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市阜蒙县事业单位招聘面试面试地点:阜蒙县第二初级中学(阜蒙县南环西引路50号、凯旋国际公馆东门对过)。
广东清远市佛冈县招聘事业单位人员面试,中小学教师岗位采取说课的方式进行,其他岗位采取结构化的方式进行。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面试,面试时间:2023年2月24日(星期五)上午。
二、佛冈历史
1.佛冈上岳古民居有多久历史了
上岳古民居位于佛冈县龙山镇上岳村,始建于南宋,盛于明清,距今已超过720年的历史。2006年被评为“广东最美丽乡村示范点”,2008年列入广东首批古村落,现正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标准规划整治。
古民居建筑风格属于明清岭南派,建筑群布局清晰、严谨,错落有致,气势恢宏,保存完好。整个古民居建筑由十八“里”组成,共有37幢108座古民居,每幢民居均雕梁画栋,墙壁绘画各具特色。建筑物均青砖到顶,山墙为耳形,屋檐耳边刻有各种图案。从远处望,可以看见五六十个锅耳式防火墙和硬山顶整齐排列,十分壮观。
距佛冈县城16公里,有省道经过,交通方便。驾车从广州市沿京珠告诉往北行到佛冈县汤塘出入口转上106国道,然后往广州方向行驶至龙山镇,再转入县道376线,前行15分钟即到达古民居。广州市为出发点,全程时间约1小时。
2.佛冈的历史沿革
清远”两字连用,始见于晋,意为清明广远。《晋书·王导传》云:“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而作为政区之名的“清远”,则最早出现于我市,从南梁天监六年(507年)启用至今,已历1500余个悠久岁月。中经三个演变阶段:梁武帝置清远郡,始使“清远”以辖县的政区形象知闻于世;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清远郡,置清远县,“清远”之名遂被降格使用近1400年;1988年建清远市,“清远”之名又获得升格使用,现新建的清远市已到“弱冠之年”,是一个活力四溢的年轻的地级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宿县虽比清远郡早600多年出现,但后在其地置郡时却不用其为郡名,仅作为清远郡属县之一保留其县名(辖境较前大为缩小);而当隋撤销清远郡时,老牌的中宿县竟被新置的清远县所取代而从历史上消失,其时原清远郡地还有一个政宾县与新置的清远县并存,但33年后因其省入清远县也同样永久地归于消失。这段耐人寻味的历史变迁说明世人对“清远”之名情有独钟。遗憾的是这么一个深受青睐的名称却无人破译过其来历,致使后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余潜究于此多年,始悟“清远”之名源之于水。水者,北江河水也。
因水而名是古代临河县邑习见的取名手法,如曲江、翁源、三水、四会以及我市古代的浈阳、含洭等县名。清远县前身中宿县,取名亦跟北江河水有关。今版《清远县志》援引历史传说云:汉初,二、五、八月,潮水上涨至禺峡(今飞来峡),逐浪返五羊城一宿而至,故飞来峡又名中宿峡。“中宿”之名源于海潮上涨而得,属水情地名。这是特定情况下的北江水情,非常态下的北江水情,常态下的北江是一条水量丰沛而水质清冽的河流。
北江古称溱水。这个名称出现于汉,一直流行到唐宋,唐宋史书都以“溱水”为北江正名。溱者,众也,多也,以“溱”名江,盖言北江水源丰沛也,属水量河名。此名称与实际相符合。据《广东省韶关市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年出版)称:北江水系“径流总量为312.8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为1023毫米。平均每人拥有径流量为7426立方米,分别为全省、人均拥有量的2.1倍和2.9倍,但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按每亩耕地拥有水量计算,则韶关数字最高,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地方治理演变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县的行政归属历经多次变迁。佛冈县曾经先后归韶关、广州、佛山管辖。其他各县则先后由北江行署、韶关专署、韶关行署等进行管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县的行政划分有所调整。如1953年,连南与连山合并为连南瑶族自治,后来又改为县。1960年至1963年间,佛冈县的管理权在韶关地区和广州市之间有所变动。到了1988年,清远县得到国务院的批准,正式升级为清远市,下辖多个县区和市。
清远市的历史文化与名人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的北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还孕育了许多历史名人。例如,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榜眼朱汝珍,他是清末民初的法学家,具有传奇色彩。朱汝珍的科举之路充满波折,因名字和籍贯的原因与状元失之交臂,但他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除了科举成就,朱汝珍还是一位抗日爱国者,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为家乡的难民提供帮助。他的诗文和书法艺术也广受赞誉。
清远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清远地区属于百粤。秦朝统一中国后,清远地区被纳入行政机构的管理之中。清远市的地貌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和喀斯特地形。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理位置上,清远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是“三省通衢”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清远市的现代发展
如今的清远市是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迅速。它是广东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商品粮、用材林、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陶瓷原料产业也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清远市还被称作凤城,这个名称来源于其地图形状和一段美丽的传说。
清远市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从县到市的演变,不断发展和壮大。在历史的长河中,清远市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杰出人才。这些历史和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清远市的独特魅力。
结语
无论是历史上的科举名人朱汝珍,还是现代清远市的快速发展,都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活力。清远市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和现代发展都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前景。未来,清远市将继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为广东省乃至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历史沿革的南朝时期
在南朝梁朝的天监年间(502年至519年),清远地区正式设立了清远郡,其名称由此而来,管辖中宿、威正、平、恩洽、浮护五县。还设立了阳山郡,涵盖阳山、桂阳、广德等县(后改称广泽、连山)。之后,于含匡地区设立了衡州,其下管理阳山郡。
时间流转至隋朝开皇十年(590年),清远郡及其下属的中宿等县被废止,转而设立了清远县和政宾县(今清新县滨江一带),这两县仍然属于南海郡的管辖范围。阳山郡被废除并改设为连州,衡州则更名为匡州。到了二十年(600年),匡州被废除,其下属的县则改由广州府管辖。
随着历史的推进,到了唐武德六年(623年),政宾县并入清远县,两者同属广州府。天宝元年(742年),连州改称为连山郡。
到了五代南汉乾享五年(921年),浈阳县设立了英州。此后,在宋、元、明等朝代中,清远及周边地区的行政区划与名称多次变更,包括英州改置真阳郡,含匡、浈阳改名等。
进入清代及民国时期,佛冈、连州等地逐渐成为广东省的直隶州或县,并多次调整行政归属。如民国元年(1912年)连州改称连县,抗日战争期间广东省北迁连县,各县均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管辖。
现代以来,各县的行政归属与名称也经历了多次调整。1988年,清远县被撤销并设立为清远市,原清远县被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同年,佛冈县从广州市划归为清远市所属。
关于佛冈县的地理与自然资源
佛冈县位于广东省中部,紧邻珠江三角洲的边缘。该县与广州的从化、韶关的新丰以及清远的英德和清城区相邻。全县总人口约31万人,其中县城(石角镇)的人口约为14万(包括外来人口)。
佛冈县的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有低山、丘陵、谷地和平原等多种地形交错。这里的气候属于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同时也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为20.8℃,降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达到2210毫米。
在自然资源方面,佛冈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石墨、铅、锌等。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例如,黄猄、山猪、果狸等野生动物以及松树、樟树等珍贵植物。
佛冈县的历史文化与名胜古迹
佛冈县是清远市所辖的八个县之一。历代以来,佛冈南部曾属于浮护县,北部则属于浈阳县。这里人杰地灵,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例如,黄花湖旅游风景区、观音山自然保护区以及大庙峡人文历史风景区等。佛冈还有多处的史前文化遗址和西周的古窑、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唐宋的古道等历史文物。
语言与气候
佛冈县主要流通白话(粤语)、客家话和普通话。在气候方面,佛冈县的春季平均温度为16℃,夏季平均温度为24℃,秋季平均温度为26℃,冬季平均温度为22℃。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无霜期长达322天。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