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出了校门只有文化课没有一技之长,想了解更多技术课程,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上海学习设计的步骤,还有这些想学建筑设计的后期效果图制作,上海的水晶石怎么样?,想学设计,我住在上海嘉定区,附近哪里有这样的培训机构?,设计师必须要了解从0-1的设计流程??
我是毕业后到上海从事的效果图行业,学的是展示设计专业。建议你应该好好了解你想从事的行业,设计和效果图制作是分家的,看你是想做设计还是做效果图,在设计院从事后期效果图工作就是别人一支笔,发展路子很窄。年纪大了做不动图了怎么办,你学的专业其实很不错。个人建议想设计方向靠拢。上海的水晶石我很多朋友都去学过,效果还可以,不会的人可以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熟悉作图的基本流程步骤。但做好图是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对艺术的感悟。效果图公司门槛不高,如果不想花太多钱,可以直接去实习长经验,用这25000当实习期间生活费。这个行业目前中国市场比较混乱,干这行的都很辛苦,加班常事。但开始的时候相对来钱比较快,做的图越多赚的越多,干的好2~3年年薪可以上10万。厚道人哈哈,愿意分享我的经验
如果仅仅想拿个文凭,那么去哪里学都一样,因为都是理论考试,如果说学一些实用性的,那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察; 服装设计主要分为三大块的内容:第一为工艺设计,在企业里一般称为车位工,简单说来就是一件成衣的车工流程,第二为结构设计,在企业里一般称为纸样师傅或版型师,即一件成衣各个部位的尺寸规格,第三为创作设计,在企业里一般简称为设计,即画款式图为主,广东这边也称公仔图。很多在制衣厂里面做事的朋友,特别是做车位的朋友,对服装设计存在着误解,总是以为服装设计就是画款式图,是比较高深莫测的,是高学历的人才能学得会的,其实不是的,车位工本身也是设计师,是工艺设计师。真正的服装设计师是有了好的创意之后,能把这个创意单独完成直至成品出来那才叫设计师,包括结构设计及工艺设计都要是精通的,还包括后面的烫工,一件成品做到最后,效果如何,都要求设计师本人做到心中有数,虽然不是每个步骤都需要本人亲自做,但是每个步骤自己都要会做,出了问题第一时间找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的,例如在实际工作当中,工艺设计这个步骤一般都不需要设计师独立完成,但是要求掌握整个车工流程,有的时候车工也会影响整件成品的效果,这个时候就要设计师去指导车工。 一般而言,一般而言,影响服装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总结开来一般有以下几种因素: 1、 结构:规格的搭配是否合理,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规格答配,还要根据人的一般活动部位的频率及幅度做适当的调整,不能一味的以静态的标准去衡量。 2、 面料:面料有厚与薄,有无弹力以及弹力大小,垂直性等; 3、 工艺:不同的部位要配以不同的车法、线迹、线的粗细程度、对于弹力服装还要注意车缝时手对服装的拉力等; 综合以上简单的讲解,大家可以看出,一件出色的成品是要考虑以上几个主要因素的,而不是光看款式图就可以的。款式图仅仅是一个静态的人的第一眼看到的一个概念上的认知,实际效果还是要靠后边强大的技术支持(结构与工艺)的。 简单说来就是说现在外面很多都是学一些理论性的课程,对外就美其名曰“服装设计”,其实服装设计重点在于结构,因为结构直接步及到生产,而不是说一天设计多少款的款式图,现在要说设计多少个款式,上多一看,大把,但是企业是需要靠生产来维持的,而且再好的创意也要实现了才看得出真正的效果,而不是纸上谈兵。
设计师面临的知识困境网络上碎片化的知识越来越多,UI设计师正在面临着2大困境,第一大困境就是有太多的知识观点需要学习,第二大困境是不知道如何去将这些知识进行取舍和归纳,各大设计平台写设计流程的文章也是多如牛毛,而这些文章的共同点都基本上是在Design Thinking的模型之下进行演进和变化的,而如果仔细分析和观察,你会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别,只有了解这2点,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设计流程。3种常见的设计流程模型一、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一种基于解决方案的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法,在“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在被不同的学者提出之后,IDEO是第一家将设计思维应用于商业问题的解决之中。IDEO的创始人,David Kelley,后来又在美国斯坦福创建了著名D.School,斯坦福设计。设计思维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它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做观察、访谈来深入理解用户,对解决未定义或未知的复杂问题极其有用。它主要分为5个步骤:1、同理心(Empathy):收集对象的真实需求2、定义(Define):分析收集到的各种需求,提炼要解决的问题3、头脑风暴(Ideate):打开脑洞,创意点子越多越好4、原型制作(Phototype):把脑子中的想法动手制作出来5、测试(Test):优化解决方案二、设计冲刺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最初起源于谷歌,融合了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和敏捷开发(Agile)两大方法论,设计冲刺更适用于已知需要解决的且较为明确的问题,它融合了敏捷开发,最大的优势在于 5 天内完成整个创新流程。它主要分为5个步骤:1、理解():理解目标2、定义(Define):定义问题3、发散(Diverge):探索各种解决方案4、抉择(Decide):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5、原型(Prototype):设计原型6、验证(Validate):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三、双钻模型双钻模型来源于IDEO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及@d.school的设计流程,“双钻模型”和设计思维模型一样,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观察和理解用户,对解决未定义或未知的复杂问题极其有用,一般在互联网行业中使用的比较多,它分为4个步骤:1、发掘/调研(Discover /Research):洞察存在的问题 (发散过程) 2、定义/归集(Define/Synthesis):聚焦、界定要解决的问题 (聚焦过程)3、前进/构思(Develop/ Ideation):探索潜在的各种解决方案(发散过程)4、交付/实现(Deliver /):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聚焦过程)经典设计模型的共性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3种设计方法论不变的框架都是从发现问题(发散、聚焦)到解决问题(发散、聚焦)的过程,其中每个环节都是从发散到聚焦,围绕这个大的框架,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1、发现问题:问题有哪些?(发散)问题这么多,哪些才是真正的问题?(聚焦)2、解决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散)这些解决方案,哪些是最优可实施的?(聚焦)我总结的设计流程在这张图中,我在双钻模型的基础之上进行演变,让他更加匹配现在互联网设计团队的需求,其中增加了一个钻的模块,分别为交付和验证的环节,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的公司更加重视设计师的落地和数据分析能力。整个的设计流程分为6个步骤,分别为:1、探索:洞察问题(发散)2、定义:定义关键问题、定义业务和设计目标(聚焦)3、发散:找到各种解决方案(发散)4、设计: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进行设计执行(聚焦)5、交付:完备的交付文件(发散)6、验证:验证设计方案的效果(聚焦)同时我也将每个阶段的目标、所需的工具方法、交付物总结了出来,方便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探索(洞察问题)目标1、洞察用户需求(表层需求&深层需求)2、了解业务需求*需求的几种来源:高层、用户、竞品、数据、内部走查工具方法问卷调研、用户访谈、竞品分析、用户建模、用户体验地图、桌面研究、焦点小组、数据分析、头脑风暴、交互视觉走查交付物问卷分析报告、用户调研报告、竞品分析文档、用户体验地图、桌面研究报告、数据分析报告、交互走查报告定义(定义关键问题、定义业务和设计目标)目标1、将问题收拢聚焦关键问题2、定义业务目标和设计目标工具方法1、需求分类(卡片分类)2、需求如何删减(商业价值&用户价值)3、如何制定需求的优先级(KANO模型)4、数据指标(GSM模型、五度模型)5、其他(AARRR模型、用户体验地图)交付物1、问题总结文档发散(找到各种解决方案)目标1、收集尽可能多的有效、优质解决方案工具方法1、头脑风暴2、竞品分析交付物1、头脑风暴记录文档2、竞品分析文档设计(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进行设计执行)目标1、筛选最佳的解决方案2、将解决方案制作成交互原型3、产出视觉方案4、设计评审,打磨方案工具方法1、方案筛选(实现成本&用户成本)2、交互5要素3、情绪版4、形、色、质、构、质5、栅格交付物1、UE(信息架构图、交互原型图)2、UI(UI设计稿、动效设计、IP形象设计、规范系统、控件系统、图标系统、插画系统)交付(完备的交付文件)目标1、配合开发交付全面的设计文件工具方法暂无交付物1、交互设计文档2、UI设计文档(UI设计稿、切图文件、标注文件)3、动效文档(动效标注、json代码)验证(验证设计方案的效果)目标1、验证设计效果工具方法1、问卷调研2、用户访谈3、数据分析交付物1、问卷分析报告2、用户调研报告3、数据分析报告总结这是馒头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设计流程,每家公司根据本身的特点可能会有些许差异,欢迎大家一起进行补充和交流。这个设计流程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设计全貌,知道自己所处的环节,知道自己需要补全哪些知识。微信搜索公众号:馒头UX ,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些资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