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会计网校

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中华会计网校>2011年会计职称《经济法》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2011年会计职称《经济法》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时间:2010-12-01

第三节 经济法主体的行为

  总体说来,本节内容还是很简单,所需掌握的重点内容并不是很多。按照大纲要求,本节内容只需要简单了解即可,不过作为一节内容单独给出则必然有需要我们所注意的地方。因此,提醒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注意一个点——行为的相关要素,对于其它的知识点加以简单了解即可。

  本节内容由于不是很难,故此以表格形式体现给大家,既便于观看,同时相对而言又便于记忆。

  经济法主体法律行为具有的一般属性

属性 内涵 
具有社会性  会对相关主体产生社会影响,形成社会关系(经济基础) 
具有法律性 引 起经济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具有表意性 体现或表达了行为者的意思或 意志 

  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基本分类

基本分类    具体分类   
调制行为   宏观调控行为    财税调控行为    预算调控行为  
国债调控行为  
税收调控行为  
金融调控行为    银行调控行为  
证券调控行为  
计划调控行为    产业调控行为  
价格调控行为  
市场规制行为   一般市场规制行为    不公平竞争的规制行为  
不 正当竞争的规制行为  
特殊市场规制行为    金融市场规制行为  
电 信市场规制行为  
石油市场规制行为  
电力市场规制行为  
对策行为   横向对策行为    市场主体在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中所 从事的各类行为   
纵向对策行为  对国家调制行 为的遵从、合作行为(如依法纳税)   
对国家调制行为的规避、不合作行为(如逃税、避税)   
 
 
 
 
  行为的相关要素
 
 
名称    要点   
行为目的要素   就是主体力求实现的目标和结果   
认知能力要素    就是在谈经济 法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手段要素    就是实现目的的方式和方法   
行 为结果要素    就是行为完成后的一种状态  
 
 
 
 
  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层级性
 
 
名称    基础性行为    高层次行为   
在财政法领域    预算的收支行为、国债 的发行行为    在预算收支、国债的发行与偿还中体现的调控行为   
在税法领域    税 收的征收行为    税收调控行为   
在金融法中    货币的发行行为    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实施的调控行为   
在市场规制法中 市场交易行为 体现规制精神的规制行为

第四节 经济法主体的权力与义务

  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名称    职权(权利)    职权(权利)特点    职责(义务)    职责(义务)   
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    调制权    依 法行使且不可转让不可放弃    贯彻法定原则、依法调控和规制、权利不可滥用、职责不可放弃    职责要依法履行   
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    市场对策权    依法行使且可以转让可以放弃    接受调控和规制并且要依法竞 争    义务要依法履行  

  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的职权,可以总称 为“调制权”,分为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两大类。

 

宏观调控权   财政调控权   财政收入权   征 税权   
发债权   
财政支出权   预 算支出权   
转移支付权   
金融调控权   货币发行权  
利率调整权  
计划调控权   产业调控权  
价格调控权  
市场规制权   市场规制立法权   垄断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  
侵害消费者权利行为  
对价格,质量,广告,虚假信息,滥用优势地位,以及其他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等行为的规制权
一般市场规制权
特别 市场规制权  

 

  经济法主体权利义务的特殊性

 

权 利义务的配置上    不均衡性    (调控主体权利多义务少)(受控主体义务多权利少)  
法律规范分布上    倾斜性”    权利规范的分布更向调控主体和 规制主体倾斜  
义务规范的分布更向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倾斜   
权利义务对应程 度上    不对等性    权利义务不对等,依赖间接手段的运用  

文章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亲爱的学员
欢迎光临中华会计网校!