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于每年四月份举行,每年一次,主要针对英语及相关专业大四学生。非英语及相关专业、非在校生的考生无法参加考试。考试及格者将由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成绩单。专八的成绩分为三个等级:60-69分是合格,70-79分是良好,80分及以上是优秀。考试合格后颁发的证书终身有效。从2003年起,考试不合格的考生可以补考一次,补考合格后只颁发合格证书。
1. 考试规则:考试正式开始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场。考试正式开始60分钟后,考生才可以交卷离开考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内,考生不得交卷离开考场。考试时间约为195分钟,考生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合理使用。
2. 试卷及磁带处理:考试的试卷及磁带在考试前20分钟由主考教师启封并展示给考生。每个考场附若干套备用卷,以备不时之需。
二、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试卷
勤奋学习应体现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下面带来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历史的期末综合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选择题:
1. 清朝时期某种进口货物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晚清曾收到某地民众公告,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3. 1900年发生的事件中,义和团攻占南京的描述是否正确?
4. 两位近代历史人物共同点的正确表述是什么?
5. 梁启超强调利用外资发展生产的观点是什么?
6. 关于“1912年6月南京见闻”的材料中,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7. 一位青年所说的杂志主要宣传的是什么思想?
8.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提到的感情冲动作用指的是什么运动?
9.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强调的革命基础是什么?两年后该校师生投身的事业是什么?
10.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其“灵活性”体现在哪里?
11. 一位记者赞叹的“伟大传奇”指的是什么事件?
12.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3. 在“中国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中,反映确立正确领导地位的事件是什么?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经过28年艰苦奋斗实现了哪些目标?其中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是什么?
15. 某学校网站在“人民解放战争”专栏中选用的两张图片最恰当的小标题是什么?
16. 一首民谣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7. 某位诗人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诗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
材料二:自西方人于1514年进入中国,历经325年的窥探后,这场战争终于爆发。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惊了亚洲。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有着标志性的意义。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对此有详细描述。
(2)小明探访的历史地点是签订条约的地方,这个地方也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地。比如第一次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就在南京。这个地方除了条约签订外,还发生过哪些历史事件呢?
材料三:紫禁城在20世纪初仍显得庄严,但太和殿前却见证了中国在20世纪初的国耻。小明去的第三站与此有关,那么在这一地点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当时中国人民为了的解放进行了哪些探索?并且,在哪次战役中,这个地方获得了和平解放?
(3)小明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学习历史,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呢?例如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等都是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
(1)东北抗日联军是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出现在东北三省沦陷后。那么,是哪一次事变导致了东北三省的沦陷?这一事变对中国有何影响?
(2)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是由谁指挥的?信中提到的“延安”在抗战期间召开了哪些重要的会议?这些会议取得了哪些最重要的成果?
(3)国民革命军与哪所军校有关?这支军队在1926年参加了什么战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李宗仁的指挥下,这支军队又参加了什么战役?
(4)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与外界的交往逐渐减少,导致我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我们的民族并没有屈服于外来侵略,而是勇敢地反抗,积极寻求复兴之路。如今,我们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请同学们将知识点列表归纳,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段历史。
(2)在同学们的作业中,老师发现普遍存在一些错误。请大家找出并纠正其中的三处错误。
(3)通过图片可以带我们回到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请根据图片内容回答问题。图一展示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哪个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这个地点是如何创造性地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
(4)关于中国面临的两大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实现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理解。
上海小学期末考试相关: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通知,上海小学不再进行全学区、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相反,小学阶段主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期末考查(但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的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这样的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并认真落实各种活动。各中小学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工作应按有关文件要求执行。这样的政策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15、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联考或月考。
16、学校内部的过程管理性考试应严格按照市教委颁发的中小学课程计划规定实施,并由所属区严格加以规范和科学指导。
17、根据市教委有关文件的要求,小学生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
18、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
19、小学一、二年级可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
20、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可灵活多样,严格执行等第制。
21、小学进一步全面实施“快乐活动日”
22、2021学年全市小学阶段进一步全面实施“快乐活动日”,“快乐活动日”的课时安排计入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课时,每次按4课时计,每学年安排30次,每学年课时总量为120课时。鼓励各区在总结小学“快乐活动日”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初中学校实施“快乐活动日”的试点工作。
23、《通知》还要求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校课程计划执行以及教学用书使用的管理。
24、学校在课程实施中,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课程,不得组织学生购买未经或上海市审查通过的书本资料(包括教学用书和教辅材料)。
25、不得擅自使用未经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境外原版(或改版)的教材。
26、倡导学校将午休时间排进课表,午休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具体形式可以由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实施。
27、附:上海市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
28、小学各年级全学年教学活动总时间为40周。其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2周,授课时间按34周计,复习考试、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时间为4周;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3节,三、四、五年级每周课时总量为34节。每节课的时间按35分钟计。学校安排学生在校课堂教学时间不得突破规定的周课时总量。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