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防工程师考试的临近,掌握核心考点是考生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以下是2023年消防工程师考试的核心考点,考生需认真背诵并熟练掌握。
一、燃烧与火灾
1. 燃烧的定义及类型(有焰燃烧、无焰燃烧)。
2. 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温度(引火源)。
3. 常见引火源:明火、电弧、电火花等。
4. 闪点、燃点的概念及重要性。
5. 液体燃烧的特点(闪燃、沸溢、喷溅)。
6. 固体燃烧的特点(蒸发燃烧等)。
二、火灾危险性评估
1. 火灾等级划分标准。
2.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三、热量传递与烟气流动
1.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3. 火灾初起时烟气的扩散速度。
四、建筑火灾发展
1. 火灾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
五、灭火原理与方法
1. 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隔离、窒息、化学抑制。
2. 常见灭火方法的应用。
六、粉尘爆炸
1. 可燃粉尘爆炸的条件。
2. 粉尘爆炸的特点。
3. 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含水量、含氧量等。
4. 不同物质的粉尘爆炸特性。
七、爆炸性混合物
1. 爆炸极限的概念及意义。
核心考点梳理:消防工程师考试必背的100个关键知识点概览
随着消防工程师考试的临近,掌握核心知识点对于考生成功至关重要。以下是经过精心梳理的2023年消防工程师考试的核心考点概览,考生应认真背诵并熟练掌握。
一、燃烧与火灾基础知识概述
深入了解燃烧的定义及类型,包括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掌握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熟悉常见的引火源,如明火、电弧和电火花等。理解闪点和燃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液体和固体燃烧的特点,包括闪燃、沸溢、喷溅以及蒸发燃烧等。
二、火灾危险性评估要点解析
熟悉火灾等级划分标准,了解不同等级的火灾所带来的危害。深入探究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为预防火灾提供有力支持。
三、热量传递与烟气流动机制剖析
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了解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以及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等。探究火灾初起时烟气的扩散速度,为火灾应急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四、建筑火灾发展阶段的深入理解
掌握建筑火灾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了解各阶段的特点,为实施有效的灭火和救援措施提供指导。
五、灭火原理与方法的应用技巧
熟悉灭火的基本原理,包括冷却、隔离、窒息和化学抑制。掌握常见灭火方法的应用,以便在火灾现场进行快速有效的灭火操作。
六、粉尘爆炸原理及影响因素探讨
33、所谓的的最小起爆能量,其实就是描述该的敏感度。对于易燃气体来说,当温度为20℃,标准大气压为101.3kPa时,如果其爆炸下限≤13%(体积),或者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即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则被认为是易燃气体。
34、易燃气体分为两级。Ⅰ级易燃气体的爆炸下限较低。
35、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如氢气(H2)相比于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更容易燃烧,燃烧速度快,火焰温度高,存在着更大的着火和爆炸危险性。
36、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相较于对应价键饱和的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更大。
37、当压力不变时,易燃气体温度与体积成正比;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也就是说,压力越大,体积越小;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温度与压力成正比。
38、气体中所含的液体或固体杂质越多,产生的静电荷通常也越多;气体的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也会增多。
39、使用高压合金钢材料,并含有一定量的稀有金属如铬、钼等,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等特性。
对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3)Ⅲ类是指:23℃≤闪点≤35℃,初沸点大于35℃;或闪点大于35℃并≤60℃,初沸点大于35℃且持续燃烧。
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
4、对于建筑物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设置防火保护层。
5、关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一、二级最大防火分区的长度不得超过250m。多层建筑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高层建筑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如果配备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这些面积可以增加至5000㎡和3000㎡。
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如果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或超过100m的住宅,其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即便能自然排烟,也需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内走廊超过20m且无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设施的情况下,也应设机械排烟设施。面积超过一定规模的歌舞所、地下建筑中的歌舞所,以及公共建筑内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应设排烟设施(自然或机械)。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设置排烟系统并配备机械排烟设施。
二、关于建筑的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及疏散出口:
6、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上下连通层应被视为一个防火分区。
文本一:关于消防水池、消火栓及喷水系统的规定和要求
对于消防水池的设置,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米,水池应设有取水口,且取水口与建筑物的距离也不应小于15米。对于民用建筑而言,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以及布置都有明确规定,建筑高度不同,其用水量也会有所变化。如果室内消火栓超过一定数量且用水量超过一定标准时,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有至少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环状管网连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仍能保持足够的供水量。对于高层工业建筑,其室内消防竖管也应呈环状,并且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100毫米。室内消防给水管道需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方便控制和管理。室内消火栓的布局应保证在任何部位都能到达两支水枪的水柱,两个消防水栓的距离和水枪的充实水柱都有具体标准。对于消火栓栓口处的压力也有明确规定,如超过限定压力,应采取相应措施。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其设置高度和出水方向也有具体要求。对于消防水箱的储存水量,也根据室内消防用水量的不同有所规定。
接下来是自动喷水系统的相关规定。不同类型的自动喷水系统适用于不同的室内温度范围。例如,湿式喷淋灭火系统适用于4到700摄氏度的环境,而干式喷淋灭火系统也适用于同样的温度范围。对于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场所,如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地下商店,都有明确规定。自动喷淋系统包括报警阀、控制阀、水力警铃等组成部分,每个报警阀控制的喷淋头数量也有限制。消防支管的管径、水泵的吸水管的数量、水泵房的出水管设置等都有明确要求。固定消防水泵应有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一台主要泵。消防水泵应在喷头喷水后一定时间内开始工作,并在火场断电时仍能正常运转。
文本二:核与辐射检测防护技术的就业方向及前景展望
核与辐射检测防护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具备环境放射性监测、电磁辐射监测、辐射防护和常规物理性污染监测的基本知识。毕业生可从事环境电离辐射监测和管理、环境电磁辐射监测和管理、辐射防护和环境监测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主要面向环保行业、辐射监测类和涉源企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在核电站、核、环境保护部门等单位从事核与辐射安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缺口较大。
文本三:放射技士考试时间与放射科简介
放射技士考试通常在每年的4月25日前后进行。取得放射医学技术专业学历并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考试。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之一,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放射科的设备包括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等多种设备。放射技师需根据临床请求进行各种放射检查操作,并规范地书写诊断报告。他们还需承担特殊造影和放射检查中的抢救工作。放射技师还必须是接受过专门教育和培训的专业人员,其能力需经正式机制进行评估和认定。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