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美区小学概览及排名
集美区的小学教育涵盖了厦门市集美小学、厦门集美实验小学以及厦门集美第二小学等。这些学校都在集美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1. 厦门市集美小学:这是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目前,全校拥有103名教职员工和1835名学生。学校位于集美学村的中心地带,环境优美,是孩子们的理想学园和乐园。
2. 集美区实验小学:位于集美区福鼎山东路8号,毗邻厦门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学校于2018年动工,2020年竣工,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3. 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建于1997年,现有三栋楼房和一些体育设施。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参与各类活动的自豪感。
二、集美一小与二小的入学方式
是的,集美区的小学入学是按照片区划分的。
集美区2014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意见:
为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益,根据《义务教育法》和其他相关文件,现对2014年集美区的小学招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1. 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组织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免试入学。
2. 适龄儿童包括本区户籍或暂住在本区符合政策要求的儿童。
3. 招生流程包括预约登记、现场报名确认等步骤。
4. 公办小学实行划片招生,优先招收片区内的本区户籍适龄儿童。
5. 招生片区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提前公布。
6. 具体的报名和入学条件、流程需按照教育局的规定进行。如有进一步的需求或其他相关政策,家长应及时向教育局或相关学校咨询。
(五)关于本区户籍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以及驻厦部队(含武警)现役营级以上军官子女的教育照顾政策(集府办〔2009〕24号文)。
(六)对于上年度产值3亿及以上的集美区重点企业高管子女的入学政策。这些政策性照顾对象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网上预约登记,经过学校审核后录取。具体的提交材料见附件4。其中,第(五)项的申请材料需由区民政局和驻集部队团以上单位政治部门于7月15日前报送区教育局;第(六)项则需由符合条件的企业于同期前将相关申请入学材料报送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会根据空学位情况,以申请人实际居住地的就近入学原则,进行统筹安排。
(三)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根据《厦门市人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厦府〔2014〕65号),为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区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申请人)进入公办小学一年级将采取积分入学、电脑派位的办法。具体申请派位入学办法参照《2014年集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办法》(集教〔2014〕48号)。
申请人的父(母)需满足以下条件:近一年(含)在厦门市务工,且目前仍在厦门市务工;近一年在厦门市连续暂住,且目前在集美区暂住;近一个年度在厦门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属于政策内生育子女,或政策外生育但已接受处罚完毕。
申请流程包括预约登记、现场确认、审核材料、公示积分、公布空学位数、填报志愿、派位入学、办理入学手续等步骤。其中,网上预约登记可选择登陆集美区教育局网站进行,现场确认和审核材料需按要求时间和地点进行。各校的招生划片及具体报名材料请参见附件。
因学额有限,无法进入我区公、民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建议及时回原籍就读。所有招生派位结果将通过集美区教育局网站公示,家长可查询。严禁各直属小学、中心小学(含完小)跨片招收学生,任何小学未经教育局批准不得提前报名和招生。
具体的报名材料包括:《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户籍证明、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的相关证件(原件和复印件)、证明材料(原件)等。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父(母),还需提供《在厦暂住人口信息查询表》及暂住证、从业证明、社会保险证明、计划生育状况证明等材料。若已在集美区购置商品房,还需提交相关房屋产权证明。
适龄儿童入学报名时,需准备以下材料:购房发票、产权证、购房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原件核查后退还)、房屋产权查询证明原件,所有人应为适龄儿童的父(母)亲;原籍身份证明(户口本首页、户主及学生本页),父(母)与产权人同一户口簿。
对于本市户籍购置商品房入住的家庭,可提供居委会出具的实际居住证明。报名时,家长应确保提供的所有材料真实可靠。一旦发现材料不实,将视情况作出处理,如将本市户籍的学龄儿童视为非片区内招生对象,并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入学。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则一律取消其进入公办学校和免除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的资格。
各小学需遵循“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不得提前招生或举行任何形式的摸底考试、面试。在确保户籍关系在本区的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各校需核实学校学位的余额,并按照“四公开”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办法,确保所有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都能入学。
各校应加强招生宣传工作,保护片区适龄儿童入学的合法权利。对于为择校而造成的人户分离情况的适龄儿童,各校应耐心疏导,动员家长将户口迁回原户籍所在地入学。在招生过程中,各校要增强服务意识,及时解答家长的问题,确保符合入学条件的儿童及时办理入学手续。
公办小学应严格控制招收片外生,不得以特长名义招收学生,严禁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招生录取挂钩。对于跨片就读的学生,学校应严格审核其申请材料,并确保接收跨片就读学生数不超过当年招生计划数的5%。对于集美小学、曾营小学等学位紧张的学校,原则上不接受人户分离申请。
民办小学不得进行不实宣传,要严格执行区教育局核定的招生计划。对于未经批准擅自招生、擅自扩大招生规模的行为,将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各校要认真贯彻《残疾人教育条例》,依法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
在招生工作中,各校要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执行市委、市的有关政策。各校要严格控制班生额,并加强招生工作的监督检查,维护教育公平。对于违反招生纪律的学校,将严肃查处。
附件包括集美区2014年公民办小学招生划片一览表、招生工作日程安排表、招生工作咨询电话等。还介绍了集美区的一些小学,如厦门市集美小学等。集美小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一所学校,环境清幽,是儿童少年的理想学园和乐园。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一流的体育场所。
在厦门集美区,有多所小学可供选择,如集美小学、曾营小学等。这些学校都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为孩子们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位于风景优美的厦门市集美区,创建于1997年6月。学校拥有三栋宏伟的建筑,分别是典雅的素香楼、充满活力的永进楼和富有文化气息的汪渊楼。校园内还配备了一条200米的塑胶跑道,以及一个小型足球场和一个功能齐全的塑胶篮球场,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运动场所。
该校的首任校长是陈田校长,自1997年9月1日起,学校开始招收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学校秉承集美学村的校训“诚毅”,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激励学生们诚实守信、勇敢坚毅。集美第二小学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和体育运动的推广,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环境和发展空间。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