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出国留学服务中介

400850862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很多人认为留学应该是最潇洒,不但原理父母管教,学习之余就是到处吃吃喝喝。事实上加拿大普通月工资多少,只是留学生活冰山上的一角。下面就简单说下你所羡慕的光鲜日常下的2013年华人在加拿大打工一个月工资多少,加拿大收入概况杂谈(金融篇),去加拿大做普工月工资多少啊,在加拿大一个月要多少钱,才能活的体面一些?,在加拿大,一个月挣多少钱才够花?,汽车修理工在加拿大月薪大概是多少???挑战。

1.2013年华人在加拿大打工一个月工资多少

当地有最低时薪保障的,如安省地区,每小时工作收入不会低于10.25加元,一个月差不多在1800加元左右的收入,算是比较低的了

2.加拿大收入概况杂谈(金融篇)

我相信收入水平永远是你考虑移民,专业选择时候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那么这次我根据我的亲身经历,身边朋友的情况,还有公开的市场调研的数据综合谈一下各行各业薪水的大致范围(商科类行业的薪水我可以保证比较准确地范围,但其他行业因为可能主要依赖二手数据如果误差太差请专业人士指正)。这里主要分析华人群体比较常从事的岗位:金融行业- High Finance Positions (IBD, S&T, PE, VC etc.)这里我用一个华尔街常见的金融职位分类方法, "High Finance"可以直接理解为高端金融职位,主要包括Sell Side的Front Office职位以及Buy Side的有资格参与核心投资决策的岗位。因为这类岗位在基本只存在于多伦多这种金融公司总部云集的地方,加上大陆留学生能直接进入这些领域的比较少,我这里就提供一些业内笼统的数据供大家参考: (1) IBD, S&T: 加拿大投行这块不像其他金融中心你可能想到的是MS,JPM, GS这类国际投行巨头,在加拿大这些巨头投行基本都只是办事处级别的office,每年固定在1-2所学校里面招1-5个人,而且薪水未必比加拿大本土的银行好。 总体来说行的IBD职位第一年起薪差别不大,大概在8+8,或者6+7这个范围,就是基础薪水6-8万加币左右,奖金在100%-150%的base salary的范围,第一年分析师拿到10-16万加币的样子。S&T部门整体情况第一年应该是略低于IBD的,但奖金非常看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超过IBD部门总薪水几倍也不是没有。 之后基本第三年的分析师总薪酬达到20万加币以上是没有悬念的,前提是你能坚持做3年的话。Target MBA出来直接就是Associate,大概就是25万以上的总薪酬水准在行,如果是一些第二梯队的小的精品投行基础薪水会更低,奖金下限会更低,但上限可能比行高,总体来说在加拿大行投行部比其他小的精品投行的薪酬竞争力有明显优势。至于后面投行级别就是VP到MD了,华人做到VP还是有的,但MD我是没见过,我大概总结如下:Analyst : Base: 85K + Bonus: 55K-: Base: 150K + Bonus: 115K-175KVP: Base: 200k + Bonus: 200K-: Overall: 500K to 1.5MMD: Overall: 1M to 5M (3M + for top )(2) PE/VC, Fund, Other Buy Side: 加拿大买方规模在世界上排不上什么号,也就导致买方除了几家国有性质的养老金,在薪酬吸引力上甚至不如行的投行部的尴尬状况。加拿大在人才吸引力上最强大的企业就是买方这边的养老金,像CPPIB,OTTP,这样的国有级养老金基本进去就等于铁饭碗,连后台工作人员都有时候拿到30%+以上的奖金水准,自然竞争就变得异常激烈,甚至白人都是要拼爹,拼家族背景加上学业能力达标才有资格被这几家养老金的前台职位选中的。 华人在前台的职位从业者主要集中在这几年兴起的以量化方法为主的基金部门里,虽然养老金公司这类基金部门的规模真的是末流,但毕竟还是有的,部分华人甚至因为过硬的数学功底当上了基金经理的职位。 然后加拿大的PE/VC呢绝大多数规模非常小,能接触到5M级的Deal已经不错了,当然这里面也有特例,加拿大除了几家养老金下面的大型VC/PE,还是有一家世界top50级的VC/PE的,它的名字应该很多华人并不熟悉——ONEX。 它们旗下至少有370亿美金的管理资金,前台的招聘要求是我接触过最夸张的级别,至少3年以上bluge brakets IBD经验+接触过100M以上的Deal经验。因为实在不认识里面的太多人,更别谈华人,所以只能粗略的告诉你里面的起薪级别大概是30-45万加币总薪酬的水平。3大养老金的前台薪水起薪会比投行更高,达到10万+水准,奖金下限达到50%+的水平,上限略比投行的top performer低,总体来说前三年比IBD总薪酬略好,而且工作量远低于IBD。至于小的VC/PE跟卖方情况差不多,更低的基础薪水,甚至低于6万都有,在奖金上可能上限给你一个无限美好的期许。还有些企业里的买方性质的职位,比如企业里的融资/投资/收购并购部门,这类职位普遍基础薪水在一个行业水准之上的水准达到8-12万左右,但奖金比例会比养老金和投行IBD都要低。 - Middle & Back Office Finance Positions中后台的金融岗位涵盖面非常广,可以是说是华人在金融行业里的主流去处。因为涉及面实在太广,我这里大致分为Retial Banking, Corporate Banking, Techology 三大类具体分析: (1) Retial Banking: 这个就是人们日常存钱,取钱,贷款的银行部门,也是职位最多的部门。最入门的职位叫CSR,就是所谓的前台接待员,薪水大概在3-4.5万左右(全职的话,兼职性质的话基本是最低工资略高一点的水平)。 然后升上去可以做有自己的小办公室独立办理客户的理财产品需求,这样的职位一般叫Financial Aviosry, Mortgage Advsior etc, 薪水范围大概在4-6万左右包括奖金。 再进一步就是branch manager这个级别,这基本是分行里Retail这块的天花板了,你基本负责分行日常运营的所有细节,薪水也涨到6.5-8.5万的水准了,经验越老薪水越接近上限,当然后面还有区域分行经理,地区经理,但很少有华人做到那个层次,非常累,薪水涨幅也有限。如果想有更好发展,自然是要去总部的Retail banking部门,这里会有各种Analyst的职位选择,主要是分析客户的信用水平,贷款的风险水平,日常运营情况的分析,这分别对应华人从事最多的Credit Analyst, Risk Analyst, 和 Operation Analyst。这类工作实际上日常很程序化,即使是Risk Analyst也不会用到特别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技能,当然加拿大就业市场情况导致即使是这样得职位也可能要求你拥有至少本科甚至研究生级的数学/统计的相关学位。 总体来说Retail banking的总部Analyst薪水大致在6~8万的水平(研究生学历起薪会略高于本科),Operation Analyst的薪水会略低于Risk和Credit Analyst,大概在5~7万的范围。 Risk和Credit部门你有更多的机会晋升为Director这样的中层管理职位,因为这些部门拥有更多的华人,如果你拥有非常过硬的数学学术类背景,以及不那么寒碜的英语交流水平并有幸被提拔为Director,那么你的总薪酬大概范围会在12~15万左右,偶尔资历特别深的也有20万的。 (2) Corporate Banking:这也是一个特别大的部门,甚至还可以分为front/mid/back office,这里主要涉及Corporate Credit Risk, Banking以及企业里面做基础finance的职位。公司级的风险评级涉及更复杂,更高深的数学模型应用,所以一般来说这个部门的Risk Analyst才叫quant risk analyst,理所当然得到相当不错的起薪水准,大概8-10万这个范围,如果你是博士学历,基本不会低于9万的起薪,一般最低也要Master学位。 至于 Banking的中后台分析,更多是做一些跨部门的桥梁性的支持性活动,薪水也在6.5-8.5万的范围。 企业里一般的财会类分析师职位的薪水范围会非常大,因为加拿大企业普遍属于中小型,根据不同企业的战略定位财会部门的地位会有非常大的不同,同样的Financial Analyst的title可能职权完全不一样,如果不涉及投资,融资,估值,收购的业务,核心是财务类任务,那么大致薪水会在5.5-8万的范围。 (3) Techology : 加拿大行都有一个叫Capital Market的部门,IBD,S&T这类High Finance职位也在这个部门下面,但是银行的IT相关组也大概率在这个部门类别里。 如果在银行做IT码农类职位,你的薪水大概会在7~9万范围水准,上限比较肉眼可见,基本后期都去自己去做 去接各个银行的IT项目了,因为更赚钱。 但是在这个部门的中后台还有个华人很常去的职位叫做Business Analyst/ Analyst/Data , BA这个职位现在越来越需要Data Analytics,实际作用是给前台的交易部和后台的IT部门的东西做一个桥梁,帮助前台的需求传达给IT部门能被码农理解,把技术报告翻译成金融人士可以理解的商业性报告让前台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自己也要做一些技术处理类工作,reporting和数据分析应该是核心日常, 薪水大概在5.5~7.5万的水平,但问题也是基本没有清晰地上升路线。 还有最火的数据分析类职位也归类在Tech部门,简而言之数学/IT要求越高的这类职位,比如AI,ML,薪水越高,像AI,ML部门的分析师基本薪水已经是10万+起步,但如果背景不是纯数学/统计/IT出身的研究生学历,只是半路出家的商科/一年水统计硕士,很难进入这类部门。其他正常数据分析师在银行的薪水范围大概在6.5-9万的水平。总结: 加拿大的平均薪水是5.1万加币一年,金融行业算是远高于加拿大平均薪水水平的热门行业,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一定的参考作用,下一篇会讲其他商科类职位的情况,包括咨询,市场营销。

3.去加拿大做普工月工资多少啊

加拿大最低工资现在是10.75每周工作40小时。10.75X40X4X0.8=你到手的钱工资一般2星期出一次,0.8是税收。

4.在加拿大一个月要多少钱,才能活的体面一些?

前几天,我讲了一些在加拿大找工作的心得。很多朋友还是有很多困惑。生活在加拿大,日子真的有那么轻松嘛?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要从三个维度来思考。第一,进项是多少。第二,生活成本是多少。第三种,土豪和仙女的阶层,此类不在我们思考范围内。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少不了的是柴米油盐,也多亏自己的精打细算。无论我们在哪里生活,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亦或者创业成功。我们还是要做到开源的同时,也要能够做到截流。其实,在加拿大,生活中的消费习惯,消费项目,多多少少与中国不大相同。比如,在中国,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因为有便捷的交通设施,不买汽车也可以畅通无阻。但在加拿大,学会开车,有自己的代步工具却成为了生活必备品。有时候一个家庭,几个人都工作,不只需要一辆车,甚至二辆三辆,也不足为奇。再比如,在中国,如果购买不动产的时候,交一笔契税,就再也没有所谓的地税一说(以后是否增加,看形势发展)。但是在加拿大,由于人口结构和政治体制的不同,地方的税收往往需要按人头收取,所以购买不动产以后,每年都还需要缴纳额度不等的地税。地税的多少根据房屋所在位置和评估价格决定。 还有,一些进项方面,中加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在加拿大,中国人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儿童的牛奶福利金。这一笔钱一直会给到孩子十八岁。虽然牛奶金不会像一些中介号吹嘘的那么诱人,但是多多少少它也是一笔是实实在在的钱啊!如果单亲妈妈家里有二、三个孩子的话,有时候比上班赚的还多。另外,加拿大施行个人报税制度。每年税务局CRA还可能根据您的家庭年收入情况,退回不少GST。听说今年,中国也开始实施了退税制度。不知道大家得到了多少福利。说了这么多,我发现,关于生活费用的问题是最难得到大家统一意见和认可的。有的人觉得加拿大生活成本高,有的人觉得和北上广比这边轻松很多。有的人觉得在多伦多和温哥华活不下去,有的人觉得在偏远省份反而更自在。这种偏于个人感受的东西,取决于消费能力、生活习惯以及地域限制等等。 索性我做了一个调查。小七找到散布在加拿大各个省份生活的客人,根据他们不同的家庭状况,收支状况以及消费水平,做了一个统计。我想这种统计,多少对大家是有一定益处的。温哥华的胖爸爸如果是我的老粉,之前一定读过的文章,那篇就胖爸爸写的攻略:《温哥华生娃指南》目前,胖爸爸一家人在温哥华有一套自己位于南素里的联排别墅,一个女儿,一个刚出生的儿子。他们一家的一个月开销大致统计如下:从他们家的支出和部分收入情况来看,是典型的温哥华四口之家。两台轿车,两个娃娃和一座联排别墅。一般来说,房贷和食品是支出的大项,但由于有刚出生的娃娃,所以有一些额外的必要开支。此外,为了方便对比,我也找了一位在温哥华的单身女孩小赵。让大家横向对比一下,无房贷、无孩子的生活情况。小赵就是前几日在我直播间与大家分享温哥华生活的女孩。如果感兴趣朋友可以去我直播间里看回放。她生活在温哥华华人区,成本大致如下:生活在多伦多的单身女老师公众号的朋友很多都认识七老师的好朋友,洪静老师。她是一位英语几乎可以刷满分的雅思老师。曾经在北京生活的她,如今定居在加拿大多伦多,依然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她身上有很多现代年轻人的特质,喜欢一个人享受小资的生活,喜欢人多热闹的地方。偶尔和朋友去逛街,时不时体验一下精致生活的快乐。她的一个月支出情况大体如下:在草原与羊为伴的一家四口目前在萨省的里贾纳生活。有二个儿子的她曾经在上海生活多年,最头疼的就是两个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发展问题。天生爱自由和敢闯敢拼性格的Emily是做外贸生意的老板,到了萨省以后很快融入当地生活,把日子过的有声有色。孩子的兴趣班,要就读的学校,买什么样的房子一步步都紧紧有条的安排起来。下面是他们一个月的消费情况:Emily说,还有很多她还没有统计,因为她是一个比较神经大条的人。很多小钱随手花掉就没有记在心上。另外,她也是一个比较开朗喜欢加朋友的人,经常会带着二个儿子认识很多宝妈们。所以她认为,交朋友的费用一定是不可少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加拿大,认识很多同道中人,也可以让我们排解很多孤独感。当然,生活很多年的宝妈们也可以给我们很多省钱和投资的小秘诀。在曼省留学移民的小家庭和单身贵族公众号上一篇文章:《三口之家的登陆日记》,就出自于小高的手笔。他们一家人在曼省,一边读书,一边工作,一边养娃。告别了北京工作的勾心斗角,安安心心在曼省种蔬菜的梦想,没想到有一天终于实现了。由于曼省留学政策的宽松,一时间涌入了不少中国人,一下把房价抬高了不少。小高跟我说,虽然中国人逐渐多了起来,但是曼省本身人口少,消费低,整体花费在加拿大范围内算性价比比较高的。他们家每个月生活费统计大概如下:同时,我也找了一位在曼省留学的单身男孙同学,让他罗列了一下他上个月的花费情况。给那些单身留学或者没有孩子的家庭做一个参考。如果这么一对比,有没有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花费差异还是很大的。我现在能理解那些单身贵族的想法了。当然,有孩子也有孩子的快乐。在大西洋享受自由的妈妈由于AIPP项目的火爆,很多中国人第一次听说了大西洋四省。其实它是由四个小省份组成,NS、NB、PEI和纽芬兰。其中最大的城市算是NS省的哈利法克斯了,但是人口也只有四十万。可能还没有你们老家的小县城人多。不过大家也不要误会,在加拿大无论你是在多伦多这种大城市,还是像在哈法、温尼伯这种小城市,生活设施、教育水平不会有太大差别,环境更是没得说。但在就业方面差距还是会比较大。再有就是晚上看不到什么人。小林一家在哈法生活了二年多,有二个可爱的宝宝,也有自己的一套房子。上个月他们全家消费情况统计大致如下:通过小林统计我发现,生活在大西洋的好处之一是房价便宜,但是由于人口少,地税反而比多伦多贵了不少。统计一个月的开支,我们往往注重哪些是大头的固定开支,却很少留意一些生活中琐碎的小花费。我想这个问题不在于在哪个,哪个城市生活。而是我们大多数人习惯就是如此。对于生活费用的一些想法 小七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毛病。每次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总控制不住自己把价签上的加币换算成人民币。有时候特别想喝统一冰红茶,标价2.5加币,以换算成人民币要10块钱。便默默的又把饮料放了回去。有时候特别想买个西瓜吃,一看标价4.99加币,换成人民币要25元,于是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你不配吃西瓜。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一年多。 后来我问新来的移民和留学生,是不是也有我这个毛病 ,他们都哈哈大笑的点起头。有人也会跟我说,刚出国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苦。什么都换算成人民币去比较,觉得自己什么都买不起,吃不起。 再后来,我们去超市的时候,就很少换算汇率的事情发生了。反而开始比较起本地各个超市之间的区别。比如在多伦多,丰泰超市的零食,永远比大统华超市的便宜一块钱。再比如,产地一样的车厘子,Winco超市为了吸引顾客,比丰台还便宜二块钱。所以你渐渐发现没有,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以后,也慢慢入乡随俗了。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源于我们的收入结构和消费体系的不同。赚加币花加币,你慢慢就会觉得4.99的西瓜、2.99的芒果、1.99的鸡蛋,相比较于收入来说已经算是便宜货。如果赚人民币在加拿大花,那必然有时候会觉得捉襟见肘。不过啊,我发现,如果生活在北上广深,物价水平与多伦多某些时候也不相上下了。当时我住在工体北面的酒店,楼下有一家陕西面馆。前年回去的时候,一碗油泼面卖30人民币一碗,去年回去再光顾的时候,发现已经涨价到38了。就这样,中午休息的时候,周围的白领还是络绎不绝。吃完饭以后,去全家便利店买一了一些牛奶、面包和瓜子、水果,一结账,发现一百五没有了。当时好想和收银员说,请把这些东西放回去。 加拿大和中国也类似,生活地方不同,消费水平肯定也不一样。比如,同样的牛奶、面包我在东北老家沈阳可能只需要五十人民币就可以搞定。在加拿大在偏远地区买房,也肯定会比在温哥华和多伦多便宜一半以上。 但是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北上广物价高、多伦多房价贵还是有大批人涌入呢?还不是,越贵的地方,给我们的机会更多嘛。 收入、消费和机遇是成正相关。但是也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选择。没有对与错之分。 有人喜欢小城市的安逸,有人喜欢大城市的喧嚣。有人喜欢房价低,消费低的日复一日的生活,也有人想在多伦多试一试有没有更好发展的机会。都无可厚非,遵从自己内心就好。更多关于加拿大的资讯和免费评估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七喜出国

5.在加拿大,一个月挣多少钱才够花?

这是一位移友一家人,在加拿大新省一个月生活的消费情况,但可能不同省份之间的消费会有差异,比如多伦多,那边的住房成本会高一些,虽然不具有代表性,但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登陆新省哈利法克斯之后,很多朋友都询问过我们在加拿大一个月生活上的花销到底是多少,但是登陆前期需要置办的东西比较多,很多一次性的大件花销,比如买车,租房买家具等等,统计起来不具有代表性。现在登陆已经整整半年了,找到了新的工作,生活也稳定了下来,一切都步入了正轨,终于可以稍稍的总结一下了。和在国内差不多,每个月最大的花销,不外乎房子,车子和孩子。以下提到的钱全部是加币为单位的哈,1加币大约等于5块人民币。房子我们现在租住在哈法传说中的大本营,两室的公寓,算上室内停车费,每个月1545,租金中包含水费和暖气费。这个价格在哈利法克斯来说,并不算高的,这边很多条件不错的公寓都是要1600,1700起步。这里说的公寓,都是带独立洗衣设备,高档一些的公寓。也有很多价格稍低的公寓,租金在1000出头,但一般都是楼里公用的投币型洗衣设施,对于一个家庭特别是带孩子的家庭来说,并不是特别方便和卫生。当然,还有更便宜的公寓,每个月不到1000的租金,但是这样公寓的居住环境和楼内的人员素质就难以保证了。车子车子的话,如果是finance或者lease买的,每个月都需要还款,但我们因为是全款买的一辆二手车(不是不想贷款,是新移民不给贷),所以没有这方面的支出就不赘述了。现在每个月车子上的固定支出主要是车险和油费,之前在买车攻略里面也提到过,因为是新移民新司机,在加拿大买车险是非常非常的贵。最开始我刚拿到驾照,以我一个人的名义买的车险,价格就是大概3100一年。后来虎妈驾照考下来,把她也加到了车险里(这边的车险是认人又认车,如果驾驶人没有加到车险里的话,出事是不管的),保费又涨了好几百,一年差不多光车险就3800了。后来,入职新公司有TD的折扣,还给便宜了200,就这样最后每个月在车险的支出也差不多310了。油费,每个月加两次油,每次差不多45加币(Sobeys的加油站每次加油都可以返一张Sobeys的抵用券哈)。另外,车子还有很多其他的花销,换雪胎,保养维护,这些就先不算进固定花销了。孩子因为孩子还没有到上小学的年纪,我们就先把他送到了这边的day care(可以理解为幼儿园),每个月要900多刀,这笔支出也是相当可观的。在哈利法克斯,day care的价格差不多都是这个水平,不同机构价格略有差异,但可以申请补贴。如果孩子可以上小学了,而且选择去上公校,就能免去这笔花销了。当然,如果去上私校就另说了,每个月价格也得1000左右。当然孩子还会报一些兴趣班啊,或者双职工家庭上小学的孩子得上after school,也都会产生一些开支。不过比较国内孩子的教育成本,加拿大养孩子的压力还是会小很多的。杂费除了上面这些大头,每个月还有很多固定的花销,手机费,宽带费,电费还有各种生活支出。加拿大的手机费和宽带费是全世界出了名的贵,我们现在办的是Fido的手机卡,一个人每个月45,算上税差不多52加币。宽带费正好赶上Bell的活动,75一个月,再算上税也85了。在哈利法克斯,宽带没有太多选择,主要是Bell Alliant和Eastlink,只装宽带的话正常情况都得90多,再加电视节目什么的话都得100多了,这还都是税前,如果能像我们这样赶上活动,还能省点钱。我们住的公寓包水包暖,不像有些住house那样,采暖可能也需要用电,所以电费的花销还不算大。这边电费是每两个月一结算,我们每个月电费差不多50加币。另外,每个周末都得去超市采购一番,准备一周的吃食和一些生活用品,每周采购的费用大概在100到200加币。以上包含了我们每个月的基本花销,也还有一些没有包含进去,比如添置衣物,给娃买玩具,节日礼物等等。这些基本的费用通过下面的表格来看,更为直观一些。乍一看,将近4000块的花销还是挺吓人的,不过加国这边也还是有一些额外的补贴和退税的。每个小孩每个月都能领几百加币的牛奶金,小孩上day care的话,也能有一些退税,收入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还能申请补贴。因为还没有报税,具体怎么样还不是特别清楚。虽然看上去很恐怖,但加拿大这边是挣的越多,交的税越多,补贴福利能拿的就越少;挣的越少,拿到的补贴越多,所以实际情况也不会那么拮据。学英语认识的一个朋友来哈法多年,因为学历的关系,夫妻两人都做着比较基础的工作,收入也不算高,但生活也是过的挺富足。这位朋友就说,我愿意呆在这里也是因为,在这我能感觉到,只要靠我的双手就能让自己生活的很好。对于新移民来说,大部分人也还是都有相对稳定的经济实力才会选择移民,另外不论做什么,收入肯定也是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加的。倒是移民出来能变得会过日子了是真的,周围移民朋友们的小日子都是过的有声有色的,是和在国内完全不同的一种思维和体验。了解更多关于加拿大移民生活,欢迎关注公众号:华美富斯特出国

6.汽车修理工在加拿大月薪大概是多少?

加拿大的工资体制都是按照小时来计算的,和国内不同。汽车修理的技工,比较好的,大概每小时70加币左右,稍微差一点的也会有30-40加币。要知道加拿大总共也只有3300万人左右,比上海稍微多了一点点。人力是很贵的。所有动手的事情,人工的事情都是很贵的。电工和水管工大概都在60-70加币/小时。不过这个也要看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地区来定。

没有人能替留学生解决问题,但同样,也没有人能替留学生成长。只有克服2013年华人在加拿大打工一个月工资多少,加拿大收入概况杂谈(金融篇),去加拿大做普工月工资多少啊,在加拿大一个月要多少钱,才能活的体面一些?,在加拿大,一个月挣多少钱才够花?,汽车修理工在加拿大月薪大概是多少???的挑战。终将是会迎来更好的未来。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热门课程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