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不管是在职场中,还是定居国外,英语的份量是越来越重要了。今天就我的经验来给大家说说商务英语考教育学算跨考吗,311教育学跨考经验贴,商务英语专业考研跨考什么专业好?,我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跨专业考研,不想考数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呢?,本科是管理电子商务专业,考研考企业管理算不算跨专业,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需要考二外吗?应如何准备???。
一、个人情况二本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初试总分360:政治72,英语一73,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15二、选专业&择校最初考虑本专业考研,但是认识到自己的英语并不突出且不够热爱,于是选择跨考。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考虑了行政管理以及教育学,出于兴趣、未来就业等综合考虑,我选择了教育学学硕。教育学学硕有自命题和统考之分,考虑到调剂问题,我选择了311统考。考虑过湖南师范、宁波、安徽、南昌、湖南科技,当时,我是最想去湖南师范的,但对比了一下往年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以及最终录取分数,因不想离家太远加之顾虑本身能力不够,综合考量之下,最终选择了南昌。在择校上,其实不妨大胆一点,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和想去的学校就好了。当时考虑调剂、害怕考不上,思虑太多以至于在十月底才定下来,也耽误了不少时间。复试结束这么久,偶尔还是会想,当初为什么没有坚定点填自己最想去的学校。当然,不甘归不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三、备考在选好学校之后,正式备考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往届的学长学姐以及研友,收集信息,准备相应的书籍资料;做好大计划和小计划,当然计划可以灵活一点;选择一个安静、整洁的备考环境,调整好作息时间,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我感动,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1)政治个人安排:听从了学长的建议,我是七月底开始的政治,前期使用的是肖秀荣老先生的精讲精练,配套徐涛老师的视频课,同时完成对应章节的肖老1000题,基本上每天一章,内容少的话可能两章或者三章,基本上就是熟悉知识点和重要章节,每天大概两个小时左右。九月初,正式开始准备政治。在此之前,1000题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遍。第二遍的时候规定自己每天做40个选择题,并整理好错题,理清思路,基本上每天也是两个小时左右。十月份,1000题第三遍,主要针对错题。十一月上旬,徐涛老师公众号每天都有带背,我买了徐涛老师的小黄书,每天跟着涛涛背一点点。偶然间发现了陆寓丰老师的技巧班,觉得很有帮助,但是因为知道的比较晚,只能利用下午吃饭的休息时间看一点。十一月中下旬,肖八出来了,拿到试卷后基本上是每天做一张测试卷,第二天在完成测试卷的同时,背上一张的大题和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利用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记忆,这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后续背肖四打下了基础。这一时期,我也刷了一些其他政治老师所出测试卷的选择题。十二月初,肖四上线,我并没有像肖八一样每天一张,基本上是两天写一张,尽可能的多背几遍。除了选择题、徐涛带背之外,肖四背背背。根据今年的情况,个人认为政治大题跟一个固定老师带背再加上肖老的四套卷完全足够了,一出考场也有很多同学说肖老是永远的神。个人建议:其实前期政治无需花费很多时间,跟一个老师熟悉基本知识点和重要章节就行,我建议这个时候可以多看看思维框架,在头脑里建立一个大致的思维导图。到九月下旬的时候,陆寓丰老师的技巧班就出来了,我当时知道的比较晚,所以也没有听很多,我建议可以听一听陆寓丰老师的技巧班配套肖老的1000题,同时整理好错题,为后面复习做好准备。十月份的时候,可以比较快速的刷一遍1000题,用不同记号笔标注错题。十一月份的时候,各个考研政治老师都会出带背班,可以跟着一位固定的老师进行背诵,有针对性地复习1000题错题。肖八出来后,选择题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做,大题也可以背一背。肖八出来前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测试题,可以挑三四个老师的测试题,做一做它们的选择题。肖四出来之后,基本上就是背背背,但是也不要忘记选择题,选择题很重要。谨记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推荐: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杨亚娟老师的学霸笔记;徐涛老师的小黄书、带背班;陆寓丰老师的技巧班、押题班、背诵笔记;空卡空卡空卡(公众号,会有一些背诵政治的方法);喜马拉雅腿姐带背;(2)英语一个人安排:我前期并没有用很多时间在英语上,七月中旬之前,基本上就是利用墨墨背单词每天背一背单词,七月中旬正式开始准备英语。在10月中旬之前基本上是安排一周两套试卷,一般每天是两篇阅读和一个小题型,会对阅读文章进行成分分析,配套英语错题本,不熟悉的单词和语法点抄下来。当然,偶尔我会看一些外刊,以及唐迟老师的公众号。10月中旬完成了真题的第一刷,我只带了2010-2021年的真题回学校,故而第二遍只针对了近十一年的真题,规定自己在十一月中旬前完成,基本上也是两天一张试卷,配套唐迟老师的视频课,学习一点小技巧,每天复习一下错题本。十一月中旬之后,我进行了三刷,同时也着手准备考研作文,我看了一些老师的作文课,根据题型和真题范文总结修改了一些自己喜欢的模板,也在真题里面挑了一些范文进行背诵,这个时候基本是每天一张试卷。十二月,再次写了17-20年的真题,写了两张黄皮书的模拟卷,也写了一些英语二的完型,同时也背诵作文。这个时候基本上是早上起来背一篇范文,下午写两个小时英语。整体来说,英语一我所用时间最少。个人建议:在单词记忆上,单独的单词记忆是需要的,配合词根词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把单词放在句中记忆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在阅读上,唐迟老师的真题阅读课还是值得一看的,有一些小技巧还是能够提高做题效率。此外,我认为首先要把握全文大意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调,基本上一个题对应一个段落,多练习,熟悉出题者的套路。平常可以看一下外刊,培养阅读习惯。在新题型和翻译上,并不建议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上面,认真写真题配套一个或者两个老师的讲解即可。整体水平提上来了,这几个部分也不会太差。不管是阅读,还是新题型和翻译,整体理解都是比较重要的,不要死抠字眼。在作文上,我认为黄皮书真题解析里面的作文部分挺好的,可以配套一位老师,真题范文结合老师讲解思维,整合出自己的风格和模板。推荐:考研英语黄皮书真题、公众号;唐迟老师公众号、真题讲解;墨墨背单词;欧路词典;夏说英文晨读;(3)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个人安排:因为是跨考,所以专业课开始的比较早,三月份便开始了专业课。买了311统考要求的五本书,配套凯程的课程进行学习。3月份-6月初对教材进行了第一轮的学习,按照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的顺序进行学习,教材配合凯程的基础课,自己整理了框架笔记。其间,大概看了三四遍教材。6月初之后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时间表进行背诵,按照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的顺序进行,在9月初前基本完成了一轮背诵。其间,结合应试宝典写对应的应试题库,在晚上根据实际看对应的教材,这段时间教材也大概看了两遍。9月初到10月初进行了二轮背诵,依然使用了艾宾浩斯时间表,但这次背诵是两门科或者三门科同时进行。其间,配合高教社的教育学1000题,整理错题以备后续复习。此外,从9月26日起,每周模考一次真题。10月初到11月初进行三轮背诵,此次背诵我针对当天要背的内容,首先默写其框架,再对默写不出来的内容重点背诵。这个期间,把应试宝典当成教材来看,也更加留意热点知识。11月到12月进行四轮背诵,此次我调整了背诵方式,不看笔记也不看书,整体进行背诵,脑海里也形成了各种框架和脉络,知识之间的串联也比较清楚,针对不清楚的地方特别记忆。这个阶段,各大教育学考研机构也出了模拟卷,我主要做了凯程的十套模拟卷以及其他机构模拟卷的选择题。12月份五轮背诵,一天口头复述一门科,此时凯程也出了必背题,主要看后面部分的热点知识。其间,对真题进行了二刷并进行了记忆,复习错题本。个人建议:不一定非要自己做笔记,可以买别人做好的笔记,但是一定要在头脑里形成自己的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串联起来。前期多看教材,尝试不同的方式进行背诵。外国教育史前期学习和背诵可能会觉得比较难,但是后期会发现中外国教育史是记得最牢固的,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其实是偏难的,需要不断的理解理解再理解,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教育研究方法可以结合日常实际来学习。平常无聊的时候,可以听一下喜马拉雅凯程的有声书,过一下耳朵。在第一二轮背诵中,我都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时间表来进行背诵的,记忆也确实比较牢固,后期尝试过各种各样的背诵方式,以口头复述、A4纸画框架为主,基本上由一个知识点可以串联起其他的知识点就是记忆地比较牢固的。推荐:311统考配套教材;凯程基础班、应试宝典、应试题库、热点班;高教社教育学1000题;徐影老师(公众号);记乎;喜马拉雅徐影老师;教育类相关公众号;时间安排:前期:8:00—12:00 专业课 14:00—18:00 英语、政治 20:00—22:00专业课中期:7:30—11:30 专业课 13:30—17:30 英语、政治 18:30—22:00 专业课后期:6:00—7:00 英语早读 7:30—8:30 政治带背 8:30—11:30 专业课 13:30—17:30 英语、政治 18:30—22:30专业课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总结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不同,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以上仅提供参考借鉴。考研也是考验,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很重要、努力很重要、坚持很重要、自律很重要、心态很重要,考上了自然开心,没考上难过一会后来想想也没啥。并不一定每一步都算数,但是没有之前的每一步就永远不会有最后一步。我们决定不了结果,只能把握好现在,先做好现在,结果就交给所谓的上帝吧。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祝你、祝我、祝大家,一切顺利。
如果跨专业,可以考虑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学、新闻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国际金融、律师等等,主要看个人的爱好和基础
呃,这要看下你的意向和喜好了,同时想想将来想干什么样的工作。我给你说下考研不考数学专业,你好好想想作个参考吧。大部分文科专业都不考数学,中文专业,英语专业,哲学专业,法学专业,新闻专业,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历史学,社会学 民族学,还有统考的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也不考。再者现在新增了不少新专业也比较好(不考数学),例如:教育学里面的课程教学论,在初试的时候都是统一的试卷,不考数学。 还要提一点,不想考数学就避开了一些要考数学的专业。对于自己真正喜欢真正想从事的专业,如果考数学的话,就好好努力学学吧,别因为数学一门课程而错过了一个好专业,懂我的意思吧,好好想想,多分析下自己的本科基础和学习兴趣爱好,定个好目标好好努力。望采纳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考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就是跨专业了。从考研所考的科目来说,是一样的就不算跨专业:一般都是政治、数学、英语、在外加一个管理学,不同学校要求的专业考试科目会有所不同。考研,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首先要符合标准,其次按照程序:与学校联系、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等方面依次进行。考研专业分类:一、普通研究生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二、特殊类研究生特殊类研究生,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已达15类。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考教育学不需要二外2.对于您这种跨专业的考生,我建议您先浏览一下考研参考书目,如果觉得看了没什么头绪的话可以报一个辅导班3.参考书目网上都有推荐,我个人比较推崇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十二所师范院校合编的《教育学基础》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科学方法:裴娣娜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出版社4.09年的录取分数新浪考研上可以查到
商务英语考教育学算跨考吗,311教育学跨考经验贴,商务英语专业考研跨考什么专业好?,我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跨专业考研,不想考数学,什么专业比较好呢?,本科是管理电子商务专业,考研考企业管理算不算跨专业,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考教育学需要考二外吗?应如何准备???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啦,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