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家长在问“自闭症的症状年龄范围”,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下自闭症一般会在几岁时发现?发现前与其他正常孩子有什么区别吗?,自闭症最佳治疗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自闭症的症状会减轻吗?孩子现在读幼儿园,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以后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自闭症的症状会不会消除???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发育障碍的疾病,也就是说,自打孩子出生就已经有了。但是它的症状也要到两三岁才能有所体现,因为一岁多的孩子不会说话,交流和社交方面的症状都不是特别明显,所以,很多人发现不了。只有到了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孩子的语言,社交,行为等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同龄的小朋友,这时候才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重视,所以,诊断都要在两岁半到三岁之后了!至于为什么孩子刚一出生的时候不能诊断出自闭症呢?主要有以下原因(1)在儿童1岁以前,可以展现的行为范围有限,对其行为类型和发育状况进行决定性的诊断依据不足,也没有有效的仪器测查。(2)孤独症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问题,许多家长因为对智力障碍的担心而将孤独症忽略了。(3)孤独症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语言发展的问题,而语言发展问题不到3岁是不能完全判明的。(4)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开始时的发育呈现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状况,直到2—3岁时孤独症症状才显现出来。(5)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知识,一开始是忽视,后来是不相信,想观望一段时间,结果使诊断时机推迟。(6)目前许多医院医生对孤独症诊断知识欠缺,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轻微的小年龄的孤独症症状确认困难,因而把孤独症看成是暂时性疾患的情况很多。如何初步判定患者是自闭症?(1)极度孤独。患儿平时不愿其他孩子一起玩耍,老是呆在家里,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闻不问,整天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里。(2)情感冷淡。患儿对人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常避开别人的目光,缺乏眼与眼的注视,很少向远处望,面部常无表情。(3)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发育迟缓,主动说话少,时常缄默不语。有的患儿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而喜欢拉着别人的手去拿他想要的东西。有的患儿不理解别人的语言,不能与人交流。(4)适应困难。有些患儿往往强烈要求保持现状,不肯改变其所在环境、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反复不断要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做同样的游戏。在吃饭或做游戏时,其用具或玩具的位置固定不变,如有变动,即出现明显的焦虑反应或大哭大闹现象。(5)特殊依恋。患儿突然对人反应冷淡,但对某些无生命物体或小动物(如杯子、小鸡等)表示出特殊的兴趣,并产生依恋。如果夺走其依恋物,便焦虑不安或哭闹不休。(6)智力发展不均衡。70%的患儿智力低下,20%患儿智力正常。10%智力超常。(7)一般伴有小儿多动症。活动量大。(8)自伤自残。部分患儿会自己打自己的头,以头撞墙等自伤行为。由于孤独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康复干预是目前最主要的干预手段,通过训练希望患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早期诊断和干预能最大程度改善孤独症患儿症状。通常来说,自闭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他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而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6岁之前是黄金治疗期,因此家长要留心观察,在发现孩子有自闭症的迹象,要及早带孩子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治疗,根据检查报告,制定治疗计划。
1、自闭症的最佳治疗期是6岁之前,这个时间段做训练效果是最好的。2、自闭症是先天,绝对无法治愈。仅能通过干预训练来缓解(比如我的工作),但是干预训练在7岁以后就会逐渐失效。而且物理的干预训练仅仅只能解决自闭症九大方面附加的能力上的某些缺失,并不能改善自闭症的症状。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行为上的约束和训练,或者说能力提高。3、让自闭症患者看上去“不那么自闭了”。所以我们说“干预”而不是“治疗”。
你好。自闭症是需要进行治疗,进行康复练习的。如果不进行治疗,那么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法减轻,甚至会加重病情,例如会导致语言功能退化。建议在读小学之前,尽可能进行学前康复训练。
不会的。自闭症只有通过科学干预与治疗症状才会消除,如果对孩子的自闭症不闻不问,只会是症状越来越严重。自闭症治疗要选择专业机构,世界自闭症日期间三原色公益会有自闭症大型公益关爱活动,也会有自闭症专家大型会诊,可以了解下。
通过上文中对自闭症的症状年龄范围的解答,希望能帮助到家长们,如需咨询更多的感统方面的信息,请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