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说初级会计师考试次数
1. 原则上,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每年仅举行一次。该考试是由中国统一组织,拥有统一的考试时间、考试大纲、考试命题和合格标准。
2. 以2019年为例,初级资格考试分两个阶段,时间分别在5月11日至15日以及5月18日至19日。
3. 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级别代码为2。
4. 考生若要报名参加此考试,需满足特定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所需资料,如、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获得准考证。
5. 考生需凭准考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6. 该考试全然实现无纸化,即试题和答题要求均会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考生需使用鼠标和键盘在计算机界面进行答题。
7.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两门科目,考生需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 二、初级会计考试年度详解
####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年度安排
1.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每年仅举行一次,每次包含《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两门考试科目。考生需在一年内同时通过这两门科目,方可取得初级会计证书。
2.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其报名地点根据其工作、学籍或户籍所在地进行选择。而港澳台居民则遵循就近方便原则在内地报名。
3. 报名人员需具备的条件包括:坚持原则、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执行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等。
4. 关于报名的具体时间和其他要求,考生可参考财政部和各地区相关官方公告。
### 三、注册会计师考试频次及要求
#### 注册会计师考试概述
1.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每年仅举行一次。通常在4月底进行报名,9月中旬进行考试。该考试要求考生在连续的五年内完成六门科目的考试。
2. 专业阶段考试(除欧洲考区外)的境内考生报名时间一般在3月至4月间,综合阶段考试的报名也大约在4月。具体时间则以每年财政部考委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报名简章》为准。
3. CPA是经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证书的人员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称谓。其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等六门。
4. 考生若要获得执业资格,需满足一定条件并完成注册流程,包括提交相关申请表、合格证书、身份学历证明等文件。
#### CPA考试时间及准备事项
1. CPA专业阶段考试通常在10月份进行,而综合阶段考试一般在8月份。具体时间根据每年情况有所调整。
2. 在备考过程中,新教材的发布是重要的备考依据,考生应第一时间使用新教材进行备考。
3. 在专业阶段准考证打印期间,考生需注意国庆期间的暂停打印情况,确保在节前完成打印工作。
4. 由于CPA考试的缺考现象普遍,考生需做好充分准备,有信心走上考场。
5. 对于备考规划,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分配时间,特别是对于在职考生,建议报考2至3科,以充分利用时间并提高通过率。
### 四、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及相关事项
#### 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点及注意事项
1.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而综合阶段考试则在8月份。具体的日期会根据当年情况有所调整。
2.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密切关注官方公告,确保不错过任何重要的时间节点,如报名时间、缴费时间、准考证打印时间等。
3. 在报名时,考生需确保自己符合报名条件并准备好所需资料。应届毕业生在首次报考时需先完成缴费再进行资格审核。
4. 新教材发布后,考生应立即使用新教材进行备考,因为CPA考试的变动幅度较大,新内容往往是考察的重点。
5. 在打印准考证时,考生需注意国庆期间的暂停打印情况,避免影响后续的备考和参加考试。
6. 最后提醒考生要珍惜每一次的考试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以最好的状态走上考场。【备战CPA考试,掌握这些要点事半功倍】
12. 备考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心知肚明。每天投入三小时左右备考CPA,经过三个月的时间累积,相当于90小时的学习时间,而两门科目的教材总页数将近700至900页。这表明每小进要高质量地看完将近10页的教材,方能顺利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
13. 对于那些还未开始备考的考生,特别是节后开始的考生们,你们需要更加珍惜时间。看似漫长的七个月时间其实转瞬即逝,你们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在五月底前完成基础阶段的复习。
14. 通常情况下,考生在完成基础阶段复习后,会对所学知识产生一种熟悉感。需要进行二轮复习,即巩固阶段的复习。这一阶段主要是对遗忘的知识点或只掌握框架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补充,分章节做题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15. 所谓的强化阶段复习,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真题复习阶段”。这个阶段不需要再从头开始看书做题,只需针对各科目的真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特别是要掌握每套真题的出题模式和套路。这样,备考效果会立竿见影。
16. 今年的CPA考试定于13日和14日举行。除去国庆七天假期,十月份的备考时间不足一周。国庆节的七天假期是最后的冲刺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仅要对知识点进行最后的补充和强化,还要熟悉考试模式。特别是首次报考的考生,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17. 对于目前还未开始备考的考生来说,如何搭配科目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18. 前面我们提到,如果节后才准备报考CPA的话,建议备考2至3科,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并提高通过率。在科目搭配上,我们为考生提供了五种可行的两科和三科搭配方案,供考生参考。
19. 会计在CPA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老大哥”。其课本厚实、难度大、考察基础性强。学好会计科目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对于许多没有会计基础的考生来说,如果能首次通过会计和审计两科的考试,那么通过证书的希望将大大增加。
20. 会计与税法在CPA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例如,会计科目中的所得税是重要章节,而在税法中又是必不可少的考点。交替学习这两科能更好地促进理解,一方面加深印象,另一方面节省备考时间。
21. 经济法是CPA科目中公认难度较小的科目,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大。将难度较大的审计与经济法搭配备考,可以在时间上进行合理分配,从而缓解备考压力。
22. 财管与战略是CPA六科中联系较为紧密的科目。它们都涉及风险管理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复习效果会更好。战略的难度在六科中最小,而财管则需要大量做题来记忆和理解公式。在时间分配上也能很好地分散压力。
23. 对于三科搭配的选择,建议考生考虑会计、税法、经济法这一组合。无论是在时间分配还是科目联系上,这都是最合理的选择。时间上,税法和经济法的难度相对较小,可以为会计的备考腾出更多时间。联系上,这三科都是偏向理解和法律的科目,相互之间相辅相成。对于基础较薄弱的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4. 根据每个科目的特点,我们总结了考生在备考不同科目时应注意的要点。尤其是首次备考的考生,方向正确才能快速掌握正确的备考方式。
25. 会计作为CPA六科的基础,学好会计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近年来,会计科目的考察越来越侧重于基础知识,很多考生在基础知识上失分较多,这是非常可惜的。
26. 审计对于没有真正做过审计工作的考生来说难度较大。因为审计的逻辑性较强,书本也比较晦涩难懂。考生应尽量结合审计案例学习通过审计思维去理解案例背后的知识点和思路并利用真题进行巩固记忆。
27. 财管的特点是公式多、计算量大因此考生需要探索如何理解公式、记忆公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题目每个公式的推导一遍都会对之后的理解和运用有很大帮助。
28. 经济法是一门纯文科性质的科目主要依靠背诵加做题来巩固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记忆和做题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29. 除了财管外税法也是需要大量计算的科目还有一些税收优惠中的特殊政策等都需要多记多背因此计算和背诵是税法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