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想要成为一名乡村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吃苦耐劳的品质。农村环境相对恶劣,教学设施较为落后,因此需要教师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适应艰苦的环境,不畏惧挑战。
农村的经济条件不如城市,教师的薪酬相对较低。还需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计较短暂的物质回报,而是将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愿意为祖国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最重要的是,乡村教师必须有一颗真心,真心实意地想要教育农村的孩子。由于农村孩子接受的教育资源有限,教师需要有耐心,不厌其烦地教导每一个学生。在平凡的教学中孕育伟大,这就是乡村教师的光荣。
二、乡村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时间安排
教师资格证考试并无城乡之别。自2015年起,教师资格证考试实行统考,各地的时间安排是一致的。
统考一般每年进行两次,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关于报名及考试的具体时间,可参考当地教育局当年的公告。
三、乡村学校为何难以留住老师
乡村学校面临留不住老师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乡村学校往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尽管为了山区的孩子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但相对于城镇学校,其环境和设施仍然较为落后。
乡村教师的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实际上与城镇教师相比仍有差距。乡村教师往往面临着工作环境和待遇的困扰。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资源的匮乏,乡村学校教师难以获得与城镇教师同等的机会和资源。例如,乡村教师难以接触到最新的业务信息,接受培训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这些因素导致乡村教师感到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进而产生流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改善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乡村教师。例如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出台更多优惠政策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乡村教育的持续发展。乡村中小学面临优质生源和优质师资流失的问题,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在当下“高徒出名师”的社会背景下,中心城区学校为了争夺优质生源,不择手段,导致乡镇中小学的优质生源大量外流。随着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家长们为了孩子们的学习成才,不惜在中心城区购买昂贵的学区房。有关系的家庭也在想尽办法进行生源输出,加剧了乡镇中小学优质生源的枯竭。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乡村学校出优秀成绩的难度加大,年轻教师也因此感到前途渺茫。
乡村学校的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环境较为封闭,导致很多年轻教师难以融入其中。过去乡村学校的民师较多,高学历者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数为本地人或年龄较大者,可能存在倚老卖老的现象。这些都增加了年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不安全感。乡村教师的待遇相对较差,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待遇不如城市教师。乡村教师的精神生活也极为贫乏,缺乏娱乐和休闲的场所。这些因素都使得乡村学校难以留住优秀的年轻教师。
乡村学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且生活条件较差。乡村学校的自我发展空间也较小,教师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乡村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也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教学压力。这些因素使得乡村教师的成就感较低,工作积极性受挫。
乡村学校要想留住教师,需要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法规,提高乡村教师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也需要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应重视农村教师的个人发展问题如专业成长和职务晋升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乡村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作为一名在农村教学多年的教师深有感触的是农村教师往往是全科教师身兼数职教学质量却要和城里的老师同等考核农村教师往往很吃亏此外由于城乡教师待遇差距以及社交范围相对较小等原因也使得很多乡村教师面临家庭问题和生活压力的挑战这也是乡村学校难以留住优秀师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让乡村教育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5.职业认同感幸福感无法比。很多乡村青年教师,是将乡村学校作为一种备胎方案,过渡阶段,自身对乡村教师的身份就不认同。不仅如此,身边的亲人,朋友对乡村教师职业的不认同伤害更大。没有认同感,何来幸福感?
6.实际收入无法比。虽然乡村教师有乡村补贴,但实际收入还是低于城市教师的。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学校所有教师严格按照上面的安排,每天多上一节课以便弥补学生们因疫情而落下的课程,和城里四点钟课堂的教师一样的时间放学,但城里教师四点钟课堂是有额外收入的。
比较了一下,乡村教师比城市教师合法收入大约每月会少1000至1500元。至于补课这一块,现在很少有补课了,除了极少数还在顶风违规补课外,我所了解的教师办补课班的真的是比以前少太多太多了。
农村教师有乡村补贴,目前我领的是280元每月,另外在评职称时条件会放的更宽些(没有指标条件放的再宽也白搭)。另外就是农村学校由于教师人数少,同事间的关系都比较好,几乎不存在什么分派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管理上更有温度一些,记得有一次我家中有急事要请假,刚给校长说有急事需请假,校长可能看我比较着急马上答应了,直接给我联系摩托到镇上乘车,我连原因都没说,也没说要请多久,事完后再回学校补的请假手续。
我是一位一直在乡村工作的老教师,我还是比较了解在乡村工作的教师之困境。
影响乡村学校留不住教师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婚姻问题。
我校有33位教师,45岁以上8人,30岁以下23人,30——45岁之间2人。在这23位青年教师中,有几位教师有对象,但都不在本校工作,且都希望自己未来的家庭在县城。其他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急于想找对象,但工作的条件受限,难于遂之所愿。另外两位中年教师已婚,且有家庭、孩子在县城,无时不刻在惦念家庭、孩子,焉有不想“回去”之说!还好在有八位老教师,都是本地人,且大部分都是单亲家庭,这或许就是他们被留下来的最主要原因吧!
关于乡村的交通问题,也是留不住乡村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乡村学校都离县城都比较远,少则八、十公里,多则四、五十公里。近点的乡村学校虽通公交车,但每天通车的次数也极有限;偏远的乡村学校,没通公交车,每天就是一出一进的一辆班车,而且公路比较狭窄、崎岖,不是“常客”还真有点担惊受怕的。
我们学校就离县城46公里,老师们想上趟县城,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总要先规划好时间,回时尽量带足自己在校待一段时间的生活所需之品,每次都是大包小包的,实属不易!
影响乡村学校留不住教师的原因有很多,诸如,有学校环境,生活设施,办学条件的问题;也有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还有待继续提高的问题;还有就是教师专业不对口的问题等等。例如我们学校就有三位体育专业教师,一位心理专业的教师,两位美术专业的教师,一位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他们都无法教与之对应的专业,又怎能不另寻雀巢呢!
我无心贬低乡村学校、教师之意,且乡村学校也确定在不断地努力完善,乡村教师的地位、待遇也在不断提高,但城乡差别存在的事实不容否定,人往高处走的现实不可置疑,因而,乡村学校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教师的“转运站”“培训基地”。
我在农村去带过课的,我觉得条件艰苦点没得什么?我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学校有任何组织他们不会通知你参加,你每天只要按时把课程上完,学生不出事情就算过一学期了。工资就是2000元,没有五险。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不能一视同仁。这个才是我最接受不了的。其他的就是交通不便,学校除了有个电灯什么都没有,全靠粉笔手写。甚至有些时候需要跟学生打印点东西都是自己在家里面自己打印去了。这些是报不了帐的。开学了自己要到当地镇上去领书,本子,笔,扫把(反正就是一学期够用的东西)。没有领导安排送。都是自己老公开车送去的。最不能接受的是自己默默地付出了,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感觉就是被孤立了。其他一切对我来讲都不算什么。
现实生活中,不光是乡村学校留不住老师,整个农村连年轻人都留不住。
在农村留守的除了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是学龄儿童。
而学龄儿童也是越来越少。有的学龄儿童跟着父母亲到城市里读书,有的则被父母送到寄宿制学校上学,或者送到城市学校读书。
随着,乡村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学校老师也相应减少。
学校规模逐渐萎缩,学生越来越少,没有学生老师教谁呢?
农村学校各种条件又和城市学校存在差距,老师呆在农村学校看不到希望,这是留不住老师的原因之一吧!
农村教师晋职称名额有限,一个乡镇几百名非师范生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通过统考,考试科目包括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以及中学的专业知识。需要准备复习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或者去考自学考试相关的科目。具体报名时间,可以咨询当地教育部门。师范专业可以报考教师招聘的编制,而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工。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教师有无编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可以调动、晋升以及退休后享受的待遇等方面。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