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美国留学服务中介

13081913316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随着12月2日波士顿率先放榜,揭开了美本申请季放榜的帷幕,到4月2日斯坦福RD压轴放榜,耗时4个多月的美本录取大戏终于落幕。每年美本放榜,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整个放榜季期间,大小规模的留学机构、留学工作室,甚至独立留学顾问都在做着一年中调的宣传,颇有争先恐后之势,与美本放榜缩水,留学家长圈凉凉形成鲜明对比。

  不仅仅是留学机构,AP培训机构、标化培训机构、竞赛及培训机构、科研背景提升和活动规划机构都纷纷晒出录取offer,各种设计版本的录取榜单在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持续刷屏,似乎被名校录取的学生都是他们的功劳。留学圈有这样一句话:每年录取放榜之时,便是机构签约之日。很多家长喜欢看榜单选机构,一不小心就掉进了机构招生引流的陷阱。

  undefined

  从今年美本放榜数据来看,诸如北师大实验、人大附中、上海世外、武外英中等去年UCLA录取“大户”,今年录取人数跟过山车一样下滑。2021-2022申请季无疑是美本录取的“小年”。无论是芝加哥,亦或是加州理工,MIT,还是UCLA,录取人数都大幅下滑近四分之一。

  提醒各位家长要注意的是:

  1、美本放榜,一个学生可能会收获多个offer,所以大家不要看机构发了七八个录取,可能也就一两个学生。

  2、整体上,2021-2022申请季美本名校的录取结果都比往年稍差一些,但这也正常,美本申请人数不断增长,TOP30美国录取率逐年下滑,不可能对国际学生没有影响,录取人数不比往年也属正常;

  3、不要太在意留学机构的榜单。首先,从根本上讲,榜单的学生和自己孩子申请美本几乎没有关系。每个孩子背景不同,特长不同,两个孩子的申请,也没有太大可比性,就算背景差不多、分数差不多,专业方向也差不多,但在美国前三十名校的招生官那里,有太多雷同的申请者,超过90%都是要被拒。

  4、录取榜单无法辨别真伪。每年申请季,很多留学机构的录取榜单根本经不起推敲。常见的是机构把美研录取的榜单当做美本来晒,混淆视听,再就是造假学生录取,只要是咨询过或者仅仅有过接触的学生都会出现在一些机构的榜单里面,买通被名校录取的学生,美高的学生或者外籍的学生不注明,被当做国内学生的榜单......不要说作为家长的我们无法辨别,留学行业从业人员也辨别不出来。

  国际学校或者普高的学生,大家很容易辨认,但海外高中根本无法追踪,近几年更是有Homeschool的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案例,更无法辨别真假。还有这样一些留学机构,不造假,但是模糊宣传,把外籍学生和籍学生放在一起,或者美高学生和学生没有明显标注,让家长误以为自己的孩子也能申请相同的院校。

  比如今年芝大RD放榜,仅录取1枚学生,但在各大机构微信群、在朋友圈看到很多都在晒芝加哥RD的录取,只有1名学生录取,不知道机构为什么晒出那么多......大家看看就算了。

  undefined

  我一直讲,选择留学机构不应该只看榜单,而是要看机构的顾问老师如何为普通孩子的基础条件“增值”。家长们在找顾问的时候,既要关注到顾问申请的学生数量,又要了解到学生的质量才能有更准确的判断。

  Jam爸爸提醒各位家长,宣传保录取的留学机构和顾问都是骗人的。再厉害的顾问也不可能保证你的孩子能够百分百被美国名校录取,留学机构晒出来的都是被美国名校录取的Offer,但那些没晒出来的,哪些绝大多数陪跑的孩子,又有多少是被名校拒了呢?名校录取的offer可以当做分子拿出来,但没有留学机构愿意晒分母。比如某机构今年申了一个斯坦福,但家长不知道的是,它还有五六个被或纽约甚至TOP50院校拒绝的案例,但就1名斯坦福已经足可以让这个留学机构招生中吹好几年....

  大部分留学机构的宣传模式都是“XX学校录取了XX同学”,导致家长并不知道被名校录取的学生的实际水平,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拿到了理想的录取结果。

  很多机构喜欢宣传极端的名校录取案例,在各家机构的微信群,每个顾问老师的朋友圈,名校录取的案例介绍环节之后,往往还有“签约费用优惠”的激励,心潮澎湃的家长往往会决定立即交钱签约。

  但名校案例里的孩子大多成绩,还参加了各种活动,思想成熟有想法,综合水平远远超过普通孩子。这样的孩子不管找哪家机构,都能进名校。不能体现机构的申请水平。

  为了帮助计划申请美本的孩子选择一个“靠谱”的留学机构,花上几个月收集信息,冒着疫情的风险,到各个机构亲自“上门”咨询的家长不在少数。江浙皖的家长到上海、天津、沈阳的家长到北京,不顾旅途劳累就为了和留学机构顾问简单的交流、沟通,有些甚至只为了听上一场讲座。

  undefined

  对于家长们来说,每一个机构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申请助力,每一场讲座都可能蕴含着申请秘诀,即便是大海捞针,家长们也要去试一试。

  毕竟,高达30-50万的申请费用对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而且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发展,所以家长对留学机构选择表现得相当理性和谨慎。相比于9-10年级的家长,11年级咨询家长的家长们脸上总会有着更多的焦虑、着急和疲惫。

  计划申请美本的留学家庭该如何备战呢

  1.申请规划宜早不宜晚

  申请怕在拖延,许多同学都是吃了拖延的亏,导致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很容易错过提交时间。

  如果学生准备申请美本,那他从10年级甚至9年级就要去开始规划,这样有个充分的准备时间,不会让学生在真正申请时手忙脚乱。

  2.利用申请前空隙,塑造自己的个人项目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国内的学生非常缺乏个人项目,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义工活动,打打球,画画,弹钢琴。

  一个好的个人项目很可能成为学生申请时的一个奇迹,很可能因为一个突出的个人项目而被美国名校录取。

  并且,不管是来自美高还是国内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魅力,家长们需要在申请过程中不断地去挖掘,将的一面展现给招生官们。

  3.成绩,成绩,还是成绩

  从理论上讲,招生官会重视所有因素。

  但在实际申请中,考试成绩、班级排名非常重要,但大家表现的好像都不在乎。无论多么高尚的精英,在这个以市场驱动的社会中,有时候理想反而不得不处于次要地位。如果同一所 60% 的申请人在高中排名%,那你也要与之相匹配。我们知道家庭收入和教育水平可以影响 SAT 分数,但又不能证明 SAT1440分比 1250分的人更有价值更。

  undefined

  某学校招生官曾经分享过这样一段经历:我当招生官的一年,有一件事很心碎。一位申请人有深度、谦逊、幽默、干劲、成熟,但其父母学历不高,家庭条件不好,她的课外活动、Essay 我很喜欢,但她的分数比学校的中位数低 70 分。

  我从没有如此拼命地想让一个学生入学,她是那种需要高等教育改变人生,并能为社会、学术做出贡献的人。然后由于分数受限,在招生委员会会议上,反对票以 5:4 获胜。正如这句话所说“分数高的学生不一定被录,但分数低的一定被拒”。

  4.再讲讲如何选留学机构

  选择留学机构的核心是选择适合孩子的顾问老师,如果家长要参考留学机构的录取榜单,就要看这些案子是出自哪个顾问老师之手。但通常较大规模的留学机构里是流水线式作业,在家长问到某一个被名校录取的学生案例的时候,可能会有3到4名老师说这个案例是自己做的,有销售顾问、有规划老师、有文书指导老师等,这种“团队模式”的顾问,就很难判断是哪个顾问发挥的实际作用。为了”批量生产“,这类机构普遍采用模块化、缺乏个性的申请材料,或者只是为学生修改申请材料的文字错误。一个没有美国学习生活经历、人生阅历浅的18岁孩子,能挖掘自己契合美国招生文化的独特之处吗?

  加上留学机构的顾问流动性比较大,等到孩子申请季的时候,之前做这些案例的文书顾问或者规划顾问,可能已经跳槽到另外一家机构或者自己开独立工作室了。

  商业时代,能守住工匠精神的人不多。略知皮毛,便自封”留学专家“和”顾问“,扩张分支机构。留学机构遍地开花,留学服务却乱象丛生,根源在于把教育当成生意做。机构考虑的是尽可能多签约,尽可能轻松地完成合同,而不是学生利益化。

  

  所以,如果家长确实要看留学机构的榜单再选择机构签约,就要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主申顾问老师,并且在签约协议里注明由哪位顾问老师负责申请,如果顾问老师离职了该怎么处理?由哪位同水平的顾问继续为孩子服务?这样才有意义。

  申请过程中主要是孩子和顾问的合作共同,如果不匹配,势必会对申请产生影响。所以孩子是否喜欢,配合是否流畅,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家长和孩子必须多做功课。美本申请本就是一项决策成本很高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转折点,不要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去咨询不同的人,而且很可能每个人都给出不同的建议,反而加大了决策的难度。

  此外,机构晒出的名校榜单,家长们喜欢看也无可厚非,但也必须要看清数据。每年有4到5万名美本申请学生,只有350人左右可以拿到Top10和藤校的offer 。当这个实际比例是1%的时候,我们却觉得是,好像所有人都能被美国名校录取。常听到一些家长说:“一定要申请哈耶普斯麻、要进藤校!”;“我朋友的孩子申了很好的学校,我们也必须要。”;“只考虑康奈尔或者CMU……”这样的言论是对于孩子和留学家庭来讲都是很危险的,也无形中对孩子造成了错误的判断,在机构选择上也容易陷入误区。

  面对铺天盖地的录取榜单宣传,保持一份理性和淡定,是美本申请路上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