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会计教学

1314088208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会计这个职业是比较受欢迎的职业,会计有很多个小种类,今天要说的是a类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写 ,对于这个职业不是很了解的可以看一下2020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写说明,附37张表单模板,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如何正确填写,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怎么填?,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如何填写?,企业所得税季报怎么填写?申报实操详解,让你完美申报,企业所得税月(季)申报表A类及季度财务报表填报说明,季报4月20日截止!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A)类的填写说明,谁能帮我详细讲讲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怎么填??。

1.2021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写说明,附37张表单模板

前些天有几个朋友问我,关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修订的事,这两天有时间了,特意找了一下,找到了一项税局发布的最新的《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表单及填报说明》手册,包括37张带公式的汇缴申报表模板,在汇算清缴中都会用到,一起来看看吧~目录展示部分内容展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基础信息表填报说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说明37张带公式的汇缴申报表模板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篇幅有限,今天先和大家分享到这理想生活需要一点热爱和行动,祝大家工作顺心,生活开心~

2.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如何正确填写

收入是 当个季度的三个月的收入之和,成本是当个季度三个月的之和 ,利润总额就是你们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如果你们是小微企业,还要减去利润总额的15%,最后的数据就是应纳所得税额。望能帮助您

3.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怎么填?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编制说明:一、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此报表适用于查帐征收的纳税人填写。­查帐征收:­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或经营情况,向税务机关申请其营业额和所得额,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先开缴款书,由纳税人持税收缴款书限期向国库缴纳税款。这是我国广泛采用的一种征税方式。这种征收方式适用于帐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以如实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核定征收:­核定征收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⑴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其中: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9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行至14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⑵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企业填写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行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行至22行。­1、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季度最后一日。­2、第一部分:­实行“据实预缴”:­企业应根据当期实际利润额,确认应预缴税款。­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在规定期限内按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经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认可,可以按照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预缴企业所得税。­预缴方式一经确定,当年度不得变更。­① “据实预缴”填报说明:­“本期金额”填写当季的季度数:数据为所属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填写当年累计数: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第4行“利润总额”修改为“实际利润额”,实际利润额的填制要求:如果当年亏损,填报当年亏损数不得加以前年度待弥补数;如当年盈利弥补以前年度待弥补数后仍为盈利,按差额填列;如当年盈利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数按“0”填列,不足部分在以后弥补。“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及“实际利润额”无必然的逻辑关系。­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第7行≤第6行。­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②“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填报说明:­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3、第二部分:­国税发[2008]28号《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预缴(第20行),50%由总机构预缴。总机构预缴的部分,其中25%就地入库(第18行),25%预缴入中央国库(第19行)。­总机构:第18行至20行­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分机构:第20行至22行 ­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

4.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如何填写?

行次 项 目 本期金额 累计金额12 营业收入 *1 #13 营业成本 *2 #24 实际利润额 20000 -2800005 税率(25%) 25% 25%6 应纳所得税额 5000 07 减免所得税额8 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 -- --9 应补(退)所得税额 -- 0*1,*2分别填报4-6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合计数与“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合计数;#1,#2分别填报1-6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累计数与“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累计数。是否缴税看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栏,因此,贵公司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

5.企业所得税季报怎么填写?申报实操详解,让你完美申报

新手会计任职“首撞”企业所得税季报,一听季报,立马就“怂”了。身边老会计给她说:我们第一次季报的时候也是,一听季报就“怂”,生怕报错了,给企业多交税,被老板骂;即使报表能修改,但是也是非常麻烦的,可能跑好几趟税局才能办好,搞得每天心情都不好了。今天,我就给新手会计分享一下企业所得税(季)预缴申报实操详解,让你不再胆怯季报,而且不怕出错,赶紧来学习吧!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之查账征收(A类)关于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的政策文件企业所得税申报报表结构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主表填写(A类)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汇总纳税企业总分机构税款计算及填报(17行)(18行)(19行)(20行)通过案例给大家讲一下,小微企业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以及年应纳税所得税额如何计算?相应报表该如何填写?小微企业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得知:第一季度享受小微。从业人数不超300人,资产总额不超5000万。第二季度不享受小微。从业人数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因此不享受小微。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免税收入、减计收入、所得减免等优惠明细表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优惠明细表(填报原则)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含案例分析)......篇//幅//有//限,小//编//就//不//和//大//家//一//一//展//示//了想//要//学//习//完//整//哒,滴//滴//我//回//复“所得税”即//可//

6.企业所得税月(季)申报表A类及季度财务报表填报说明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及财务报表填报说明参考文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3号 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的公告及附件一、 本表适用范围: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在月(季)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二、 表头(一)所属期1、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税款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即1.1-3.31;1.1-6.30;1.1-9.30;1-12.312、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在首次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填报开始经营之日至税款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以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按照正常情况填报;即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日3、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终止经营活动当期纳税申报时,填报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终止经营活动之日,以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不再填报。即自1.1-终止经营之日(二)优惠及附报事项信息本项下所有项目按季度填报1、 从业人数:必报项目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合同工+劳务派遣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填报包括分支机构在内的所有从业人数。总机构+分机构各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季度平均值=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各季度平均值之和÷相应季度数。例如:三季度填报,(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平均值/32、 资产总额(万元): 必报项目各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季度平均值=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各季度平均值之和÷相应季度数例如:三季度填报,(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平均值/33、 小型微利企业:必报项目以下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本年从业人数季度平均值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季度平均值不超过5000万、非禁止限制行业且本年累计实际利润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三)预缴税款计算:预缴方式为“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 1 行至第 16 行预缴方式为“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 10、11、12、13、14、16 行预缴方式为“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 16 行该项下本年累计数均指即1-3月、1-6月、1-9月、1-12月1、 第 1 行“营业收入”:按照利润表数据,累计本年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 第 2 行“营业成本”: 按照利润表数据,累计本年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不含营业外支出和期间费用3、 第 3 行“利润总额”: 按照利润表数据,本年累计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没有固定的逻辑关系,即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不等于利润总额4、 第 4 行“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出预计毛利额,扣除实际缴纳且在会计核算中未计入当期损益的土地增值税等税金及附加后的金额,在此行填报。未完工开发产品预售收入-(1+9%)*3%)*(15%、10%、5%、3%)-未计入当期损益的土增、附加等税金,此项为本年累计数。5、 第 5 行“不征税收入”:填报已经计入利润总额但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的本年累计金额。6、 第 6 行“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调减额”:填报税收上享受加速折旧、摊销优惠政策后,税收的折旧额、摊销额大于同期会计上的折旧额、摊销额的纳税调减本年累计金额。根据《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优惠明细表》(A201020)填报7、 第 7 行“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填报根据税收规定的减免、加计等项目的本年累计金额,可增加行次,每个事项仅能填报一次。8、 第 8 行“所得减免”: 填报税收规定的所得减免优惠事项的名称和本年累计金额,可以增加行次,但每个事项仅能填报一次9、 第 9 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写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以前年度尚未弥补亏损的本年累计金额。此处在一季度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可以弥补上年度亏损,但年度所得税汇算必须在季度所得税前申报。10、 第 10 行“实际利润额 \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预缴方式为“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 10 行=第 3+4-5-6-7-8-9 行;预缴方式为“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计算的本年累计金额。11、 第 11 行“税率(25%)”:填报 25%。12、 第 12 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13、 第 13 行“减免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14、 第 14 行“本年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已在此前月(季)度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本年累计金额。15、 第 15 行“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填报建筑企业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在项目所在地预交的所得税的本年累计金额。16、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的纳税人填报第 17、18、19、20 行;17、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的纳税人填报第 21、22 行。三、 季度财务报表的填报说明政策依据:财会〔2021〕6号关于修订印发2021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1]17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财务报表类别:小企业财务报表和一般企业财务报表一般企业财务报表分为:已执行新金融准则、新收入准则和新租赁准则的企业未执行新金融准则、新收入准则和新租赁准则的企业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报送的是时点数据,期末余额就是当季度的数。年初余额就是当年的年初数据。2、 利润表利润表反应的是时期数据,报送的期间不同,填写数据也不一致。一般企业的财务报表(含未执行和已执行新准则):本期金额:填报本年1月1日至申报所属季度最后一天的本年累计数上期金额:填报上年同期累计数比如第二季度本期金额就是本年1-6 月的数据,上期金额就是去年1-6 月的数据小企业财务报表:本年累计金额:反映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比如第二季度季报本年累计数就是1-6 月的数据。本月金额:为报告期金额,如为月报就是本月的发生数,如为季报就填本季的发生数,如为年报就是本年度的发生数,比如第二季度是季报,那本期数就是4 月、5 月、6 月这三个月的合计数3、 现金流量表:同利润表填写方法

7.季报4月20日截止!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A)类的填写说明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2021年的第一个季度过完了。对于财务人员来说,4月份的小长假过完以后,就要开始投入纳税申报工作了,4月份是大征期,无论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企业,都是会做季度申报工作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A)类的填写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的企业纳税人填写的申报表是不一样的,今年核定征收的纳税人只要按照以前的规定来填写B类申报表就可以了,没有调整。对于查账征收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要按照今年新调整的A类纳税申报表进行填写。在填写申报表时,对于企业所得税基础知识要巩固一下,一些是新手会计人员可能不是很熟练。税率,计算公式等等都要掌握,这样才能迅速地填报。一、企业所得税概念、税率、计算公式(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三)企业所得税税率(四)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二、最新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填写解读(一)最新表单结构A200000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 类)注意:营业成本是不含期间费用的。第13行:减:减免所得税额(13.1+13.2+…)……A201020 资产加速折旧、摊销(扣除)优惠明细表A202100 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案例分析……篇幅过长,不再一一展示了

8.谁能帮我详细讲讲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怎么填

简单的说,所得税季报A类表,需要填写的两列,一个是本期数字,就是季度的合计数,比如10月要申报的是7-9月的数字,按照财务数据填写7-9月的合计数即可。另外一列是本年累计数,填写1-9月的合计数即可。是不是交税,看本年累计那一列。先计算出按照全年累计的利润计算出的应交税额,然后减去之前已经缴纳的(如果有的话),剩余的就是这次应该缴纳的(补交)另外营业成本一栏不包括各种费用,只是财务数据中的营业成本。

通过小编辛苦整理的相关知识:a类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写,相信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会计教学
  • 已关注:1049166
  • 咨询电话: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