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高校职称转评的相关条件
一、关于职称转评的一些概述。即使没有初级职称也可以直接申请中级职称的评定。职称评定是申报本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而非随意选择。
二、关于工程系列职称晋升转评及外系统调入认定问题。我国有多个职称系列,如高校系列、工程系列、研究系列以及中学教育系列等。每个系列都有多个档次,包括员级、初级、中级、副高及正高等。有时因工作原因,需要从一系列转到另一系列同等级别的职称,这就是所谓的职称申报转系列。例如,某人在企业拥有高级经济师的职称(副高级),现调入高校工作,按照学校要求,他可以直接申请转评副教授(在高校系列中,也是副高级),而无需从助教级别重新开始。转评相对于晋升到更高一级的职称要容易一些,但并非绝对,如高校中的教授转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就相对困难。尽管两者层次相同,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数量相对较少,在一些研究不太发达的地区,其数量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高校的正教授多。职称在当前的一些行业如国有企业、金融机构、教育、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薪资待遇,因此需要及时了解相关转评政策和要求。
三、关于中教二级职称如何转评为高校助教的问题。这两个职称是同等级的,都是初级职称。如果需要转评,需向学校所属教育人事部门提出申请。一般要求在新岗位工作一年以后,因为都是初评职称,所以对教科研等没有特殊要求,学历专业也需要大致对口。
四、关于在高校评副教授职称的要求。担任副教授需要能够胜任本专业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高,成绩优良;具备系统的学科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显著成就。高校为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后备力量是重要组成部分。特任副教授可以此身份申报、中国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五、关于讲师职称如何转评为中级工程师的条件。转评中级工程师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2年,本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5年等。还需要取得助师级任职资格满4年,或者取得职称外语B级合格证书等。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可以免试外语考试。对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有一定的要求。
职称转评涉及到的工作领域广泛,政策规定多样,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所在行业的要求进行了解和申请。不同行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有才华的人而言,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工作,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自196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人员,应参加北京市或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并取得至少3个模块的合格证书。以下人员可免试:
1. 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包括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器件及设备、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大专及以上学历。
2. 参加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得程序员及以上级别的资格证书。
对于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确定,采用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申报土建施工、道路与桥梁施工、水务建筑施工、装饰装修施工、公用设备安装五专业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需要取得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证书,或在过去两年内(2009或2010年)取得《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的合格成绩。具体的资格要求如下:
1. 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 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 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 初中及以下学历,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关于职称转评,如果由中学一级教师转为高校讲师职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具体的条件和文件依据需要咨询所在学校的人事处。高职副教授职称的评定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所有条件:
1. 学历和资历要求:
获得博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满2年;
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获得双学士学位),担任讲师职务满5年;
1993年前具有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并且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取得硕士学位进修班省级结业证书,担任讲师职务满6年;
取得本科学历满10年,并取得其他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2. 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或符合免试条件。
3. 参加继续教育和本专业教学、科研、技术工作。
4. 完成一定的教学和实践工作,如系统讲授2门以上课程,并组织学生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专业课教师需要有证或技能等级证,公共课、基础课教师则需要完成一定时长的工作实践或社会调查。
5. 指导青年教师教学或科研工作。
在业绩成果方面,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获得教学质量评估优秀、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参与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等。在论文和著作方面,需要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教研、科研论文或参与编写著作等。具体的评定条件还需根据最新的广东教师职称评审新标准来确定。
(二)对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不再统一要求。对于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将由职称评审委员会或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对于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县(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条件同样不作要求。
(三)继续教育的条件按照《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执行。原则上需要提供2023年度的《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而高校和自主评审单位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年度要求。
(四)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学历要求系列外,技工院校毕业生在我省职称评审中将得到与同等学历人员同等对待。例如,中级技工班毕业生将与中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高级工班毕业生将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一、专业技术人才应通过其所在单位进行职称申报,并按规定的程序报送至职称评审委员会。
二、对于非公有制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专业技术人才,各级人社部门应专门设立职称申报点。申报材料需经用人单位推荐后,通过申报点受理审核,再按规定程序报送至职称评审委员会。自由职业者申报职称评审的,可通过人事代理机构或行业性社会组织等完成审核、公示、推荐等程序。
三、申报人应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岗位,对照和省的职称政策以及相应资格条件,真实填报并一次性提交所有申报材料。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领域,可探索对职称评审证明材料实行告知承诺制,经用人单位确认后,以真实有效的书面承诺替代证明。
四、除非另有规定的行业或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应通过《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管理系统》提交电子申报材料。
五、职称评审使用省人社厅统一制作的表格,可通过《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管理系统》下载。其中,《广东省职称评审表》将自动由系统自动生成。
接下来是具体的申报流程:
1. 申报人所在单位需认真审查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并进行评前公示。不符合条件的材料应及时退回,并说明原因。
2. 单位需按规定公示申报材料,特别是《级职称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和投诉受理部门及电话。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由单位人事(职称)管理部门加盖意见并盖章,一并报送。
三、行业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应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复核,建立诚信档案制度。对提供虚假材料的个人将列入失信档案,作为今后申报和评审的重要参考。
四、职称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受理审核,对不符合条件和程序的申报材料应及时退回,并书面告知申报人。
各级人社部门应优化完善职称评审委员会设置,并在门户网站发布清单,包括评审委员会的名称、评审专业、层级等。职称评审委员会应按照和省的规定调整评审专家,并及时报备。
接下来是职称评审的具体流程:
一、职称评审委员会应按照和省的规定认真组织评审工作,坚持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并结合行业特点创新评价方式。评后公示工作要及时进行,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二、职称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应在公示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所属人社部门报送评审结果的相关材料。高校和自主评审单位的评审结果由单位自主审核确认,并报备对应人社部门。
三、对取得职称的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制作电子职称证书。专业技术人才可登录《广东省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管理系统》自行下载打印证书。
各地和单位应严肃认真地做好申报工作,对照资格条件进行审查。职称评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履行职责,细化评审程序和规则,确保评审质量。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强对评审全过程的监管,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度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各地需认真组织乡村工匠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加快乡村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对于涉农科技、规划、建设等专业的技术人才,在晋升高级职称前,需要有服务农村的经历。
根据《关于进一步鼓励引导人才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对于在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和民族地区连续工作多年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申报中级或高级职称时,任职年限可放宽。
为了构建更加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体系,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工作的港澳台专业人才可按自愿原则申报评审广东省所有系列的职称。对于外籍和港澳台专业人才,只要符合相关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可直接申报副高级或正高级职称。
省相关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还需做好高技能人才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各级人社部门和职称评审委员会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职称评审工作,确保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加快推进职称评价信息化建设,提高职称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至于湖南的教师编制考试,一般集中在每年的三到七月份。考生需关注当地考试公告发布信息以避免错过报名时间。教师编制考试要求考生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且学历一般要求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教师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尽管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差异,但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