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一例焦虑情绪求助者的心理咨询服务纪实
【摘要】近期,我们为一焦虑情绪困扰的求助者进行了心理咨询服务。服务过程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针对其非理性信念进行了有效的矫治。通过引导求助者学会采用新的、合理的认知方式,成功改善了其考试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问题,并帮助她学会用更加现实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去面对生活。同时辅以放松疗法,使她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本文详细记述了此次心理咨询服务的全过程。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案例分享
求助者鹏(化名),今年12岁,是六年级的一名学生。他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爱,也是同学们的学习榜样。近期,鹏出现了情绪烦躁、焦虑、睡眠不佳等问题,导致学习状态受到影响。他害怕各类考试,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
主诉与个人自诉:近一个月来,鹏感到情绪烦躁不安,学习时出现走神现象,作业效率明显下降。他十分在意自己的成绩,对升学考试感到特别紧张。之前的一次数学考试得分不高,受到老师批评,他对此深感懊悔,并担心未来的考试结果。
综合临床所收集的资料,该求助者智力正常偏上,无感知异常,无精神病症状。其焦虑情绪与非理性信念密切相关,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二)诊断:一般心理问题,属于焦虑情绪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其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但反应强度不甚强烈,未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未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根据心理测试量表的结果,提示有中等程度的焦虑。
(三) 原因分析
1. 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接连几次考试不理想,自信心严重受挫。
2.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求助者的期望值过高。
3. 学校老师及同学对求助者的期望也过高。
4. 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如作为优等生,每次考试必须优秀才能考上最好的初中。
5. 性格上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四)咨询目标与治疗方法
咨询目标: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分析考试失常引起的非理性信念所导致的情绪困扰,减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后果,缓解焦虑、担心等情绪,改善睡眠状况。并学会肌肉放松技术,初步控制心理紧张。远期目标为改变非理性信念和不合理的行为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
文本一:关于合理情绪疗法及其原理深度解析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也被称为ABC理论疗法。其中,A代表触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此事件的看法、解读和评价,而C则代表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这种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引发人的情绪和行为变化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解读和评价。求助者常常采用一些与现实不协调的、非理性的认知来分析事物,从而产生自我焦虑情绪。通过改变其非理性的认知、态度和观念,可以调整其不良情绪和行为。该求助者可以更正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从而促进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肌肉放松训练的原理在于:身体肌肉的放松与情绪的紧张是一对相互制约的状态。在同一时刻,个体的这两种状态不可能同时并存。一种状态的出现或加强必然导致另一种状态的减弱或消除。放松技术是一套使全身肌肉深度放松的技术,以放松的状态对抗紧张的状态,从而达到缓解、消除紧张情绪的目的。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和咨询师的权利与义务包括:求助者可以选择咨询师并更换不满意的咨询师;他们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关于咨询方案、收费和时间等方面。求助者也有义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规则和咨询时间,尊重咨询师,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对于咨询师来说,他们有权利了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相关资料,并本着负责的态度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他们也需遵守规则,尊重求助者,并提前告知特殊情况。咨询的时间和费用为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属于学校工作,免费。
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在咨询开始时,应充分尊重求助者,通过摄入性会谈法收集详细资料,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解释技术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的关系,并结合自身问题给予初步分析。建议求助者记录自己的困扰和情绪反应,初步分析并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接下来,通过进一步解释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自己的认知和信念与现实的不协调。找出这些不合理的信念,结合求助者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促使其改变不合理信念,从而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模式。通过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启发求助者对非理性的信念和行为模式的认识,并用理性信念取代之,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需帮助求助者认识到非理性信念在心理问题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话和辩论,让求助者具体描述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和不良想法,然后以理性的观点进行反驳,增强自信心。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其他非理性信念,并用理性信念取代之。当求助者逐渐建立合理的理性观念时,考虑使用肌肉放松训练来进一步减轻其焦虑情绪。
文本二:咨询实例解析——针对焦虑情绪的合理情绪疗法应用
在一次咨询过程中,求助者表示因几次考试失利而感到十分焦虑。咨询师通过摄入性会谈法了解详情后,发现求助者的焦虑源于一些非理性的信念,如对考试结果的过度在意和过度等。咨询师使用苏格拉底式的辩论方法启发求助者认识到这些非理性信念的存在和影响。通过对话和讨论帮助求助者逐步用理性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如认识到考试失误并不意味着未来的失败等。同时布置作业让求助者记录自己的困扰和情绪反应,并初步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肌肉放松训练是建立在一种理念之上,即身体肌肉的放松与情绪的紧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特定的时刻,个体的肌肉状态与情绪状态不会同时处于紧张或放松状态。一种状态的出现或加强必然会导致另一种状态的减弱或消失。放松技术是一套引导全身肌肉深度放松的方法,以对抗紧张状态,达到缓解甚至消除紧张情绪的目的。
在进行训练时,要求求助者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去除所有饰品,尤其是隐形眼镜,并跟随指导进行肌肉放松练习。求助者可以坐在椅子上,确保身体舒适。
咨询师现在开始引导放松练习,请求助者尽量放松,闭上眼睛,按照指导语的指示紧张、放松某些肌肉群,并感受紧张和放松的不同感觉。每组肌肉紧张5秒后慢慢放松,保持10秒,然后进行下一次练习。
具体的肌肉群练习包括:
1. 双手握拳,弯曲手腕,感受前臂的紧张感,然后松开拳头,伸直手腕,体验放松的感觉。
2. 前臂弯曲并外旋,双肩向耳部耸起,然后放松,感受紧张和放松的差异。
3. 头部靠向椅背,皱起眉头,保持5秒,然后舒展眉头,颈部放松。
4. 紧闭双眼,咬紧牙关,嘴角向后,双唇紧闭,感受面部的紧张感,然后自然放松。
5. 将下巴贴近胸部,感受颈部肌肉的紧张,然后放松。
6. 拱起后背,挺起胸部和腹部,感受后背的紧张感,然后放松。
7. 深吸气,憋气5秒,然后呼吸放松,感受紧张与放松的对比。
8. 绷紧腹部肌肉,憋气5秒,然后呼吸。
9. 收缩括约肌和臀部肌肉,感受紧张感,然后放松。
10. 伸直双腿,使脚、小腿、大腿肌肉紧张起来,然后放松,全身放松。
训练结束后要求求助者在家中安静的房间中继续练习肌肉放松,每天练习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随着练习的熟练度提高,每次的时间可以缩短到20分钟左右或更短,次数也可减少。
除了日常练习外,还可以采用表格记录每日的训练情况,用1至5的级别表示放松状态的深度。1代表最浅的放松状态,5代表最深的放松状态。这样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练习进展,也方便咨询师的检查和指导。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还需要引导求助者学会如何在考试或其他紧张情境中使用肌肉放松技术。当求助者面临紧张情境时,他们可以想象自己正在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从而缓解紧张情绪。咨询师还可以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建立理性、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当求助者学会简单的放松法后,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紧张情境。为巩固效果和提高求助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咨询心理学相关书籍和资料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注:参考书目略)除了上述方法外也可以通过报名网站查询心理咨询师考试是否报名成功包括到报名地点查询或到归属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查询以及通过证书查询网站验证所获证书的真伪。鉴定中心信息化管理员联系信息一览:
1.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路3号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
2. 天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黑牛城道40号
邮编:300211
联系电话:
3. 河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地址:石家庄市维明北大街120号
邮编:050051
联系电话: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