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在进入社会之后发现仍然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中专的升大专、大专的升本科,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到了本科发现自己的学历还是不够用。北京在职研究生法语,可以通过经验:两年的法语考研心路历程??去了解,刚过去的一年在职考研人数高达377万,报录比更是达到3.5:1。面对如此之大的竞争,仅仅靠自己下班后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更系统、高效的学习也许可以帮到你。
写下文章的时候是2021年5月31日,两年的考研,最终以我找到工作而结束了。是的,我没有上岸。哭唧唧......这是意料之外,更是意料之中。我考研并没有求稳,也不是为了研究生学历,只是单纯的是想学口译,想成为一名高级口译,甚至同声传译,所以我拒绝任何妥协,不论是方向、学校或是地区。于是北语成为我坚定的目标。(搏一搏 单车变豪车的心理?......)之所以考北语,是因为它性价比超高,地理位置好、资源多、教学实力强等,而且它很适合我自己。法语是我的第一志愿,我是真的很喜欢它,以至于为了不和它相忘于江湖,我愿意做一份一辈子与法语相爱相杀的工作,所以才毫不犹豫选择了法语口译。学语言的我们都体会过,三天不接触就会略有生疏,甚至,大一时放个寒假回来连soeur 都不知道咋写了。而当我们做了一份和语言毫不相关的工作,三四年甚至一两年后,学的东西都还给了老师。想想就很不甘心,那可是曾经陪伴了我四年的“人”啊,就这么把他弄丢了。况且,四年,学语言的我们从未轻松过,早自习,晚自习,起早贪黑。不管是被动或是主动,我们一直负重前行,语言是学无止境的,即使是放假休息出去玩,时不时脑子里还惦念着这个独自在家的小可爱。学语言更是需要主动。直到考研的时候,我才发现,期间法语基础有多不扎实。我很少主动去钻研法语,所谓的学习,不过是按时完成课业,考试取得一个看得过去的成绩罢了。考研的第一年我补了法语的基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复习,最后消沉于韩剧,考了310多分。第二年巩固基础,然后拔高,做精读精听,背了全年的人民日报词汇,过了所有重要的会议演讲,反复背诵其中所有的重要词汇,每天都在做翻译修订练习。真的觉得快可以了,可是初试还是出现了差错。法语基础这门题量大,我没有分配好时间,以至于作文写了一半不到。考完这门我心就死了,觉得自己可能50分也拿不到,后来没想到竟然给了67分。法语翻译这门,我的答题卡没抄完,最后两句话,是金句,自我得意翻译的不错,结果却没时间抄上去......就这样无缘了复试。然而初试成绩出来之后364分,比线高出近10分,我又满怀希望,不,应该是我和我最后的倔强。开始了煎熬的复试复习,每天做精听泛听,做听力复述,在电脑上做翻译修订练习,甚至笨拙的练习交传。从2月20日出成绩,熬过线,熬到五一的前一天北语出复试线,口译384分,比去年高了近30分,这样激烈的竞争可以称得上是神仙打架了,1:1.2,只有12个人进了口译复试,而笔译的分数线才361分,明明初试一样的题唉。五一出去耍了一天后,想通了,还是先让孩子上个学吧,于是又加入调剂大军。最后,找到天外4个口译调剂,大外扩招10个笔译调剂。立马又着力准备大外复试,近三个星期,准备的差不多了,调剂开放填报后,却再没了消息。于是乎,我打电话过去追问,才得知,大外100多个人抢这10个名额,天外60多个人,这才彻底死了心,至此,将近整整一年的考研生活落下了帷幕。在家消沉了两天,白天胡思乱想,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做什么?在职再考一次?换个专业?去法国留学?去非洲工作?国内做旅游还是做其他的?去哪个城市……所有的事情一股脑交织在脑袋里,剪不断理还乱。想不通,很迷茫很难受,想着想着就放声大哭起来,又不敢哭太久,怕肿了眼睛,爸妈回来发现了。为了考研,我放弃了太多东西,现在考研结束了,只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了。只想收拾一下衣柜和书籍,收拾着就开始疯狂的在家断舍离,腰都累断了。然而消沉了两天后,就没时间再矫情了,又一股脑开始找工作,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幸好找工作的过程都很顺利。拿到了两份中意的Offer。一份是北京一家酒企的法语助理,相当于法语秘书吧。另一份是在大连离我家1.6km的法语跨境电商运营。虽然我更喜欢北京那份工作,但是害怕去了不稳定,只身一人在北京打拼。所以我选择了后者。其实,最后想说的是,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最不幸运的那个,跟很多人相比,我都是幸运的,都是被命运偏爱的。所以,努力过,不管结果怎样,我不会抱怨,我都能接受。写下这些,是为了告诉自己,考研失败了,不代表你就是个loser,考研读研不是一切,只是漫长人生中一小部分。任何一个挫折,放在整个人生中来看,都是那么的渺小。不管怎样,学法语的孩子绝不认输,摩羯座的孩子绝不认输。以下是我整理的问答部分Q1:什么时候决定考研的?大三下学期,拿到法语导游证之后开始考研。大一大二从未想过考研,不喜欢学术路线,当时觉得考研很难,一直打算就业,毕业后去非洲探索一下广阔天空之类的。有了男朋友后,我就想留在国内了,于是我们一起规划未来。我就跟自己说,如果导游证能考下来,就试试考研吧,反正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谁曾想,一下子考了两年......Q2:为什么考了两年?第一年小打小闹,和男朋友一起考北京,他考走了。我去上海实习了几个月,做法语导游,专门接待法国人。我觉得做导游没有什么发展前途,遂辞职离沪,专职考研,法语口译专业。第二年基本上全力考研。Q3:为什么考研?为了能继续与法语相爱相杀。因为语言是一门随时需要复习更新的知识,就像是需要定期维护的某样东西,它的维护费很高。只有做翻译或者教师这类工作,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去学习巩固法语。也是为了能成为高端口译,离和世界更近一点。这份工作也是累并快乐着吧。对于教师、外贸等法语相关职业兴趣不高。Q4:如何看待考研?人生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有的人生在罗马,但大多数人都是想去“罗马”的普通人,我们是考研的普通人。考研是人生许多选择里的一个小选择,不一定会改变命运,算是通往成功的一个捷径吧。考上了固然好,但也并不代表皆大欢喜,因为读研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甚至有人辛苦考上名校研究生却不堪压力最后主动退了学。考不上也不代表人生就失败了,或许峰回路转,我们会遇见更合适的那个“人”。
了解了经验:两年的法语考研心路历程??的小伙伴们,想通过在职读研来为自己增加竞争力的,抓紧时间高效、系统的加入学习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