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会计教学

1314088208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会计这个职业是比较受欢迎的职业,会计有很多个小种类,今天要说的是个人所得税扣除方式怎么选择 ,对于这个职业不是很了解的可以看一下2021年专项附加扣除的填报、更正和确认,只看这一篇就够了!(附操作流程详情),一张表解析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你可以享受哪些?,个人工资所得税怎么扣,求大神解答,个人所得税如何扣除计算?,个人所得税扣除申报方式如何修改,个人所得税的三大合法扣除项目,关于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如何确定,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扣除怎么算??。

1.2021年专项附加扣除的填报、更正和确认,只看这一篇就够了!(附操作流程详情)

今天,“个人所得税”APP更新了!这就意味着从今天起,可以确认2021年的专项附加扣除啦!根据政策要求,专项附加扣除的信息需要纳税人每年都提交一次,2021年需要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需要进行确认或者重新采集。这关乎着我们每个月都要缴纳的个税,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与去年“个人所得税”APP相比,今年更新的版本修复了非法字符的问题,操作进行了优化!对于今年的更新,相信大家最关注的肯定是如何填报2021年专项附加扣除,我们将大家的关心的问题整理后,把“专项附加扣除”分为4大板块:一、确认专项附加扣除前这几点您必须知道注意事项:1、 个人在2021年12月前,需要对2021年的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进行确认。若未及时确认,那么已填报的有效扣除信息会自动延长至2021年。2、 2021年是一个新的纳税年度,子女教育父母的扣除比例、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方式、赡养老人分摊比例可以更改了,注意年初都要确认好,否则2021年一个纳税年度不能变更。3、 在哪确认2021年专项附加扣除,个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专项附加扣除信息EXCEL表格进行填写、确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选择提交给扣缴义务人的,最迟3天内单位能够下载到您的信息,到时您可以与单位确认。4、这几种情况需要修改扣除信息(1)2021年夫妻一方填写子女信息,2021年变更为另一方填写,2021年夫妻一方需要先删除子女教育信息,再确认;另一方填写信息即可;(2)2021年填写的租赁合同显示“已失效”,需要重新修改租房信息,再确认; (3)修改2021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4)2021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或2021年不再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改为申报住房租金;(5)2021年需要修改老人信息;(6)继续教育信息有变化的。二、个人所得税APP操作步骤PART-1在手机应用商店中先将“个人所得税”APP更新至最新版本。PART-2更新APP后,重新登陆,可以看到有新的专项扣除界面。接下来,小管家就大家遇到的三种专项附加扣除遇到的问题,逐个解答和指导操作。问题1:我2021年度的专项附加扣除已经填报了,想要2021年继续享受,要怎么操作呢?回答:1、进入“个人所得税”APP界面后,点击“首页”——“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或者点击“办税”——“确认下一年度专项附加扣除”注:两个操作步骤都可以。2、选择扣除年度“2021”——快捷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一键带入”3、看到系统提示后,点击“确定”4、先检查“待确认”信息,点击“一键确认”5、“一键确认”后,会收到系统提示,如果确认信息属实,则点击“确认”即可,如果需要修改,点击“取消”,修改内容。6、确认完毕,则会显示你2021年度专项附加扣除的信息。问题2:我2021年填写的专项附加扣除部分显示“已失效”,我该怎么办?回答:1、查看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已失效”信息,点击“已失效”,查看具体内容。比如:我们这里以“住房租金失效”为例,为大家演示具体操作步骤。查看已失效的具体信息,确认失效后,点击“修改”3、选择“修改租房信息”4、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修改租房信息内容,点击“确认修改”5、如图“第三步”,“修改申报方式”主要是选择扣缴义务人申报,一般选择的扣缴义务人为自己所在的公司。问题3:2021年我想新增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吗?回答:1、选择扣除年度为2021年,选择需要新增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我们以“租金住房”为例,向大家演示操作步骤。2、点击“选择完毕,进入申报”3、确认信息之后,点击“下一步”4、如实填写住房租金信息,点击“下一步”,即完成了“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的填写。问题4:我要如何查询填写的专项附加扣除呢?回答:1、进入“个人所得税”APP后,点击“服务”——“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查询”2、选择2021年度,即可查询你申报的所有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以上为不同情况下,2021年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操作步骤,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小管家会及时回复!

2.一张表解析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你可以享受哪些?

2021年10月2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在网站发布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该办法,纳税人可以在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上享有专项附加扣除。现在离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正式生效还有两个月多十天的时间,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发布还有一段时间,无论从个税的管理机关还是承担扣缴业务的单位,整个工作实施节奏很紧。各单位作为扣缴义务人,负责个税板块的同事需要把这一个整套扣除标准、条件传达下去也很不容易。、01在扣除标准的采用上,除大病医疗采用限额据实扣除外,其他都是采用定额扣除的方式。所谓定额扣除,就是与你在这一项上的实际开支不挂钩,只与有无资格享受此扣除项有关系。以子女教育为例,子女在3岁学前教育至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在学期间,每年享受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扣除额,能够享受该项每年12000元扣除额的,就是需要满足有子女,并且在3岁学前教育至博士研究生阶段,而不管你负担子女的实际开支是学前教育的每年4万元开支,还是入读公立小学阶段每年1000元的开支。而个人住房贷款,需要满足商业银行或者公积金贷款,且是首套房,不管利息是不是每月只需要还贷款300元,还是每个月还款2万元,都按照每年12000元的标准扣除。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定额标准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我以前也在相关的文字中提到过不止一次,这是与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有关系的,在征管水平较低时,采用定额标准方式可以节约征收成本,提高征收效率。 02扣除金额上,大病医疗是60000元/年的标准,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是24000元/年的标准,其他四项及两个以上子女赡养老人的单项扣除标准都在3600元-14400元之间。我朋友看了这个标准以后,第一反应是“差异太大,不能一刀切”,因为从一、二线城市来说,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子女教育,哪个单项开支都是几万元以上,个人继续教育限定了资格范围,限于职业技能人员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参加其他的英语口语技能、各种其他的职业培训学费动辄上万,但都不在这个范围内。如果是非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扣除项的承担可以均摊、约定、或者老人指定,但个人最多是12000元/年。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只能选择其中一项享受。对很多中小小城市,上述标准符合实际,或者超出了当地的实际水平。如果定额标准的金额只划定一条线,划得高低都与实际有偏差,如果对同一个扣除项,根据区域划定不同的金额,业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一、二线城市划定标准高,吸引人才的能力更强,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03 各项扣除标准、金额,可见以下这张表,对照下你自己可以享受哪一项?04专项附加扣除需要凭据,没有凭据或者证明,实际产生的支出不能扣除。办法专门提到需要保留凭据的有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支出,其中大病医疗需要“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住房贷款利息需要“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住房租金支出需要“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其他的几项专项扣除,办法中没有明确提出,但是为了避免税务风险,纳税人应能够提供可靠的证据证明存在可扣除的事项。05你可以享受多少专项附加扣除?假设某人一个人有一个子女,符合上述全部条件,且达到每项的最高扣除标准,那么每年税前可扣除的金额是11.88万元。譬如纳税人是独生子女,孩子就读小学,自己参加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还取得了职称资格证书,省会城市无住房且租房住,有赡养的老人,大病医疗支出自负超过75000元。大病医疗的支出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如果不是既往症,自己不能可靠判断预计的支出,自行估算专项扣除金额时一般不需要考虑此项。未婚人员在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上的专项扣除是独享的,而在结婚后,除了在不同城市分别租房,否则此专项额度是夫妻二人合计共有的额度。子女教育的专项附加扣除也是夫妻二人合计共有的额度。在不考虑大病医疗后,纳税人是未婚人员且是独生子女的,最多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46800元/年(继续教育学历4800元+3600元+租房14400元+赡养老人24000元),如果纳税人未婚人员且是非独生子女的,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最少再减去12000元。如果纳税人是已婚人员且是独生子女,假设夫妻共享额度的各按50%分摊,那么最多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是45600元/年(子女教育6000元+继续教育学历4800+3600+租房7200元+赡养老人24000元),同理,如果纳税人是已婚人员且是非独生子女的,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最少再减去12000元。你对照下,可以适用哪些项?增加多少专项附加扣除金额?本文首发于金蝶云社区。

3.个人工资所得税怎么扣,求大神解答

本人每月平均工资8000左右,10月工资➕佣金收入达到14.5W,想知道,这14.5W该怎么扣税啊,求大神解答 5月工资78166月工资73867月工资78578月工资106739月工资863310月工资145000

4.个人所得税如何扣除计算?

计算方法: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级数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5.个人所得税扣除申报方式如何修改

   登录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APP,在下端的“查询”进入,可以查询到本人已填报的专项扣除信息情况,点击已填报的专项扣除项目,可以查看填报情况,在这一节点上,点击修改,就可以修改已填报的专项扣除信息表。登录界面如下:

6.个人所得税的三大合法扣除项目

个人所得税有“三大扣除”: 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专项扣除包括三险一金(个人缴纳的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专项附加扣除:两教育(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两住房(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大病医疗、赡养老人。 其他扣除为个人缴付符合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的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三大扣除”,以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7.关于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如何确定

  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很多,它们的扣除项目各不相同。  对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实行定率相合的扣除方法,按次征收个人所得税。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扣除率为20%;每次收入不满4000元的,采用定额扣除800元的方法。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  就工资薪金税目的个人所得税而言,应税所得额为按每月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税前扣除项目有:按规定比例计提并实际交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及符合税法规定的差旅费津贴和误餐补贴。  超过或地方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费,应将其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领取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具备《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费、补充养老保险金应全额计入领取人的当期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对外籍个人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暂免缴纳个人所得税。  通讯补助的扣除标准各省不一,总体上来讲,标准之内的可以据实扣除,超出标准的应并入工薪所得征个人所得税。

8.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扣除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的计算 一、根据国税发[2005]9号文件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在计算时首先确定适用税率。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资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雇员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工资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的,以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雇员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个人所税法对工资、薪金所得规定的普遍适用的减除费用标准为每月2000元。对在中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应聘在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机关中的外籍专家;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第月再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例如, (一) 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情况: 1月份发放当月工资人3000元,发放上年奖金我5000元。请问怎样计算1月份应交个人所得税? 1、当月工资薪金部分应纳个人所得税: (3000-2000)*10%-25=75(元) 2、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 ①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5000/12=416.67(元)商数为416.67,适用5%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0。 ②年终资金部分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5%-0=250(元) 3、该工人当月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75+250=325(元) (二)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情况: 1月份发放当月工资人1000元,发放上年奖金5000元。请问怎样计算1月份应交个人所得税? 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 ①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5000-(2000-1000)]/12=333.33(元)商数为333.33,适用5%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0。 ②年终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5%-0=200(元) 2010-02-09 11:17 补充问题 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扣除保险之类后的所得额吗 员工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及房公积金,

通过小编辛苦整理的相关知识:个人所得税扣除方式怎么选择,相信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会计教学
  • 已关注:1048806
  • 咨询电话: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