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暨南理论物理专业考研心得分享
身为四跨考生,压力重重,直至前几天复试名单公布才如释重负。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学习的是冷门的工科专业,一年前我决定跨考暨南理论物理专业。初试成绩为政治61,英语71,量子力学115,普通物理128,总分375。
一路走来,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鼓励,无以回报。我想通过分享我的经验,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参考,传递助人为乐的精神。虽然谈不上是经验分享,但更像是对这段时间的总结和反思。
我的本科学习经历并不出色,就读于一所无名的二本学校,学习的专业非常冷门。我产生了强烈的考研愿望,并选择了跨考理论物理。在备考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跨考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时间紧迫;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生活状态产生了疑惑;我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希望能早日为父母减轻压力。这些看似都是理由,其实更多的是借口。考研最重要的是坚持。
工作大半年后,我发现工作与我想象的完全不同。复杂的人际关系、微薄的工资,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辞职念头。第二年的四月,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辞职,全身心投入考研复习。
我要强调的是,考研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毅力。我所考的专业(理论物理)尤其如此。考研的目标和动力至关重要,无论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前景、学术追求,还是学历提升,都需要一个明确且能够支撑自己不懈努力的动力。考研的生活很苦,每日的三点一线——图书馆、食堂、宿舍,需要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
关于学习方法和时间安排,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时要踏实,玩耍时也要尽兴。如果觉得学习累了,可以听听英语或放些背景音乐来学习。中午的休息非常重要,只有休息好才能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对于政治的学习,如果所选专业对总分要求不高,过多地投入在政治上可能并不划算,不如将时间用在专业课或外语上。我从10月20日开始复习政治,平均每天2小时。阅读大纲效果较好,红宝书容易让人困倦,但主要是个人喜好问题。重要的是理解思路,不必死记硬背。细节不是考试的重点,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背诵。
我的英语基础薄弱,六级还未通过,尤其是工作近一年后,背单词更加困难。但有一个朋友,英语四级考了十次还未通过,考研英语却考了60分以上。基础差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坚持。考研英语单词是突破点,真题是核心,作文是重点。单词必须每天背诵,网上有许多背单词的攻略可以选择试试。
真题方面,《黄宝书》是推荐的资料,感觉还不错。复习时要以真题为主,天天做真题,关心的是解题思路,而不是正确率。关于语法,我基础较差没有专门复习,遇到长句难句就多读几遍,对照翻译读句子,理清句子结构。作文要多看多背,更关键的是多练。
在量子力学方面,我基本上阅读了国内各个版本的教材。曾谨言的《导论》、钱伯初的书、哈工大井孝功、周衍伯的书都翻过。对于考研来说,曾谨言的《导论》是最好的教材。曾的书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角动量和微扰这两处写的不好。钱书的角动量写得简洁明了,井书的微扰写得比较清晰但较为深入。国外的名著如朗道《非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原理》由于篇幅和难度原因没有深入阅读。习题方面推荐张鹏飞的《量子力学学习指导》和曾和钱合著的《量子力学习题剖析》,这两本书对于量子力学的计算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最后谈谈南大的量子力学考试情况。南大近年来的题目风格有所变化,加入了英译汉或汉译英的题目,这在其他学校也普遍存在。南大的历年真题可以在曾谨言的书上、课后题及习题剖析上找到影子。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关注散射方面的内容,南大曾连续几年考到相关题目。近三年的题目据说由南大“高量哥”出题,题目较为诡异。山大陈鄂生的《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有暨南1992—2010年量子力学的答案,对于考研是不错的资料。
以上就是我对考研的一些心得和体验,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一、备考指南
面对诸多学术挑战,每个学校的课程及考试都有着其独特的侧重点和难易度。考生在选择教材及备考资料时需根据学校与专业而定。关于普物教材,有多个选择。但需要记住,每本教材内容大体上相通,要仔细比较其侧重点和内容深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对于普物的学习,不必拘泥于官方推荐的教材。其他书籍如张三南大的普物、新概念的普物等也是不错的参考。历年真题也是备考的重要资料,因为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历年真题中的知识点。
在考试过程中,不要因为题目简单而轻视它,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掌握做题的速度与质量。从每年学生的反馈来看,南大的考试难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在某些年份简单些。而无论是复试还是初试,考试的重点都集中在基础知识上,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在面试环节,要展现出自己的自信与实力。无论是不是985、211的学生,只要分数高、表现优秀,老师都会给予充分的考虑。在面试中,老师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因此平时多积累、多准备总是没错的。
二、暨南国际本科分数线
暨南作为一所优秀的综合性,其国际本科教育备受关注。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情况有所调整。根据往年的数据,暨南在广东省及其他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均较高,说明学校的招生标准较为严格。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除了学术成绩外,语言能力也是重要的考核标准。学校通常会要求申请者提供英语水平证明,如TOEFL或IELTS成绩。学校还重视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背景,因此在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的个人陈述、推荐信等材料。
在申请暨南国际本科时,应提前了解申请材料的准备和提交时间,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申请。由于录取名额有限,竞争也很激烈,申请者应早做准备,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三、暨南研究生复试内容
暨南研究生复试内容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素质、外语听说能力、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复试采取面试考核方式,总分为200分,包括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两部分。其中,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复试录取总成绩。
在复试中,考生需要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科研潜质等方面的能力。考生还需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表达和礼仪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准备研究生复试时,除了复习专业知识外,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外语听说能力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训练。
1. 制定复试导师的选拔、培训办法和行为规范,加强对复试导师的政策、业务、政治、纪律等教育,使导师了解政策、熟悉规则、掌握方法,提高导师科学选拔人才和规范执行政策的能力。
2. 明确复试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与复试导师签订工作责任书,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群体的作用。
3. 各及复试导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把复试作为近期研究生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确保人才选拔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和精力投入。
4. 科学设计复试内容。针对网络远程复试形式设计新的复试内容,应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不同、不同学科要结合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复试内容,做出更加科学的考核标准,确保复试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
5. 各复试小组组长要在复试前组织导师们商议复试程序及考量侧重点,科学提问,翔实记录。每个复试小组由不少于5名教师和1名工作秘书组成,复试教师应由研究生导师或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组成,其中研究生导师不少于3名。在评分前可召开复试小组会议,共同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记录须交研究生管理部门集中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
6. 各原则上以专业为单位组织复试,其中理论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不含光学)、公共管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按一级学科统筹招生指标的专业须按一级学科组织复试;中国史、电子信息(信息科学技术)、内科学(第一临床医)、外科学(第一临床医)、眼科学(第二临床医)等专业须按研究方向组织复试。同一学科(专业或方向)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难易程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应统一。
7. 各要严格过程监管,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强化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提前组织模拟演练,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对复试全程录音录像,音像材料由各研管办指定专人妥善保管,保存期10年,以备查阅。
8. 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要给考生充分表达的时间。
9. 复试前务必通知到每一位具有复试资格的考生,方式有效且能保存记录。如短信、E-MAIL或电话录音,均要有考生收到复试通知的回复,并且要保存到录取通知书发放时。
10. 有直系亲属关系或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人参加考试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不能参加此次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
11. 全体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人员须签订《保密责任书》。
12. 科学布置复试现场,严肃规范复试流程。复试过程中,导师须关闭通讯工具,并集中保管。
13. 复试期间,学校领导、研究生院、纪委办公室与监察处及督导委将到各巡查,详细检查复试情况。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