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前心理学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一学前教育心理学期末及答案专科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个体心理发展
2. 知觉
3. 自传体记忆
4. 自我中心
5. 社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_________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 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_________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 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
5.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学前儿童的_________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7. 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_________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_________,最后发展到_________。
8. 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 华生强调_________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_________,强调对_________。
10. 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_________,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_________决定的时间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 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3. 简述依恋的特征。
四、论述题(16分)
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材料: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如何根据此类气质进行教育。
###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这16种人格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三、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称为“大五人格”。
这五种人格特质是: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随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四、艾森克的人格三因素模型艾森克(Eysenck,1947--1967)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three factor model)。这三个因素是:①外倾性(extraversion):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②神经质(neurotici):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③精神质(psychotici),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 EPQ,1986)。
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1)问题解决的策略;策略不同,问题解决的效率不同。(2)已有知识的数量和组织方式等;如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效率差异。
(3)知识表征的方式;可能影响问题的解决。(4)心理定势;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
(5)功能固着;(6)动机;动机强度不同,影响大小也不同。(7)情绪;(8)人际关系;团体协助会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反之,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学过之后,你对“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什么新的认识?答:从探究事物的关系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从操作和控制变量的程度上看,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真实验法、准实验法和非实验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 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二、实验法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 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境或实验情境。 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
总得说说是哪本教材吧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A)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2分)1.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 A马斯洛 B罗杰斯 C布鲁纳 D班杜拉2.教师经常变化每周小测验的时间,这属于( B)强化。A.定时距式 B.变时距式 C.定比率式 D.变比率式3.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避免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D)。
A.比较难的任务 B.非常难的任务 C.非常容易的任务 D.难度适中的任务4.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 C)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 C复制过程 D动机过程5.学习形成两个或多个的与反应的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与反应的联结是(A) A连锁学习 B信号学习(每题2分)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经典代表人物是(D)
A 布鲁纳
B 奥苏伯尔
C 加涅
D 皮亚杰
2.奥苏伯尔用来解释有意义学习过程的是(C)
A 强化说
B 试误说
C 同化论
D 发现说
3.下列哪项属于元认知监控的实例(C)
A 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的预测自己的分数
B 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 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4.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就允许他离开禁闭室,这属于(B)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
5.回答“心理学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主要运用的是(A)知识。
A 陈述性
B 程序性
C 策略性
D 常识性
软件简介:以下是关于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法规、心理学及学前教育等领域的相关软件试题。
一、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1. 题目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试题第一板块为填空题,共15分。例如:凯洛夫主编的某书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创立,年份为1939年苏联出版。考生需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的字词。
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本题库包含关于教师职称考试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例如: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是什么时候?答案:1986年7月1日。题目大小未知,授权方式免费下载。此类试题涉及简答题,主要考察对义务教育法及其相关法规的了解程度。
三、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概论试题
本题库包含关于『教师职称考试』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概论的试题,题型为填空题,共25分。例如:实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还有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相关知识考察。软件大小未知,授权方式为免费软件下载。考生需掌握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的基本知识,以备考试之需。
四、教育法规试题及答案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