ClO-的歧化速率等化学原理的应用也值得关注。

高中化学竞赛主要考察以下内容:

一、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的正确使用。包括定量仪器的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等。

二、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包括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常量R、体系标准压力、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等。

三、溶液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胶体等。

四、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分析结果的计算等。

五、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用s、p、d等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六、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周期、1~18族、主族与副族、过渡元素等。

七、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等。

八、配合物路易斯酸碱、配位键等。

九、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十、晶体结构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等。

十一、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等。

十二、电化学氧化态等。

十三、元素化学卤素等。

十四、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等。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DNA与RNA。

糖的基本概念,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糖苷,纤维素与淀粉。

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构型与构象,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对映异构与非对映异构,endo-和exo-,D,L构型。

利用有机物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断。

制备与合成的基本操作用电子天平称量,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含抽滤)、洗涤、浓缩蒸发、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废弃物处置,仪器洗涤与干燥,实验工作台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常见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分析结果的计算,容量分析的误差分析。

化学竞赛考试流程分为三部分:预赛→初赛→决赛。预赛各省考试时间不一,一般为每年的3月到5月,由各省自行命题,只考理论不考实验,通常为高考题的拔高+少量的竞赛题。初赛通常在8月底9月初的一个周日举行,由中国化学会统一命题,只考理论不考实验,化学竞赛国初考试包含3大知识模块,即:化学基本原理(含分析)、基础有机化学、无机元素与晶体结构,难度要远大于预赛。决赛在每年的11月底举行,考试分为理论+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难度要远大于初赛。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355509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