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禁令解封,现在很多人都在为出国留学做打算,但出国留学外语是必备的,今天就随小编来了解一下英国本科留学生申请助教,还有这些2013英国留学申请个人简历怎么写?,国外留学美国留学生当助教都干些什么,在国外里当助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在英国留学打工,用不用申请社会保险号?,留学生可以当国外的助教吗??? 也是大家所关心的
国外的教育制度和我国不同,他们更看重的是学位,有了本科学位才能申请硕士学位。如果申请者只拿到了本科的毕业证书而没有学位证书,写简历时尤其要重视前面提到的原则,即不突出显示申请者的不足。这样的申请者在简历中应该重点写他的工作经历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把这部分设成简历的第一部分,放在简历的最上面,使评委们首先阅读的是他的强项。教育这部分放在简历的后面,简单写一下毕业的学校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解释为什么没有拿到学位,解释可以放在PS或Essay中去写。 申请国外硕士学位虽然要求申请者必须拥有本科学位,但是对申请者是通过何种方式拿到的学位没有做具体要求。因此,申请者在简历中只要写明是本科学位就可以,没有必要对此进行解释。 国外教授录取研究生,主要是考核申请者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他们对中国的政治等辅修课并不感兴趣。因此,你只要在简历中注明核心课程的GPA成绩就可以了。 很多人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会有一些断档。如果这些断档是正面的,积极的,则可以把这段经历写进简历。例如:公司派你进修。 刚刚毕业或即将毕业的本科生,他们面对的竞争对手中有一部分是工作经历丰富的申请者,因此他们应该重点强调自己在校期间的GPA成绩和所受到的专业培训。如果申请者就读的学校是名牌,同样可以突出学校。这样的申请者应该把教育背景放在简历的前面来写。再有,这类申请者可以把在校期间的助研、助教经历以及在业余时间从事的一些工作写在简历里作为工作经历。 总结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个人总会有些不足,出国留学简历的重点不是去如何掩盖这些缺点,那只会越抹越黑,让招生官员觉得你不诚实;如何去弥补自己简历中的不足,其实总结起来就是要让自己闪光的点更闪光,与其让招生老师看不到你的任何瑕疵,还不如让他在瑕疵中看到你的闪光优点,以及这些优点和这所学校的契合点。
很多家庭一般的同学们选择通过申请助学金来解决在国外学习的费用问题,而助学金分为助教金和助研金,都是学生以半工半读的方式来获得。这两种角色在美国里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到底留学生在美国当助教都干些什么呢? 理科助教是了解学术研究前沿的好机会 在美国里读学位的不少中国留学生,都做过一些助教工作。细分下来又有教学助理和研究助理之区别,前者叫TA(Teaching Assistant),后者是RA(Research Assistant)。这是美国对拿奖学金的国际学生提出的要求。资本主义没有免费午餐,拿钱就得干活儿。当然从积极方面来讲,这也是深入了解美国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前沿的绝好机会。 理科专业的学生做RA的比较多,导师都是科研牛人,出出思路,实验室里的事儿基本上都扔给研究生做了。而做TA要求英语流利,多是给低年级或本科生上课或者做辅导,要求能达到把一屋子黑白老美侃晕的水平。这个对于刚到美国的外国人来说不容易。 从中国去的研究生里还是做RA的相对多一些。一份全额奖学金包括免除学费外加生活津贴,要求每周工作一定的小时数。由于美国学费很贵,占了大头,而每月发放的生活津贴,也刚够支付房租、伙食、医疗保险、书本,以及交通费等。 文科助教分享帮教授干活的故事 我在美国读的是纯文科专业,博士期间做了4年的RA,靠着助研工作所得的奖学金支持完成了全部学业。每学期开始由系里指派去帮哪个教授干活,每周12~16个小时。4年下来跟过7位不同脾气秉性的教授,干过大大小小一干杂活儿,想起来挺有意思。 入学第一学期给S教授做助教,做的第一件事儿就很有趣。新学期开学,S教授代表系里在他家里搞个周末迎新party,邀请系里全体老师和研究生参加。教授让我负责落实请柬和日常联系。不用说,这次聚会之后大家都认识我了。 平时做得大多数的助教工作还是教学方面的,如帮教授们复印、准备好上课材料,管理网上课程,定期整理系里图书室,制作会议PPT,查借图书资料,做数据统计分析,系里网页的更新,整理办公室文件等。其中,数据分析处理和网上课程这两项工作后来我做得极其熟练,以至于系里哪位教授有这方面的活儿都来找我,还有一些是外边来的带经费的。 助教工作中,我干过的最有技术含量的活儿,是帮L教授看一个印度学生的博士论文以及她主编的期刊投稿,写出评论意见。这当然是第二年才能干的。看期刊投稿是件长学问的事儿,能了解到很多研究选题和设计。我一般是草拟出几条意见以电子邮件发给教授,供她参考。 还有就是学术会议的PPT也没少做,教授要去开会了但没时间准备,我按照她的论文内容框架和要求做好。L教授看完改一改就拿去用了,有一些还是美国性会议的主题发言。 最不愿意干的一份工作是给T教授整理办公室,这活儿干了小半年。这份工作哪里需要找个博士生来干?但又不能撂挑子。 还有一段时间,系主任要求我们每周通过电子邮件汇报一次工作量,都干过什么活儿及用了多少时间,这种被监控的感觉也让人心里不爽。不过算一算账才知道,每周都干不满规定的时间。 给不同的教授做助教,情况待遇有时会截然不同。与Z教授一起工作的半年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副系主任Z教授是两系合并时来我们系的,这位50多岁的白人女士,个子不高,体态臃肿,性格直爽,楼道里经常能听到她爽朗的大笑声。我其实心里有点看不起Z教授,不仅是她缺少点学者风度,从一所不知名拿的博士学位,研究上也不如别的教授那样成就斐然。但Z教授似乎很有人缘儿,跟谁都很聊得来。 我帮Z教授做助教干的第一件事,是给调整后的系里更换互联网主页,还要更新补充新内容。于是我们一起重新设计栏目和功能,并在技术部门帮助下为每一位教授新设计了介绍页,加拍了照片,还有教授们的学术成果列表。并且把以前零散信息按类别和层次一一梳理清楚。 如此忙碌了两个多月,推出的新系主页令人眼前一亮,界面简朴大气,内容也显得条理清晰。Z教授心里高兴,多次人前人后地说起我,后来连导师都知道了我们配合得很愉快。11月的一天,Z教授邮件通知我到系里参加一个活动。我到了之后,看到全系的人在大厅里举办这一年优秀教师和助教的表彰活动。一会儿我听到了主持人读到了我的名字,真没想到我居然被推荐获得了最佳助教奖!上台领奖时,我看到Z教授坐在下边笑得尤为灿烂。 此前我做了近3年的助教也没听说过什么奖励,一直认为拿奖学金干活是份内事儿。而Z教授虽其貌不扬,却有着金子一般善良的心,对我这个异国来的学生满是尊重和支持,给她做助教那半年最有成就感。 总的来说,美国里的大多数教授都是很好的。研究和教学活动有着很强的独立性,不太容易派出什么活儿来。每周16个小时干不满是常事儿,拿着奖学金不用干活的时候居多。 以上就是由留学生分享的在在美国做助教工作的经验,总结来说就是,教授有活儿叫你一定要痛痛快快答应,不能找各种理由推脱,尽全力干好,不会做就去问去学。各位家长和同学想了解更多美国留学的相关信息,可关注家长专区频道。 六步曲服务体系由六大步骤和36项子模块组成,核心内容包括留学理性规划和背景提升、考试个性化辅导、文书创作和学校申请、套磁和面试、签证辅导及后期服务、海内外求职。六步曲体系贯穿所有服务项目:美国名校本科申请,名校硕士申请,博士奖学金申请,TOP 20 MBA精英申请,英国/加拿大TOP 10申请等。六步曲服务体系适合人群:适合现在高一、高二、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希望自己未雨绸缪,从根本上提升申请竞争力,从而于毕业之际成功步入世界名校。
不少同学在外留学接触的除了老师同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岗位,那就是助教。看起来上下课都跟随教授,近水楼台先得月,好像轻易可以和教授建立起好的关系,那做助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学长今天邀请了一位做过助教的同学来分享,一起来看看吧。在当助教这活儿,只要成绩不太差的同学都建议试试,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体验!其实我当年做助教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想拿个社保卡,但之后想起来,其实就算没有社保卡,我也愿意揽这个活儿!因为说起来那年真的和教授关系变得特别好,而且也学到很多课上学不到的知识。有些小伙伴会把TA(Teaching Assistant)和RA(Resident Assistant)给弄混,这两个职位的概念完全不一样。我遇到的RA主要是处理生活方面的事儿;但也有研究助理,硕士博士阶段比较多,就是帮老师做科研项目,钱从项目里出。当时我宿舍有个中国RA,他是个乐于助人的红领巾,大一的时候有啥不懂全跑去找他!另外,他还是个GPA4.0的学霸,由于当时学校宿舍楼是根据专业来分的,所以有啥关于专业的问题也能去找他问问。反正呢,这样的RA肯定得GPA过硬,也要热心!学校对于RA也是有特别的津贴,RA和TA是留学生获得资助的主要方式。至于TA呢,对英语的要求就要高一些了,因为TA是针对学术的,你得辅助教授各类学业上的工作。当然,我除了帮教授改作业,改试卷,准备讲义,做PPT以外,还做了很多打杂的活儿,不过那也都是应该的,领导嘛!但是主要职责还是给教授辅助上课,天天给教授准备这个准备那个,跑东跑西。教授上课的时候要去旁听,有时候也给学生做做小quiz,讲解一下作业啥的,倒还是挺悠哉的,也锻炼了自己的解说问题能力,英语能力,以及发言能力。(偶尔也要在大课上代表教授发发言)作为一个文科生,感觉助教这工作挺好做。但我知道很多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大都成为了理科助教,因为咱中国学生数理化底子好,给理工科老师做TA既能锻炼自己又能发挥优势。然后我去看了一眼老师给他们理科发的材料,以及学生的作业情况,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要我解答这些问题还不如直接让我辞职,反正一个也答不上来。不过也是因为宝宝是个理科懵比,看到理科那些公式数字就失去了思考能力。对于那些理科好的小伙伴,如果觉得文科太无聊了,选择当数学,化学实验室的TA当然会更好。其实助教这活究竟累不累也得看教授的,因为做事儿逼教授的助教肯定要比当普通教授的助教要累。我当年那教授可好了,是一个80多岁的日本老太太,人很和善,2个PhD学位,金边眼镜下的双眼充满着智慧!与其说是当她的助教,还不如说是她帮我各种构思论文,我的推荐信也是她写的。而且在学期末,还得了一个学分,感觉作为她的助教我反倒是麻烦了她不少事儿。总之,在美国里当助教真心是个不错的经历,任何拥有资格的小伙伴都应该试试!丰富自己的经历~本文图片均来源于:免版权图片网站pexels,如有其他使用请联系原作者授权。英国留学大热IP院校,3大王牌专业,申到就是赚到!英国工签7月开放申请!多国更新出入境政策!8月返澳,无需酒店隔离?!
英国留学勤工俭学注意事项 社会保险号必须申请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已成为留学生活的一部分。餐厅服务员、学校助教、超市销售人员、流水线工人……这些完全不同的职业在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成为其人生重要的一课。 作为热门的留学,英国制定了针对留学生的较为完善的打工政策。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移民局不断收紧移民留学政策,在留学生打工政策方面也作了一些调整。新政策规定,今年3月31日起,本科以下学生每周打工时间由20小时缩减到10个小时。留学英国学生的打工,需要注意些什么?途径又有哪些? 打工签合同,低于最低工资可投诉 根据英国劳工部的标准,英国打工最低工资为每小时5.05英镑。因此,留学生在打工前一定要仔细地阅读雇工合同,寻找合同里相应的工资标准。如果发现雇主给予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向学生会寻求法律咨询帮助。 打工需要交税 在英国打工是需要交税的。按照法律规定,留学生每周只允许打工20个小时,假期里,每周打工超过20小时,需交20%的税。 因此,留学生在找到兼职工作后,需要及时向当地的Benefits Agency申请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英国社会保险号),这个号码主要用于统计打工者的收入总额,以作为纳税的依据。
【导读】身为留学生的你,一定没有想象过你在刚毕业时就能担起“准教授”的责任,甚至亲自给学弟学妹上课吧?今天Jenny老师就让你开开眼界,其实,留学生们都是有机会成为“助教”的。 身为留学生的你,一定没有想象过你在刚毕业时就能担起“准教授”的责任,甚至亲自给学弟学妹上课吧?今天Jenny老师就让你开开眼界,其实,留学生们都是有机会成为“助教”的。 所谓助教,就是未受聘的教师在成为正式讲师之前,帮助正式教师进行教学辅导工作,许多同学都在研究生毕业后或读博时申请助教职位。这也是许多学生选择留校的一种重要途径,是成为讲师之前的重要一步。 第一次身兼要职而且是把学到的知识输出出去是有很大难度的,尤其是大多数助教都是在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授课培训的情况下就要走上讲台,给同学们答疑解惑的同时还不能耽误了自己的博士研究进程,可谓难上加难。如何平衡学生、教员和导师之间产生的矛盾差异,往往需要同学们自己慢慢摸索,因此,学会如何在安排好自己学业任务的同时,尽到助教的责任,是最重要的。 做一个称职的助教,你需要具备三个重要技能:组织能力、区分优先级的能力,以及拒绝拖延症。首先,要组织并按照deadline的时间划分好你自己课业任务的优先级,哪个先做,哪个最不着急,做好时间规划,并严格执行。 当你的课业时间表定好了之后,你就要开始以助教和导师身份思考了,学生们可能会向你咨询实习相关的问题,比如如何写介绍信,如何跨越学生和社会的身份界限等等许多问题。当任务堆积很多时,你要学会给任务评分,自己制定一个标准,区分开任务时间结点的紧张程度。这样有效地利用时间也能帮助你腾出时间做另一项很消耗精力的工作——回复邮件,回邮件占用自己的私人时间是常有的事,私人时间就意味着你在免费加班。 身为助教,首先必须要克服的是在公共场合下公开讲话,而且作为教授和学生之间最重要的沟通者,你需要学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新的助教,一个好多策略是尽可能地为每个章节制定课程计划,拿政治科学为例,单纯枯燥的讲述学习材料可能对学习理解没有太大帮助,但是如果将课程内容与当代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建立小组,可能会有奇效。 但很多时候课堂进展可能不会像你当初计划的那样顺利,有可能学生不了解你设置的活动或者没按要求完成课前的预习,或者这个环节并没有引起你设想中的大量讨论。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应急的plan B帮你缓解尴尬了,比如你可以把学生没有完成的课前任务变成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不过不管形式如何,你都需要牢记课堂任务究竟是什么。如果plan A中途夭折,你可以讲讲ppt上的补充页或者把不能引起热烈讨论的小组讨论话题换成其他问题试试。 有时很多课程中的理论和主题,诸如社会科学学科中的一样,对学生而言都十分抽象,难以理解。所以让理论更接地气,是助教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这将决定学生是否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程中来。比如你讲上课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当前的社会事件上,更生动直接的了解外交政策概念。一位同事就曾在学期开始前对学生们认为重要的社会事件进行调查,并将这些事件贯穿整个学期教学活动中。类似于这种的用模拟或者游戏的形式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们在理论上做出决策,并参与其中,教学结果可能比讲座形式的授课更可观。 实现主动学习并不难,最基础的例如假设性的示例、或者小角色扮演游戏就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慢慢摸索。第一次站上讲台的助教们,别担心,看了这篇文章,总能助你一臂之力。
以上这些就是今天小编为你准备参考的,希望你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