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要开始了,很多学子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奔波,今天小编也整理了很多关于上海中西美术融合协会培训信息,以及大家所关心的这些问题中国美术史的一道问答题~,擅画奔马的中西融合型画家是谁??
1张采芹(1901-1984),著名国画家。名学荣,原四川江津县(现重庆江津区)人。 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国画系,先后在四川美专、南虹艺专、成都高师、四川从事美术教学50余年。擅长画竹,作品老干新枝,心到笔随,其风、晴、雨、露之竹,或疏或密,亦刚亦柔,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运笔简洁又饶有风趣,曾出版《采芹画集》、《采芹近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四川美术协会”,任常务理事兼管总务,接纳了大批内迁的沦陷区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将自己珍藏的陈老莲、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黄君壁等艺术大师的大量作品移交。 1954年,文化部曾购其“墨竹”赴日本展览。1979年,国务院总理出访英国,曾携其“墨竹图”赠予英国女王,至今仍藏于英国皇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也收藏有其作品。 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协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成都画院画师、成都市政协常委、成都科技名誉教授等职。 2 吴昌硕 为“后海派”中的代表。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 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名满天下。 是当时公认的上海画坛、印坛领袖,公推艺坛泰斗, 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 3徐悲鸿 我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代宗师。 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 4潘天寿 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 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 他的艺术博采众长,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 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形成个人独特风格。 是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5林风眠 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 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 6张大千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7傅抱石 他把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之中,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傅抱石是开宗立派的一代艺术大师。 8李可染 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教育思想自成体系,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 他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徐悲鸿 (1895年7月19日 --- 1953年9月26日),生于中国江苏省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20世纪中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6年入上海复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美术系主任、中央艺术系教授、北京艺术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院长等职,为第一届政协代表。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和素描,在创作上他以“师法造化,寻求真理”为原则,作品多取材现实生活,或借古喻今,寄托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如《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徯我后》、《愚公移山》等。他长于画马和狮、牛、猫、鹰、雀等各种动物,生动传神,各有寓意。在抗日战争期间,以风雨鸡鸣和跃起的雄狮、奔腾的马,表达对民族觉醒奋起的热望。在创作理论上,徐悲鸿主张改良中国画。他注重素描的严格训练,提倡师法造化,反对因循守旧。
以上都是我为大家细心准备参考的,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