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考研培训机构

400-850-862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北京邮电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邮电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1、自身情况

北京地区末流二本新闻学专业,四六级已过,本科四年成绩班级倒数,无科研经历和比赛经历。考研成绩:专业一134,专业二117,政治71,英语67,总分389。正式确定院校并开始备考是3月初,就开始每天泡图书馆。

2、为什么选择北京邮件?

北京邮件位于北京,享有独特的地域优势,传媒资源相当丰富。相较于其他北京地区的985,北京邮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考的,比较冷门。特色学科是乡村传播,虽然北京邮件的传播学学科优势不突出,但在乡村传播方面是第一,如果你想在这个方面有造诣的话,北京邮件可以给你一个很好的平台。北京邮件的传播学学硕是两年制,对于有年龄压力的小伙伴还是挺友好的~

北京邮件专业课给分还是挺松的,不压分,今年进复试的大部分专业课一都在130分左右。基本上只要把题答完,不会太差。

北京邮件试题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但是范围比较广,背诵的东西多,对于跨考生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但是背书痛苦的小伙伴要注意啦~

3、情况介绍

北京邮件新闻传播招生人数不多,2021年招5人,2023年实际招生也是5人(虽然官网给的是8个,研招网给的是10个,但今年农大实际统招录取是5个), 官方一直没有给出报录比,按照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农大新传基本上过了校线就可以进复试。2021年是360分进复试,2023年是370分进复试。

北京邮件的不足之处在于,信息不透明,和专业二的考纲变化过大。这点我也深受其害,所以在报考前就要了解清楚各类信息。

学姐建议:

大家在择校的时候,在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因为这是后期坚持下去的动力。考研就是一个致郁和治愈的过程,我还记得去年备考的日子,上大的报录比和拟招人数一度让我陷入自我怀疑,但是对魔都、对会展的向往又在无数个瞬间点亮我。所以择校真的很重要,选择了就请往前冲吧!

专业课复习经验

北京邮件新闻传播学考察的是725传播学原理和826传播实务,这里给大家列举一下我用书。

725参考书目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
《传播学研究方法》李红艳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 李良荣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乡村传播学》李红艳
826参考书目

《外国电影史》
《影视基础教程》李焕征
一些新闻评论的实务书(机构买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邮件每年专二的考纲变来变去,21年考的是影视文学美学,22年变成了影视实务马新观。每年可以把握的是专一,所以一定要吧专一的基础夯实。才能腾出来时间去应对后面的考纲变化。但主要就是,影视、广告公关、实务这三大类。
我大概在六月中旬的时候,把所有专业课书目通览一遍完成,然后开始重点背传播学教程,传播学教程在专一中占比最大,一定要重点背。后面7月份开始背中新史,中新史是我硬着头皮把书看了一遍,然后开始背笔记。在九月份开学前大概把中新史背了两遍,传播学教程背了两遍。研究方法是挑着背的,结合往年真题来看,出题主要集中在《传播学教程》的第十五章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第五章。整个复习流程,真题一直贯穿其中,作为导向。

虽然今年考纲上没说要看网络传播和新闻学概论,但从今年的真题来看,这两本书是不能不看的。
专二是从9月份开始背的,直接背的从学姐那买的笔记(我基本上所有笔记都是买的,自己做容易漏掉重点,而且浪费时间)先背的中外电影史,后面开始背电影理论。每天抽晚上五个小时背(6点到11点),上午花5个小时背传播学和新闻史(7点到12点),不背完书我是不准自己去吃饭的,所以我身上会带很多小零食,随时补充能量。下午四个小时留给公共课。(晚上为了节省时间我一般不去食堂吃饭,不建议小伙伴学我,饭还是要吃的~)。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也会掏出手机,看看一些新传公众号的推文,看看有没有什么自己遗漏的知识点和学界热点,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基本上到最后考试,所有科目来来回回背了将近十遍。只有把书背的滚瓜烂熟,才能做到在考场上不假思索地立马写出答案,新传题量真的很大,基本没有思考的时间,这样大题量的背后,是对你专业基础知识熟练度的硬性要求。
今年专二电影史和电影理论基本没考,往年会考史论和理论。从今年和往年真题来看,纪录片非常重要

一定要看纪录片!!!而且往年真题也很重要,今年农大的题很多都是往年考过的(比如美国二战的宣传技巧,比如真实电影)今年北京邮件的名词解释也出现了很多学界热点,这个趋向说明仅仅关注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也要看看学界热点,比如元宇宙,建设性新闻之类的。
论述题一定要早点开始练,最好十月份之前,每隔一段时间给自己模拟一次,检验一下学习效果。(模拟真的很重要,新传题量实在太大,提前模拟做好时间分配和练练手速很有必要)北京邮件基本上没有机构宣传,可以看看其他学校的真题,按照北京邮件的考纲,自己给自己出题模拟。

到十月份北京邮件突然又换考纲的时候,我是真的慌,突然增加了我最害怕的新闻实务,还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用一周的晚上,看完了《马新观十二讲》的整本书,并找到其他高校的马新观考题,梳理出重点开始背。新闻实务也是每天晚上抽时间看,重点看了评论,消息改写,和策划提纲还有一些微博评论,微博消息之类的题目。新闻实务重点在练,基本每天晚上都在练。

后期到十二月份的时候,开始关注热点,自己来不及整理热点专题,看了一些机构的公众号和《传播学小王子》(孙翔飞)背一些术语和观点,总在自己的论述题里面。对乡村传播进行合理押题,并找论文阅读,摸索出自己的答题思路。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一对一私人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书也一直在背,整个备考过程,传播学教程每天都在背,基本没有停过。文科就是一个越到考前效率越高的学科,一定不要放弃哦~

政治备考经验

我的政治是7月份开始的,先看的徐涛的强化课,每天看一节(事实证明这个进度有点慢,应该一天两节)直看到十月中旬,看一节课刷一节肖秀荣的1000题。

看完课之后,买了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每天一边看《精讲精练》一边背冲刺手册,然后开始刷第二遍1000题。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二轮。十一月中下旬的时候开始做肖八,只做了选择题,肖八选择题大概刷了三遍,一边刷一遍跟着题目查漏,背易混淆的知识点,政治强调的是精准记忆。后面十二月底肖四出来的时候,就重点背肖四的大题了。把肖四的答案当作语料库来用,考试的时候会轻松很多。一直到临考前一天晚上,我都在背肖四。

英语备考经验

参考用书:朱伟恋练有词、王江涛十天搞定考研词汇、陈正康长难句,张剑黄皮书,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

英语在考研中与别人拉开差距至关重要,英语的学习建议早早提上日程,先攻克单词,其次是长难句,然后刷真题3遍左右,先从真题中认识单词与长难句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刷题去减少错误率,考前两个多月练习作文(英语学习要坚持,千万不能学一段时间停下一段时间,单词坚持每天背诵,直到考试结束。)

4月—6月份背单词、学长难句:单词书选择一本就可以,在这个阶段我每天坚持听朱伟的恋恋有词,看视频手抄陈正康核心词汇(可以学习构词法了解前缀后缀后背诵必考核心词汇),后期考前我就反复背王江涛十天词汇书,将不认识单词用荧光笔标记,便利贴抄录反复背诵,长难句听着视频分析课每天练习几个。前期单词长难句会觉得难,记忆反复忘记,但是不要怕,忘了接着背,多重复总会记住的,所以克服忘记的最好方法就是反复记忆。

7月—12月份进入暑假会有充分时间,除了每天单词背诵,长难句学习,开始接触真题,无论考英语一或英语二都建议刷一遍不考的那份,按照3遍法一步步攻克,暑假过后刷题速度会越来越快,10月份过后开始学习作文,整理模板并根据自我情况,考前一周一篇练习(一定要练习作文,一定要考前全真模拟考试,一定要分配好时间,否则会和学姐一样因为作文浪费大量阅读题时间差点完不成卷子的哦)。

复试经验

北京邮电的复试占比为40%,所以如果过了初试也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我也见了很多初试分数高复试就不好好准备被刷掉的例子,所以这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今年是第二次线上复试,因为某些原因我是在家准备的。初试成绩是2月21号出的,从出成绩那天开始我就开始准备复试了。复试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天:心理测试;第二天:专业课加综合面试;第三天:上午专业课笔试下午英语口语面试。

心理测试就是一些简单的线上选择题,只要没有心理疾病心理正常都没问题。最重要的是专业课和综合面试。我从拿到初试成绩那天就开始练习口语答题,先把可能问到的专业类题目和综合类题目整理出框架,然后用口语说出来。复试和初试最大的区别就是要把文字输出转化为口语输出,这个过程需要长期练习,尽量锻炼自己不要卡壳。

复试的专业课笔试也是跟初试比较像,我们今年考了两道。时间比较紧,要抓紧时间写。自己准备A4纸,时间到了就停笔然后拍照发到考官邮箱。英语口语也是问的比较生活类的问题,英语老师都很专业且严肃,但是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回答出来就可以。

其他建议

考研会经历各种情绪的起起伏伏,今天觉得自己能考上,明天可能又觉得自己考不上了,也会遇到崩溃到学不进去,想要放弃的时候。但是,请一定一定要坚持下来!告诉自己坚持到最后就胜利了!心态的调节十分重要,所以遇到情绪低落或暴躁到学不进去的时候,就让自己放松一会,睡上半天的觉,或是出去看一场电影,吃一顿饭,这些都没有关系。等重新梳理好心情了,就再次回到桌子面前,继续冲,不许自己放弃,冲就完事啦。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心仪的院校。

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首先是心态上的建议,考试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不会的题,但是不要自己吓自己,可以这样想,我做不来大家都做不来,这样安慰自己,沉着答题把自己能思考到的都写下来就可以拿分。

其次,考研是一项非常漫长的旅程,一旦确定好了目标一定要坚持下来。初试和腐蚀前一晚我都很崩溃,给朋友打电话哭诉,可是哭完还是要继续面对,我一直相信老天不会辜负有准备的人。

最后送给学弟学妹们一句话:“苦尽甘来的那一天,山河星月都作贺礼!”

我们终将上岸,阳光万里!

2021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院校解析?

2021考研交流群 586254585
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对于2021考研的同学来说,你们如果决定报考新闻传播硕士,同时又不要背负那么大的考研压力,你们可以考虑报考新闻传播专硕,因为专硕的含金量也比较高,并且实用性比较强。以下是2021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院校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一、专业介绍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and ”,简称:MJC.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院校排名
排 序
学校名称
得 分
星 级
1
中国传媒
100
5★
2
中国人民
96.775
5★
3
武汉
95.828
5★
4
暨南
87.532
5★
5
南京师范
87.197
5★
6
浙江
86.729
4★
7
复旦
84.307
4★
8
北京
83.162
4★
9
四川
82.994
4★
10
清华
81.935
4★
目前排名靠前的院校有中国人民、中国传媒、复旦。各位考生可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2021考研复习已经开始,对于广大同学们来说,你们的复习还没有开始进行,很多同学还没有从春节假期的环境中脱离出来,但是小编还是要提醒你们抓紧时间。
第一篇 暑期备考
2021考研暑期复习备考手册
2021考研6月复习计划
2021考研6-8月各科复习重点及建议
2021考研暑期复习这7件事让你备考效率翻倍
2021暑期来了,考研的你该何去何从?
2021考研:专业课暑期复习指导
当暑期考研复习撞上实习 怎么选择?
2021考研暑期复习:如何保持一天不犯困
第二篇 择校择专业
2021考研各省市研招院校排行榜
2021考研地区划分及影响
2021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汇总
研究生毕业薪酬高的10所综合性汇总
2021考研10个冷门高薪专业推荐
第三篇 备考安排
2021考研需要知道的20个时间节点
2021推免生报名入口
2021考研政治复习规划
2021考研英语总体复习规划
以上是猎考考研为考生整理的“2021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院校解析”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猎考考研为广子推出2021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推免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猎考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考研报录比有什么作用?
各院校历年考研报录比(持续更新中)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江苏师范。

2、扬州 。

3、常州。

4、南通。

这些适合不想去拼太好的院校,报考的院校实力也还可以,难度较低,是一个值得报考的院校。考试内容简单。院校综合实力不错 。

苏州科技视传招生人数比较多,也是这几个院校里考试内容相对简单的院校。南京邮电是这几年刚开始招生的院校,院校考题中规中矩 ,打分比较高。初试轻松,保护一志愿,专业课判分偏高,录取率很高!

考研招不满的冷门专业有哪些?

1、清华考研招不满的冷门专业:数学科学类专业,主要是应用统计的专硕。化学系考研专业有,化学制药专业和化学生物学专业。软件类的软件工程专业和医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等。

2、北京考研招不满的冷门专业:自然地理学考研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等。

3、上海交大考研招不满的冷门专业主要有:生物医学工程的专硕、电子与通信工程的专硕。

4、中国人民考研招不满的冷门专业有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等。



5、北京理工的光学工程专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等也是考研招不满的冷门专业。

6、北京航空航天的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专业、航空工程专硕等。

7、中国农业的数学专业、力学专业、化学专业和生物物理学专业等都是考研招不满的冷门专业。

8、东南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9、浙江考研招不满的冷门专业有:航天工程专业、兽医专业和农推养殖专业等。

10、湖南的应用经济学专业和集成电路工程专业都是考研招不满的冷门专业类型。

门槛最低的研究生

门槛最低的研究生专业如下:

1、哲学专业。跨专业难度最小,基本上都是跨考学生报考,也是报考名校最简单的专业,专业比较冷门,从兽医到计算机专业都可以零门槛跨考。

2、新闻传播专业。这个专业老师偏爱跨专业考生,本科英语、计算机、法学、历史等等都是可以的,跨专业成为新闻传播的最爱。

3、审计学专业。不考数学,不考专业课,也是经管类专业跨专业难度最小的专业之一,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跨专业门槛。

4、社会工作专业。文科专业里面门槛最低的专业,就业不是太好,所以跨考人数不多,跨考零门槛,人家上了四年和你差不多。

适合普通生考研的有哪些?

一是江苏。江苏是一所实力非常强的综合,但是由于位居江苏,知名高校实在太多,掩盖了它的光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理工,在1978年就成为88所重点之一。

二是南京工业。南京工业是一所化工领域的重点高校,是2001年由两所部级(南京化工和南京建筑工程)合并而成。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研究生

复旦新闻系专硕和学硕的考研内容有什么样的区别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1、培养方向不同: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是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2、招生条件不同: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可以报考。
3、考试科目不同:全日制专业硕士即学术型硕士是和普通的硕士一起参加统考!只是考试科目不一而已,具体科目有什么不一样,请参看自己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一般有考研常识的就知道,学硕和专硕的考试试卷是不一样的,而且学硕是偏难的,专硕是偏简单的,特别是在专业课上面体现出来。
4、入学难度不同:学术型硕士的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大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5、学习方式不同:学术型硕士: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专业硕士: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
6、学习费用不同:学术型硕士录取为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基本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样,录取为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7、社会认可度不同:学术型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专业型硕士:09年教育部才新增的硕士研究生,还没有毕业生,认可度尚受考验。不过有颁发的“双证”,相信前景会不错。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考研培训机构
  • 已关注:193
  • 咨询电话: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