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留学应该是最潇洒,不但原理父母管教,学习之余就是到处吃吃喝喝。事实上香港和英国哪个好,只是留学生活冰山上的一角。下面就简单说下你所羡慕的光鲜日常下的中国香港、英国剑桥,哪个适合学习物理系?,英国诺丁汉跟香港那个好?,选择香港还是英国?两者区别?,香港认可 英国高考成绩吗???挑战。
单从国际上排名来说,一定是剑桥的但是,如果你有能加考上剑桥,我相信同等级的其他对你来说也不是大问题。这样的话,我不建议你选择香港或剑桥,因为这2所的优势并不在理科-物理方面。在香港,理科方面,理工和科技也比较好。在英国的话,跟剑桥整名的牛津,就是理科比较有名气的。能考进去剑桥,为什么不去牛津呢?
我觉得前者~不是按学校来考虑~因为香港那个城市太物质了 而且不管所谓的多发达 它毕竟已经饱和了~但诺丁山不一样 那儿真的非常美去了你就知道了~世外桃源的感觉~而且不管是以文化交流 还是语言环境来说都是前者~其实现在去英国和去香港价钱真差不多~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那么贵~更何况金融危机现在等于是打了个七折 所以还是去诺丁汉值~
香港 - 以香港中文 CUHK 为例英国 - 以伦敦 UCL 为例师生关系: 学生比较少跟老师接触 在香港印象中给老师发email的次数屈指可数 不仔细想真的觉得自己好像从没发过 学生经常下课后去问问题 /发email给老师也是再正常不过 三天两头的发给不同老师 (以前在中国生活还觉得email为什么还会存在这世上 到了英国发现根本离不开email)上课状态: 上课规规矩矩 不敢乱说话不敢光明正大玩手机 不敢吃东西(除非是老师发的) 连厕所都不敢去 基本上是要请示过老师才能去 跟国内上课时间去厕所要举手请示 一个道理 虽然没到那么正式 老师走到跟前的时候轻声问一下即可 但基本上都非常安静严肃的 上课吃蛋糕都 ️ 可以放两三个在桌上摊开挖着吃那种 (我们班有个好学男 每天上课坐第一排还大剌剌在老师跟前吃外卖 真的很神奇 一上课就吃 怕不是觉着边听课边吃饭才香)/ 去厕所随便去 讲话可以随便讲 声音别太大或者太嘈杂盖住老师声音就成 玩手机更不用说 (以前坐阶梯教室最后一排 往下一看大家屏幕上齐刷刷的各种网购 超搞笑 我朋友甚至在上课的时候夹睫毛/自己玩开心农场偷菜还逼着我下载 说要偷我菜?)当然也不免遇到有脾气的老师不让你说话不让用手机的关于考试: 考试不好糊弄 学了10% 考的90%都是课外的 要自学 每次两小时的课 书上一个章节就讲完了 有的老师甚至一节课能讲两三个章节 真的服 所以我当时每天一下课基本上都泡在读书室了 课余活动就是读书... 考的肯定是学过的 很少有超纲的东西 而且老师大多都是会给pastpaper的 如果是新课甚至还会特地做一份pilot paper给我们 就是一份范例考卷 好让大家有个底关于课程/课表安排: 香港的课表是自己排的 除了必修课 还有很多很多选修课的quota 所以课程安排很自由 有的人把课全部集中排在一两天 剩下的几天等于是连假了// 要注意的是!不论必修还是选修 同样一门课会有不同老师负责教 每个老师教的内容跟方法都不大相同 所以学生选课前基本上会跟人打听老师上课内容 给分严不严格之类的 再决定选谁的课(也就是说 同样的一门课 每个人的分数好坏跟老师密切相关 且!你的同专业同学和师兄妹跟你的水平可以差很多 因为所有人的老师都不一样)有些老师的课是要靠抢的 大部分人都选给分高的老师 // 一般来说选修课都会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 比如我当时就选了韩语课 但体育课是必修的 选项很多 印象中有排球 兵乓球 篮球之类的 (我运气很好选了一个最不体育的体育课 - 瑜伽 算是比较好拿分的了 而且女同学的颜值都特别高) 我的专业选修课一共也就三节 大二一门 大三两个学期各一门 (英国大部分都很少选修课的 毕竟只有三年 必修课都学不完了)我们系的老师提供了一个选修课列表 也就十几门课的样子 都是跟我们系比较沾边的 虽然也可以选别的课 但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沾边的课程 毕竟有用 也懒得研究别的课 关于小组报告/助教: 很少老师有用助教的 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 因此班级基本上都要限制人数 差不多四五十人才能应付的了 (所以很多课都是要抢的!抢课那天网速快的图书馆全部电脑都会被占满 很多人从一大早就跑去占位置 很夸张)// 如果是小组报告 很多时候都是在学期倒数第二节课的时候 利用整堂课的时间 每个组上来在全班面前演讲 效率满低的 且被迫要听所有组演讲 每个老师都有很多助教 多的可能有五六个 因为一门课会分成大课Lecture跟小课Seminar 很多时候Seminar就由不同的助教来上 一堂课约15-20人左右 (像我们系有约160人 所以就算有多个助教 他们也要一个人带多个班 )然后或是简报大多都是在小班做 要不老师也没时间利用上课时间搞这些 (对容易紧张的人来说比较友好 毕竟不用在太多人面前演讲 )如果是编程类的课 基本上是老师跟助教都会在 所以老师每周就要多上很多节课 也是蛮辛苦的 每周课程安排/密度: 香港真的蛮“客制化”的 因为都是自己安排课表 所以你可以选择大一大二课表排满一点 大三大四就比较轻松 每堂课会有不同的Credit 只要四年满了学校要求的总Credit就可以 但每学期会有个最低跟最高需要修满的Credit // 一节课印象中好像是两小时还是三小时... 不太记得了 反正大多中间有休息时间 10-15分钟的样子 有些老师只给5mins 上课形式就是老师在上面讲PPT 基本上一周会有四个科目 一门科目会分成大课Lecture跟小课Seminar 大课就也是老师讲PPT 大多是两小时 小课就是实践的部分一个小时 所以一周就是八节课 总共基本上是12小时... (突然发现真的好少)至于为什么要分大课小课:假设科目是编程 那在小课的时间 大家就会到电脑室 每人一台电脑开始实践老师大课讲的内容 然后有问题的话就举手问助教或老师 (有点好笑的是 经过几节课大家都会了解谁讲的好谁很水 所以就算问问题 也会等自己想问的老师走过来再举手 / 若是比较理论的课 如经济 那小课的时候老师会帮忙巩固大课内容 比如将理论带入题目中去练习 / 有的小课老师甚至会让我们做我们的小组 然后有问题就可以直接问 而且这也避免了小组很难聚到一起的情况 直接通过这个时间就能小组讨论报告内容了 )关于小组报告: 香港的小组报告 总的来说 我感觉比较水吧 当然我以前做的时候没觉得水 后来有了对比才知道 然后因为是老师亲自看 还得利用不多的上课时间搞 所以很多时候一个组就得塞很多人 十个人都是经常的 一个人讲不了几句话 英国的报告基本上都是3-6人内 大多是4个人 人多了容易有freerider (就是那种什么都不干 还跟你拿一样成绩的)效率变低 工作分配也没那么均匀 所以我个人也认为3-4人是比较刚好的 其次 对待报告要认真得多 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基本上也很长 大多都有一个月 不单是PPT 也会需要做poster的 就得到外面打印店打印出一个大张海报 (谁当初能想到学咱这系还得会设计呢)(虽然学校也能帮忙打印 但得提前3-7天发给他们 像我们系全是做到最后一刻的 其实很难提前完成 我印象中大二最后一个prez的poster是我前一天凌晨做完 隔天组员大早上去打印 然后报告是我们大概十点还是十一点开始做的 真的很赶 )回归正题- 三年内我有印象的poster 都是学校租外面酒店办的 就会给人呢紧张感跟正式感 得穿正装我们学校也经常跟外面企业合作 我们有次报告跟交通有关 所以就请了类似伦敦交通局的人来听 也有过银行的人也来听的 而且不是一个个组进行 基本是所有组同时进行的 然后各个老师或评审就会到他们感兴趣的组面前听 有人来了你就开始讲 然后讲完三组就可以完事了 有的组讲的次数甚至更多次 好处是 要是一次讲砸了也没事因为还有下次机会可以挽回一程(当然这个模式根据不同老师的设计会有不同 有的老师可能就是自己必须每个组都听 然后自己评分 那样的话也许只要讲一次报告就成~ 其实还有好多东西可以分享 但这篇已经有点超长了 总的来说香港的跟英国的真的非常非常不一样 文化啊视野啊什么的也是 包括你能交到的朋友圈子也差很多 真的是一个人生转折 要慎重选择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这篇文章 但祝愿你们的选择都是最好最适合自己的~
香港是认可英国高考成绩的,一般是要求成绩在E以上就可以申请,但是如果你想申请,最好成绩是在B以上比较好申一些,有时间可以看看我们学校的网站上有申请资料。
没有人能替留学生解决问题,但同样,也没有人能替留学生成长。只有克服中国香港、英国剑桥,哪个适合学习物理系?,英国诺丁汉跟香港那个好?,选择香港还是英国?两者区别?,香港认可 英国高考成绩吗???的挑战。终将是会迎来更好的未来。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