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留学应该是最潇洒,不但原理父母管教,学习之余就是到处吃吃喝喝。事实上为什么普林斯顿在美国,只是留学生活冰山上的一角。下面就简单说下你所羡慕的光鲜日常下的为什么很多美国都位于“大农村”?,为什么说美国只有28所名校,普林斯顿为啥让众多学子又爱又恨呢?,美国普林斯顿教育特色介绍,美国留学之普林斯顿教育特色??挑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结果很多同学到了美帝这个头号发达资本主义,发现这里根本就是一个大!农!村!大农村到什么程度?看看下面这张地图,中间一片有人居住的地区是Urbana和Champaign两个相邻的小镇,人口加起来只有20几万,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小县城城区。周边几百里则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小麦地。放大地图看,小镇中间很大一片被一所占据,这就是著名的伊利诺伊(UIUC),一所师生人数5万多的。UIUC所在的是一个典型的城,距离最近的大城市芝加哥200多公里。如果问UIUC的同学在这里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他们会告诉你:我们学校就是大!农!村!一种自豪中带着哀怨的复杂感情。而实际上,像UIUC这样在“村里”的在美国不是一所两所,而是成百上千,其中包括很多UIUC这样的优秀。而在大城市中心的却寥寥无几。那么问题来了:美国的为什么都在“村里”,而不是像我们一样,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心?回答这个问题,得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说起。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北美殖民地时期开始。欧洲的新移民在北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比如哈佛成了于1636年——而美国这个的成立是100多年后的事情。大农村的私立们:“我建校的时候全美国都是农村啊?”这些早期的是清一色的私立,大多由私人捐助成立。哈佛、耶鲁、康奈尔,分别都是以成立初期捐款人的姓氏Harvard、Yale、Cornell命名。这些私立大多自由选址,因此在地域上看,比较均衡地分布在美国早期殖民地。以8所藤校为例:哈佛在麻省,耶鲁在康乃狄格,普林斯顿在新泽西,哥伦比亚、康奈尔在纽约,布朗在罗德岛,宾大在宾州,达特茅斯在新罕布什。八个分布在七个州,美国从一开始就没有规划或者形成过一个“教育中心”。早期建校初期,美国东部城市尚未具备雏形,全美国城市化水平差距不大,因此在选址上压根不用考虑人口、交通等问题。之后几百年,美国城市发展轨迹不同,有些发展成为大城市,有些则成了大农村;又因为学校是私立的,有恒产,所以这些自成立至今几乎都没有搬迁过。唯一例外的是哥伦比亚,学校位于纽约曼哈顿,后来随着曼哈顿的发展,地价飞涨,哥伦比亚的市中心校区面积小,发展收到制约。1896年,哥伦比亚从当时的市中心(49街)搬到了相对偏远的Morning Side校区(114-120街),不过这个位置现在也发展成很中心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哥伦比亚是美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地处大城市中心的。虽然后来校园搬到了相对宽阔的地区,但是从今天来看,哥大的校园还是非常小的,连一个操场都没有,这也是地处大城市中心地区学校的弊端。哥伦比亚俯瞰图哥伦比亚校园而在哥伦比亚西南100公里处的普林斯顿却是另外一种发展路径。普林斯顿位于新泽西州一个名为普林斯顿的小镇上,这里距离纽约开车一小时,属于纽约大都会区。但是过去几百年,这里并没有发展成为高楼林立的大城市,而是依旧保持了一派田园风光。所以即便现在也被划入“村里”的范畴,但是在不少美国人看来,这种郊区是读书做学问的理想之地。普林斯顿俯瞰普林斯顿校园大农村的公立们:“这里地价便宜,政策支持,环境适合学习我们就来了。”上个世纪中期,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美国疆域不断西扩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社会上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早期的私立大多小而精,当时只有上层社会的人才能接受高等教育,这显然不能满足当时美国发展的需求。社会上对于要求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办公立首先要钱,而且是大量的钱。美国一直是穷,拿不出那么多钱。围绕这个问题争吵了几十年后,终于在1862年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卖地!我们的历史课本上,讲到过美国在1862年的一个重要事件——时任美国总统签署《宅地法》,即Homestead Act。当时的大背景是:美国建国后,疆土一路西扩——不管通过战争还是通过外交手段。美国联邦手里有大量的土地。为鼓励民众往中西部耕种和居住,《宅地法》允许美国人支付10美元,就能得到美国西部160英亩土地,在耕种5年后,即可拥有这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历史课本上没讲到这一年林肯总统签署的另一个重要法案——Morrill法案。Morrill法案规定,符合条件每个州都可以从美国联邦手中获得12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高等教育。各州自行发展高等教育,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建公立,也可以出售或开发者这块土地,获得的资金用于本州高等教育。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美国在鼓励民众开垦中西部土地的时候,配套措施也十分到位,Morrill法案就是配套措施之一。Morrill法案出台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所以我们看一下美国的成立时间,发现绝大部分公立都在19世纪下半叶的这几十年成立的。其中不乏UIUC、普渡、加州伯克利这样的优质。而早期成立的一些公立诸如密西根、北卡也受益于Morrill法案而获得新的发展。Morrill法案出台后的第五年,也就是1867年,本文一开始提到的UIUC正式成立。在选址上,当时的伊利诺伊并没有考虑本州最大城市芝加哥,也没有考虑到州府所在地,而是在Champaign和Urbana圈了一块地。这一方面是固然是农村的地价便宜,另一方面,美国似乎一直不热衷于建立“中心城市”,资源的均衡分布使得不同地方都有同等的发展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因Morrill法案而诞生的美国州立大部分位于美国的“村里”的原因。有人可能会问,这些“村里”的发展的起来吗?留得住人才吗?事实上,美国过去100多年的历史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像UIUC,今天是美国最好的公立之一,尤其在工科、会计、传媒等这些领域,在美国保持领先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些“村里”的因为环境舒适,人口构成简单而相对素质高,配套发达(好的所在区一般都有好的中小学,医院一般都是当地最好的医院),房价低廉而带动所在城镇成为最宜居的地方。因此对高校教师而言,去“村里”教书,自己的生活质量不会很大的落差。当然,对于希望在校门口就能吃到小龙虾、肉夹馍、小笼包子和麻辣汤的中国学生而言,这里的生活可能会寂寞。UIUC校园UIUC实验室在行政体制上,公立都是州立,由州负责拨款和管理,联邦在1862年通过Morrill法案把地分给各州之后,就再也没有管过高等教育。每个州的总是给本州的州立以最大的支持,尤其是像UIUC这样本州最好的公立,因此不存在地处偏远而争取不到资源的问题。同时美国又有很大的自主权,包括独立的产权。美国成立之后,自主发展,避免了指令下的搬迁或者合并,这些“村里”的最终都能发展成为百年老店,并且能够安守在“村里”而自得其乐。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少年创新和挑战计划”,了解更多
美国有顶级名校: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麻省理工,斯坦福,相当于国内的清华北大,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第一流名校。「顶级」二字,可不是随随便便乱写的。顶级名校的文凭,也绝对不仅仅是一张白纸这么简单,而是具有市场溢价能力的。比如,高大上的公务员职位或者高大上的逼格公司,严重偏爱你校毕业生,别人起薪5000,你拿1万。再比如,社会上随便一个人,只要你自报家门,立刻肃然起敬,认定你是高材生。也就是说,名校毕业生自带「光环效应」——法国的巴黎高师,英国的牛津剑桥,日本的东京,无一例外。如何评价一所美国的好坏?首先,所谓的指标,比如各种排名、科研能力,这些东西看不出啥名堂,西方不是谁考试成绩最好就当总统的;也不能看校友捐款,因为这最多反映出的marketing功力。真正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学校档次——档次越高,学校越好。有一个独特的规律是:同一个级别的学校,无所谓排名的先后高低。过分看重排名,往往要吃大亏,最后去一些名不副实的富二代,每年砸个几万美金的学费,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其实,排名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划分档次,仅此而已。有人可能会问,网络上非常流行的Top100, Top 50, Top 30排名,可以作为划分档次的依据吗?很遗憾,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纯粹是留学中介包装营销出来的概念。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赚大钱——利用信息不对称,刻意把美国分成三六九等,收取高额的申请费用,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不得不说是商业上的神来之笔,但是客观来说坑害了不少老实巴交的留学生和家长。实际上,中介根本不管你有没有申请到好学校,他们只在乎,你录取学校的排名怎么样。只要排名越高,那么根据签订的合同,中介就可以从中赚取大笔大笔的银子。至于你将来的读书和发展,人家根本不在乎,捞一笔就走,谁管这么多啊。根据我多年的观察,美国人心目中真正的名校,主要由两大阵营组成:八所常春藤,再加上二十所Top30名校。值得指出,这共计二十八所学校中,仅仅有五所公立名校,分别是:加州伯克利,加州洛杉矶,密歇根安娜堡,弗吉尼亚,北卡教堂山。剩余的统统是私立。具体的名单,我给大家罗列出来了:常春藤院校二十所名校解释一下,这个名单的出处,是来源于全美最权威的选校网站之一——的推荐。每年的申请季,大量的美国高中生都会在这个网站上,查询相关的申请信息,或者分享自己的申请经验。个人的观点是,CC的干货非常多,上至选校择校参考,下至写推荐信改文书,甚至还教你选课加社团,简直就像是一座博物馆,里面有数不尽的宝藏等着你去探索。因此,强烈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合理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的最后,补充一点。退一万步说,假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申请不幸失败,没能考上上面列举的任何一所,也不要心灰意冷,更不要自哀自怨,认为自己这辈子跟名校算是无缘了。我们还有一个绝招——转学!不夸张的说,美国的转学福利,绝对是堪称Bug级别的存在。无论你是美本,还是国际生,只要成绩足够好,申请材料足够强,理论上都有大一大二顺利转学的机会。鼎鼎大名的奥巴马,特朗普,这两位美国总统,都是成功转学的完美案例——一个从西方转学至哥伦比亚,另一个从纽约的Fordham转到全球闻名的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往近了说,即便是我这样的学渣,当年申请季托福100,SAT1950,GPA80/100,各种硬条件都很糟糕,也是通过两年的努力,最后顺利的从一所默默无名的Top100公立转到了金刚狼。相信我,只要足够努力,方法得当,完全可以轻轻松松斩获Top30的offer。至于具体的方法和策略,我将会写一个长篇,长期更新有关转学申请的干货。希望能够助大家一臂之力。感谢各位的支持。更多美国留学干货,请关注我的知乎账号,我将持续保持更新;留学申请,转学申请,留学咨询+付费社群,还请添加我的私人微信:。更多精彩内容,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舜利()
普林斯顿,一个一直活在我们理想中的美国名校,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它的原名是新泽西州,在1756年迁到了普林斯顿市,在1896年改名为普林斯顿。它是著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被称为美国的思想摇篮,可以说是无数学生梦寐以求的顶尖理想学府。今天我就带你去看看传说中普林斯顿哪些让你又爱又怕的点吧。首先我们来瞻仰一下普林斯顿那些让你着迷的亮点:教师团队藏龙卧虎学校有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想想你能跟诺贝尔获奖者学习知识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你能学到的绝对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人均奖学金量排名全球第一普林斯顿绝对是个非常豪气的学校,人均奖学金量排名全球第一,学生录取后才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经济状况分配奖学金。如果你是富二代,你可能要支付全额学费,如果你足够优秀但有经济困难,普林斯顿让你无后顾之忧,看来学校真的非常珍惜人才啊。绝对的小班授课不到二十人的班级,并且学生可以和教授一起讨论,辩论,你的潜能能够被充分激发,能够充分调动你的大脑和思维。校园环境了不得宛若行走在一个19世纪的小城,古老的哥特式建筑,碧波荡漾的卡内基湖,在学习之余让你心旷神怡。在学术专业性这么强的学校里就读,你能获得绝对是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毕业之后,成为专业大牛无疑了。这些万世瞩目的亮点绝对是值得你拼尽全力也要去试试的。我对你的爱坚定不移,我对你的恨也是咬牙切齿。上面我们说了普林斯顿那些让你无法移开双眼的点之外,再来谈谈哪些让你望而却步的点吧。学习压力巨习压力巨大到称霸美国所有高校,同辈之间的竞争相当惨烈,除了各种硬性的学术要求之外,还要去额外探索和自己所学相关的事情,比如和教授做研究等。你想闲下来,不可能,所以一定要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和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这样你才能在巨压下飞快地成长起来。相比较教学资源有限,本科生的考试、作业、补习以及文章都是由研究生来完成的,研究的教学水平有限。因为教授都是大牛级别的教授,所以很多日常的任务都是分下来。出行不便坐落在新泽西州的一个农村的普林斯顿,想想就知道他的交通不够发达了,毕竟是在村里呀。努力学习努力玩单调的生活方式,周一到周四努力学习奋战,周四晚上去party玩乐,周五恢复,周六又去party,周日再次恢复,如此反复,反复如此。多么单一的日子呀,让你每天吃一样的饭你也会腻呀。不过这些点都可以克服的,学习方面的压力是最大的,需要我们做很多来提升和克服,其他生活方面的槽点大部分靠我们自己是可以轻松解决掉的。所以如果普林斯顿给了offer,那真是拼了也会去的。一个让你又爱又恨的普林斯顿,但我相信你的爱一定是大于恨的,毕竟能够享受到那么优秀的资源,出来之后感觉身价倍增,打开了新的人生大门,拿到了开启新人生的钥匙。你还知道哪些普林斯顿特别的点吗,欢迎评论下方分享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吧。
美国普林斯顿是美国第4所最老的,规模较小,学科不全,以本科教育为主,但它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点的世界一流之路。下面,小编就来为想要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们介绍一下美国普林斯顿的教育特色,大家赶快来看一下吧。 1.招生注重全面素质 普林斯顿的招生口号是“只要你是优秀的,付学费不用顾虑”。.2001年学校收到来自100多个5000多所中学的学生入学申请14288份,通知录取了1677人,实际入学1216人。录取时不仅看分数和成绩,而且更要尽量判断每个人的能力和潜质,考虑学术和非学术兴趣的多样化,特别是技能和天分,经验,背景和追求。招生没有任何配额,不考虑申请者来自什么地区,什么中学,这种选拔制度较好地克服了应试教育和学生高分低能等问题。 2.课程设置有利于全面发展 学校开设本科课程1300多门,还有很多授证书的技能课程。学生入学后可选修各种课程,要到第4学期才选定系和专业。学校重视文理交叉,文理工科头两年都必修《认识论和认知科学》,《伦理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历史分析》,《文学艺术》和《社会分析》。文科加修科技总论和定量推理。理工科加修写作和外语,一年级就有教授和几名同学的小范围专题研讨,每门课程每周一定有一次讨论。本科生在三年级要独立完成一篇文章或一个研究课题,大四要写论文。学校鼓励本科生在读期间出国取得学习经验和学分。普林斯顿只有春秋两个学期,学生也可以利用较长的暑假出去学语言,写论文或实习。学校里有几十个跨系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关心学生的成长环境 普林斯顿为所有的本科生提供住校条件,大一,大二必须住校园内,类似英国的制。每个有餐厅、活动室、计算机房、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文化演出活动和社团组织很多,70%的学生参加志愿者协会。1893年以来所有考试都不采用监考制度。由11名学生组成管理委员会自主管理与学生有关的事务。学校要求教师与大三,大四的学生保持密切接触,要求学生志愿为公众服务。 4.全力改善办学条件 对于以本科教育为侧重点的普林斯顿来说,每年7亿美元的经费开支不能靠科研经费和学费来支持。该校在集资和教育基金运作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确保了学校对优秀师资和生源的吸引力。2001年学校基金规模达到82亿美元,总额仅次于哈佛,得州和耶鲁,但因规模小,人均数领先。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风险投资和房地产业。平均年回报率达15.3%。此项收入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收集捐赠也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有很多志愿者通过电话、邮件和出访世界各地时找人面谈为学校筹集经费。他们认为捐赠对象主要是校友和家长,通过工作,校友捐款率达到59.4%,学校同时也接受讲席教授、奖学金、楼房设备等形式的专项捐赠,投资回报和捐赠使学校的年收入达到15亿美元。 普林斯顿最近两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为全美第一,除了学术水平和师资力量之外,这主要得益于普林斯顿的本科教育。
美国普林斯顿是很多想要去美国留学的同学的目标院校,普林斯顿是美国第4所最老的,规模较小,学科不全,以本科教育为主,但它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点的世界一流之路。下面,小编就来为想要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们介绍一下美国普林斯顿的教育特色。 1.招生注重全面素质 普林斯顿的招生口号是“只要你是优秀的,付学费不用顾虑”。.2001年学校收到来自100多个5000多所中学的学生入学申请14288份,通知录取了1677人,实际入学1216人。录取时不仅看分数和成绩,而且更要尽量判断每个人的能力和潜质,考虑学术和非学术兴趣的多样化,特别是技能和天分,经验,背景和追求。招生没有任何配额,不考虑申请者来自什么地区,什么中学,这种选拔制度较好地克服了应试教育和学生高分低能等问题。 2.课程设置有利于全面发展 学校开设本科课程1300多门,还有很多授证书的技能课程。学生入学后可选修各种课程,要到第4学期才选定系和专业。学校重视文理交叉,文理工科头两年都必修《认识论和认知科学》,《伦理思想和道德价值观》,《历史分析》,《文学艺术》和《社会分析》。文科加修科技总论和定量推理。理工科加修写作和外语,一年级就有教授和几名同学的小范围专题研讨,每门课程每周一定有一次讨论。本科生在三年级要独立完成一篇文章或一个研究课题,大四要写论文。学校鼓励本科生在读期间出国取得学习经验和学分。普林斯顿只有春秋两个学期,学生也可以利用较长的暑假出去学语言,写论文或实习。学校里有几十个跨系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关心学生的成长环境 普林斯顿为所有的本科生提供住校条件,大一,大二必须住校园内,类似英国的制。每个有餐厅、活动室、计算机房、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文化演出活动和社团组织很多,70%的学生参加志愿者协会。1893年以来所有考试都不采用监考制度。由11名学生组成管理委员会自主管理与学生有关的事务。学校要求教师与大三,大四的学生保持密切接触,要求学生志愿为公众服务。 4.全力改善办学条件 对于以本科教育为侧重点的普林斯顿来说,每年7亿美元的经费开支不能靠科研经费和学费来支持。该校在集资和教育基金运作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确保了学校对优秀师资和生源的吸引力。2001年学校基金规模达到82亿美元,总额仅次于哈佛,得州和耶鲁,但因规模小,人均数领先。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风险投资和房地产业。平均年回报率达15.3%。此项收入成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收集捐赠也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有很多志愿者通过电话、邮件和出访世界各地时找人面谈为学校筹集经费。他们认为捐赠对象主要是校友和家长,通过工作,校友捐款率达到59.4%,学校同时也接受讲席教授、奖学金、楼房设备等形式的专项捐赠,投资回报和捐赠使学校的年收入达到15亿美元。 普林斯顿最近两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为全美第一,除了学术水平和师资力量之外,这主要得益于普林斯顿的本科教育。
没有人能替留学生解决问题,但同样,也没有人能替留学生成长。只有克服为什么很多美国都位于“大农村”?,为什么说美国只有28所名校,普林斯顿为啥让众多学子又爱又恨呢?,美国普林斯顿教育特色介绍,美国留学之普林斯顿教育特色??的挑战。终将是会迎来更好的未来。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