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升初阅读理解训练资料的选择,只推荐三种主要的资料,以五三和典中点为主。金考卷同步版并不需要特别做,初三复习时主要使用金考卷。对于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的同步资料,建议认真完成学校发的资料,无需额外购买。
对于英语,可以适当做一些阅读理解专题的书籍,如初三复习用书。对于政史学科,重点在于记诵,同步练习时只需选择一本资料即可,避免题量过大。对于数理化等科目,建议针对薄弱环节进行练习,狂刷数学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 结、小升初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小升初是一个重要的阶段,除了学习上的准备,还需要准备一些生活和学习用品。
1. 床上用品:夏季需要空调被、毛巾被等,秋季和冬季则需要厚棉被或云丝被。床单、枕套、枕芯也是必需的。
2. 学习用品:每个人只有一个插座,建议带一个多用接线板。还有书包、文具用品、资料夹、订书机、胶水、剪刀等。应急灯也是必需的,专县生最好带护眼台灯。
3. 洗漱用品:需要盆子、水桶、洗口杯、毛巾、镜子、梳子等。两个热水瓶建议买质量好的。衣架和叉棍在寝室晾衣服时会比较方便。还需要牙膏、牙刷、洗发液等日常用品。
二、小升初后,学生在学习方面会有哪些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科目的数量会增多,难度也会相应加大。除了语文、数学、外语,还新增了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小升初的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初中要学习的科目,利用暑假预习一下各科课本,对即将到来的初中学习有个整体的认识。
学生刚进入初中时,需要特别注意各学科的平衡发展。有些学生可能只重视自己熟悉的语文、数学、外语,或者凭兴趣上课,这样容易导致学科成绩的分化。在这个阶段,家长需要特别留意孩子是否有偏科倾向,并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问题。
三、如何应对初中的学习压力?初中学习的压力相对小学会更大,家长应如何准备?主要是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和学习准备。要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学会“享受学习”。随着初中课程的增加和学习时间的增长,孩子可能会感到“很累”、“很茫然”,在这个时候,家长需要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和老师都在关心他。
四、初中与小学的管理模式有何不同?初中班主任、科任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相对小学会“盯得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管得松”。初中学习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小学阶段主要通过老师的传授学习知识,并以记忆为主。进入初中后,老师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如果仍然像小学那样过分依赖老师,以机械记忆为主的方法来学习,就不能适应中学多学科、多思维的特点。孩子进入初中后,家长的管理方法也需要相应调整,不要过多包办,要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五、如何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外,还要制定学习计划。初中学科多、书本多、课程多,不制定计划很容易顾此失彼,也难以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如每天的作息时间,优势、弱势学科的时间分配等。
六、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应注意什么?都说初中阶段是“危险期”,家长在学生的心理方面要注意些什么?初中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对人和事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也容易受外界影响。这一阶段如果引导不好,不仅会影响学习,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影响。家长不要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更不能实行“高压政策”,那样不仅难以与孩子沟通,还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尽可能民主、平等地与孩子对话才是明智之举。
七、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前奖励这招还管点用,现在却越来越不灵了。学习动力往往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随着孩子年龄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一些浅层次的学习动力(如表扬、荣誉、奖励等)效果会越来越小。这时,家长需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帮助孩子树立理想,使之成为学习的推动力。
八、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初中出现波动怎么办?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关键。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和加深,要求初中生学会独立思考、逻辑加工材料。那么应该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呢?首先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避免学习上的忙乱;其次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记好笔记;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学会独立思考。小升初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考验!推荐阅读关于教育阶段划分和青少年的各种专题文章以提高自我修养和课外知识拓展。接下来我们来看几道经典的奥数题目以及解答方式:问题一是一个关于四位数和三位数的组合问题;问题二涉及到四张卡片组成的三位数问题;问题三是一道关于仓库货物搬运的问题;问题四是一道关于速度和时间的问题;问题五是关于小明和小芳跑步的问题;最后的问题是用3、5、7、0组成的两位数乘积问题。这些问题的解答方式都涉及到对数学原理和逻辑思维的运用以及生活常识的运用等各个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的检验与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2.有一些积木的块数比50多,比70少,每7个一堆,多了一块,每9个一堆,还是多1块,这些积木有多少块
3.6盆花要摆成4排,每排3盆,应该怎样摆
4.4(1)班有4个人参加4X50米接力赛,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5.能否从右图中选出5个数,使它们的和为60为什么 15 25 35
6.5饿连续偶数的和是240,这5个偶数分别是多少
7.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先骑12小时摩托车,再骑9小时自行车正好到达.返回时,先骑21小时自行车,再骑8小时摩托车也正好到达.从甲地到乙地如果全骑摩托车需要多少时间
8.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02米,每秒行20米;另一列长120米,每秒行17米.两车同向而行,从第一列车追及第二列车到两车离开需要几秒
9.某人步行的速度为每秒2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开来,超过他用了10秒.已知火车长90米.求火车的速度.
10.现有两列火车同时同方向齐头行进,行12秒后快车超过慢车.快车每秒行18米,慢车每秒行10米.如果这两列火车车尾相齐同时同方向行进,则9秒后快车超过慢车,求两列火车的车身长.
11.一列火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10米的隧道需要30秒.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身长各是多少
12.小英和小敏为了测量飞驶而过的火车速度和车身长,他们拿了两块跑表.小英用一块表记下了火车从她面前通过所花的时间是15秒;小敏用另一块表记下了从车头过第一根电线杆到车尾过第二根电线杆所花的时间是20秒.已知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100米.你能帮助小英和小敏算出火车的全长和时速吗
13.一列火车通过53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80米的山洞需要30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与车身长各是多少米.
14.两人沿着铁路线边的小道,从两地出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而行.一列火车开来,全列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10秒.3分后,乙遇到火车,全列火车从乙身边开过只用了9秒.火车离开乙多少时间后两人相遇
15.两列火车相向而行,速度相同,一列火车从甲身边开过用了8秒钟,离甲后5分钟又遇乙,从乙身边开过,只用了7秒钟,问从乙与火车相遇开始再过几分钟甲乙二人相遇
16.快车长182米,每秒行20米,慢车长1034米,每秒行18米.两车同向并行,当快车车尾接慢车车尾时,求快车穿过慢车的时间
17.快车长182米,每秒行20米,慢车长1034米,每秒行18米.两车同向并行,当两车车头齐时,快车几秒可越过慢车
18.一人以每分钟120米的速度沿铁路边跑步.一列长288米的火车从对面开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8秒钟,求列车的速度.
题目1:
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85斤。甲棉田有5亩,平均亩产籽棉203斤;乙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70斤,乙棉田有多少亩?
解答:乙棉田的总产量为170斤/亩 × 亩数 = 185斤 × 总亩数 - 203斤 × 5亩(总产量减去甲棉田的产量),解得乙棉田亩数为(185×总亩数 - 203×5)/ 170 = 剩余亩数。
题目2:
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解答:设第一个奇数为x,则连续的八个奇数为x, x+2, x+4, ... x+16。他们的和为8x + 6(8×2) = 144。求解x即可得解。
题目3:
解答:设需要混合的乙种糖为y千克,根据价格和数量关系建立方程(8.8×5 + 7.2y)/ (5 + y) = 8.2,解方程得y值。
题目5:
解答:由每次称重可知组合的羊不同且已知每次的重量和(因为有重复组合),可以尝试分析这些组合与各只羊的重量关系来求解。
题目9:
解答:利用等差数列性质求解每天剩余工人数(为减少每天派出人数)。结合给定的总天数和总剩余人数计算每天派出的人数。
解答:对于给定的数列,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为170减去150等于20。最大数最大为20减去1等于19。当最大数为19时,数列的和为特定的数值。对于其他数列和图形排列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计算得出相应的答案。
问题一:在图形序列中,第20个图形是□。我们可以根据序列的重复模式来确定这一点。
问题二:小雨练习书法时,反复书写一句话。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第60个字是什么。
问题三:在二(1)班的拔河比赛中,学生按照特定的男女比例排队。我们可以确定第26个学生是男生。
问题四:有一列数字,呈现出特定的规律。第20个数字是3,这20个数字的总和是58。
问题五:有红、白、黑三种珠子,总数为100个。按照特定的排列规则,我们可以计算出2个珠子中有多少个是白珠。
问题六:关于日期的计算,我们知道如果今天是星期五,那么再过30天就是星期日。如果某个月的16日是星期一,我们可以推算出该月的31日是星期二。类似地,我们知道2006年5月1日是星期一,要确定该月的28日是星期几。
关于扑克牌的题目,甲把“大王”插入了54张扑克牌中,位置是第37张。丙通过观察计算,第一个拿起扑克牌并成功找到了“大王”。这个计算是基于特定的数学规律,即通过将位置号除以某种数字并取余数来确定。在这个情况下,是37除以4等于9余1,这意味着第一个拿牌的人会抓到“大王”。
再次强调一些问题的答案:第20个数字是3,这20个数的和是58;2个珠子有17个是白珠;扑克牌问题中,第一个拿牌的人会抓到“大王”。对于其他的问题,答案将通过类似的逻辑和计算得出。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