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注少儿编程训练班的用户越来越多,小编整理了关于如果你正在考虑少儿编程课,我有几个良心建议,娃6岁,我为什么给停了网上的编程课,少儿编程是如何掏空家长钱包的,观察了7家青少儿编程培训公司,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供您参考
注:本文转自新浪教育[1]长沙一家少儿编程班里,一个两岁半的孩子穿着尿不湿,像模像样地坐在电脑前听着事件、控制、变量、条件、坐标这样的高深词汇;北京10岁的小亮课余时间已经被小提琴、足球、美术和街舞占据,虎妈还是豪掷30000元,硬生生从满满的排期中挤出一天来学编程。据说互联网时代,编程要从娃娃抓起。培训班门口的编程广告 王双兴摄古有神童3岁识千字,5岁背唐诗;现在的聪明孩子,要3岁学编程,5岁写程序。乔布斯11岁开始编程,成了一代传奇;比尔·盖茨13岁开始编程,31岁成为世界首富。媒体竞相报道评论,机构广告铺天盖地,一时之间,少儿编程格外火爆。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编程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激增。有统计显示,目前少儿编程创业公司总数已超过200家。艾瑞发布的《2021年中国少儿编程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少儿编程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1550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40亿元,并将在5年内达到300亿。数字我不关心,但是,最近正是暑假,朋友圈里晒娃学习编程的小视频多了起来。这就说明,是真的有家长送娃学编程,而且还不少。一、少儿编程为什么会火?近几年编程热席卷全球,似乎世界各地的孩子都在学少儿编程。“美国已经有700多万小朋友在学习编程,日本小学生走进APP开发私塾学习编程,英国规定要求5岁以上儿童学习编程,欧洲其他16个把编程纳入教学体系,新加坡把编程纳入小学考试范围,韩国从2021年起把编程纳入小学正规必修课……”当中国孩子还在忙着学习英语的时候,以英语为母语的主要却已经把编程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开始为下一代布局。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亚洲发达也已经走在前面。奥巴马还在2021年底的GES未来教育大会上推广编程教育,他说,编程学习应该和字母学习一起开始。“别人都在学,我们不学就落后了”,这句话放在邻里闲聊是跟风式的焦虑,但当这样所谓的“别人”体量大到时,青少年编程也就成了时代所趋的"战略",眼瞅要扛起民族复兴的大旗。政策在积极响应。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北京、南京、广州等教育发展先进城市陆续将拥有计算机特长和浓厚兴趣列入中考特长项目。浙江更是将技术科目纳入高考选考科目。卷高考试题里连续两年出现了编程思维题目。编程,这种跟计算机扯上关系的课程,几乎是在一两年内,从默默无闻,一下子晋升成为各地家长追捧的对象。2021高考卷Ⅰ理科数学真题天津2021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如果是上面这些你感受不到,但科技的发展进步总是肉眼可见的。智能音响淘宝卖断货了,扫地机器人也不再是稀奇的家电,京东顺丰公司正在研究送快递的机器人,无人超市也开了好几家,5G马上要走进日常生活……专家说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机械的工作慢慢要被机器人所取代,听起来未来就是人与机器人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才能不被淘汰?少儿编程课承载了部分想象。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产业政策扶持与升学诱惑、培训机构卖力推广、家长不输起跑线的优良传统,是少儿编程课火爆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编程还能让爱玩游戏爱看动画片的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沉迷,让他们在电脑上做更多有意义有创造性的事情。对很多家长来说,只这一点,就足够了。学习少儿编程已经不是一个“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立刻马上现在报哪家”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少儿编程课覆盖年龄段从3岁到十几岁。机构多如牛毛,良莠不齐。在选择之前,我们回到课程本身,先搞清楚少儿编程到底是学什么的。二、少儿编程学什么?为了使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的意图,我们必须将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过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告诉计算机,使得计算机能够根据我们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这种人和计算体系之间交流的过程就是编程。简单讲,编程就是人与计算机的交流,人机对话。编程是编定程序的简称。成年人的编程,就是让计算机代为解决某个问题。用编程语言写一套计算机能读懂的运算方式,然后计算机按照这个方式运行,得到相应的结果。的计算机或相关专业学这些,目标是培养工程师或者程序员,校外也有针对编程工作的技能性职业培训。这么看来,编程是一项高科技工作技能。一个合格的程序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多种编程语言,还要对公司业务逻辑有所了解。而对26个字母都还认不全的小朋友来说,让他们学习编程这种高科技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培养一个程序员有必要抢跑十几年吗?实际上,少儿编程与成人编程完全不同。王先生在银行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在他看来,“少儿编程”是个伪概念,面向孩子的程序编程也好,机器人编程也好,更像是一种逻辑训练游戏。少儿编程课的主要目的是启蒙——让孩子接触编程知识,在编程学习中强化逻辑和系统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学习少儿编程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要学会一门编程语言,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 将来都必须要进入IT行业,成为工程师;而是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编程基础。成年人的编程注重技能,少儿编程则注重思维训练。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解难能力。例如学生在制作一个小动画的过程中,自己拆分任务、拖拽模块、控制进度,从而理解“并行”、“事件处理”、“目标实现”的概念。这种能力应用在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学习上同样有效,它可以帮助孩子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然后分析出解题步骤,明白每一步的解答方式,从而顺利完成题目。三、想要学编程怎么挑课?如果你正在考虑选报少儿编程课,我有几个良心建议。01、关于少儿编程语言的选择语言只是编程的载体,编程的逻辑和算法都是相通的。家长最好先考虑一下想要孩子达到的目标,综合评估他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怎么样,然后选择课程。目前,国内少儿编程培训班主要分为两类:软件编程和乐高机器人编程,可以满足3至18岁少年儿童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不少机构还开设了专门的竞赛培训班。比方说,软件编程是让电脑屏幕上的小猫小狗小女孩动起来,而机器人编程则是让积木制造的机器人动起来。无论是哪种形式,大多数机构会分年级教学,根据孩子年龄由浅入深地进行培训。少儿编程入门课程主要是通过图形和游戏来教授知识,软件编程通常一开始通过可视化趣味性的 Scratch 入门,然后从 Python 过渡到 C++ 等;机器人编程很多从乐高 WeDo 开始入门,年龄大些就学习 EV3。Scratch语言始创于2006年,由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终身幼稚园组开发,操作界面友好而简单,并且支持中文语言,鼠标操作,更贴近低龄儿童。孩子像搭积木一样把某些现成的功能效果排列组合,就能实现简单的游戏、动画效果。这听起来有点像玩《植物大战僵尸》,我们不需要去设计每一种植物的攻击方式,只需要有策略地排兵布阵。机器人编程的软件同样将想要实现的功能积木化,用电脑设定每一个电机、马达的运动方式、角度、转速,控制拼接好的机器人动起来,属于软硬件结合,更接近人工智能的概念。02、关于线上还是线下目前,软件编程多采用网络课程的形式,机器人编程更多的是线下实体课。线上授课的时间和地点相对灵活,在家打开电脑就能上,省去接送的繁琐。线上班一个老师带的学生不太多,采取一对一、小班课、微课等模式。线下授课对时间地点有要求,但真实场景能让老师更好的辅导学生,手把手教学也能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的问题。当然,线上线下没有哪个更好,选择哪一种,最重要的是看自家孩子的自制力,还有家长的时间安排。03、关于几岁开始学编程学习编程就是一种培养好奇心的好方法,4-7的小孩可以轻度介入,7-15对计算机有更多深入的了解,可以触发更多的想象,能够深入学习。有人说,学编程越早越好,即使听不懂也可以先熏陶一下,毕竟少儿编程注重逻辑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写代码;也有人说,孩子要长大一些才能真正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最好从小学三年级以后开始。几岁开始学编程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编程教育是近两年才走进青少年的教育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从零开始学习编程,选择适合自己年纪的合适内容就非常重要。低龄段可以先通过制作一些简单小游戏开始学起,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然后再开始接触编程代码,等长大一些再探索更难的算法或者学术类的数据科学应用。少儿编程的软件硬件已经开发得很适应低龄孩子了,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在玩中学,让屏幕上小人儿动起来,也可以用积木搭建一些小动物等很基础的东西。不过低幼孩子身体条件受限,并且还没形成纪律观念,在老师看来十分棘手:“一二年级孩子鼠标都拿不住,我是真不想教”,“有不理你的,有教了十几遍都不会的,有骂人的,有话唠的,或者刷表情包和60秒空白长语音的……”05、关于师资的选择做少儿编程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不低:既需要懂编程,也需要了解少儿学习和认知的规律。从某知名编程班的少儿编程教师招聘要求来看,这个岗位要有本科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优先,师范类、教育技术学、理科等相关专业优先,有教师资格证优先,最好熟悉C语言/Scratch,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快速学习新的技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师资是每一个教育培训品类发展初期都会面临的问题。现实情况是,懂少儿教育教学的不一定懂编程,懂编程的又大部分供职于薪资更高的互联网企业,真正的从业者可能既不懂教育又不懂编程,空有一腔好奇心和热情,自己一边学习一边教。很多机构师资力量不正规,只能要求老师熟悉课件即可,90%的老师都是新手。那种短期培训后的老师,说白了只能给孩子教一个指令,照着搭起来就完了,真正的编程思维是给不了孩子的。你送孩子学编程,想着开发他的潜能赢在起跑线上,到头来却是无学历无经验无从业背景的“三无”人员哄着瞎玩,大把银子打了水漂。所以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广告打得再好也得看疗效,我们可以先筛选几家机构,带着孩子实地考察试课,亲身体验老师的教学模式、素质及教材教辅水平够不够,孩子喜不喜欢等。编程课最好选择正规大机构,最起码老师的学历和经验有保障,即使不满意,到时候退换赔偿也有个余地。孩子学编程,就选大品牌!小码王是教育部中小学少儿编程课程研发合作单位;目前,有558所重点中小学引进了小码王的课程,使用小码王的编程教材。重点中小学的编程课现在9.9元就可以学习!私信我拿报名链接哦~
先来介绍下今天的作者,是养妈群的一名牛妈Tina,孩子课外班不多,但是孩子英语,数学,编程等等在爸妈的引导下都启蒙都很好。所以她在这些孩子启蒙上颇有心得,经常非常热心地在我们群里给大家解答支持。没想到她跟我一样都是夫妻双计算机专业出身,我也蛮认同不要太小就上线上编程课。以下是她分享的关于幼儿编程的心路历程。娃6岁,我为什么给停了网上的编程课最近少儿编程的风真是吹得很疯狂,网上各种《核桃编程》的拼团,家里电梯大屏幕里也不停地在放《西瓜编程》的广告,广告里说的好像孩子不学编程,以后就要被这个智能社会淘汰了一样。我也在这股风的诱惑下,给小米报了个《核桃编程》。一方面我和小米爸爸都是IT民工,本身心态上就比较拥抱编程这种“高科技”,另一方面是自己也好奇,这么小的孩子能编出来什么东西。相信如果是非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应该会对这门新鲜的“幼儿”课外班更好奇了。下面我写的东西可能不是那么有趣,但是我希望是能给大家一些我的体会,我也只有列1,2,3,4写文档的文笔,请大家海涵。首先说说我的结论,我非常推荐孩子们学习少儿编程,一方面这个东西简单有趣,另一方面也是像宣传的那样,号称是Steam教育,逻辑思维能力,抗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审美能力(这个我家孩子好像不太有,哈哈哈),都可以得到锻炼。但是!!重点总是在但是!!!!我要换行说一下!!!!!不推荐学前儿童学几个线上知名编程课我不太推荐7岁以下孩子(学前儿童)学目前线上的几个知名课程!!!理由下面我会详细说明。我家娃是个6岁普娃,更详细的说,可能是个还算有努力一点点的普娃。为什么要用一点点这个词呢,就是我们没有上过课外数学类培训班,没见识过牛娃。但是在家看看摩比思维说或者百花思维这种书,题目刷起来确实遇到的问题不太多(有,但是不多),所以比玩着长大完全没接触的孩子好像又多学了点东西。加上父母都是理工狗,生活中也会无意识的普及一些概念,比如乐高搭建个积木,会随口聊聊点变成线,线变成面,面又变成了体积等不知道有没有用(不可量化)的东西,o(╯□╰)o,所以我定义我娃为有一点点努力的孩子。但是我家孩子在上了2次核桃编程的可能之后,我给她把这个课程停了。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节奏太快了,我家孩子跟不上,而且1小时时间太费眼睛了(我们夫妻两都戴眼镜,对保护眼睛这件事有点痴迷)。有些孩子上过这个课程的,觉得通过学习,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技巧,一次课就能编出个植物大战僵尸这种看起来很酷炫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我家孩子是没有学会的,她学会的是照着视频编写一段一模一样的程序。学完了我问她,你知道什么是循环(重复执行)么?她说就是僵尸走好多步就是循环。再问有没有其他循环呢?她卡住了。。。。。。半天说了个水循环(嗯。。。毕竟还是没白看神奇校车的)。编程一定不要贪图快,要保持兴趣,学得扎实我曾经听过《摩比思维》课程开发团队周建新老师的分享课,他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带出了不少的牛娃,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说过,数学一定不要贪图快,要慢,但是要保持兴趣、要弄懂原理、要基础扎实,这样的慢才会是后来的快。相信编程也是一样的,对6岁的孩子,用5分钟来讲一段程序,2,3天就能用30分钟编个多功能的“大程序”,在我看来完全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只尝试了2次课,果断的把核桃编程给停了。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编程,因为这个东西真的很有趣,我这么一个毕业后没有编过程序的产品经理也能很容易的上手,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是要把这个东西变得更适合我家孩子。这时候,孩子爸爸作为个资深码农,说了句对我们影响很大的话,一个小知识点,别人学一次,我们做100次,玩透了,自然就学的扎实了。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做了几十个小游戏我又想起来以前孩子一直上的乐高课,其实每次课功能点也是非常单一的,每节课也都只说一个知识点。于是我分析了网上的一些知名编程课程的大纲后,把这个年纪可以学会的知识点进行拆分,做成非常迷你的小游戏(小项目),每个知识点,都带着孩子完成一系列的小程序。具体点就是,我们学循环,我们就连着玩循环。从功能上:走路动作、电灯开开关关是外观循环,小动物吃饱了饿饿了吃也是食物显示和隐藏的循环,生日派对跳个舞是音乐循环,早上上学晚上放学是时间的循环。从创意上:在路上走路是动作循环,在水里游泳也是动作循环,一模一样的程序,套在完全不同的场景里,对孩子来说就是不一样的游戏。要是学随机数,我们就来个小猫随机放100种声音的P,小恐龙吃了蛋糕随机长大一定体积,蹦床上跳出随机高度,当然,有时候我们就是猴子吃香蕉,保不齐有时候也会是小怪物吃人这种诡异的题材。(我们偶尔也是会配合小女生的爱好,搞搞王子变青蛙,睡美人这种童话故事,不都是24k闪闪发亮的纯女汉子)总而言之,6岁真的是一个你给改改角色大小,多放两个循环变色气球就能乐一天的年纪,这种又小又有趣的东西,才是最适合他们的。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做了几十个这样的小程序,每个程序大人做起来快的2分钟,慢的10分钟不到,孩子们前后一共花费个半小时,但是就针对一个知识点来玩,最后孩子吸收和掌握的情况反而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回想起来我们当时带着孩子学英语读分级也是一样的情况,也没有要求每天必须掌握多少,但是每天就那么几本小小的分级读物,一年半读下来,效果也是远超我们预期的。为什么机构不针对这个年纪的单独设置课程事后我们也想过,为什么机构不针对这个年纪的单独设置课程呢?我们分析了几点原因(仅限于我们自己的猜测):1、目前的几大机构主打的都是奥赛冠军,同一套课程针对的年龄跨度较大,有4-6岁的年龄差距?后面比赛的成绩可能才是他们要着重看的。2、家长更乐于看到成绩,几天跟着模仿出个相对复杂点的程序比这种“放屁”的游戏拿出来更像样。3、单个游戏太简单短小,不够支持一小时的课程,收费是个问题,毕竟他们一套课程跨了4-6个年龄段。不报课,父母又不懂的,怎么学编程?那么我说了这么多话之后,可能大家还是想知道,不报课,这个年纪,父母又不懂的怎么学编程呢?1、软件本身就是免费的,叫Scratch,自带一些简单的帮助教程,直接官网就能下载。2、 6岁小孩都能玩的东西,父母玩起来更是简单不过了,想想你是不是从来没有觉得搭乐高很难?3、5岁以下可以玩玩Scratch JR,IPAD可以在APP Store里面下,也是纯免费,电脑版本的还是需要小朋友适当能识点字比较好。4、实在不会又没有时间的,我觉得可以学乐高那套体系。课程比较成熟,更适合低幼的孩子。你要问我为啥选了Scratch没选乐高?嗯,因为刚买了房,穷逼一个。。一年2万块的学习费我想省着点,哈哈哈哈哈!以上,分享完毕~~感觉身边花心思学这个的还是比较少,有兴趣一起玩这个的,可以随时和我交流。题外话:正确看待编程编程这个东西,真是没有必要神话,他就是个工具,用好了就是个好工具。不要害怕不学孩子就跟不上时代,也不要觉得学了就能领先他人。不管学什么,在过程中能激发孩子创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已经是件很好地事情了。欢迎关注我的专栏或者公众号:养乐多妈妈关注后回复:社群,进入高知育儿社区更多原创文章,用心分享育儿经验。我是养乐多妈妈,养着乐乐(6+)和多多(4+)的妈妈,浙江硕士,曾是500强IT工程师妈妈。分享育儿,干货,正能量,提升自己,遛娃两不误
前段时间,有一个北京的亲戚带着他家小孩来我家暂住了几天,得知我“会编程”,“学过编程”,便想了解一下少儿编程机构选什么样的好。我问他,为什么要报少儿编程,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孩不太适合这种。答案很简单,周围的孩子都在学,而且听说学这个很有利于学习,将来前途很广。作为一个学生,我很难想象,一个之前甚至不愿意让孩子多看电视的家长,会主动出钱让孩子去学“编程”。我上网搜了一下,才发现,我这个十八线城市,已经开满了各种少儿编程的线下门店。我问了问那位亲戚,是什么让他觉得少儿编程很好。接着,就是一大堆名词:“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区块链”,“深度学习”,“启蒙教育”。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孩子真的在少儿编程中能学到这些我这个从事一些基础编程两年的学生,并且抱有极大热情的人都学不太会的东西?我问了问周围的人,答案都不乐观。一位学长曾经因为也有一个亲戚学少儿编程而去旁听了一节课,但得到的是什么?他们的课程主要是Scratch,Python。学长问授课老师,Python主要有些什么授课内容,老师回答进阶的有Python Web程序。学长问他,主要学习什么框架,老师的回答是:HTML CSS这是任何一个有Python Web开发经验的人都不会做出来的回答。不管他是回答Django,Flask,Tornado,或是什么别的Web框架,甚至是回答Twisted,都要比回答这两个标记语言强得多。如此水平,这可能就是一部分少儿编程机构的真实情况。很难说是不是所有少儿编程机构都是这样,也许有很多少儿编程机构有真材实料。但在现如今我这个十八线城市少儿编程都在遍地开花的时代,我觉得一个城市有三家有真材实料的机构,恐怕都有些难。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现象,少儿编程并不是一头偶然走到风口上的猪,可以说,少儿编程今天的辉煌,是一定的。从小到大,我们上过的特长班,兴趣班,数不胜数,绘画书法围棋篮球舞蹈。但为什么他们捞不到什么油水,大部分成为了爆炸的泡沫。很简单,他们对用户把握的更好,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故事,吸引家长来买课。更别提,他们还有无数营销号,水军。所以,我的结论是,少儿编程行业,就是一团巨大的泡沫。这个泡沫何时破灭,无人知晓。但,这个泡沫的破灭,将为OI教育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创新类竞赛,比赛层出不穷,经常被人称为升学工具的它们,给学科竞赛带来了巨大冲击。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计算机创新竞赛,人工智能竞赛等,在OI没有上榜时,它们甚至都成为了教育部认可的竞赛。我没有参加过人工智能竞赛,不清楚他们的赛制,但是据我所知市面上除了比赛我不了解,有很大一部分这类人工智能比赛,仅仅是机器人比赛换皮,Scratch,Python小创意比赛换皮,甚至比创客更无技术含量。我相信,一个家长不太可能为自己上初/高中甚至小学的孩子购买一块RTX 2070,RTX2080甚至RTX2080Ti就是为了参加人工智能竞赛,更何况,没有系统学习过线性代数,也很难掌握等主流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库的使用。根据以上推理我认为市面上大部分人工智能竞赛仅仅是一个噱头。至于比赛是不是,我没有参加过,无法下结论。再谈谈计算机创新,现在计算机创新的主力军,往往是生,是在里学过数据结构,计算机底层架构等等等专业课后才开始进行计算机创新,而现在大部分计算机创新比赛,不出所料,还是各种机器人搭建+编程。这有意义吗,我想还是有的。但值得家长花这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去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成千上万的孩子去在培训机构里学习创新吗?至少我的答案不会是如此。有这么多钱我会选择去买专业类的单片机,嵌入式以及算法书籍,自己用树莓派以及单片机搭建出来的东西,参考现今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资料,还能自己去看GitHub上的优秀项目,这些,往往比老师能教给你的创新能力更多,这些,才是一个学生创新时应该干的,而不是盲从于培训机构。创新,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培训机构的训练能教出来的。同样,大数据,区块链这些知识,也是你几乎无法在培训机构里接触,了解,运用的。大数据,无非是聚合大量的数据在一起参考。这个概念已经被吹的太久太久。但其实它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到一个上手开发几个月的人就能做,复杂到从事几年的人依然焦头烂额。简单的大数据,我收集全年级的数据,例如身高,体重,成绩等等等,放到一个最普通的数据库里面,这,就是大数据。大数据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人脑,上面说到的那个简简单单的数据库就是大数据,这也是一个学生能接触到的最简单的大数据实现。但真正能赚钱的大数据,是相对于常规数据库的大数据,通常用非常规方式进行管理,涉及到集群,容器,数据库等等方面,一般来讲,学完这些知识,并且能做到熟练运用,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同时,收集这样大量的数据,负担得起这样大数据的基础设施,也是学生不大可能负担得起的(除非你家里有矿,有的话请务必给我分点),很显然,常人对大数据的认知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新闻上反复提到大数据,大数据有多么多么牛逼。二是手机上的APP会通过数据聚合等方式来给你推送个性化内(guang)容(gao),这些也确实是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据用途,但是,我相信一个少儿编程机构绝对不会教给你这些。我所接触到的所有少儿编程机构,连一个上过数据库的课程都没有,更别提进阶一点的大数据。还有区块链。区块链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思想,涉及到一系列加密算法。同样的,少儿编程连base64这种基本的编码都不可能涉及,还会给你密码学入门到精通?TCP/IP协议精通?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少儿编程之所以能圈钱,无非是瞄准了大多数家长的心态,即孩子必须走在自己预先规划好的道路上,或者孩子必须成为自己期望中的样子,这个范围有大有小,可能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从事什么职业,有的家长仅仅希望孩子的数学能考多少分,这些想法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对孩子的爱,只不过,这些爱意被滥用,成为了孩子身上的枷锁,成为了培训机构的摇钱树。希望终有一天,有人能揭露这些培训机构,同学们都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愿我们所喜爱的OI,永不破灭。Update:关于评论区中的“管住嘴”和“手机”的相关言论,建议大家笑笑就好,不要太在意这个人的各种言论。评论区有人说他是少儿编程机构的销售,有人说他没有参与过项目开发等等,这个人使用各种话术,他的概念也大部分来源于产品经理的一些管理方式,我不清楚此人的背景,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把各种在他工作中得到的相关观点,强行带入计算机科学教育,而且这个人善于曲解他人的话,和这样一个人辩论是没有意义的。各位是程序员,各位是OIer,各位是或将来会是计算机科学家,大家都很清楚,产品经理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所接触到的知识领域是什么样的。他们与我们的涉猎范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可以把自己写的代码定义成自己做的项目,Linus这么做,GNU基金会这么做,大部分开源项目都是这样做的。至于他想表述的Scratch是面向角色编程,他想说Python不是脚本语言,这很显然是一个根本没有从事过多少Python开发,应用的人才会说出来的话。和这样一个人辩论,其实和一个民科辩论并没有什么区别,你说服不了某人调和级数不收敛,而事实也不是调和级数收敛于61.35,希望大家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样一个人上面,也希望大家不要再进行人生攻击,如果他继续人身攻击,地域歧视等等,大家可以举报,没有必要回复他,给他借题发挥的机会。本身,用教条式的思维规范计算机行业这样一个由新鲜思维碰撞在一起而诞生的行业本身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从来没有一个程序员规定一个项目必须走什么流程要怎么怎么样才算一个项目,规定它的是产品经理,是甲方乙方,这些东西不会出现在任何开源项目中,也不会妨碍开源项目是一个项目。类似这样的人我们见到过很多很多,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这些概念的错误性。诚然,这个人认为他的看法才是常识,在此我不再反对,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他是什么成功人士还是什么loser也与我无关,在座各位的未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不会因为“管住嘴”的成功之路而成功。望共勉。
随着STEAM教育被写进政策、大综合考试试点编程、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等,青少儿编程细分赛道受到越来越多创业者、教育机构以及资本的追捧。此外,随着85、90后家长数量的增长,家长观念的转变,青少儿编程行业也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欢迎。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青少儿编程行业。一、图形化编程使得学习编程变得更加容易和直观“青少儿编程”的概念,起源于麻省理工(MIT)推出的“可编程式积木”(Scratch)平台,使用者不需要了解编程,只需拖拽事先封装好的积木式模块,“搭建”出指令,设置或控制角色及其行动和变化即可。这个过程中,可以培训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儿童启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考能力。同时,MIT针对幼儿(5-7岁)推出了更适合他们的编程平台——Scratchjr,相较于Scratch,Scratchjr更能满足幼儿的认知和情感。除了MIT的Scratch编程平台,Google也推出了图形化编程平台——Blockly。通过数据统计来看,目前市场上青少儿编程产品多是在Scratch平台进行的图形化编程学习,行业内的公司或直接使用,或在其基础上二度开发,打造更适合公司产品的编程平台。图形化编程使得学习编程变得更加容易和直观。通常情况下,行业对于产品的分类有以下两种:按照服务方式和按照课程内容。按照服务方式可将整个行业产品分成三类:纯线上、纯线下和线上线下结合。按照课程内容可分为:启蒙课程(通常以各种类型的小游戏介绍相关指令)、算法导向型课程(NOIP,通常使用C/C++等语言)和创意编程课程(将编程和多学科相结合的课程)。启蒙课程这类产品通常是将编程知识融汇到具有故事情节的游戏当中,儿童可以通过控制游戏主人公,完成指令达到一定的目的性。此类产品操作容易,涉及到的编程知识比较简单,考验儿童的观察力和简单的逻辑性,主要起到引导儿童入门的作用,比较适合幼儿阶段的孩子。算法导向型课程,需要儿童掌握更加高级、广泛的编程知识,儿童可以了解到真正的编程。创意编程目前最多的是与机器人硬件结合,通过编程赋予机器人不同的行为和使用作用。这类产品增加了动手能力和跨科目学习,涉及到的知识也更加广泛。二、7家青少儿编程产品解析对比小编选取了阿儿法营、比特猴、编程猫、编玩边学、童程童美、小码王、Makeblock 7家公司进行分析,看看这些企业都是如何发展?1)公司基本情况阿儿法营目前只提供Scratch课程,主要以线下课程为主,线上仅有少数的视频案例。线下课程为小班课程(每位老师所带学生不少于6人),主要通过具体游戏案例进行知识点教学。在激励学员学习热情上,阿儿法营同样贯以游戏思路,设计了“创意编程魔法师升级体系”(学员成长体系)。在网站社区中,我们可以看到学员往期作品,除了可以进行正常的评论沟通外,还可以看到喜欢作品的“源码”,了解整个“程序”并进行练习或二次开发。除去线下课程,网站上也有线上视频。但线上视频展现形式不太友好,并不利于阅读,且视频未进行分类,资讯视频和学习视频都在一起混放。对于新进入的用户来说,整体不是很友好。比特猴同样是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线上课程不同于其他以视频形式展现的产品,它主要通过编程游戏的形式将编程知识点融入其中,以猴博士代替老师进行知识点“讲解”,整体感觉小猴子的讲解只是“点到为止”,真正的解法还需要儿童独立思考和多加尝试。比较适合年龄偏小的儿童。游戏整体画面感不错,采用了儿童喜欢的鲜艳色彩,且故事主人公也是招人喜欢的小猴子。但整体故事情节比较平淡,除了开始有一个简单的背景介绍外,后面就是单一的猴子拿香蕉,对于比较多动、且好奇的儿童来说,很容易失去吸引力。同时,游戏一共分为7个场景,且每个场景难度不一(官方标有适应年龄),但学员注册进来后只能从最简单的场景开始,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再来看线下课程,课程内容丰富了很多。不仅包括可视化编程,也涉及到C、Java、Python等语言以及数据结构和相关算法等。而在商业模式上,比特猴同样选择进入公立校,和教育机构合作。编程猫同样专注于图形化编程,编程平台基于Google的Blockly,课程形式只有线上,在此基础上又分为收费课程、公开课和编程游戏,在课程一开始就设置了整个故事背景,并将编程猫拟人化,设置了一个与学员年龄相仿的角色和编程猫一块冒险,如此学员便会进行角色代入,更好的融入课程中,从而具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收费课程则以一个个独立案例进行知识点讲解;公开课以故事的形式带领儿童认识、学习编码基础知识;编程游戏则是以闯关模式对知识进行巩固,但小编体验后感觉知识更加偏向于数学,毕竟数学与编程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编程本身就起源于数学和计算。游戏的整体画风类似于《Minecraft》(Minecraft是一款沙盒游戏,整个游戏没有剧情,玩家在游戏中自由建设和破坏,透过像积木一样来对元素进行组合与拼凑),整个世界犹如被积木搭建起来,但相较于《Minecraft》的画面,清晰度似乎降低了几档。再来看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左边是有本层排名情况,这一功能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让学员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刺激学习;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对学员的激励方式。编程猫的作品展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除了简单的作品推荐,同好者还可以形成部落,将同类型/主题的作品集中展示,相互借鉴学习;同时,编程猫推出售卖“源码”功能,学员可将作品进行售卖(默认都可售卖),当其他学员点击购买后直接跳至编程平台进行学习和二次开发。在购买过程中小编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当购买“源码”金币不足时,系统并不会提醒获取金币的方法。编玩边学主要提供线上小班课程,推崇哈克尼斯圆桌学习模式。目前线上课程包括Scratch课程、Python和C/C++课程;Scratch又分为三大类,基础课程、与PicoBoard、Arduino配合的软硬件相结合编程课程;C/C++课程则是针对NOIP(National Olympiad in in Provinces,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推出的课程。在课程开发上,编玩边学团队引入热门游戏《Minecraft》作为学习、练习的主要场景,同时研发Scratch+MC在线编程工具,“用科学的(代码)方式让‘我的世界’变得更强大!”(此前编玩边学的CEO郝祥林接受鲸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Minecraft”(中文名“我的世界”)很受小朋友的欢迎,而且它的粘性非常强,小孩子可能会在里面玩好几年。)同时编玩边学也提供社区和论坛模块,据了解,网站上的社区和论坛已经停用,这部分功能单独作为一个产品“编程少年”。在这个产品中我们看到,学员可以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展现自己的作品,可以看到优秀作品的“源码”并可进行二次开发。同时也有活动专区,鼓励学员进行开发创作。童程童美童程童美是达内推出的独立子品牌,相对于其他公司来说,它的起点还是比较高的,在一开始便受到大量关注度。从达内教育(TEDU)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到,2021年第二财季童程童美实现招生1725人,环比增长73.5%,同时将品牌扩展到18个城市,建立22个教学中心。童程童美授课以录播名师+辅导老师的双师模式为主,保证了课程内容的标准化(录制好的视频)和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答疑)。课程包括Scratch图形化编程、机器人编程、针对比赛设计的编程以及考证类编程等。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趣味编程&游戏编程,学习编程基础;H5编程&微信编程,学习、HTML语言;Android&iOS,学习移动端开发基础;3D虚拟现实编程,学习3D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编写。从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童程童美旨在培养未来的IT人才,学习目的性比较强。同时,童程童美推出编程活动\赛事:编程一小时、发现杯、WRO达内直选赛,可以让学员学以致用,在学习之后有地方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一方面能打造一个闭环,承接课程学习,同时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另一方面激励儿童学习,同时发掘编程类人才。小码王课程以线下形式为主,课程主要分为三部分:Scratch编程、C/C++程序算法和Python程序开发。同样,Scratch课程主要是让儿童能更好的进入编码世界,而C/C++主要是NOIP的重要竞赛项目。小编观看网站内容,可以很容易、清楚地了解到课程组成,以及学员作品展示。对于家长来说,降低了理解难度。可能是出于产品主要为线下模式的考虑,所以线上并没有形成学员交流沟通的社区功能,不能自主发布作品,而网站上展示的作品则是经过筛选。同时,小编发现有线上学习教程,但展现则为文字形式,学习的便利性较弱。Makeblock主要以“软硬件”结合编程为主,用可视化编程控制机器人和Arduino机器人,课程以录播视频课程和教材书籍为主。相对于其他青少儿编程产品,Makeblock更偏向于软件编程与硬件机器人的结合,最终目的是让机器人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行为。同时,相较于单纯的编程,与硬件的结合能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素质要求更高一些。Makeblock从硬件入手,能很自然的切入编程/青少儿编程行业。从网站我们可以看到,Makeblock给学员和同好者提供了可以交流学习的社区,但社区入口较为隐蔽,需要寻找一番才能看到。2)课时费用对比小编通过公开资料整理,对比了几家公司的课时费用,供大家参考。我们发现目前青少儿编程的课时费用相比并没有拉开很大的差距。仍然没有超过一线城市K12的培训课程平均课时费(200元-250元)。与K12的一对一培训课程的课时费用相比差距更大。三、结论通过观察这几款青少儿编程产品,小编发现:第一,在青少儿编程行业,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以游戏形式切入。主要原因是青少儿编程培训所针对的目标用户年龄偏小,喜欢电子游戏是天性。《游戏改变世界》里说道游戏有四大特征:主动参与、互动、及时反馈和游戏的目标与规则。那么以游戏切入,首先,儿童不会有抵制心理;而且,可以自己设定游戏规则,参与度会更高一些。当儿童的自主性变大时,相应的他们的主动性也会提升。但同时也有人担心青少儿编程从课程内容来说会将程序员培训变的低龄化,变成培养低龄的技工,因此这对各个公司的内容课程研发方面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创客教育与青少儿编程相结合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出路。第二,长久以来,我们对编程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编程等同于写代码,实际上编程的核心本质是算法和逻辑。青少儿编程对于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在课程选择上,青少儿编程培训机构都是以可视化编程开始,进而向“软硬件”结合发展。绝大多数产品都会设有“社区”模块,在这个模块中学员可以展示作品,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既满足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也满足大家的沟通需求。同时,这个模块也给企业提供了封闭环境,沉淀更多的数据。第四,青少儿编程培训的火热有一部分原因是AlphaGo大败柯洁、李世石等世界围棋高手给家长带来了担忧。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类在逻辑思维方面和机器相比已经完全无法匹敌,差距会越来越大。当下一代孩子在与人工智能竞争的过程中,唯一的优势就变成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机器的运行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而人在生活中是没有绝对的规则的,因此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人类的核心竞争力,是机器很难达到的高度。青少儿编程给予了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宣泄出口,是一种表达自我的选择。第五,为了增加家长的吸引力,大部分的青少儿编程公司会在课程体系内加入一些应试部分,与各个学科相结合,例如“数学编程”等等。随着编程赛事、认证体系的完善,以及自主招生的多元化,比如信息学奥赛正在成为一部分家长们的“新宠”,这也成为了青少儿编程受到家长关注的重要原因。第六,青少儿编程在一二线城市发展迅速,一方面一二线城市的消费水平和理念更加成熟,创业氛围也更加适合行业发展。另外一方面,编程教育本身符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在高考试点的一些省份中,大型综合考试里已经开始将信息技术加入高考科目,这跟高考要求将“实验动手”列入有很大关系。
如果以上内容没有帮到您,欢迎电话联系我们,或者联系在线客服咨询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