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咨询上海考研今天的情况难不难为考研做准备,我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上海交大日语考研复试时英语难不难啊?要听听力吗?,上海交通在职考研难不难考?,上海外国语考研难不难?对于普通毕业生来说,把握有多少?谢谢,上海考研难不难?,上海考研难度分析!考上大研究生前必看!!!,上海财经考研难在什么地方???
可以看官方的说明上海交通外国语2011年研究生复试通知一、复试分数线: 1)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含德语)、英语语言文学:总分382; 2)日语语言文学:总分396; 3)翻译专业学位:总分352; (单科分数线:政治:50分;二外:50分;专业课:90分) 二、复试方式:面试(约20分钟),内容为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复试时间:3月28日(周一中午12:00签到,下午1:00面试) 四、复试地点:闵行校区外语(东区外语楼307) 到免费考研论坛网站查看回答详情>>
难啊。 希望进入外企或大型国企发展的,本身又有外语基础的,可以去读一个美国远程学位,或者是美国百年名校的远程MBA,自己直接去官网申请就可以了,如:Chicago State (远程汽车工业专业),Churchman (中英双语远程MBA), Brown (远程物流系统专业), 学生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在线学习。美国远程MBA或EMBA,可以迅速建立国际性的人脉关系网,和全球师生在线互动。
首先看你考什么专业,如果是外语语言文学类的,那么竞争比较激烈,来自各地的考生很多,过了线之后还是要面临很多挑战。 如果是其他非外语语言文学类的专业考研,那么就看lz的水平了,其实上外的很多专业不是很强(非外语专业)。基本上过了线,就没多少人竞争了。 考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难度,对于普通毕业生来说,把握也很大,因为上外的研究生很多都是本科就读于普通的。 关键看lz考的专业和你自己的努力程度了。备考的话可以去网上查相关专业的参考书,不同的学校参考书不同。还有就是上外历年的真题试卷。 除了专业课之外,政治、英语也必须要过硬。 祝你成功
三战,一个让考研人听起来多么可怕的字眼,它却真实地在我身上上演。两三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即便我没有料想到我要考三次,但是我屡败屡战,还是想读研和读书,md,就是想啊。完成目标的人回顾走过的路,总能从中悟得三两心得,尤其是对于我这样考过三次的人而言,承蒙不弃,我将尽可能具体向大家介绍我的考研,包括总结教训,供来者以此为鉴;展示心得,给大家考研带来一点启发,也将不负我写此文、你读此文的时间。(一)个人简介我先介绍一下我个人的考研情况,我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三战上岸,前两战目标北师大都凉了,第三年选择上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以笔试和复试成绩均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考上。(二)宏观把握在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具体的考试内容后,就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大半年的学习有个细致或大致的规划,专业课的分量自不必多说,一定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就简要说下我个人的情况,专业课放在第一位,自己的黄金时间安排给专业课的学习;其次是英语,每天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一定要有执行力。约一米的论文打印资料和个人笔记(三)逐门突破1.政治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作为教材书,1000题做了两遍;暑假时我同时也看徐涛老师的政治视频课,获益良多,在解题思路上给我了很多启示;我还做了徐涛老师的政治相关题目,如有精力可以多做做;后期买肖四肖八,徐涛的小黄书。另外,政治要注意书写和卷面,可以提前买些答题纸来练练手。2.英语这个科目更需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资料,我用的是《考研真相》,讲解详细全面,也没有买其他的长难句、语法分析等资料。单词要每天都背,新单词每天至少背两百,到后面就会背的越来越快,可利用单词app或者词汇书,形式各样,要紧的是理解之后记住;阅读一天一篇,精做精析,看自己安排来,开始时可能速度比较慢,耗时也比较久,但慢慢的就会进步很大;完型、翻译、新题型这些我是在大概解决阅读这个大部头之后才着手准备;作文在考前依据话题整理出个人模板,而整理所依托的就是平时自己积累的素材,所以平时可以多看看外刊解析,积累适合自己用于写作的好词汇、好句型;复习到后期的时候,我用英语答题纸来作答,可以一张卷子连起来做,模拟考场状态。3.作文作文这门考试科目看似捉摸不定,不太好准备,实际上是非常有迹可循的。定期练习很重要,备考时有幸认识了海棠,在海棠的规划下练笔,这给予了我很大的信心。其余时间,就要多阅读文学作品和论著,多看论文,对于作文这门考试的准备要贯穿整个过程,不要松懈。4.专业课一我考的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就主要由欧美文学和比较文学两大部分组成。我的参考书就主要依据两本教材:一本是蒋承勇的《世界文学史纲》(第三版);另一本是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第三版)。匡兴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作为补充,还看了一些就不列举了,总之多多益善,从中多多总结,可以整理自己的笔记或者思维脉络,方便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研读真题,要时常看真题,思考真题的提问方式和解答方式,我备考时最开始看到真题论述题的时候,并没有感觉特别好着手,还好没打退堂鼓,多读论文,多做积累,我觉得是非常有用的。在熟识教材的基础上,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是没办法短时突击和速成的,必须要用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对文学史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所以这一环节要尽早开始,如果学弟学妹在大二大三就有意考研的话,那么你当下可以做的便是尽可能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认真读,最好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在有一定的阅读量之后,就可以边读边看相关论文,对于论文的理解不要求精深,我的方法是快速从中发现可以读的进去又比较切合考研的内容,从这样的文章中获得启发。我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大概是这样的过程,这三个环节也不一定非得按着顺序来,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但重要的是要读作品和有自己的理解,这点最好不要忽视。(三)心态调整当我走过这段考研时光之后,回过头来,才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在备考的过程中,比如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国庆节的时候,十二月初的时候等等几个时间节点上,情绪很容易波动,一定要注意及时调整。我特别喜欢小动物,备考的夏天我捡到了一只流浪小猫,收养了它并取名Lucky,那些寂静无声的夜晚有它陪伴,它呼噜呼噜“念经”的声音让我的睡眠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的办法就是运动,每晚都跑步,初试前一天晚上也在跑步;保持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我每天至少要睡七个小时,也基本没有特意起很早学习,就在卧室学习,也没有特意找图书馆;另一点就是,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进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按部就班、踏实努力就好。(四)总结致谢每一个考研的人心里都怀揣着一个滚烫的梦想,这个梦想有诗或者远方。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单凭着一腔热血就可以直达梦想彼岸,我们还需要明朗清晰的航向,需要切实可行的计划,需要脚踏实地的路径,需要并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努力,需要一个勇于迈出第一步的你。回顾我的三战,21岁到24岁的年华郁郁葱葱,却隐藏了太多无声的泪。第三年的夜晚我常常望向夜空,听闻处于史诗时代的人们,即使是一个农夫,也能完全掌握他的世界,他的生活和世界如同星空一样清晰,是真的吗;我又想到儿时学完习在夜空下的四方院子里伸展活动,深感自身的渺小与珍贵,这些思索都让我感到充满力量。感谢我的老师们、朋友对我一直以来的鼓励和关心,一路走来,遇到你们是我的幸运;感谢我的妈妈和弟弟,我爱你们!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说,考研其实只是你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要吝啬努力,但更不要过分执着,每条道路都自有它的曼妙风景,每个人也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每个人也应当做出对自己负责的选择。谢谢大家,也欢迎大家和我交流。ps:不要走哇⊙ω⊙,还有彩蛋(个人广告)哈哈以上内容转载于我的个人公众号:赋格之间,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文学公众号,我会常常在上面更新考研复试贴、有关考研的事情和读研的日常(听说关注的运气都会不错哇)。
上海在魔都一众高校中的存在感似乎不是很强,但是也有不少学弟学妹来问学姐上海到底好不好考?上大考研是怎么样的情况?其实,上海是上海市属、“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拥有不少的王牌专业和优势学科。作为地理位置优越,还是属于“211工程”高校的上海,他的研究生会好考吗?……它的考研难度是属于偏大的。一般来讲发达地区加上211或985名头的,都是比较难考的。而上海位于上海市,地理位置当然很优越,加上上海是211重点工程,即使他之前在上海高校中的存在感并不突出,也耐不住如今越来越多的考研大军呢。一般来讲,分析一个学校考研难度如何,是需要看他的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的,接下来学姐就给你们分析一下相关数据2021年进入复试分数线2021报录比难度分析上大是一个综合类,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高校先进行列。也完成了国内诸多科研项目。从上大分数线和报录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类招生专业较多,其次是管理类、文学类。推免情况上大很少会招收教育学、农学、医学等专业。所以报考相关专业的考生建议你们在择校前需要看上大招生目录,2021上海的推免生人数是比较多的,推免人数有1183人,大约占了总录取人数的四分之一。一般情况下学校层次好,推免人数也多。但是推免人数多也导致留给统考生的专业人数少,考研竞争会更加剧。而上大作为上海地区的211,报考人数本来就多,在推免名额多的情况下,就不利于我们统考生上岸。20年推免人数较多的专业很多也是属于上大报考热度较高的专业,比如:中国语言文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等专业。分数线情况上海的分数线是在线基础上按照考生成绩作出调整的。所以上大考研是过了学校复试线才能进行复试的,很多专业无论是从单科分数线还是从总分数线来说都是比线要高的。而学校也将两个分数线给列出来参考了。复试分数线与线对比,总分相差较大的专业有很多,例如:统计学:复试分数线348,线288,相差60分机械:复试分数线339,线264,相差75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试分数线327,线264,相差63分2021年上大分数线在400+的专业有中国古代文学、创意写作这两个专业。上大分数线偏高的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389分设计学(13050009、13050010方向)399分设计学(13050003、13050005方向)393分艺术设计(13510801方向)384分民俗学378分档案学378分新闻传播学373分从分数线的情况也能看出分数较高的专业大多数集中在文、上海美术专业中,而其他热度高的专业分数线也会偏高。但是大家对工科类专业也不能掉以轻心,虽然工科专业分数线偏低,但是和线相比差距也是非常大,所以上海的工科专业也并不好考。报录比先说一下,2021年报考上海的学生有20214人。总录取4710人,推免人数1183,联合培养人数79人。所以去掉推免生和联合培养学生后,上海总报录比大约是5.8:1,这么一算,平均每六个人报考上大,最后上岸一个人,这个数据咋一看是偏高的,但现在从众多211高校的报考情况来看,上海报录比也是属于比较正常的范围值了。从上大报考情况中,去掉推免人数,按小数点四舍五入后计算:这几个报录比非常高新闻与传播 32:1设计学25:1戏剧与影视学 25:1理论经济学 20:1中国语言文学 18:1英语笔译16:1会计学15:1其实,上大也有很多专业报考并不激烈,比如法学、化学、政治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物与博物馆、人口学等专业总体来看,上海考研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有些专业热度高,竞争较大,但是大家可以根据报录比进行扬长避短,选择热度不高还能适合自己的专业。总结上大的很多专业课考察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复习的内容多而杂,我们应该及早开始复习,通过对课本的通读,梳理知识,加上对真题的了解与把握,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从而方便后期的背诵。另外上大的真题向来都是很难找的,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找一个直系研究生带领入门。录取上海各招生院(系)按照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规则、考生总成绩排名(=初试成绩×50%+复试成绩×50%)、思想政治和品德、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具体录取规则见各招生院(系)复试工作办法。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不合格者(180分以下)不予录取;同等学力加试两门课程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准备 时间:初试结束,适当放松一段时间后,就应该着手准备复试了(建议1月份开始)。 复试准备前,最好要找到近两年考上的直系研究生学长学姐,咨询相关信息:包括,笔试参考书,笔试出题风格和难度,面试流程及常见问题。 初试分数公布之后,可以尝试联系导师。通过学长学姐,或者在官网找到相关导师的邮箱,先邮件,后电话。一个好的导师,直接关系到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和业务水平能力。
会计适不适合考研 会计专业考研究生,但就考试来说很适合。因为会计专业本身具备很多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一般高校会计专业都开高等数学课,这又为考研奠定了基础。 如果从职业规划讲,会计专业考研应该考其他专业,不应该考本专业。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做学问,会计专业只能做实务,那样的话,会计学研究生并不比会计学本科生受欢迎,还不如考几个资格证书更有用。但话说回来,如果考管理类专业就大不相同了,牢固的会计基础会让你在管理中得心应手,职场中精通会计的管理人员是很受欢迎的。 个人观点 个人认为会计专业不需要着急考研。会计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更看重经验的积累以及技能证书的级别,对于学历相对看的少一些,有本科学历就足够了。 一些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考全日制研究生,这很没必要。建议先工作,积累经验,同时把该考的技能证书都考下来,之后有时间有精力的话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就足够了。当然,如果你打算考公务员,进入机关做财务的话,那考研究生非常有必要,因为机关在招聘的时候更看重学历,绝大部分机关招聘的时候都要硕士以上学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这些都是最近学员所关心的问题,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