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全国IT培训中心

13081913316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java能干到多少岁?

程序员这个职业究竟可以干多少年,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很多人都说只能干到30岁,然后就需要转型。
我在很多面试中,问到应聘者未来的规划都能听到好些应聘都说程序员是个青春饭。因为,大多数程序员都认为,编程这个事只能干到30岁,最多35岁吧。
好多时候超级有想和他们争论的冲动,但后来想想算了,因为你无法帮助那些只想呆在井底思维封闭而且想走捷径速成的人。
今天,我们又来谈这个老话题,因为我看到一篇论文,但是也一定会有很多人都会找出各种理由来论证这篇论文的是错的,无所谓了,我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和我一样准备为技术和编程执着和坚持的人。

java开发工程师都是青春饭,那能工作几年?

今天来给大家分析下Java工程师是不是吃青春饭的,现在还要不要学Java?首先来说说,为什么会有些开发人员会被裁掉呢?因为Java行业是竞争力比较大的行业,由于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对Java行业的宣传,现在越来也多的年轻人学习Java技能并想找Java相关的工作,这就使得一些人如果找到工作后不好好工作浑水摸鱼就很容易被别的年轻人挤掉工作岗位。

其次Java开发并不是一门熟能生巧的工作,Java开发技术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很快,所以并不是你掌握好几项Java技术并找到工作后就能安枕无忧,你需要根据工作的内容不断的学习新的Java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不被淘汰。一些被裁掉的人就是因为自己安于现状没有继续学习新知识。

最后说下Java工程师的晋升路线,一般要从Java初级工程师然后晋升为Java中级工程师,再之后为Java高级工程师,然后是Java系统架构师,最后为技术总监。从初级工程师到技术总监一般人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这就可以看出Java工程师并不是青春饭。

综上,Java工程师并不是青春饭,所以因为担心以后被裁掉而犹豫要不要学Java的人可以放心啦,现在学Java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的,目前Java就业前景广阔,招聘市场人才供不应求,所以想学习要尽快哦!

点击这里领取我们的线上免费网课,更多关于Java培训的问题以及线上学习免费课程,可以持续关注浙江优就业官方网站以及浙江优就业公众号具体了解哦。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最好是能到我们线下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从事程序开发工作,已过33岁,还能撑多久?

我觉得33的年龄不算大。我猜大概工作了七八年。也积累了很多的工作经验。每天加班到两点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工作生活节奏。需要先分析一下原因。

1. 锻炼身体,劳逸结合,保持头脑清醒,提高工作效率。

2. 理清楚思路,避免重复劳动和返工。很多加班都是因为时间紧,来不及想清楚就开干。干了半天发现不对,又重来。所以不管怎么样要先想清楚。

3. 及时解决技术债务。在很忙的情况下来不及重构代码。到处复制黏贴,会让你的项目越来越难维护。需要建个jira计划时间来清理代码,可以读读clean code这本书。清理代码也是在清理思路。

4. 需要和产品经理充分沟通需求,确保需求的一致性,确定需求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估计需要的开发测试时间。利用jira管理好自己的task。可以尝试kanban来管理项目和资源。整个小组相互帮助,平衡工作,集中力量完成最重要和最紧急的任务。

5. 学习和沉淀技术,熟练的使用工作中需要的工具。比如intellij比eclipse高效很多,要学会熟练的使用快捷键,提高效率。

6. 深入理解原理,可以提高学习新技术的效率。我分享了一些分布式系统原理的视频和文章,欢迎讨论。理解了原理也可以帮你转型成为架构师甚至cto。或者去做培训讲师。做自媒体分享技术和经验。至少可以锻炼你的设计思维,改善你的代码的设计。

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33岁对于互联网行业中的年轻力量来说,确实算不上小,蒋凡在成为阿里的副总裁时,年纪也就是33岁。但是,我们并不能说33岁的程序员就不行了,对于程序员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能力,年龄虽然也是一个参考,但是并不绝对。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肯定是大于33岁的,虽然现在不怎么写代码了,但有些时候还是会上场练那么一两下。不说我就比所有人强吧,但是也肯定强过不少人。

而且,程序员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很多的解决方案也是基于业务场景来设计的,所以,当你在技术和业务上的积累越来越多时,其实你能够解决的问题还是多过于年轻的程序员的。

33岁的程序员的价值,更多的是在于你自己比别人(特别是那些年轻一代的程序员)强出多少。你可以写代码写得少了,但是你懂的一定要比别人多,而且当遇到问题需要你亲自下场的时候,那一定是要破门得分的。

所以,如果你在20多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年轻,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强、技术好,就在学习的道路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到了30多岁的时候,确实就会出现能力不济、精力也不济的情况,可能真的就只有早早的改行了。

但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其实到了30多岁时,正是你将自己的所学所想用到实处的时候。也不必去担心你的思维是不是慢了,说真的,只要你学习得够多,理解的够多,那么你的思维就不可能会慢。因此,“改行”至少也是10年后的事情,现在完全不用考虑。

至于身体,30多岁的人肯定是比不了20多岁的人。但是也不是说就熬不了了,就算我现在没有写代码了,但是身处这个行业,不可能说就不熬夜、不加班了。

而且,并不是只有程序员才会熬夜加班,测试、产品、项目实施、运营基本都是在项目紧急的时候连轴转。这里面有年轻人,但是也有比我年纪还大的人。曾经我在国外工作的时候,我的一位领导,每年从他手里批出去的项目资金上亿元。但是,每天2-3点都在给发邮件,上班也从来没有迟到过,那时候他已经50岁了。

看到50岁的人还这么努力,当时还不到30岁的我,真的是有什么理由说我身体受不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加班就是正常的,就需要没日没夜的工作。我只是想说,我们别把身体受不了这种理由当成了自己懒惰的借口,只要我们是正常人,那么就应该不需要说我30岁了,做程序员我身体受不了的话。

因此,如果你觉得程序员是你的爱好,是你喜欢的职业,你想要未来做得更好,那么30岁只是开始。如果你觉得受不了了、累了、坚持不下去了、不再爱了,那确实,可以考虑改行了。

谈谈我的看法。

本人已步入不惑之年,30岁之前编码,后十年从事业务咨询和系统交付。题主这个问题,我结合我周围的情况谈 一下。

首先,关于技术能否可以干一辈子,这个答案我认为是肯定无疑的。虽然年龄大了精力上不去年轻人充沛,但是在这个年纪也不用每天加班编码了,主要工作是负责架构选型、疑难问题排查、效率优化、新技术跟踪和预研等工作。我很多还在编码的哥们儿,都是这种技术专家或者开发组长的角色,从事的就是类似评审,选型,攻坚等工作。

其次,对于题主提的思维逻辑迟钝的事,我认为还是经验导致,这个阶段,题主除了一线日常工作,得安排一定时间学习编码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意思。框架学习、数据库知识、构建工具、开发工具、中间件等,都要逐步学习,要是觉得记忆力不好,就做笔记!我本人不算聪明,学东西就喜欢做笔记。

再次,关于总是加班,前几年由于产出比较低,肯定是如此,后续要多看案例程序和泡泡技术论坛,也可以公司内拜师或者跟小伙伴结对开发,这样才能提升效率和质量。

最后,要说一句,任何的坚持一定源于热爱,如果题主热爱开发,那就努力做下去。如果兴趣一般,尽早转行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现在的技术,种类众多,一个项目或者产品涉及的各种技术很多,所以肯定要不断学习和深入,还得紧跟潮流才行。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对请大家指正。

还是早做打算吧,程序员在中国的情况,你是知道的。

先不谈职业生涯,你数数头上的头发还剩多少,你就知道还能撑多久[泪奔]

虽然我是学机械的,但是毕业后在16年也接触过JAVA开发,那时候我以为我可以坚持做下去,最终放弃了。程序员吃的是青春饭,生活就是这样很现实,虽然程序开发工资高,工作环境美好,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年龄大了,如果不考虑转方向,我觉得以后的路可能会难走。不管怎么样,趁现在多挣点钱,这样的话,为以后做准备。加油

要撑就看自己的精神强度,要投入就看自己的未来选择。

如果你真正热爱程序开发,不管年龄多大,总是充满激情,如果你只是简单的把他作为谋生工具,那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煎熬,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煎熬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刻骨。本来挺好的一个技术人才, 社会 需求量也蛮大,而现在却被戏称为码农,只是我们自己把他给做瞎了,一抓一大把的程序开发,可是精通的,专业的没几个,大部分都是蜻蜓点水,而大部分企业也不够重视对程序的培养,只是简单的把他作为流水线工人,要年轻能加班,工资少的,使得大部分人的路越走越窄

你怎么老的那么快,这就快报废了,我比你大点觉得自己技术越来越牛逼了,我平时除了工作学习也很注意锻炼身体,我感觉我能一直干下去,我编程也有十多年了,正是牛逼的时候。

不好撑了,年纪大了,除非去做主管

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吗,可以干到多少岁?

作为一个技术老兵,在技术行业内混了十几年了,明显能感觉到目前国内软件开发工作,在某些行业就是吃青春饭般的存在,尤其是表现在互联网公司,而且公司越大加班的疯狂程度越强,互联网公司更加喜欢招收一些年轻人毕竟工资相对低一点,冲劲还足最关键能不惜体力的加班,国内互联网公司大部分做的事情跑马圈地,应用级的开发居多,所以难度不是很高,有了2,3年的工作经验就可以跟着做了,谁的执行力强能够加班更加被公司所喜爱,很多老程序员在互联网公司体验几年基本上就回归传统软件企业了。

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发现年龄超过35岁就开始有意设置门槛了,毕竟这个年龄段的程序员人生阅历也比较丰富,对于职场上的一些事情也摸得比较透彻,说的不好听就是职场的老油条了,公司出个什么政策这帮人看到比较彻底,不容易忽悠,年轻点的更加容易被接受,所以说成是吃青春饭的职业有点夸张,但一定程度上也能说得过去,国外40多岁继续做研发的环境要不国内还是好很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找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现在过40多岁如果还在写代码肯定被周围的人议论了,都这么大了也没混上个管理职位之类,现在这个年龄段还在一线写代码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基本上属于公司顶梁柱存在,绝大部分做着技术管理,并没有完全脱离技术岗位,遇到难点还是上阵去解决问题。

老程序员如何在技术生涯找好自己的方向点?

1.尽早向技术管理方向转移

越是拖到最后完成转型形式越是被动,管理是一种学问,不像是玩技术你把自己管理好久万事大吉了,技术类的管理如果在技术能力到位的情况下可以,以技术服人这样无形之中减少了管理的阻力,更加容易让底下的人信服,平时多补一些管理方面的基础。如果有转的想法今早实施,做什么事情都要趁早。

2.将技术进行到底

技术类在职场上的分支有两个主项,一个是管理方向,可以沿着这个路线一直做到副总或者更高的级别;还有一个技术专家方向,对别的事情不感兴趣就想着一辈子能研究点技术,也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在很多公司专门设置某个项目的技术专家称号,职位基本上和技术经理持平,算是同一个级别,同样是拿着这个级别的薪水。

技术职位如果技术足够强,可以考虑直接在这个方向一直走向去,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高级的技术专家永远都是持开放的程度,金字塔上层的技术人才毕竟是少数,但也是技术领域一直欠缺的,如果喜欢技术并且干的还不错就可以考虑在这个方向上一直坚持到底。

3.转行做别的职业,闯出另一番天地

很多程序员中间转行挑战别的行业,只要能把一个职业做好一定能够把别的方向给弄好,尝试新的天地未尝不是一个方向,新的方向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可能带来的是新的收获。

作为一个程序员也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心头,能做的就是拼命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担心年龄大了淘汰,只能是继续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希望能帮到你。

很多人都说程序员这个行业就是吃青春饭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难道程序员真的感到30岁就要退休了吗,或者必须转行吗?程序员难道不就是敲代码吗,难道年纪大了敲代码就不能敲不动了吗?不是都说程序员靠经验吗,经验越丰富,不就是技术越丰富吗?作为过来人,今天索性没啥事,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吧。

首先、先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吧。

第一个 就是很多人在这个行业干久了,从毕业到30岁至少也得6,7年了吧,行业做久了很多人自己也会感到厌烦,也想换换新的行业,尝试一下新的岗位,当然转行有风险,所以很多人转行都是转比较靠近的,比如做运维、做产品、做教育、当然走管理路线也是,这些都是比较轻松好转的行业,基本风险不大。

第二个 就是很多做开发公司加班比较多,晚上下班回家比较晚,陪老婆孩子没时间,况且加班熬夜身体吃不消,搞不好把身体搞垮了,而且大部分程序员都是懒得运动,健身的人,作息时间不规律,最后30岁的人居然熬成了快60岁的大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程序员就是秃顶(这里我要澄清一下不适所有程序员都是秃顶呀,至少我还完好的保留着头发),在这里不得不替这些人伤心3秒钟。最后连娶老婆都去不到,还有很多连说话都说不通的人,表达能力已经到达到了原始 社会 。

第三个 就是很多那种在公司混日子,技术能力差一点的,以为公司就是可以养老的人,技术干不过别人,工资不见长,可以说非常佛系的,在这个行业混了个6,7年,终于待不下去了,压力大呀,老婆孩子一家人的希望呀,最后选择了转行,最后离开的原因竟然是公司不需要这种人了,但是我们想想哪怕是争一口气也不会混到这么差呀。

其实呢,不是说程序员真的就是考吃青春饭,30岁之后就必须的转行,想想原因还是在这些人自己身上,年轻不愿意拼实力,不愿意积累点能量,真正有技术的人,想想公司能放走嘛、高薪难道还差吗,除非那公司真的做的有点过分,亏待功臣,卸磨杀驴呢,自己不争气在前,怎能怪别人呢。

当然加班、熬夜这些都是存在,但是其他行业也不好做,那些高管,有钱的职业经理人,哪一位不辛苦呢,而且其他行业也是一样,老板虽然压榨,但是真正想要福利好的,除非公务员,不然工资很低,所谓功高者后禄,这个不会假。

另外当然也有很多愿意尝试新行业的人,愿意挑战,尝试新的开始这也有很多。总的来说,程序员真的是不是吃青春饭呢,不能一概论之,有经验,有能力的人,高薪,谁愿意走。

绝大多数程序员确实是吃年轻饭。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等你到40岁之后就知道了。

这里有个界定,从事研发的排除在外,从事开发的包括在内。要注意研发和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般研究所,研究生院中的程序员多叫工程师,这类人是越老越值钱。年纪大经验越多,能力扎实,对做研发突破苦难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开发不同,开发更多是面相年轻人来做的,你开发一款软件给60岁的老大爷们,且不说你开发的好不好,老大爷他也不会用。

一般从事开发的程序员在35-45岁时是个分水岭,能力强,有水平能熬到领导层,或者能独当一面,那么就留下来。如果不能基本就被淘汰了。而这部分留下来的人只是少数。

为什么程序员要年轻化?第一,上面说过,开发主要针对的用户是年轻人,那么只有年轻的程序员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爱好什么。让一名60岁的老程序员写一个 游戏 ,能火起来的概率不大。第二,年轻人无牵挂,肯吃苦,能加班熬夜,工资待遇又相对低。上了年纪的程序员家里有老婆孩子需要管,还有父母需要照顾,也没有了年轻时干劲,思想也渐渐和 社会 主流脱钩,并且工资还极高。这个时候如果这个老程序员不能为企业创收,那么辞退一名老程序员,省下的薪水可以在招好几个毕业生。

有些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能人的借口,看看各大企业裁员的年龄段就知道了。

只有码农,靠蛮力,用体力而不是用脑力的程序员才是吃青春饭的人!

大多数程序员都认为程序员是个吃青春饭的职业,编程这个事只能干到30岁,最多35岁吧。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都让人感到相当的无语……

有研究者用了最近5年内比较流行的技术Tag,然后用了一套比较严谨的算法来查看那些所谓的“老程序员”是否在新技术上跟上不了,所谓跟不上,也就是这些老的程序员在回答这些新技术上并不活跃。所谓老,就是37岁以上的程序员。

老程序员和年轻的程序员对于一些新技术的学习来说也是差不多的,甚至有些项目还超过了年轻的程序员:

1、程序员技术能力上升是可以到50岁或60岁的。

2、老程序员在获取新技术上的能力并不比年轻的程序员差。

由于如今许多的年轻程序员太浮躁了,才会说30岁是程序员的顶峰。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还没有编程到30岁,还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所以,并不是编程编到30岁就玩完了,而是编程编到30岁才刚刚入门。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年龄在40以上,并且还对技术保持热衷的“老程序员们”,他们无一不是身怀绝技,在公司身居要职或高管,成为公司最宝贵的技术保障。

工龄超过三十年了,做了一辈子程序员,单位还在不断招人,所以还有事情做,没有坐冷板凳,不存在什么危机。。

公司也很重视加班,但我早就过了干体力活的阶段,领导并不管我加不加班。进度慢了领导就会说你需要人吗。

学新技能么,还好吧,java,c语言这样的经典可以用一辈子,重要的是有编程思维,学习并使用哪种语言很容易。

做一辈子程序员肯定是可以的,只是很多人不愿意而已。可能男人野心大了些吧,编程一辈子觉得很丢脸,总想往上爬。。身为女性就没那么多想法,人到中年,有人愿意雇我们有口饭吃就满足了,老老实实干活的人,老板不会不要的,换过几次工作,并没有遇到年龄障碍,也没有刻意去经营人脉,你的表现如何,别人都是默默看在眼里的。。

回顾一下,有几点经验,一是不管坐哪个职位,不能丢掉编程这个技能,做了很多项目的负责人,框架自己搭,核心模块自己写,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项目完成有保障。。项目结束了,就要去当普通程序员,有一手过硬的编程技能,还是挺受欢迎的。二是不能总是生活在一个舒适圈里,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迎接新的挑战,每次接受新的项目或任务,一定要有所突破,不能只是单纯的重复。

我也算是这个行业的一位老兵了,从13年到现在也快八年了,程序员其实是挺费身体的,熬夜加班家常便饭,所以我觉得程序员是在吃青春饭,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看谁下班的晚,不管你在公司有没有在做事情,只要你下班比其他人晚那么你的绩效就一定不会差。至于我现在的话已经没有经常加班了,偶尔发一下版,上下班都比较规律,这就是我还在坚持的原因,程序员能干到多少岁这全看你自己,我身边三十多岁依然在干程序员,虽然程序员吃青春饭,但是你自己也可以选择往中层或者其他岗位去转,肯定不能再像初出校园那样,不然身体迟早吃不消的,秃头,脂肪肝,亚 健康 ,近视,腰椎间盘脱出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大家不要觉得程序员的工资就一定非常的高,这也要看地方,像重庆程序员的工资还真不如有些工种。

大多数程序员认为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工作。编程只能干到30岁,最长可达35岁。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都让人感到适当的无语......

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老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篇论文《Is Knowledge Related to Age?》(英文版)。本文是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计算机科学系的两个人,他们在.com上对用户进行了相关的数据挖掘。一些数据出来了。(.com上的数据被公开,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进行分析和核算,所以这篇论文的实际情况还可以。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年龄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程序员年龄的正常分布(高点大约是25岁,但中点大约是29岁)然后,计算每个人的月营业额,这样你就可以找到用户的真实生动的时刻,这样便于计算程序员的真正才能。 (总声望/活泼时刻),我可以得到他每个月均匀得到的。我们可以看到程序员的才能从25岁开始上升,并且直到50岁才会开始下降。因此,程序员不吃青春饭的。只有码农,依靠蛮力,使用武力而不是脑力的程序员才是吃青春饭的人。

年龄大可以跟上新技能吗?该论文的作者使用了过去5年更受欢迎的技能标签,然后使用更谨慎的算法来检查所谓的“老程序员”是否跟上新技能。所谓的跟不上,也就是说,这些老程序员并没有积极回答这些新技能的问题。所谓的老,就是是37岁以上的程序员。

我可以看到老程序员和年轻程序员在学习一些新技能方面相似,有些甚至超过了年轻的程序员。

论文的结论是:

1、程序员技能可以升至50或60岁。

2、老程序员在获得新技能方面并不比年轻程序员差。

结论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现在很多年轻程序员都太浮躁了,据说30岁是程序员的巅峰。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没有编程到30,你就不能成为“合格的”程序员。因此,并不是编程编到30岁就玩完了,而是编程编到30岁才刚刚入门。

这个问题,我应该比较有发言权,大城市呆过2年然后回了小城市,5年程序员转行当老师。大部分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因为大部分程序员干技术,只是停留在应用层面,没有足够的平台,5年后很难再有质的提升。技术有了提升后,还需要有足够大的平台才能撑的起你的薪资。我离开程序员行业的导火索是见到某公司,辞退唯一的一个45岁架构师。当然如果你可以不要求高薪,放平心态,我相信很多公司还是愿意要大龄程序员的。

到35岁还在基层那基本上就是没希望了,随着年龄增长,思维能力不如年轻人,如果不能升上去带团队,那只能一直做基层码农。

程序员三十以后就老了,一是技术更新太快,二是经常性熬夜加班,三十以后转管理岗,搞技术吃不消了。

解析2015java软件开发发展前景| 有时候选择比选择更重要

找个好的工作,拿着可观的薪水,过着都市白领的乐活生活,是每个年轻人的希望。但是,纵观现在的求职市场,应届生在毕业时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已经实属不易,找个地位高、待遇高、前途好、当白领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还有的在职者,混迹多年,却依然停留在城市底层。

遭遇60万“人才荒”

java软件开发行业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在国内,则相对滞后,不过,经过几年的成长,java软件开发已成长为一匹实力惊人的“黑马”,人才缺口突破20万,挺向60万。

60万“人才荒”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软件行业开发语言的升级,逐渐由C,C#,.NET的模式升级为JAVA语言开发模式,java软件开发人员成为软件开发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则因为人才培养滞后。首先,高校没有捕捉到市场信息,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院校设立了系统的java软件开发专业;其次,各地的java软件培训机构每年的人才供给量不超过万人,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入行起薪3000—5000元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人才紧缺,薪资就相应看涨。据昆明北大青鸟IT教育集团java软件开发技术总监介绍:“在昆明北大青鸟java培训机构毕业的学员,平均起薪4K以上,最高可达9K以上。只要技术稳定,每年收入平均以20%--30%的速度递增。除此以外,正式java软件开发人员还可享受内部培训、住房公积金、公司股份等福利待遇。”

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副会长刘金华也表示,在企业内部,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基本处于“双高”地位,即地位高、待遇高,工作1~2年后,月薪达到8000~13000元的比比皆是,可以说他们的职业前景非常广阔。

很多在软件开发和java软件开发两个领域纠结的人,都会因为一个特别的要素,放弃测试选择开发,那就是“30岁的转行”。众所周知,软件测试工程师一般就做到30岁,因为软件测试行业无需任何创造力,门槛很低,更多依靠经验来办事,对薪金的要求也很高。如果这时候还不能转到开发或者自己单干,那就没有再干下去的必要,只能转行了。很多30多岁的软件测试工程师,有6、7年的工作经验,却抵不过一些年青的小伙子。

这样的转行遭遇,在java软件开发行业却永远都不会有。因为,java软件开发是个越老却吃香的行业,经验和资历会带来更高薪资和更高地位。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可以一直做到35岁、45岁、55岁,直至退休;可以逐步转向管理或者架构工程师,担当项目经理或者QA部门主管,职业寿命更长。

网络工程师职业寿命多长?JAVA工程师职业寿命多长?

网络工程师理论上可以做一辈子,他更需要的是工程的概念,网络工程师也绝不是程序员,因为网络工程师不是写程序的。至于java工程师,单纯的写代码最多做到35岁吧,再往后公司就基本不要了,所以程序员最好在35岁之前做到管理层,或者成为系统架构师等

程序员可以干到多少岁,年龄到了怎么办?

程序员可以干到多少岁?
首先说一句常识的话,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我记得以前在国内,刚开始做程序员的时候,身边的包括程序员的朋友,很多都认为程序员这碗饭是青春饭,到了30岁就做不了了。
这些朋友当中很多后来转行去做了文档的工作。我当时觉得,这个有必然关系吗?所以我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子的。

最早的一次我记得,有一次感慨,当时去德国工作一年。我的领导看上去都50多岁了,头发都花白了。我二十三四岁的小伙子。这位领导每天去公司去得很早,我一进公司门口就能听到他敲键盘的声音,噼里啪啦非常的响。他可是当时那个项目的主要编程人员。我那个时候就算个小跟班,就写一点边边角角的小程序。从能力上讲比他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那个时候有一种恐惧感,哇,这些老程序员该多厉害呀,我什么时候能追上他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不停的换工作,也不停的换项目组,认识了很多不同的程序员同事。
发现在程序员文化中认为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好像是大陆独有的一种状态。因为我在德国工作过,在新加坡工作过,在加拿大工作过,都没有听说有这种问题讨论。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如果讨论这种年龄方面的问题比较敏感,涉及到一些歧视的东西,有可能会触犯当地的法律,所以很多人忌讳讨论这种话题。
我记得有一个程序员同事称工作了35年,看上去的确很老了,但他做的还不错。

这个是自然的,因为一件事情你做的时间越久,实际上你越熟练,尤其是对于程序员来说,这是一个技术类的工种,你的经验越足,你的技术的成熟度也就越高。也就越有价值。
所以我现在又看到一些论调说程序员到40岁了怎么能做呢?我记得以前的时候说程序员到30岁就做不了了,现在我见了很多50岁还在做程序员的。
对于这些论调,我就是淡淡的一笑。凡是对此种观点深信不疑的,有这么几种人,一是从来没有做过程序员的,第2种是从来没做好程序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做的项目越多,你接触的人越多,你就越知道自己的价值和斤两。
实际上作为一个基本的常识,对于一件事情,任何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最根本的在于你自己。别人怎么说都是无所谓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看,你自己怎么面对。
这里做个小结,就是对我们程序员来说,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高自大。工作年限,不一定是资本,但也绝对不是累赘。

通过夯实我们自己的职业素质,经过长期的积累,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工作的年限转化为我们的职业资本。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热门课程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