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文言文考试概览
1. 高中语文型及内容
高中文言文考试是高考中的重要部分,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通常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等。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等。其中,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占比较大,包括古文阅读理解和古诗词鉴赏。
2. 试题难易比例
试题的难易比例通常为:易占30%,中占50%,难占20%。
3. 背诵范围
对于背诵的范围,主要包括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目,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韩愈的《师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还有一些诗歌与古文篇、段,如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4. 案例分析
以某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其中涉及到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文章主要讲述了古代井田制度下的教育以及后世教育的发展变化。题目要求对文章中的某些句子进行解释,如“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等。
二、对于未来文言文学习的展望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文言文的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学习资源的匮乏、教学方式的陈旧等,但学生们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却在不断提高。
答案:关于B解析的问题,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这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并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对于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方可立学;而今少卿竟然教导推贤进士。
B.即用民钱建造孔子庙;相如于是持璧后退,倚柱而立。
C.无珍宝以吸引四方游贩之民;询问征人前路。
答案:关于B解析,A项中的“乃”在两句中分别为副词和连词,意义不同。B项中的“而”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C项中的“因”在两个句子中分别为介词和连词,意义不同。D项中的“以”在两个句子中分别为连词和介词,用法不同。
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学习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人选。
B.各地修建孔庙是为了祭祀孔子,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弃的原因之一。这一点存在问题。实际上,官办学校的废弃并非仅因为修建孔庙,而是因为社会变迁、政治变革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C.慈溪县令修建孔庙并建学舍的举动得到了作者的肯定,这是为了教化当地人民。这一点符合古代教育的目的,即通过教育来传播文化和道德观念,提高人民的素质。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可用之才。这说明教育对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关于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查,原文中提到的是后世无井田之法是官办学校被废弃的原因之一,并非各地修建孔庙导致的学校废弃。因此选项B不正确。在分析文言文阅读方法和做题技巧时,首先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由于考试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考生必须独立解题,不能借助任何工具书。不少学生在心理上会感到紧张。在拿到文言文材料时,通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分三步进行阅读:初读全文、细读题目和重读全文。初读全文时要稳住心神,集中心思浏览或跳读一遍,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和人物关系;细读题目时要一一落实题目所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并利用好所给的选项进行排除法答题;重读全文则是对文意有个更深入的把握和复核的过程。在这一阶段需要排除干扰项、把握文意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题。另外还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邻里相推等方式正确判定实词词义并掌握虚词用法等技巧来解题。在翻译文言句子时也要结合语境把握句意并结合句式特点进行翻译同时注重落实重点虚词和实词的翻译。还要掌握文言文固定格式这一重要考点避免翻译出错。(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为必修课本的册数)
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李清照
9.声声慢(寻寻觅觅,4)李清照
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辛弃疾
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1)《战国策》
3.游褒禅山记(第三段,2)王安石
5.寡人之于国也(全文,3)《孟子》
8.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部分,4)司马迁
10.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5)陶渊明
母爱是伟大的,她在寒冬给你温暖,在炎炎夏日给你送来微风,在。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我在上二年级的时候--
我坐在教室里,无聊的听着老师讲课,时不时的把头转向窗户,窗外阴沉沉的,这个人都好像被厚重的乌云压得透不过气来,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我没带伞啊!要是下雨可就麻烦了。
我一边在心里埋怨自己为是么不带伞,又盼望着老师早点下课。可就在这是,轰的一声,天上开始下起了倾盆大雨。
放学了,同学们都有说有笑的离开了教室,眼看人渐渐走光了,雨却还没有减小的趋势,我象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冲出去?好,就冲出去吧。
我迅速跑下楼,刚想冲到雨里去,就被吓住了,老天,这雨怎么会这么大!我的决心一下就被浇灭了一半。
这时,我突然在雨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啊,是妈妈!妈妈来接我了!
2.七上 10《论语》十则孔子课标篇目
8.八上 21桃花源记陶渊明课标篇目
10.八上 22爱莲说周敦颐课标篇目
共16篇,可分为四层:(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论语》;(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3)考试三选层:2篇《陋室铭》、《爱莲说》;(4)考试不选层:5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
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 2000年《出师表》、2001年《爱莲说》、2002年《陋室铭》、2003年《曹刿论战》、2004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年《三峡》。
《诗经-卫风-氓》鉴赏《氓》是一首夹杂抒情的叙事诗。
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地叙述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
一、二两章是追叙,第一章,叙述自己由初恋而定的。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
她看到氓不开心时,温柔地安慰他,情感真挚。她多情,真心爱着氓,每当无法见到他时,都会感到深深的思念。她勇敢地追求爱情,即使在没有媒人的情况下,也敢于和氓同居。她忠诚于自己的感情,不仅自己搬到了氓的家,连自己的财物也一同带过去。
婚后,她安贫乐素,与氓共同度过艰苦的日子。她辛勤持家,承担起家务劳动的重担。她坚贞不渝,即使在家境逐渐好转后遭受丈夫的虐待,也始终保持着对氓的爱。在被弃之后,她展现出坚强刚毅的一面,冷静理智地处理与氓的关系。她从一位纯真勇敢的少女,到一个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她的性格随着与氓关系的变迁而发展。
通过氓和女两个形象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谁是真、善、美,谁是假、恶、丑。也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接下来是书法高考的相关内容。
在河南省的书法统考试中,上午需要临摹《元怀墓志》并创作《江村即事》。下午则进行篆刻临摹,如《上官建印》的印稿设计。福建省的书法统考则在泉州师范进行,考试内容包括临摹和创作两部分,字体自选。甘肃省的书法统考则更注重理论部分,包括填空、选择、简答和论述等形式。不同省份的考试还会有不同的临摹和创作要求。
在书法高考中,临摹、创作和理论都是重要的部分。考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深入的学习,才能在这三个部分都有出色的表现。书法高考也是展示考生书法水平和个性的重要舞台,希望考生能够珍惜机会,展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上午临摹:楷书方面,选择九成宫或颜真卿其中之一,隶书则选择张迁碑,临习字数不低于12个。使用的纸张为四尺整张,不得裁开。下午创作:内容方面,选择七言律诗进行创作。尺寸仍为四尺整张。书体包括行书、行草书或草书。
四尺整张竖式书写,右边进行背临,左边进行创作,不得裁开纸张。背临方面,考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字帖,但不得将字帖带入考场。按照字帖内容依次背临30字,不得掉字、漏字或故意颠倒顺序。创作方面,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体来赠予内人,例如张祜的禁门宫树月痕过诗。
对于临摹《要求背临》环节,考生需按照字帖内容依次背临30个字,但不得增加或减少字数和调整顺序。创作环节,考生可在篆、隶、楷、行、草等字体中自主选择任何一种字体,将指定内容在考卷上创作出一幅作品,且创作内容为繁体字,考生必须统一书写繁体字。
【湖南考点考题】上午8:30-11:30进行临摹,选择小篆峄山碑17字和多宝塔18字作为临摹内容。纸张为四尺斗方。下午创作内容则包括四尺斗方月落乌啼霜满天等诗句。还有临摹褚遂良雁塔圣教序28字以及楷创和行创的创作要求。
2013年兰亭书法艺术考题包括临摹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正书创作和行草创作等内容。四尺三开临摹内容包括隶书、楷书和行书等。
淮阴师范2013年书法试题则要求考生临摹隶书礼器碑和楷书张黑女墓志等,同时有创作要求。还有其他考点的临摹和创作内容要求,如江西省考点的临摹爨龙颜碑和李白《峨眉山月歌》的创作等。
下午的创作内容还包括《千字文》末尾的40字以及王冕的《墨梅》等。还有临帖和创作的时间、纸张尺寸等具体要求。
临帖体验及创作描述
在书法练习中,我选择对《灵飞经》的小楷和《史晨碑》的隶书进行临摹,使用四尺斗方宣纸。在创作时,我以“长江悲已滞,万里年将归”为内容,用自由书体书写,感受书写的自由与创作的乐趣。
接着,我选择了临摹小楷《灵飞经》60字以及隶书《张迁碑》集字对联12字,以“览千家述鸿绪,宗六艺守雅言”为创作主题。书写的诗为韦承庆的《诗一首》,字里行间透露出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的意境。
在山东考点的模拟考试中,我选择了临帖《张玄墓志》。要求使用行书或隶书,在斗方宣纸上进行创作,内容是王维的《山中相送》。上午我会临帖《元显俊墓志》与《兰亭序》,在四尺对开斗方纸上书写。而下午的创作则以元结的《欸乃曲》为主题。
在哈尔滨师范的模拟考试中,上午我会临帖欧体《九成宫醴泉铭》与隶书《曹全碑》,在四尺三开宣纸上进行练习。创作的部分则选择了史晨碑与张黑女墓志的片段,字数在20至28字之间。
下午的临帖活动包括行书《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以及颜体楷书。而创作的主题则是描绘了一幅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自然景色,并配有静谧的禅意诗句。这是来自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一首诗。
我还参与了其他多种临帖活动,包括楷书《麻姑仙坛记》、行书或草书、篆书或隶书等。创作内容则包括了感悟书法艺术的精妙以及描绘罗汉图的国画创作。其中,我还需完成篆刻内容“千人督印”与“厚德”,并设计印稿。
书法艺术的临帖与创作是不断提升自我、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创作,我深感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与自己的不足,期待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