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工程桩基检测人员考试,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其所在单位、服务的项目或户籍所在地应是山西省,同时需要遵守试验检测工作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并能胜任此项工作。对于申请检测员的考生,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及2年以上所申请专业的工作经历,或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初级专业(含技师、高级工)技术任职资格。而申请检测工程师的考生则需取得中级或相当于中级(含高级技师)以上工程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满足相应的相关专业学历的年限要求。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名参加检测员考试,从事试验检测工作两年以上且具有高级职称的可免试基础科目。
二、关于公路水运检测师的考试时间
公路水运检测师的考试时间是2023年6月17日至18日。报考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试验检测师的人员应符合《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制度规定》的条件。其专业工作年限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实习期不计入。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参加公共基础科目和任一专业科目的考试并合格,可取得相应级别和专业的证书。考试科目和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公共基础和其他具体专业领域如材料、道路、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等。
三、关于桩基动态无损检测法
随着大型工程的兴建,桩基础在地基工程中应用广泛。由于其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对桩基质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虽然直观,但存在许多不足,如设备笨重、成本高、工期长等,无法全面评价全部桩基质量。动态无损检测法则具有省时、省力、经济、简便、无损、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国外在桩动测技术方面有所发展,如波动方程法和静动法的应用。但也存在因测试人员素质与经验差异导致测试结果相差较大的情况。采用动态无损检测法时也需要保证测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水平。为了深入探究CAPWAP法和PDA仪器的实际应用效果,美国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FHWA)委托了麻省理工的佩柯斯基(S.G.Paikowsky)教授进行专项调查。基于其所收集的关于206根桩的动静对比试验数据,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如图2-4-2所示。在图中,横坐标代表贯入1英寸所需的锤击数,而纵坐标则表示静荷载试验结果与CAPWAP实测结果之比值。从图中数据可见,多数情况下CAPWAP所提供的桩承载力比静载的结果要小,但也存在偏大的情况。
在分析桩的打入性能和承载力时,除了广泛应用的CAPWAP程序外,国外还有WEAP程序和TNOWAVE程序等,这些软件同样存在与CAPWAP程序相似的问题。
在我国,桩的动测技术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特色。自第一次在北京召开的“桩基动测学术交流会”以来,桩的动测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随后,《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小应变动测法进入了实用推广阶段。目前,动力测桩技术已经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动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关于桩动测的学术争议也随之得到解决。例如,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已经证明,用小应变激振方法可以检测桩的完整性。目前几乎所有动测桩单位都采用此方法。尽管有部分单位在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方面仍有不足,但技术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将桩视为一种一维弹性体,在受到纵向稳态振动时,通过改变其边界条件,我们可以获取桩的动力反应,其中包含有关材料的信息。研究桩的动力反应曲线可以评估桩的质量和桩基的承载力。
桩的稳态激振测试系统如图2-4-13所示。超低频信号发生器产生5Hz至1500Hz的自动扫描正弦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推动桩顶中心的电磁激振器,对桩施加稳定的动态激振力。在桩顶和激振器之间,有力传感器监测激振力的大小。桩顶拾振器接收桩的振动信号,经过测振放大器与IBMPC/XT机相连,可以计算并打印出成果图件。
当我们使用一定能量在桩顶进行激振,产生的激振力为F(ω),桩身内会产生应力波,并沿桩身向下传播。在密度不均匀的界面上,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到桩顶。这时,我们可以在桩顶使用拾震器直接测量到桩基系统的速度反应U(ω),进而得到速度导纳。
速度导纳取决于桩基系统的质量、阻尼系数和抗压刚度。以频率f为横坐标,以速度导纳绝对值为纵坐标的导纳反应曲线,如图2-4-12所示。不同的桩-土体系会有不同的导纳反应曲线,速度导纳曲线是评估桩基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已知桩长L和测得的频率差Δf来计算波速vc。正常混凝土的波速vc通常在3300~4500m/s之间。如果计算得到的vc小于此范围,那么混凝土的质量可能较差。我们也可以通过Δf和正常的vc值反算桩长Lm,质量好的桩的L应该等于Lm。如果Lm小于L,那么可能在深度处存在质量问题。
特征导纳是指导纳频谱曲线上振幅的几何平均值。通过实测的特征导纳与理论计算的特征导纳的比较,可以判断桩基的质量。如果实测值接近理论计算值,说明桩基的质量及完整性较好。
在低频激振时,桩的振动可视为刚体运动或平动,此时的导纳曲线接近于直线。斜率的倒数就是桩的动抗压刚度KD。KD的意义在于反映桩周土对桩柱的弹簧支承刚度,与桩的承载力有一定联系。KD值与静刚度KS之间的统计关系可以评估单桩承载力,并估计工作荷载下桩的弹性位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些不易获得理想曲线的情况。测得的谐振峰中可能会掺杂一些假峰。为了区分真假峰,我们需要测定随频率变化的速度导纳相位变化曲线,即导纳谱相频曲线。相频曲线上的零相位点所对应的导纳谱幅频曲线上的波峰,就是有效的谐振峰。
对于不同类型模型的导纳谱曲线特征,幅频曲线的低频段通常与理论导纳谱曲线相近似。利用相频曲线的零相位点可以准确地找出谐振峰。例如,如果谐振幅间隔均匀、整齐,平均频差为1450Hz,按公式vc=2×L×Δf计算,波速为4350m/s,这被认为是完整正常的波速。如图2-4-14所示。
设备包括发射探头、接收探头和声波测量仪。其中探头要求发射功率大、接收灵敏度高、指向角合适、频带较宽、谐振频率为20~50kHz等。在灌注混凝土之前,需要下二至四根镀锌铁导管固定在钢筋骨架上,用于声波检测。检测时通常使用岩石声波参数测定仪,按单发双收的工作方式测混凝土桩的声参数。
制定异常的判断标准是声波检测法的重要一环。一种做法是根据实测资料(包括混凝土小样的资料)制定判断异常的标准;另一种做法是根据概率统计原理制定判断异常的标准。后者更为科学,但在工程实践中需要注意剔除不合理数据以避免漏掉异常点。为了预防因两根预埋管之间的距离变化引起的假异常,引入了距离判据。图2-4-18为判断异常的电算程序框图。框图中的N为测点数,P为某点声速出现的概率,若N·P<1,则说明这个测点的声速(通常为低速)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出现,其声波传播路径上可能有缺陷。参数Ka由单点声速vpi、所有测点声速平均值以及速度均方差σ等参数求出,也可由概率P查正态分布概率表求出。
在检测现场,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划分出异常带(或点)之后,可在包括异常带的一定深度内加密点距细测,使用方法主要有交会法和视速度——代数重构法。
交会法是将置于测量导管中的发射和接收换能器以较小的点距,如10~20cm,按“水平同步”方式及“斜同步”方式依次对异常带测量。处理资料时,将每条射线的声速平均值(射线行程除以首波到时)或者波振幅比标注在声波射线图上,如图2-4-19所示,用来评价缺陷的性质和存在的大致范围。
由该图可以看出,在标高为-5.2m附近,有一低速异常,因为穿过这一区间的三条射线速度(3.67,3.4,3.83)均较低,该处纵波速度vP,应取三条射线速度的算术平均值3.6(km/s)。这种作图交会法简单直观,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些射线在桩内并不都是近似直线传播的,有时也会由于绕射、折射干扰而造成较大的解释误差。
关于视速度———代数重构法,其实就是层析成像技术中的透射层析方法,最早源于医学中的 X射线层析成像技术。这里给出两个图示计算结果。图2-4-20的①是为使用代数重构法而将声波透视空间离散化,图中分成十八个网格,虚线表示声波射线的路径;②测定对象是一根直径为400 mm,长5 m且在3.2 m深度上充填有炉灰渣的砼桩,图中所示为对2.8 m至3.8 m一段用视速度———代数重构法细测的解释成果。由图中的等值线很容易看出炉灰渣的含量及分布情况;③是另一砼桩的视速度———代数重构法细测的解释结果。在-2.4 m处有一水平层状异常,应推断为断柱(已知是炉灰渣)。
评价混凝土灌注桩质量和力学性质的参数有:纵波平均速度v-P、动弹性模量Ed、准抗压强度Pm以及声速vpi的离散系数和出现频率等。表2-4-2为刘渝等根据工程实践,参考技术文献及规范要求,提出的混凝土质量等级的声参量指标,可供参考。
使用岩石声波参数测定仪器在现场只能取得纵波速度、首波幅值和声波信号波形。
计算动弹性模量还需要横波速度和密度等参数,这两个参数可通过对砼小样的测试取得。准抗压强度Pm可以用下述两种方法来求取,一是根据纵波速度在vP-Pz曲线上找对应的Pz值作为Pm;二是通过公式(2.4.15)计算:
式中:K为调整系统,根据基桩有无缺陷,缺陷的性质及大小、数据的观测质量等因素确定;vPr为砼小样的纵波速度;Pr为砼小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利用声波检测法的粗测、细测和砼小样的测试参数,参考表2-4-3的标准,可对混凝土基桩质量作出总体评价。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