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311,第一遍专业课怎样复习?
教育学考研311,第一遍专业课怎样复习?
第一轮,几乎有五六本参考书。3月份看完这本书,4月份开始读中国教育史20天,外国教育史20天,教育心理学20天,教育研究方法10天。到六月中旬,有必要读完所有的课本。你可以根据总的时间安排自己每天读几章。仔细看,不要把所有的日期都吞下去,不然会白看,因为这是打基础的一步,基础不牢固,以后的努力很容易白费。
第二轮,做笔记整理知识点。教学大纲和书籍的编排顺序不同。对于跨考考生或总结能力差的考生来说,从参考书中整理知识点相对比较困难。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书上说的话大致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按照大纲的题目总结知识点,做笔记,你就不知道要记住什么了。这时候要结合博伦的课程和讲义做笔记,整理知识点(知识点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总结)。
第三轮,一边看书,一边做练习,一边背。通过前两个阶段,我们对学科的知识框架和具体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时候就要做真题、博伦题、模拟题,消除知识盲点,查补空白,边做题边背,真正把整理好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记在心里。
暑假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建议自制力差的宝宝一定要在学校复习!在学校复习和在家复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许多学生在暑假期间打开了缺口。可以买一本喜欢的参考书,配合精读课的网课,整理框架图做笔记。建议大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笔记,不需要太复杂。重点内容可以用课本页码标注。但是,可以有更多的空间。之后可以逐步补充完善笔记,在冲刺阶段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找出缺失,填补空白。另外,背书可以在这个阶段开始。晚上睡觉前多读一些每天学到的东西,第二天早上再背一遍,强化记忆。
311是教育学考研专业课的代码,全称: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同时,专业课代码为311的高校代表其教育部统一命题,所有专业课代码为311的高校使用相同的试卷。一般来说,考研的专业课是各的独立阅卷。但由于311统考的性质,专业课会带到省里阅卷。
以上就是关于教育学考研311,第一遍专业课怎样复习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教育学考研要怎么复习
你好呀,我是今年刚录取的准研一学姐,有些经验可以分享给你哦!
专业课:
不能确定院校的话可以先按照统考311的书目复习,据说有10本书…反正我是没看完啦,也没必要看那么多。
311的参考书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教育学基础》,十二所重点师范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出版社2007;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这六本参考书足够了(话说真能老老实实看3遍这六本书已经非常非常非常厉害了!)
这六本书我一共看了3遍,结合讲义和视频课把里面的所有内容都理解了才开始背诵的。背书8月之前最好老老实实的看书理解,扩展知识面。相信我,看教材的同学跟直接背的同学真的不一样。
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就要开始复述章节内容了,不用很全面细致每个点都有,但是逻辑框架一定要心中有数。(比如英国的近现代教育制度,你这个时候不用把所有里面的点都说出来,但是你要能按照不同时期把不同的法案和教育领导权说清楚)
中外教育史知识点很多,读教材的时候要分模块多角度整理,这样才不会乱掉。
划重点!!!背诵的遍数和考试的分数没关系!背诵的质量才跟考试的分数有关系,楼主教材读了3遍,高质量背诵3遍就足以让我参加复试了(复试被刷的问题另说…吐血三升)
另外背诵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叫复述,背诵不是真的让你逐字逐句背!你要能把整个章节的逻辑吃透,给你一个章节的名称,能把整个章节讲出来才叫真正的记住!备考时老师帮我找了个研友,每天晚上10点半雷打不动互相复述今天学习的内容,不许看书的哦!从10月开始一直到考专业课前一天晚上,一天都没间断。
敲黑板!!!专业课做题很重要!!!文科真的不是都背过了就能拿分的,你也要能写出来,有时间写出来而且要写的有条理有逻辑!所以练题还是很重要的!我一开始是一天练1~2大题,后来每周用一次完整的3个小时练一套真题,批阅并反思不足。
比较啰嗦,有细节没说到的可以再问我哦~
。
考研教育学怎么复习
考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成,这需要你做一个完整的规划,然后按着规划一步一步来,而不是今天高兴了看这个,明天高兴看那个,那么教育学考研规划如何做呢?下面由博仁教育学考研老师为考研的同学们整理了教育学考研大致的复习流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也可以咨询博仁教育学考研老师。
第一轮:3月份——7月份中旬,首轮复习需要做到的是重点、全面,在第一轮的复习中要把教材认真仔细的看一遍,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考试内容的根基还是来源于教材,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教材的每个知识点过滤,做到全面,在读完每一章节都需要建立自己的逻辑框架。看完书后,可以再看一遍教学视频和讲义,以达到启发或者强化的效果。
此阶段在课余时间全面了解目标院校,从学术渊源、学者、学派等几大方面入手,掌握大体出题方向,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第二轮:7月中旬——9月中旬,在第二轮需要做的是对重点突破,对知识点理解加记忆,尽量做到手头整理,掌握每章重点。在此跟着老师的强化辅导课,进一步强化知识点,并再次阅读教材才,相比第一次可以加快速度。同时可以把基础阶段的笔记重新拿出来补充相应内容。
请教!教育学考研 每本看考书目都要看吗?
我也是刚刚跨考教育学的,我个人的经验是不必把书都看一遍,买一本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书,多看几遍那本书就可以,最好能配合教育学视频看,只要细致看看整体框架还是 把握得。
具体考纲解析需要根据具体学校的要求看,建议你可以去网上找个学长问问你所要考的学校的具体情况,2013版的应该还没出,每年考研的书都差不多,尤其是统考的教育学,所以你不必太过担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考研备考时,参考书目应该看几遍?
首先,我们在备考之前,大家对于整个考研复习过程最好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然后根据这个大致的规划再一点点具体到月计划、周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到三月底之前看完第一遍参考书,做做框架图;六月看完第二遍,在第一遍的基础上多多熟悉框思维架;暑期开始强化知识点;8月份开始背诵等等。
如果没有计划,越到后面学习压力越大,容易混乱,最后导致自己很难静下心来看书复习。
其次,考学硕的同学,学硕的考试内容比较广泛,题目也比较灵活,同时还有选择题目。
多看参考书,可以复习到更多细小的知识点,有利于加深理解和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建议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可以翻翻书,每一遍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收获。
再次,考专硕的同学,也要看参考教材,因为不考选择题,所以看教材的时候就不用像学硕的同学一样看得那么细。而且,专硕的同学还有专业课二,专业课二的参考书也是要看的,而且一定要非常重视。
这里有一个误区需要提醒大家:每一遍复习都把书从头看到尾大部分同学在第二遍、第三遍复习时依然是把书从头看到尾。对此,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个既能提高复习效率、又能避免复习枯燥的学习方法——“删减法”。“删减法”很简单,就是把自己原来就会的东西、重点、难点等分门别类地标注一下,等下一遍复习的时候,“删掉”自己原来就会的,略看甚至不看,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重难点上。
北京新东方考研英语老师建议,这样一遍一遍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少,能更专注于薄弱的环节,不仅减少了时间,还提高了效率。总之,合理的复习规划、严格的执行力及明确的方向,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备考,顺利考上研究生。
教育学考研的参考书第一遍怎么看 效率高点呢?内容好多的,我是跨专业考。。。谢谢啦
你是跨专业的,如果是14年考研,时间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建议你第一遍快速阅读。像看小说、看报纸一样。目的:有二,一是培养兴趣。二是建立结构。
第二遍的时候精读,逐一认真阅读,力求理解,不要考虑重点非重点问题。
要点:如遇不理解的不要死扣,把不理解的做记录就可以了,一是可能看完后边,前面就理解,
也有利于保持好心情。也不要试图背任何的内容,即不要以背诵为目的。新知识不容背,没有理解的情况下,背的意义不大,不利于保持好的心情。
第三遍是找重点加做章节练习。 把练习中不会的、出错的,做点标记,认为是重点的做标记。 第三遍有些需要背的,才开始背,背也以理解为主,用背关键词的方式背,不要求刻意
要求背过。
第四遍以做综合题的方式+认为是重点记住的,即不会的和重点的是你的复习重点 从这之后,每一周把所有科目看一遍,主要看重点和你做题发现有问题的部分+已理解后被忘记的。
看的方式是:你标记的重点,你不会做的,和你需要背的。背不过没关系,多看几次就好了。
建议你可以报个辅导班,结合着课程去看书,效果会更好。
教育学考研如何复习
教育学的复习内容多而繁杂,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着手,现本人就之前的备考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考教育学的学生们有点帮助。仅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一、注意基本概念的识记。
基本概念是基础的基础,如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制,班级组织,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这些概念都是各章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名词解释的好出处。
此外,书中一些不太明显的概念也要记住。如还有书中的框框里的内容也要记住,如毛入学率、净入学率等,这些最基本的教育常识也很重要的。以及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如最近发展区,大家应该仔细看书。
二、抓重点进行学习。
我在笔记中标明了大致的重点和非重点。学习文科知识抓重点进行学习是非常有效和有利的。由于考研的书较多,尤其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不可能全部都记住。我的专业课书只有两本,原以为自己可以将其复习的倒背如流,但复习到最后,该记忆的阶段,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记住,很是失望,最后在考前突击了一下重点,结果包揽了所有的考试试题。
大家在复习时要认真地记录书本上的重、难点,分清主次,这样会减轻记忆的难度,同时把每一章节或者几个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归纳,这样几轮下来,脑海中就已经脉络清晰,一点也不觉得内容繁杂了。我主要是通过分析历年各院校真题,从中找出重点,易考点,考的题范围就在里面,所以我告大家复习专业课是不要都抓,要有侧重点啊。易考点是啥?就是比较贴近最近几年教育发展,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的,如终身教育、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带来一系列的转变。首师大两年题中就有与此相关的论述题,可见其重要性!因此,大家在复习到最后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样复习速度和效率都是可观的。
三、学会归纳。
考研的科目比较多,政治要有五本书要看专业课也至少有两本厚书。为此,我提议大家用先薄后厚再薄的方法,即先看一遍书记住整体框架,各章节是怎样安排的,对此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其讲了个啥然后再一边做笔记一边细看书遇到不懂得概念再到其他地方查,总之要搞懂细节问题。最后,就该归纳了。
我有一个小小技巧,老师教我的,就是每个段落我都用两三个字进行概括,并且把意思相同的段落连在一起,把一些无用的和废话勾掉。这样,减轻了看书的负担,书自然就薄了。而且你再最后复习时感觉特有效果和省时间。脑袋很清晰的。我个人认为这方法帮了我不少忙,大家可以借鉴下!
四、记忆方法。
首先向大家推荐结构记忆方法。就是把各章节的标题和结构闹清楚,这是不仅非常有利于记忆,而且考试时一旦出现综合性试题,你可以一下定位到某章某节某个要点中去的,这样答题是很有逻辑性和广度的。
其次是关键记忆法。我们不可能把一本书都记下来的,但是记关键词是很有效的。一是关键词好记,大家可不必记那些冗长的句子,记住关键词就可以记住整个句子的意思。二来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在考试时应运是不灵活的,易形成思维定势。大家可以从我的笔记中发现,关键词记忆法让你一目了然的!当然,书中一些优秀的句子不妨可以借鉴一下!
最后向大家建议的是一定要多看书。一定要把书本看透,万变不离其宗,最关键的还是课本,其次,政治也是如此的。书看多了才有较深的印象。建议大家至少要看三遍书,是细看哦!越多越好啊!
五、分部分学习。
我在复习时大致分为了四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篇。
第二部分:学校教师学生篇
第三部分:课程与教学论
第四部分:发展与改革
六、做一些院校的历年真题。
等复习的差不多时,就是至少要细看三遍书时再做啊。虽各个院校参考书不同,但那些题是很有价值的,从中你可以看出出题方向和重点的,而且可以检验你的水平的,看你的欠缺之处。建议大家一定要搞到历年真题啊!
七、最后希望大家在有时间的话多看一些书。
多看一些期刊杂志可以扩大知识面,尤其是跨专业的一定要注意。
委托帮友情提供
现在开始准备教育学考研的,要是现在开始看书的话,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把第一轮看完,希望了解的人告知?
孩纸,第一轮要细看的,因为第一轮把书上的内容理解了是十分尤其极其重要的,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要掌握,尤其是教育心理学还有方法导论里的好多教育实验不是光背就能解决的,再提醒一次,一定要理解记忆,因为很可能在选择题里拐弯抹角的问你。其他的东西如每个人的教育实验、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什么的,可以先有印象。所以,第一轮要花很长时间,究竟多长时间,看你自己能力了。。第二轮的时候么,本人用的方法是。。抄书!对。。一节一节。。一章一章地抄。。因为实在是看不进去。。不过当然不是一字不落啦。要整理成提纲的形式,将重点的东西抄下来,看你时间够不够,不过现在开始时肯定够的啦,所以也可以多抄点你认为是非重点的东西。。因为现在考的很偏的,你认为考的他非不考,你认为不可能考的,很可能他就考了,所以我觉得。。如果时间充足。。管他重点不重点,先抄了再说,姐当时密密麻麻抄了三本笔记本,真心体会到了抄到手软的感觉啊==!手指头都直不了了有木有啊==!抄的同时,你会发现。。好多名字。。理论。。实验。。甚至人名字,都尼玛差不多有木有==!所以这就要你看书 的时候前后贯通了。。这个就看你个人能力了。。因为相似的实在太多太乱。。我每次看到一个理论前面似乎出现过,我一定不管花多少时间都会找出书翻到那个让我觉得似曾相识的知识点。然后标记上。那种感觉。。豁然开朗。。当然,第二轮结束,你对所有书的结构脉络必须很清楚了,有些小知识点甚至可以脱口而出了。接下来就是第三轮第四轮无线循环……看你自己能坚持几轮吧。每一轮都要一个一个知识点的过。觉得自己做的差不多了么,开始做题呗,历年真题,挨个做吧,做的时候不要看书,做完 了自己对照答案批改,改完了回书里一道题一道题去找,这时你会发现,好多知识点真尼玛的偏啊。。完全被忽略了有木有啊。。==!
还有啊,一定要背书啊,因为你会发现简答论述什么的一大半都是靠你死背出来的啊。。
考研真心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尤其寒冬腊月的时候。别人去暖被窝吃烧烤吃火锅了,你只能在教室里搓手跺脚。。。所以抓紧在最冷的季节到来之前,好好看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