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咨询公共关系考研上海东华为考研做准备,我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东华公共管理直系学姐考研经验贴,北京师范和厦门的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哪个更好考?,找 上海东华 服设研究生学长??
东华的公共管理从07年开始招生,期间在19年由<行政管理>升为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下设五个方向:1.行政管理、2. 政治设计与体制改革、3. 法务管理、4.大众体育管理、5.高等教育管理。以上的每个方向的初复试科目,入学后的培养计划,上课课程都是一样的,只有当录取后,入学后选择导师后,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定你的论文方向,实际上各个方向的差别没有特别明显。参考书主要包括:1.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五版&第六版(官方指定),2.孙关宏政治学概要第二版(官方指定),3.新政治学概要第二版(非官方指定),4.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复试指定科目),5.吴克昌政治学原理(非官方指定),6.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非官方指定)。具体复习方法:这两门专业课都是纯记忆的科目,说白了就是一个字,“背”。但并不是逐字逐句背诵,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基础期(2-6月)首先,这两本书都需要进行一个框架梳理,简而言之就是先把目录理一理,最好直接把目录反复背熟多背几遍,这样你在脑子里就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接着就是一章一章的去啃(哪些章节不考,直接看资料里的大纲就行,629的话,大纲没有的就不考,公共关系那部分例外),书本上许多大段的话,只需要读懂理解即可,真正记忆的就是大点(这些学姐在纸质版笔记中都整理出来了,直接用就行,同时都标上了哪些点考过哪些真题,重要程度一目了然,争取在过第一遍书的时候就记住一些重要的点)。答题的时候,阅卷老师都是按点给分,同时运用专业名词或话术写出自己的理解拓展即可。政治学这门课有40%左右都是课外,不过不必担心,大家都一样,而且这门课不会有很大的差距,在啃透官方指定书本的前提下建议大家啃一啃《新政治学概要》。强化期(7-9月)这个时候学姐整理的纸质版就要发挥重要作用了,学姐的笔记标注了重要考点,历年出现过的考点,大纲要求的考点,一目了然。在有了基础期的复习后可以拿着学姐的资料开始啃同时慢慢开始强化记忆一些关键知识点,学姐的资料是根据夏书章第五版整理的,不过第五版第六版区别不是很大,建议都备一本,因为第六版会有一些新的点比如政务微博这些,在啃透第五版的之上用第六版查漏补缺即可,大家不必纠结。在啃完学姐资料第一遍后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东华的真题非常非常重要,重复率非常非常高,一定要好好利用。学姐也给出了真题的参考答案,大家可以参照答案,理一理答题思路,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在考前认认真真写一写,掌控下答题时间,历年都有感觉考试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当然每年真题都会有一些没见过的名词或者“新”的字眼,这是客观因素,我之前参加考试的时候卷面也有我没见过的,但尽量将这些与自己学过的靠拢去展开就行,老师会酌情给分的,不能留白!冲刺期(10-12)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疯狂背诵!背诵!!背诵!!!和查漏补缺。每年10月份看一下最新的大纲和已有的变化(一般不变),如果变的话,也是部分微调,查漏补缺即可。书本和真题一定要反复啃透,我考试那年,把两本书和真题反反复复背了至少8遍,一开始第一遍的时候特别痛苦,怎么也记不住,但是当第三遍开始慢慢地就越来越快了,也越来越容易。还有很多人问我,这门课有没有必要看视频,我当时考研是没有看视频的,看视频有点枯燥而且也不能帮助自己记忆,相比之下反而有点浪费时间,这门课没有太多理解的难点,记忆就好啦~最后想说的话:1.有些同学对着密密麻麻的字和点无从下手,学姐推荐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把一些长句子挑出几个关键字,然后把这几个字编成顺口溜,这样就能事半功倍!2.考研本身是一个漫长又煎熬的过程但也是一个非常充实的。选择好之后就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左右摇摆,要坐得住冷板凳。如果你每天七点多起来去图书馆翻翻书刷手机打瞌睡等吃饭还不如睡到九点然后保证上午三个小时的高效学习。3.关于时间进度方面,我是四月份开始看看专业书背背单词,六月份留校学习才开始进入状态,早7晚11中午在自习室休息一二十分钟,后期复习强度大可适当拉长时间,但是要保证基本睡眠和身体状态,每个星期建议休息半天或者一个晚上调整,不要和别人比进度,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要慌张。4.在考研期间会有学习生活上大大小小许多事情的干扰,特别是后期秋招会有许多同学想去找工作,这时候要做好一个平衡,考虑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目前重点是在哪个方面,不要两手抓浪费时间和精力。5.在这一年里,你可能会背书背的厌烦,苦恼自己怎么记了又忘总是记不住,题目做了又做错,在考和考不上之间徘徊猜测等等,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大家也都一样,这个时候你可能需要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哪方面出了问题然后再继续,放弃很容易,就看你甘不甘心半途而废了,有时候不要想太多结果,你只要去完成,给自己一个交代。送大家一句话:坚持就是在别人不能坚持的时候再坚持一会。最后的最后,打一波硬广!我们是东华在读研究生团队,我们都是东华硕士在读,有各专业高分考取的在读学长学姐,也有研招办的在职学姐。我们的空间、相册、公众号记录了我们全部答疑与售后过程。我们全程答疑,售后,资料新,复试笔试、面试辅导以及导师选择和模拟题的批阅!为迷茫的学弟学妹们打破信息不对称!我们会不定期在群里邀请高分已考取学姐学长进行直播答疑!我们不是商人,我们是一群愿意分享的学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从排名来讲,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北师大排12,厦大排14。从排名看,北师大有优势。2,从录取分数线上看,2所高校都是自主划线。2010年北师大复试线是政治50英语50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 总分320:厦门复试线是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总分350。09年的数据显示厦门总体分数也要比北师大高。但是由于专业课二是学校自主命题,存在题目难易程度和给分尺度上的差别。总的来说,单纯从分数上看厦大难度要高。从分数上看,北师大有优势。3,北师大不指定教材,并不代表你无章可循。你学行管的应该知道哪个书相对比较权威,而且你可以参考前几年北师大给的参考书。而且你可以查询下北师大行管专业研究生导师的信息,一般这些老师都会出书的,而且他们出过的书很容易在网上查的到,你去买他们出的和你专业相关的书就行。其实考研就拼3门公共课,专业课不落分就好~ 厦大要考经济,看你口气你貌似没学过,其实行管考的经济学不可能比经济金融类考的难,肯定是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常识,你应该是12年考的,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从这方面看,2者无明显差别。4,名气上讲,说实话,北师大有点不如厦大,厦大在的牌子还是相当影的,当然,可能差别只有一点点而已。5,从地域上讲,北师大地处北京。看起来得天独厚,天时地利人和,但北京名牌高校太多太,众多机构比如五道口也会招研究生(据说没有应届考上的,都是2战3战N战的)所以相对这下可能竞争压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厦大地处东南沿海,福建江西唯一的一所名牌重点高校,想靠海的学生挤破头的往里靠,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从这个方面看,北师大有优势。总结: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后果自负。北师大应该比厦大好考一些。关于你第二个问题,其实回答的前提条件有很多,比如你以后想去哪里发展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只能按照地域划分来简单提供些我的个人经验和看法。1,东北地区(B区线)。辽宁(211)。2,北京地区(A区线)。中央民族(985)中国农业(985)中国石油(985)北京科技(985)北京交通(211)中国地质(北京211)3,上海地区(A区线)。东华(211)上海(211)(我上海的,北大的在上海没有上大的好找工作)4,东南地区(A区线)。中国矿业(985)苏州(211)南京师范(211)东南(211)汕头(211)深圳(211)5.,中部地区(A区线)。华中师范(211)中国地质(武汉985)武汉理工(211)6,西南地区(B区线)。重庆(985)西南(211)7,西部地区。兰州(985)(C区线)电子科技(985)(B区线)西北农林科技(985)(B区线)西安交通(211)(B区线)西北(211)(B区线)也就这些我觉得可能会符合你的要求,最起码是211。但我觉得我的看法可能有些保守。。其实有个小窍门,如果你既想上好学校又想选择分数相对偏低的就选你想去的地方的除了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那些学校外的2批次的学校,比如说北京的北航,北师大,中央财经,对外贸易等这样的,我没敢说这几个,不过换我的话我会优先考虑这几个,关键还是看你的自身实力。考研不难,难在你坚持的下来不。很多同学大1就说我立志考研,到大3就只顾谈恋爱开房去了。你要对自己有个明确的地位,选择好一个学校就不要随便更改,就冲着他去。好了 为了回答你这个问题我花了2个小时,如果选我,能多给点分么?哈哈哈 开个玩笑。考研要学会放松自己~好运,愿有志者终成硕士!
东华的艺术专业分为 服装设计、装潢、环艺、公共艺术、电脑艺术、工业设计等。你选的意大利和欧洲合作的是第二年去意大利或欧洲的院校去读一年,其实家庭有能力的话,建议还是出去看看。因为貌似出去的人,回到学校都很牛的样子。考研科目是设计理论和设计素描两门专业课,设计理论考的李砚祖的《设计概论》,考试题目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设计素描一般是给出一组场景,让你发挥想象画出来,还常考的一个题目是人物速写(无模特)。考试时间一般为6个小时左右。 考研各科分数线建议去东华研究生招生网上看看去,上面很详细。因为不同的专业要求分数是不一样的。如果找不到可以继续联系我
这些都是最近学员所关心的问题,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