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各中小学的期末考试时间以及寒假的安排已经出炉。具体安排如下:
一、二年级的学生将采用“模块游考”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这一评定将结合平时的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和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
其他科目的测试及考查工作,如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及拓展性课程等,将在2023年1月6日之前按照《各学科学生学业评价实施细则》有序进行,具体测试时间则由各学校自行决定。特别提醒的是,七、八、九年级的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共25分,各校需提前自主安排完成。
高二的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测试为合卷,考试成绩将与英语以及其他选考科目的成绩一起,组合成总分。市职成教中心学校和市五职校普高课程班学生的期末考试,将根据余姚市普高期末考试以及浙江省学考时间由学校自行安排。
中职高三的期末考试可以选择以1月4日至1月5日举行的省联合体考试代替,或者另行组织语文、数学和专业理论考试,试题将由各校自行命题。除表中已安排的课程外,其他课程的考试时间则由各校根据课程开设情况在1月9日上午或之前自行决定。
小学、初中、普高、中职学校将于2023年1月15日结束学期,1月16日开始放假。幼儿园则按照义务教育阶段的安排执行。
### 二、关于七年级历史学习的重点解析
对于即将到来的七年级历史考试,以下知识点需重点掌握:
一、元谋人作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其历史地位及特征是重要的考点。
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这一原理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比较中尤为重要。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及文化成果,如制作黑陶、白陶,私有财产的出现和贫富分化等,都是需要掌握的内容。
四、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的联盟历史,以及禅让制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理解华夏族形成及汉族前身的关键。启继承父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历史变革也需了解。
五、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汤、武王得到民心和支持者,以及任用贤人和联合其他小国等。这一部分内容需结合历史背景进行理解记忆。
六、分封制的意义及其在西周强盛中的作用也是考试的重点。了解周天子的分封体系,以及分封制对开发边远地区和加强统治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七、原始社会的青铜器文化及其灿烂的青铜文明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如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即出自此时期。三星堆文化中的青铜面具和青铜立人像也是需要了解的文化遗产。
八、东周的历史背景及其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概况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的历史过程中所蕴含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以及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历史事件对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封建社会的确立所起的作用需深入理解。
九、秦国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也是历史考察的重点内容之一。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对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有着重要的帮助。了解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也是必要的。
十、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及其对秦国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统治,发展了封建经济,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也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了解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其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着一种钟鼓之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关于政治主张方面,核心是仁爱思想,重视道德教化,反对苛政和滥用刑罚。在教育方面,主张创办私学,因材施教,倡导谦虚好学和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在文化方面,孔子的弟子们整理了《论语》,并编成了《春秋》等重要著作。他的学说成为了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还提出了“春秋无义战”、“仁政”等理念,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同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
在诸子百家中,孔子、孟子、庄子、韩非等人提出了治国主张,而墨子、孟子、孙武等人则提出了战争主张。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秦朝,定都咸阳。秦国完成统一的原因包括商鞅变法奠定基础、秦王重用人才以及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他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对后续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有焚书坑儒等文化压制政策。
秦朝还防御匈奴、北筑长城、统一岭南、修筑灵渠等,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秦灭六国,结束诸侯混战,开创历史新局面;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对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修筑了重要工程如万里长城和灵渠。秦朝的统治者滥用民力、制定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等,是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爆发的原因包括遇雨误期(直接原因)和秦的暴政(根本原因)。项羽和刘邦的起义也是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一,鼓舞了后来的反抗斗争。最后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秦朝。在元谋人时期,人们开始使用耒耜等工具进行耕种,黄帝被认为是人文初祖之一。尧舜禹的禅让世袭制是早期的政治制度之一。商鞅变法建立了统治制度。另外有大篆、隶书等文字演变历程以及一系列的战争如涿鹿之战、牧野之战等。
关于余姚市2005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的部分内容,对于成语使用的题目中,“骇人听闻”的消息使用不当,应该使用其他成语如“喜出望外”。对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选项A中李白是唐朝诗人,但辛弃疾是宋朝词人。对于与原诗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选项A和选项B的内容与原文有所出入。19、C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0、D看,像细丝,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雾。
21、7作家、作品、时代(国别)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22、A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俄国
23、C韩愈——《昌黎先生集》——唐朝
24、D屠格涅夫——《皇帝的新装》——丹麦
25、8某学校的一位老师,接到一份请他参加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他因病不能出席。如果他给大会秘书处写信说明情况,比较得体的一句话是()(2分)
26、A我因病不能参加这次大会,失去了一次学习良机,对此,深感内疚。
27、B我因病无法前去参加大会,失去了一次与同行切磋学问的良机,对此深感遗憾。
28、C我因病不能到会,失去了一次学习的绝好机会,对此深感不幸。
29、D我因病无法参加这次会议,辜负了你们的美意,对此深感惭愧。
30、9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31、B那点薄雪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32、C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33、10默写(5分,可任选其中的5句)
34、———————————————————
35、———————————————————
36、C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
37、———————————————————
38、———————————————————
39、———————————————————
40、———————————————————
41、———————————————————
42、H《〈论语〉八则》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1照例句,以“爱”为话题,另写一个句子。(3分)
44、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45、———————————————————
46、12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蓝天、白云、风筝”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画面。(50字以内)(5分)
47、————————————————————————————————————————————————————————————————————————————————————————————
48、——————————————————————————————————————————————
49、请于今日下午到礼堂开会。会议内容:总结本月份我年级各方面的情况。请带笔和笔记本。
50、①——————————————————————————
51、②——————————————————————————
52、③——————————————————————————
53、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54、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⑴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⑵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⑶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55、 1文中“⑴⑵⑶”处依次应填上恰当的一组词是()(2分)
56、 2“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个句子用一锅水逐渐沸腾比喻从春到夏的过程,这样比喻是为了突出夏天的什么特点?()(2分)
57、 3文中“海浪”比喻,“舰船”比喻(2分)
58、 4你认为本段中哪个词用得最传神,谈点理由。(20字以内)(2分)
59、①“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60、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的满意!”
73、关于数字5为什么普通百姓私下议论而且说这是一个孩子提出的观点呢?(2分)
74、皇帝感到恐惧但又为何展现出更骄傲的神态?(2分)分析其中的原因。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