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一、古典舞基本功概览

问题一:舞蹈基础训练内容都有哪些?

1. 压腿、踢腿、横叉、竖叉、撕叉、滚叉、下腰、涮腰等,这些都是多数舞种共有的基本功训练。

2. 还有如平转、踏步翻身、前桥、后桥等动作,以及倒退前桥、倒退后桥等,这些都是构成舞蹈基础训练的重要部分。

二、芭蕾舞基础训练详解

问题二及后续问题: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内容及重要性。

1. 站立的基本形态、脚的位置、手型手位、扶把练习等都是芭蕾舞的初步训练内容。

2. 擦地、半蹲、蹲、五位擦地、小踢腿、划圈等动作则进一步训练了舞者的身体协调性和技巧。

3. 而大跳、旋转等高难度动作,则需要舞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才能逐渐掌握。

三、详细解析基本功中的要点

1. 压腿:这是打开腿部关节韧带的关键训练,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在压腿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胯部的位置,避免出胯和斜胯。

2. 压肩: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放松头部和脊柱,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3. 脚背训练: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逐步使脚背绷成月牙型。

四、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的区别

少儿舞蹈培训应注重结构简单、易学的动作组合,以适应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可以逐步加大难度,变换花样,以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五、把杆上的动作组合解析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等,这些都是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的动作组合。

六、踢后退技巧讲解

在踢后退的过程中,要保持上半身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再过度到踢后退。

七、大跳动作的讲解

大跳动作是为学习中间跳跃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做这一动作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舞蹈训练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这也是舞者成功的重要基石。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需要站好八字步,保持膝盖挺直,头平视前方。在踢腿过程中,身体上半部分要保持稳定,不能侧身回头,胯部不能松弛,脚背和膝盖都要保持紧绷。特别强调,要避免身体前倾。

针对中间大跳的预备动作,需要借助手扶把杆进行跳跃组合训练。在做动作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过程中脚背要绷紧,膝盖伸直,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拢着地。

为了培养腿的力度和开度,无论前腿还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夹紧,眼睛注视前方。在踢腿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脚背和膝盖的紧绷。许多学生在踢腿时为了让腿部碰到身体,上半身会极力向前够,这样做颈部会往回缩,头向前探,双膝弯曲,非常难看。在踢腿前要告诫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

那么,练舞蹈要练哪些基本功呢?其中包括练习倒立。有些人练习倒立时会靠墙进行,一开始力量小可以倒40秒,然后逐渐加时间。通过这样定时练习,既能锻炼手臂的力量,又能锻炼头部。一开始可能会不习惯,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倒立,也可以闭上眼睛。如果刚开始不适应就不要硬来,如果眼睛和耳朵受不了就下来。除了手臂的力量,控制倒立平衡的部位还有颈、腰。其中腰的控制是最重要的。身体的协调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三个部位的感觉都有了以后,就要练习这三个部位的协调性。

至于舞蹈基本功有哪些,这要根据你学的舞蹈种类来区分。多数舞种都会有的基本功训练包括压腿、踢腿、横叉、竖叉、撕叉、滚叉、下腰、涮腰、搬腿、抢脸等。不同舞种还有其特定的基本功训练,如芭蕾形体训练的基本功包括站立的基本形态、脚的位置、手型、手的位置、扶把练习等。

对于刚学习舞蹈的人来说,脚腕是没有力量的,所以会出现站不稳的情况。提高方式包括开脚、直膝、包臀、立腰、立背、展肩、立项、沉气、拔头顶等。在练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身体的协调性,保持向上立的体态,如果重心左右摇摆不定,那么肯定站不稳。

舞蹈基本功是舞者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锻炼,才能达到高水平的境界。一、动作练习的基本要点

对于舞蹈中的动作练习,良好的“行”态能提高舞姿的准确性并强化舞蹈过程中的重心控制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多种练习方式,如步伐单一练习、步法组合以及步法舞姿综合组合等。“韧”是指身体的柔韧度,它关系到脚背、腿、胯、腰、肩等部位的韧带及关节的柔韧及拓展,解决好了“韧”的问题,身体的空间表现力就会增强,完成动作的阻力就会减小。

动作的“快”要求速度快,快而不紧、快而不懈,这需要用到把杆的小踢腿、弹腿、大踢腿,甩腰,以及把下的小跳、大跳等训练方式来提高。“轻”要求动作完成要轻松,腾空要轻飘、落地要轻缓,通过蹲组合、控制组合、跳跃组合等练习可以提升“轻”的质感。而“稳”则要求动作行云流水、舞姿转换精确,通过移重心组合、气息控制组合和舞姿静立等训练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性。

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概述

中国古典舞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性,其训练主要围绕形、神、劲、律进行。形指的是外形,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外部形态特征。神则是民族的神韵、神态和气质,是古典舞的内涵。劲是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节奏特点,而律则是韵律及运动规律。这四大要素构成了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缺少了它们,就失去了古典舞的精髓和民族风格特性及神韵特征。

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的任务是培养既有神韵又有技术技巧的全面能力的演员。在训练中,需要特别注意以躯干为核心的重要特征,完成舞姿以及技术技巧。由于古典舞需要大幅度的软开能力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因此刚柔并济是中国古典舞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和训练上追求的目标。

三、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介绍

古典舞基本功教材包括多个动作和技巧,如云间转腰、燕子穿林、风火轮、云手、青龙探抓以及吸腿等。这些动作和技巧不仅具有鲜明的风格和规格,而且动势特点鲜明,需要遵循中国古典舞自身的运动规律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达到更理想的训练效果。

7. 掖腿动作:腿部动作要表现出动力的推进,脚需绷紧,膝盖带动上提脚腕,然后将动作腿顺着主力腿向上抬至膝盖窝位置。

8. 端腿展翅:也称为“老鹰展翅”。这个动作中,动力腿需要端平,主力腿则蹲下,同时上身前俯贴近动力腿,双手背后展开,眼神要朝着手所指向的方向望去。

9. 踹燕:在前腿达到90度角的基础上,动作腿继续保持水平状态,身体向后倾斜与动作腿保持水平,目光注视动作腿。

10. 姿态斜腰:在点步的基础上,主力腿下蹲,骨盆向后倾斜约45度,同时送胯、横拧,形成一个向后的大斜线。手要收回至肋旁,然后向斜上方刺出。眼神随着手的移动而变动,身体也随之向外拧、倾斜至45度。

11. 掀身探海:在探海的基础上,上身与动力腿要呈现出向斜后上方卷起的感觉。动力腿需要掀身、掀胯,同时在掀身的基础上敞胸、拧腰。

12. 冲天炮:在探海舞姿上,动力腿继续向上抬起至180度,骨盆随着腿的高度前倾至完全垂直贴在主力腿上,形成一个直体前倾180度的“垂直面”。

13. 踏步蹲:在踏步的基础上,保持上身直立,左脚后撤至右脚跟旁,脚掌着地全蹲。重心放在两脚间,后腿膝盖从前腿膝盖后窝向前腿外侧伸出,大腿要重叠贴紧,同时立腰、提胯,注意臀部不可坐在脚后跟上。

14. 卧鱼:姿势如同踏步蹲,双膝重叠,盘坐在地面上,上身拧仰,手臂托按掌。

15. 前屈腿姿态斜腰:在姿态斜腰的基础上,动作腿向前抬起90度并屈腿。

16. 双手膀:也被称为“立身射燕”。动作中,后腿绷脚点地,上体借助腰部力量向后移动,动力腿小腿抬起,膝盖主动向主力腿正后方伸出,距离主力腿约6-7寸。

17. 斜探海:在立身射燕舞姿的基础上,加入旁提和敞胸的动作。手臂引领到托掌提肋弯腰,眼神随着手动,然后看向侧下方形成斜探海的姿态。

18. 仰身后腿:在后腿的基础上,动作腿弯曲,身体后仰,手臂上侧位。

19. 探海:角度达到170度以上,骨盆前倾,挺胸抬头。动作中,头与动力腿的脚尖同时上翘,形成头顶与脚尖往正上方延伸的态势,主力腿脚要扎实踩地,重心落在脚掌上,动力腿要主动带动上身动作。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396178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